

2020-2021学年第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 《三角形》单元综合检测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对于任意三角形的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B. 锐角三角形有三条高C. 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D. 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2.如果线段a,b,c能组成三角形,那么,它们的长度比可能是( )A. 1∶2∶4 B. 1∶3∶4 C. 2∶3∶4 D. 3∶4∶73.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 ,则第三边的长是( ) A. B. C. D. 或 4.已知△ABC中,∠A=2∠B=3∠C,则△ABC为( )A. 钝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5.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 A. BC=DC,∠A=∠D B. BC=EC,AC=DC C. ∠B=∠E,∠BCE=∠ACD D. BC=EC,∠B=∠E6.如图所示是两个全等三角形,由图中条件可知, A. B. C. D. 或 7.如图,△ABC≌△DEF,BE=4,AE=1,则DE的长是( ) A. 5 B. 4 C. 3 D. 28.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 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周长相等;④有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⑤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A. 1个 B. 2个 C. 3个 D. 5个9.如图, ,点 在线段 上,线段 与 交于点 下面各项中,不能推导出的结论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即BC=EF),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则下列结论:(1)AB=DE;(2)∠ABC+∠DFE=90°;(3)∠ABC=∠DEF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0个二、填空题1.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4cm和9cm,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 2.要使六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钉上________ 根木条.3.如图,AB∥CD,DB⊥BC,∠2=50°,则∠1的度数是________. 4.如图,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AE=AD,不添加新的线段和字母,要使△ABE≌△ACD,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个条件即可). 5.如图,把两根钢条AB′、BA′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的工具(卡钳),若测得AB=5米,则槽宽为________米. 6.在 ABC中,AB=AC,点D在BC上(不与点B,C重合).只需添加一个条件即可证明 ABD≌ ACD,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7.如图,点 , 在 的同侧, , , ,点 为 的中点,若 ,则 的最大值是________. 三、解答题1.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试说明:∠A=∠D. 2.已知:如图,P是OC上一点,PD⊥OA于D,PE⊥OB于E,F、G分别是OA、OB上的点,且PF=PG,DF=EG. 求证:OC是∠AOB的平分线. 3.如图,在三角形 中, 是 边的垂直平分线,且分别交 于点 和 , ,求证: 是等边三角形. 4.如图,E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EC⊥OA,ED⊥OB,垂足分别是C,D. 试证明:OC=OD. 5.用一根长为20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求这个三角形各边的长. (2)能围成有一边的长是5cm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6.如图,要测量河岸相对两点A,B的距离,可以从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 过点D作 ,且A,C,E三点在一直线上.若测得 米,即可知道AB也为15米.请说明理由.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 《三角形》单元综合检测答案一、单选题1. A 2. C 3. B 4. A 5. A 6. A 7.A 8. B 9. D 10. C 二、1.22cm 2. 3 3. 40° 4. ∠B=∠C(答案不唯一) 5. 5 6. ∠BAD=∠CAD(或BD=CD) 7. 21.5 三、1. 证明:∵BE=CF, ∴BC=EF, 又∵AB=DE,AC=DF, ∴△ABC≌△DEF. ∴∠A=∠D. 2.证明:在Rt△PFD和Rt△PGE中, , ∴Rt△PFD≌Rt△PGE(HL),∴PD=PE,∵P是OC上一点,PD⊥OA,PE⊥OB,∴OC是∠AOB的平分线 3. 证明:∵DE垂直平分线段AC, ∴DA=DC,∴∠DAC=∠C=30°,∴∠ADB=∠DAC+∠C=60°,∵∠B=60°,∴∠BAD=180°-∠B-∠ADB=60°,∴∠BAD=∠B=∠ADB=60°,∴△ABD是等边三角形.4.证明:∵EC⊥OA,ED⊥OB,∴∠OCE=∠ODE=90°.又∵OE平分∠AOB,∴EC=ED,在Rt△OCE和Rt△ODE中, ,∴Rt△OCE≌Rt△ODE(HL).∴OC=OD5. (1)解:设底边长为xcm,则腰长为2xcm,则2x+2x+x=20解得,x=4∴2x=8∴各边长为:8cm,8cm,4cm (2)解:①当5cm为底时,腰长=7.5cm;②当5cm为腰时,底边=10cm,因为5+5=10,故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故能构成有一边长为5cm的等腰三角形,另两边长为7.5cm,7.5cm6. 解: , , ,在 和 中, , ≌ , ,故测得 米,即可知道AB也为15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精品当堂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