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十九、诫子书 课件

    十九、诫子书第1页
    十九、诫子书第2页
    十九、诫子书第3页
    十九、诫子书第4页
    十九、诫子书第5页
    十九、诫子书第6页
    十九、诫子书第7页
    十九、诫子书第8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十九、诫子书

    展开

    这是一份十九、诫子书,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近14年未考查,古今异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提出加强道德修养的方式:静思反省,俭朴节约。提出实现人生志向的方式:清心寡欲,安定清静。此为诸葛亮的治学之道:静心研究,持之以恒。反面论述“不静”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彰显“静”的价值。以慈父的口吻对儿子进行谆谆教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❶选自《诸葛亮集·文集》卷一。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诸葛亮( 181—234 ),字孔明,琅玡阳都( 今山东沂南南 )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❷〔夫( fú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❸〔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❹〔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❺〔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❻〔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❼〔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❽〔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❾〔广〕增长。
    一、内容主旨作者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刻苦学习、珍惜时光对培养自己品德的重要性,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二、结构图解
    三、写作特色1.正反对比,观点鲜明。本文是提倡修身立志的名篇,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告诫他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2.语言凝练,意蕴深厚。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的内容,不仅他的子孙能从中获益,就是今人读来也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本文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1.重点词语解释
    3.词类活用( 1 )名词用作动词
    4.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划1处 )( 1 )淫 慢 / 则 不 能 励 精( 2 )年 与 时 / 驰
    5.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译文:( 通过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的修养,( 通过 )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译文: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3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译文: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没办法成就学业。( 4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译文:放纵懈怠便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便不能修养性情。
    二、理解性默写1.文中阐述“才、学、志”三者关系的句子是“ 才须学也 , 非学无以广才 , 非志无以成学 ”。 2.文中“ 非淡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 ”反映了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心态。 3.文中“ 淫慢则不能励精 , 险躁则不能治性 ”阐释了懈怠和急躁会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 
    三、课文内容探究( 一 )理解文章内容1.开篇以“ 君子之行 ”的高标准要求儿子,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和具体途径。“ 静以修身 ”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俭以养德 ”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关键作用。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作者将立志、 学习 、 成才 三者紧密联系,告诫儿子要 志存高远,勤学成才 。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静以修身 , 俭以养德 ”。 4.“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生活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5.作者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这几个条件之间是什么关系?条件是立志、学习、惜时。三者关系:作者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品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6.作者立足于“静”,论述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是怎样具体论述的?作者论述了学习( 或“治学” )和做人( 或“修身” )两个方面的内容。无论学习,还是做人,作者强调的都是一个“静”字:学习需要静,修身需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7.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含意?作者是从什么角度阐述的?这句话的含意是流年似水,年华易逝,如果不珍惜时光,必将碌碌无为,老大徒伤悲,到那时就悔之晚矣。作者从反面阐述,劝诫儿子要珍惜时光。
    ( 二 )分析写作手法1.作者认为“静”与“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课后练习第三题变式]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而求学的过程之中又必须心“静”,如果一个人“淫慢”“险躁”,不静心,无恒心,则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2.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2019·浙江宁波]
    “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精品ppt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诫子书,诸葛亮,诸葛瞻,理解文言词语的方法,节奏划分例举,借助虚词理意群,借助句式理意群,读得抑扬顿挫,父欲令子善的深情,悟读读出情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5 诫子书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5 诫子书课文内容课件ppt,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朗读停顿的划分技巧,行行为操守,非如果不是,才才干,广增长,志立下志向,枯落凋落衰残,复又再,何怎么,遂最终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5 诫子书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5 诫子书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卧龙先生,作品简介,诫子书,告诫劝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操守品德,内心恬淡不慕名利,远大目标,古今异义,古懈怠今速度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