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2021届高三一模选择综合训练(城六区选择汇编)带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2021届高三一模选择综合训练(城六区选择汇编)带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右图装置进行制备及性质实验,下列各组微粒数目一定相等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携带月壤等样本成功返回地球,完成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射时使用液氢和液氧作推进剂,是利用了燃烧反应提供能量
B.制造探测器中的瞄准镜时使用光导纤维,其主要成分是Si
C.月壤中含有珍贵的,与互为同位素
D.留在月球的国旗长时间不褪色、不分解,是利用了材料的稳定性
2.下列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CaO用作衣物防潮剂
B.还原Fe粉用作食品脱氧剂
C.补血剂与维生素C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D.用硅藻土中浸润的吸收水果散发的乙烯
3.下列化合物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A. B.H2S C. D. KBr
4.下列与事实对应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l的非金属性强于I:
B.C和O形成的过程:
溶液的pH为3:
D.用石墨电极电解溶液:
5.中国化学遴选了118名青年化学家作为“元素代言人”组成“中国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元素P(钋)与S同主族,由暨南大学陈填烽代言,其原子序数为8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4周期B.原子半径:Pc(A2-)>c(H2A)
C.溶液③中
D.溶液④中
12.塑料PET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其中①和②均为可逆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ET在一定条件下可降解成单体
B.①中可通过蒸馏分离出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C.依据①推测PET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OOCH2CH2OH
D.该合成路线中乙二醇可循环使用
13.我国科学家利用和碳纳米管组装“无Na预填装”的二次电池(如下图所示)。b电极中的碳纳米管可作导体、反应物和通道等。电池的总反应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能用水配制电解液
B.电池组装后,在使用前必须先充电
C.放电时,电解液中的向a电极移动
D.充电时,b极反应为
14.用下图装置探究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②中注射器内剩余的水被“吸入”试管的原因可能是与反应导致压强减小
C.③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②中Cu与硝酸反应生成了NO
D.待②中反应停止后,向试管内滴加少量稀硫酸,有气体产生
朝阳一模
1.新中国化学题材邮票记载了我国化学的发展历程,形象地呈现了人类与化学相互依存的关系。下列邮票内容所涉及的主要物质,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2.下列实验中物质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将Na2O2粉末露置在空气中,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B.向K2Cr2O7酸性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
C.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KI溶液,固体由白色变为黄色
D.用FeCl3溶液浸泡覆铜电路板,溶液由黄色变为蓝绿色
3.下列除杂试剂选取不合理的是
4.X、Y、Z、R、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B.同周期元素的简单阳离子中,R+的半径最大
C.同主族中,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D.X的原子与Y、Z、R、M的原子均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5.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Na2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 + S2- === HgS↓
△
B.用醋酸溶解水垢中的碳酸钙:CaCO3+2CH3COOH === Ca2++2CH3COO-+CO2↑+H2O
C.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氯气:MnO2 + 4H+ +2Cl- === Mn2+ + Cl2↑+ 2H2O
D.向明矾[KAl(SO4)2·12H2O]溶液滴加Ba(OH)2溶液至SO42-刚好沉淀完全:
Al3+ + SO42- + Ba2+ + 3OH- === Al(OH)3↓ + BaSO4↓
6.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7.有机化合物M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还可能生成
B.Y的分子式为C6H10Br2
C.试剂1为NaOH醇溶液
D.若用18O标记Z中的O原子,则M中一定含有18O
8.我国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纳米催化剂,实现CO2和H2反应得到CH4,部分微粒转化过程如右图(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②吸收热量
B.过程③涉及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结合过程③,过程④的方程式为
*C + *OH + 5H → CH4 + H2O
D.整个过程中制得1 ml CH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8 ml
9.不同温度下,将1 ml CO2和3 ml H2充入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2(g) + 3H2(g) CH3OH(g) + H2O(g) ΔH
平衡时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
B.24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
C.240℃时,若充入2 ml CO2和6 ml H2,平衡时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大于25%
D.240℃时,若起始时充入0.5 ml CO2、2 ml H2、1 ml CH3OH、1 ml H2O,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10.双极膜能够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将H2O解离为H+和OH-。以维生素C的钠盐(C6H7O6Na)为原料制备维生素C(C6H8O6,具有弱酸性和还原性)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离子是OH-,b离子是H+
B.生成维生素C的离子方程式为C6H7O6- + H+ === C6H8O6
C.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 - 4e- === O2↑+ 4H+
D.将X极区的Na2SO4替换为C6H7O6Na,可以提高维生素C的产率
11.实验室用如下方法制备饮用水消毒剂ClO2:
已知:NCl3 为强氧化剂,其中N元素为-3价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电解
A.NH4Cl的电子式为
B.电解池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 + 2HCl === NCl3+3H2↑
C.若NaClO2与NCl3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NaCl
D.饮用水中残留的ClO2可用适量FeSO4溶液去除
12.室温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和等体积、等pH的CH3COOH溶液和盐酸,CH3COOH消耗的NaOH多
B.pH=9的CH3COONa溶液与pH=5的 CH3COOH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将0.2 ml·L-1 的CH3COOH溶液稀释一倍,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
D.等体积、等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中微粒浓度存在如下关系:c(OH-)=c(CH3COOH)+c(H+)
13.M()和N()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环氧树脂粘合剂P,其结构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2种
B.N含有2种官能团
C.相同条件下,苯酚也可以和N反应生成结构与P相似的高分子
D.生成1 ml P的同时生成 (n+2) ml HCl
14.向碘水、淀粉的混合液中加入AgNO3溶液,蓝色褪去。为探究褪色原因,实验如下: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后溶液pH明显变小
B.过程③中加入NaCl溶液的目的是除去Ag+
C.不能判断4H+ + 4I- + O2 === 2H2O + 2I2是过程④中溶液变蓝的原因
D.综合上述实验,过程①中蓝色褪去的原因是Ag+ 氧化了I2
丰台一模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2.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还原性的是
A.明矾净化水B.漂白粉漂白织物
C.纯碱去油污D.铁粉作食品脱氧剂
3.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 NO2气体溶于水,气体由红棕色变为无色
B. 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 KI溶液滴人AgCl浊液中,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黄色
D. KSCN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色
4.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c>bB.离子的还原性Y2- >Z-
C.原子半径X< WD.氢化物的稳定性H2Y > HZ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5 ml/L 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2+
B.常温常压下28gCO与22.4 LO2所含分子数相等
C.相同状况下的12Cl8O和14N2,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
D.等物质的量的-CH3与-OH所含电子数相等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H+=CO2↑+H2O
B.过量的SO2通人NaOH溶液中:SO2+2OH-=SO+H2O
C.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Fe+8H+2NO=3Fe3++2NO↑+4H2O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OH-+H++SO=BaSO4↓+H2O
7.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8.内酯Y可以由X通过电解合成,并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Z,转化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Y的反应在电解池阳极发生
B.Y→Z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C.X、Y、Z中只有Y不能与Na2 CO3溶液反应
D.在催化剂作用下Z可与甲醛发生反应
9.在大量排放CO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CO2为原料的甲烷催化干重整工艺(DRM)被广泛关注。其主要反应机理如图:.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2是氧化剂
B.只有极性键发生断裂
C.载体没有参与反应
D.获得的产物可用作燃料、冶炼金属等
10.-种微生物电池可用于污水净化、海水淡化,其工作原理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电极作原电池的正极
B.处理后的硝酸根废水pH降低
C.电池工作时,中间室的CI移向右室,Nat移向左室,实现海水淡化
D.左室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C6H12O6-24e-+6H2O= 6CO2↑+24H+
11.以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2(g)+3H2(g)CH3OH(g)+H2O(g)△H1=-49.5 kJ/ml
②CO(g)+2H2(g)CH3OH(g)△H2=-90.4 kJ/ml
③CO2(g)+H2(g)CO(g)+H2O(g)△H3
不同压强下,按照n(CO2):n(H2)=1:3投料,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3=-40.9 kJ/ml
B. p1 < p2 < p3
C.为同时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和CH3OH的平衡产率,反应条件应选择高温、高压
D. T1温度时,三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的原因是:该温度下,主要发生反应③
12.常温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H均为5的稀盐酸和NH4Cl溶液,由水电离的H+浓度之比为1:104
B.向水中加入少量NaHSO4固体,c(H+)增大,Kw不变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OONa和NaF溶液,前者pH较大,则可发生反应:
HCOOH+NaF=HF+HCOONa
D.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混合后pH约为4.7,则混合液中c(CH,COO-)>c(Na-)>c(H+)>c(OH-)
13.可用作安全玻璃夹层的高分子PVB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醛与二元醇反应可生成环状缩醛,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合成A的聚合反应是加聚反应
B. B易溶于水
C. 试剂a是1-丁醛
D. B与试剂a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4.向2 mL 1 ml/L淀粉KI溶液中通人SO2再加入1 mL 1ml/L盐酸,溶液迅速变黄,塞紧胶塞静置一段时间,溶液变成乳黄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资料:SO2+4I-+4H+=S↓+2I2+2H2O
A.整个反应过程中,KI可能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B.该反应能够证明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改变c(H+)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D.结合实验现象可以证明SO2与I-的反应速率小于SO2与I2的反应
石景山一模
1.化学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的重要基础。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煤的脱硝脱硫B.风力发电
C.以黏土为原料烧结陶瓷D.以N2为原料合成氨及铵盐
2.实验室配制250 mL 0.1ml/L的Na2CO3溶液,无需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
20℃
250 mL
3.下列关于元素及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等于主族序数
B.铝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ⅢA族
C.eq \\al(10, 4)Be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是10
D.第117号元素Ts的非金属性强于Br
4.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大理石溶于盐酸:CO32- + 2H+ === H2O + CO2↑
B.用FeCl3溶液“腐蚀”覆铜板:Fe3++ Cu === Fe2+ + Cu2+
C.小苏打溶液呈弱碱性:HCO3-+ H2OH2CO3 + OH-
D.“84消毒液”中加少量醋增强漂白性:ClO-+ H+ === HClO
5.NaN3是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中普遍使用的物质之一。当汽车受到猛烈碰撞时,瞬间引发反应:2NaN3 === 2Na + 3N2↑,同时释放大量的热。NaN3为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3 ml N2时,转移2 ml电子
B.1个N3-中含有21个电子
C.NaN3中只含离子键
D.N2的电子式为 N⋮⋮N
6.实验小组设计下图所示装置,验证SO2性质,对实验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试管内Br2的CCl4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B.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有白色沉淀,说明SO2与BaCl2反应生成BaSO3
C.试管中的红色花瓣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D.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说明SO2能与碱溶液反应
7.下列各项比较中,相等的是
A.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中的c(CH3COO-)
B.相同质量的乙炔和苯中所含的氢原子数
C.相同物质的量的Cl2分别与足量的Fe、Ca(OH)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
D.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NO和NO2所含氧原子数
8.氢化亚铜(CuH)是一种红棕色的难溶物,可在40℃~50℃时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反应物”制取。CuH在Cl2中能燃烧生成CuCl2和HCl;CuH跟盐酸反应生成CuCl难溶物和H2。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点燃
A.“另一种反应物”在反应中表现还原性
B.CuH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 + 3Cl2 === 2CuCl2 + 2HCl
C.CuH与Cl2反应时,CuH做还原剂
D.CuH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H + H+ === Cu+ + H2↑
9.“中国芯”的发展离不开高纯单晶硅。从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制取高纯硅涉及的主要反应用流程图表示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比为1:2B.流程中HCl和H2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①②③均为置换反应D.由②③反应推测,③为放热反应
10.H2O2是重要的绿色消毒液和氧化剂,研究其分解反应有重要意义。在含有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是:ⅰ. H2O2 + I-=== H2O + IO-;ⅱ. H2O2 + IO-=== H2O + O2↑+ I-。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I-改变了H2O2分解的路径,曲线②为含有I-的反应过程
B.反应ⅰ和ⅱ均为放热过程
C.反应ⅰ的反应速率比反应ⅱ慢
D.I-不能改变总反应的能量变化
11.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科学家合成了PLA塑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所示(图中 表示链延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LA聚合物的链节为
B.PLA可由通过缩聚反应制得
C.PLA制取过程中可能生成副产物
D.PLA相比于聚氯乙烯塑料的优点是易降解
12.外加少量酸或碱而pH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人体血液存在H2CO3/HCO3-的缓冲体系,能消耗人体正常代谢产生的酸或碱,保持pH的稳定。己知人体血液在正常体温时,H2CO3的一级电离常数Ka1=1×10-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血液存在缓冲作用可用平衡表示:H++HCO3-H2CO3CO2+H2O
B.人体血液在酸中毒时,可注射少量NaHCO3溶液缓解
C.代谢产生的H+与HCO3-结合形成H2CO3来维持血液pH的稳定
D.某血液中c(HCO3-):c(H2CO3) ≈ 20:1,则c(H+) ≈ 5×10-7ml/L
13.正戊烷异构化为异戊烷是油品升级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合适催化剂和一定压强下,正戊烷的平衡转化率(α)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 ℃,101 kPa时,正戊烷异构化成异戊烷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H3CH2CH2CH2CH3(l) === (CH3)2CHCH2CH3(l) ∆H = –2.0 kJ/ml
B.28~36 ℃时,随温度升高,正戊烷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原因是异戊烷气化离开体系,产物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
C.36~150 ℃时,随温度升高,正戊烷异构化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150 ℃时,体系压强从100 kPa升高到500 kPa,正戊烷的平衡转化率基本不变
= 14 \* Arabic 14.某小组对Fe2+和Ag+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已知:Ag2SO4为白色微溶物;反应过程中测得温度几乎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Ⅰ只发生反应:Fe2+ + Ag+ Fe3++ Ag,灰黑色浑浊是Ag
图中c(Ag+)由a→b急速变化的可能原因是反应放热
C.图中c(Ag+)由a→b急速变化的可能原因是生成的Ag起催化作用
D.图中c(Ag+)由a→b急速变化的可能原因是生成的Fe3+起催化作用
t/s
0
20
40
60
80
/(ml/L)
0.100
0.062
0.048
0.040
0.040
/(ml/L)
0
0.076
0.104
0.120
0.120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A
C
A
C
D
C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B
B
A
D
C
C
A.除去中的HCl
B.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C.检验溴乙烷水解产物中含有
D.检验溶液是否变质
反应时间/min
n(A)/ml
n(B)/ml
n(C)/ml
n(D)/ml
0
1.2
0.6
0
0
0.8
0.2
选项
反应
结论
A
非金属性:C>Si
B
非金属性:Br>I
C
金属性:Na>K
D
金属性:Fe>Cu
装置
编号
溶质X
①
②
③
④
KAl(SO4)2
选项
A
B
C
D
装置
现象
①中产生大量气泡
②中无明显现象
试管中溶液出现浑浊
①中固体溶解
②中固体不溶解
压缩体积,气体颜色加深
结论
MnO2是H2O2
分解的催化剂
酸性:碳酸>苯酚
ZnS的溶解度大于CuS
增大压强,上述平衡逆向移动
装置
步骤
操作
现象
①
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使浓硝酸滴入试管
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绿色
②
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推动注射器活塞使部分水进入试管
注射器内剩余的水被“吸入”试管;铜表面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变蓝,试管内气体逐渐变为无色
③
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拉动注射器活塞吸取少量无色气体;拔下注射器,再拉动活塞吸入少量空气
注射器中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A
D
C
B
D
D
B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A
C
B
C
C
C
A
B
C
D
侯氏制碱法生产
纯碱
化学工业生产
橡胶
齐鲁三十万吨
乙烯工程
人工全合成结晶
牛胰岛素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
A
CO2(HCl)
饱和NaHCO3溶液
B
C2H4(SO2)
溴水
C
NO(NO2)
H2O
D
NaOH溶液
证明铁钉能够发生
析氢腐蚀
证明氨气
易溶于水
制备乙酸乙酯
制备Fe(OH)3胶体
A
B
C
D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D
D
A
C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C
B
C
D
A.胆矾炼铜
B.火药使用
C.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D.粮食酿醋
编号
实验过程
实验目的
A
称取11.7g固体NaCl置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定容
配制0.4 ml/L的NaCl溶液
B
常温下,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
证明相同条件下,在水溶液中HCl电离程度大于CH3COOH
C
向Na2 SO3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观察实验现象.
检验Na2SO3溶液是否变质
D
无水乙醇与浓H2SO4共热至170℃,将产生的气体通人溴水,观察溴水是否褪色
证明乙烯跟溴水发生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A
B
D
A
B
B
C
D
11
12
13
14
D
C
D
C
名称
熔点/℃
沸点/℃
燃烧热∆H /kJ•ml-1
正戊烷
-130
36
–3506.1
异戊烷
-159.4
27.8
–3504.1
操作
现象
a
Ag+ 浓度变化曲线
实验Ⅰ
向1 mL 0.1 ml/L FeSO4溶液中加入1 mL 0.1 ml/L AgNO3溶液
几分钟后,出现
大量灰黑色浑浊
b
实验Ⅱ
先向试管中加入几滴Fe2(SO4)3溶液,然后重复实验Ⅰ的操作
现象与实验Ⅰ相同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A
A
C
A
B
B
D
D
B
C
D
C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房山区2020届-2022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试题汇编-选择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实验室利用如下反应合成洋茉莉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延庆区2020届-2022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一模)试题汇编-选择题,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延庆区2020届-2022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一模)试题汇编-非选择题,共4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有机推断题,工业流程题,结构与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