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八年级一模生物汇编:生物与环境含答案解析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60110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北京市八年级一模生物汇编:生物与环境含答案解析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60110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北京市八年级一模生物汇编:生物与环境含答案解析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北京市八年级一模生物汇编:生物与环境含答案解析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找到了因地制宜的扶贫攻坚途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北京初二一模生物汇编: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1•海淀区一模)草履虫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如图),但它却属于生物。做出该判断的依据不包括( )A.在水中观察到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通过分裂生殖 D.从外界获取营养,排出废物2.(2021•顺义区一模)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复合体,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通过分解作用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 )A.寄生 B.腐生 C.共生 D.竞争3.(2021•延庆区一模)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下列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关系的是( )A.人吃蘑菇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长颈鹿吃桉树叶 D.细菌分解落叶4.(2021•延庆区一模)中国空间站真的要来了!将于2022年建成的我国空间站可以住6位宇航员。为了维持宇航员生命活动,最起码要带上的物质应包括( )A.氧气、水、食物 B.食物、饮料、土壤 C.水、氧气、维生素 D.食物、水、照明灯5.(2021•平谷区一模)我国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源于自然 B.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会影响自然 C.自然资源取之不尽,人类可随意利用 D.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二.解答题(共2小题)6.(2021•通州区模拟)春天来了,西海子公园湖水碧绿,生活着许多单细胞生物衣藻、眼虫、变形虫、硅藻、钟虫等。湖内芦苇、水葱、蒲草倒映在水中,或者看见麻雀在草丛中跳跃寻找小草的种子,灰喜鹊则捕捉菜粉蝶等昆虫,提高天敌昆虫的投放种类和区域面积。例如:花绒寄甲寄生在光肩星天牛体内,减少光肩星天牛对树木的危害。(1)西海子公园可以看做是一个 ,从组成成分看,公园湖中的芦苇、水葱、蒲草属于 ,红色、白色、金色的鲤鱼属于 。(2)衣藻(如图)是水体中常见的单细胞藻类,是使湖水变绿的常见藻类之一。改造前的西海子公园内湖水被严重污染 作用, 水中的衣藻数量。(3)在进行公园改造的过程中,湖内种植荷花、芦苇等植物,可以消减水体中的氮、磷等无机盐 环境。(4)依据文中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 。(5)相比投放化学药物,利用花绒寄甲防治光肩星天牛,这种“利用天敌昆虫”的做法有什么优点?(写出一点即可) 。7.(2021•海淀区一模)云南省的哈尼梯田是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但传统梯田种植的红稻米产量低,农民收入低。人们采用“稻鳅共作”(在稻田里养泥鳅),找到了因地制宜的扶贫攻坚途径。(1)泥鳅属于鱼类,因营养价值高,被称为“水中人参”。泥鳅不仅可以用 呼吸,这可用肠辅助呼吸。该特点使泥鳅适于在水位较低的梯田中生存。(2)本地泥鳅虽然肉质鲜美,但是生来就有的钻泥打洞行为,会破坏梯田,水土流失。研究者发现了肉质普通但是不钻泥的台湾泥鳅。泥鳅具有钻泥和不钻泥的行为在遗传学上属于一对 。科学家将这两个品种的泥鳅进行杂交,选育出 的泥鳅,既可保护梯田又能满足当地人的饮食习惯,进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3)“稻鳅共作”模式在降低化肥、农药施用的同时,提高了稻谷的品质和产量。分析可能的原因是:①泥鳅捕食稻飞虱等水稻害虫,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请写出一条与此相关的食物链: 。②泥鳅排出的粪便相当于施放有机肥,但其中的有机物不能直接被水稻根系吸收,需经过稻田里 的分解作用进行转化,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综上所述,“稻鳅共作”模式在帮助哈尼人民脱贫致富的同时,也让“哈尼梯田”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2021北京初二一模生物汇编:生物与环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小题)1.【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解答】解:A、在水中观察到。符合题意。BCD、由分析知、能通过分裂生殖,排出废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2.【分析】(1)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2)细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二者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种现象叫共生。【解答】解:地衣中的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无机盐和二氧化碳、无机盐,因此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属于共生关系。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3.【分析】生物圈中所有生物的能量来源都来源于光能,在这一能量转化的过程中主要是生产者进行的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从而获得能量。生产者和消费者死后都被分解者加以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A、蘑菇属于分解者,A错误;B、螳螂吃蝉,属于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C、长颈鹿是动物,树是植物,长颈鹿吃桉树叶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D、细菌为分解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4.【分析】生物的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分析解答。【解答】解:生物圈就可以满足生物生存的需要,所以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旅时,必须从生物圈中带上足够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矿泉水。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的生存的条件,明确宇航员需要和能携带的物质。5.【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解答】解:A、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源于自然;B、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会影响自然;C、对自然资源,做到开发使用的量,实现生物资源循环开发利用;D、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利的。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原因以及危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二.解答题(共2小题)6.【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解答】解:(1)西海子公园属于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消费者和分解者、水葱,属于生产者,属于消费者。(2)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过多的浮萍阻挡阳光影响了衣藻的光合作用。(3)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在进行公园改造的过程中、芦苇等植物、磷等无机盐。这体现了生物可以影响环境;(5)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也叫引进天敌防治、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提高天敌昆虫的投放种类和区域面积,减少光肩星天牛对树木的危害,它的优点是专一性强,减少环境污染.故答案为:(1)生态系统;生产者(2)光合;减少;(3)影响;(4)小草→菜粉蝶→灰喜鹊;(5)专一性强,控制害虫持久【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关键.7.【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答】解:(1)泥鳅生活在湖泊、池塘和池底淤泥表层,体表具有粘液,腹部白色或浅黄色,皮肤辅助呼吸,泥鳅能跃出水面,由肠壁辅助呼吸。(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泥鳅具有钻泥和不钻泥的行为在遗传学上属于一对相对性状,选育出不钻泥,既可保护梯田又能满足当地人的饮食习惯。(3)①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泥鳅捕食稻飞虱等水稻害虫,所以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水稻→稻飞虱→泥鳅.②鳅排出的粪便相当于施放有机肥,但其中的有机物不能直接被水稻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又可以被水稻根系吸收,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的功能。故答案为:(1)鳃;(2)相对性状;不钻泥(3)①水稻→稻飞虱→泥鳅;②分解者(或微生物【点评】只有将所学的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熟练,才能做到灵活的运用。对于知识点较多的综合题,还是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对知识理解的深度,知识面的广度以及对所学知识运用程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2页。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7页。
这是一份2019-2021北京重点校初一(上)期中生物汇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