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9 说“木叶”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9 说“木叶”备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作者介绍,🌳走近林庚,🍃夯实基础,🍃文本研读,全文思路,暗示性,诗歌语言,启发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有关于“木、叶”的古诗词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思考: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而用“落木”与“落红”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乙亥杂诗》
林庚,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秋日送别春天的心 缅怀诗人林庚 燕园,少了一位良师; 天堂,多了一位诗人。 他对唐诗作出了“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的经典概括,被学界广为接受。贺知章名诗《咏柳》,是因为他的挖掘,才入选小学课本,最终家喻户晓。“当唐诗上升到它的高潮,一切就都表现为开朗的、解放的,唐人的生活实是以少年人的心情作为它的骨干。”林庚说“少年没有苦闷吗?春天没有悲伤吗?然而那到底是少年的,春天的。” 他常常在讲坛上忘情长吟诗词,写下一黑板一黑板的漂亮书法。“宇宙的函容/童年的欣悦/像松一般常沐浴明月/像水一般常落着灵雨/像通彻天宇/把心亮在无尘太空/像一块水晶放在蓝色大海……” 这是先生描写快乐童年的诗。如今,在秋意中,老人静静离去,带着不尽诗情飞向远方……
袅袅照浦褒扬灼灼亭皋寒砧涔阳万能锭言筌窸窣迢远
niǎpǔbāzhuógāzhēncéndìngquánxī sūtiá
给右边加红颜色的字注音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思考: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落?可以分成几个层次?
明确:文章共有7个自然段落,可以分为3个层次。 第一层(1-3):“木叶”成为诗人所钟爱的形象; 第二层(4-6):“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及原因; 第三层(7):小结“木叶”“树叶”的异同。
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总结全文 (7)
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
“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第1段:诗人钟爱“木叶”第2段:古人少用“树叶”第3段:“木叶”“树叶”形象有别第4-5段:含有落叶的因素第6段:暗示颜色第7段:“木叶”“树叶”的异同
❓思考:“木叶”“树叶”形象有何异同?
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微黄干燥
单纯、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
场合: 秋风叶落 (第4段)
繁茂枝叶 密密层层浓阴褐绿色树皮
2.连线: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暗示的意义,把它们与各自表达的情感连起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其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曹植《野田黄雀行》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吴均《答柳恽》
阅读第4段,说说作者引用以上诗句作用何在?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概括“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 说“木叶”说课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拓展知识,飘零·飘落,成语积累与辨析,自我校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 说“木叶”课文内容课件ppt,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化传承与理解,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十年征戍忆辽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海水扬其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图片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发现问题13,分析问题46,总结全文7,春夏之交,秋风叶落,脱尽叶子,枝叶繁茂,绿叶褐绿干,饱含水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