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2021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春风化雨 B.火上浇油 C.叶落知秋 D.滴水成冰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关空气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以做保护气
B.氮气: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
C.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一种污染物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稳定
3.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下列可回收垃圾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旧报纸 B.玻璃瓶 C.塑料瓶 D.铝制易拉罐
4.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加热液体 B.滴加液体
C.加热蒸发 D.测定溶液pH
5.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6.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部分氧气溶于水 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7.下列物质均可用于配制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剂,其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
A.过氧化氢(H2O2) B.乙醇(C2H6O)
C.三氯甲烷(CHCl3) D.过氧乙酸(C2H4O3)
8.下列是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
D.向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无色变成蓝色
9.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Fe2(SO4)3溶液的方案中最佳方案是( )
A.过量的Fe2O3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B.过量的稀硫酸与Fe2O3反应
C.过量的Fe粉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D.过量的Fe粉与CuSO4溶液反应,过滤
10.将2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5%的稀硫酸。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签
B.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1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单质,其硬度都很大
B.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CO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D.CO2可用作气体肥料
12.连花清瘟胶囊源自传统中医名方,可用于治疗流感,现代仪器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由三个元素组成
D.完全燃烧有CO2生成
13.某同学的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骑自行车上学 B.用食醋清洗水垢
C.用扫帚扫地 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
14.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
B.可燃物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可燃物遇到O2就能燃烧
15.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列做法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
A.用小苏打烘焙糕点
B.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
C.用干冰冷藏食物
D.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补充铁元素
16.下列肥料中,能与尿素[CO(NH2)2]加工配制成复合肥料的是( )
A.(NH4)2SO4 B.KCl C.NH3•H2O D.NH4Cl
17.从如图所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B.反应物中物质的原子个数比为1:2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8.下列做法能达到其预期目的的是( )
选项
预期目的
做法
A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
加过量的CuO、过滤
B
鉴别硫酸溶液与硫酸钠溶液
加入BaCl2溶液
C
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Cl2
加入过量K2CO3溶液,过滤
D
鉴别实验室中的食盐水和糖水
品尝味道
A.A B.B C.C D.D
19.下列各组离子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Ba2+、CO32﹣、Cl﹣、NO3﹣ B.Mg2+、Cl﹣、SO42﹣、K+
C.K+、Na+、SO42﹣、CO32﹣ D.Ba2+、K+、Cl﹣、NO3﹣
20.某溶液中溶质可能是HCl、Na2CO3、H2SO4、CuCl2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探究溶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样品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O3和H2SO4
B.b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C.c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OH﹣
D.沉淀出现前烧杯内溶液的pH不断增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21.(5分)请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或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1)两个氢原子 ;
(2)2个甲烷分子 ;
(3)钙离子 ;
(4)标出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5)H2O中数字“2”的含义 。
22.(5分)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A.石墨 B.熟石灰 C.水 D.干冰 E.稀硫酸
(1)最常用的溶剂是 ;
(2)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
(3)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4)常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
(5)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23.(6分)水和空气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生活中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2)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请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
(3)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的目的是 。
(4)步行能有效减少CO2、SO2、CO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会造成酸雨的是 。
(5)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 ,使全球气候变暖。
(6)空气质量日报可及时准确反映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级别越高,则空气污染程度越 (填“轻”或“重”)。
24.(4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承载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1)制作毛笔常用羊毛、兔毛等,检验笔毛是动物毛发的简易方法是 。
(2)墨由炭黑中加入天然胶等制成,墨属于 (填“纯净”或“混合”)物;用墨汁书写或绘制的字画经久不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填“稳定”或“不稳定”)。
(3)宣纸制作过程中的一道工序是从纸浆中用竹帘捞纸,该操作相当于 (填字母序号)。
A.蒸发
B.过滤
C.结晶
(4)砚台产地其不同成分也有差别,但其中的主要成分都 (填“易”或“难”)溶于水。
25.(6分)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当温度在t1℃~t3℃之间时,A物质与B物质 (填“能”或“不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3)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
(4)t3℃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5)t3℃时,用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物质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最多的是 。
三、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6分)2020年罕见的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各种消毒剂如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84消毒液等被广泛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酒精分子中,C、O的原子个数比为 。
(2)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失火,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6ClO2+16NH3═5R+6NH4Cl+12H2O,则R的化学式为
。
(4)过氧乙酸溶液中通常还含有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向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产生气体的是 (填字母序号)。
A.MnO2
B.NaCl
C.Na2CO3
(5)84消毒液与厕所清洁剂(俗称“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稀盐酸)可发生反应:NaClO+2HCl═NaCl+Cl2(有毒)+H2O,在使用过程中,这两种物质 (填“能”或“不能”)混合使用。
27.(6分)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多姿多彩。如图所示,“一”两端的物质可以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Y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4)X溶液与Y溶液反应时,一定能看到的现象是 。
(5)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②能发生的实质是 。
四、实验探究题(共16分)
28.(8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 。
(2)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写出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CO2时,加入的液体药品液面高度最好在 (填“a”或“b)处。
(5)若用C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H2
B.CO2
C.O2
29.(8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做了镁、铝、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
(1)为比较铝和镁的金属活动性,某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将打磨光亮的铝和镁分别放入稀盐酸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你认为该方案 (填“合理”或“不合理”);将铝和镁打磨光亮的目的是 ;请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小华同学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该小组同学对灰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假设一:含有氯化镁;
假设二:含有镁粉;
假设三:含有氢氧化镁。
【查阅资料】①氯化镁易溶于水;②在一定条件下,镁可与冷水缓慢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各取少量灰白色沉淀于两支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1
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
沉淀未见减少
实验2
加入适量稀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没有气泡产生
【得出结论】由实验1可知,假设 不成立;由实验2可知,沉淀中不含 。假设三 (填“成立”“可能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反思】实验后同学们请教老师得知,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镁,碱式氯化镁受热易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于是小华再取少量灰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溶液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五、计算题(共6分)
30.(6分)某校课外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某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向盛有一定质量碳酸钠粉末的烧杯中分4次加入该稀硫酸,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产生气体的质量/g
0.44
m
0.22
0
请根据该表信息计算:
(1)表格中m= 。
(2)碳酸钠粉末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 g。
(3)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21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春风化雨 B.火上浇油 C.叶落知秋 D.滴水成冰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春风化雨、叶落知秋、滴水成冰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春风化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火上浇油,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叶落知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滴水成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2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关空气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以做保护气
B.氮气: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
C.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一种污染物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稳定
【分析】A、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能做保护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氮气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约占78%,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但现阶段不把二氧化碳作为空气的污染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组成成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下列可回收垃圾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旧报纸 B.玻璃瓶 C.塑料瓶 D.铝制易拉罐
【分析】根据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报纸不属于合成材料,说法错误;
B、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说法错误;
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说法正确;
D、铝制易拉罐属于金属材料制成的,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材料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2分)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加热液体 B.滴加液体
C.加热蒸发 D.测定溶液pH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2分)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分析】A、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断运动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的微粒构成解答;
C、根据分子、原子、是显中性的粒子,离子带正电或负电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进行解答;
【解答】解: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断运动的粒子,故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故正确;
C、分子、原子是显中性的粒子,离子带正电或负电;故错误;
D、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故正确;
故选:C。
【点评】通过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和分子、原子的构成,处理问题;了解常用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
6.(2分)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部分氧气溶于水
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分析】根据所出现的现象考虑到氢气和氧气的水溶性、物质的性质分析得出体积比不是1:2的答案。
【解答】解:A.氧气比氢气更容易溶于水,可能是部分氧气溶于水导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可能是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导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可能是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导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氧气与氢气无法接触,不能生成水,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了解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及生成物产生的原因是解答此类题的基础和关键。
7.(2分)下列物质均可用于配制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剂,其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
A.过氧化氢(H2O2) B.乙醇(C2H6O)
C.三氯甲烷(CHCl3) D.过氧乙酸(C2H4O3)
【分析】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无机化合物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是无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过氧化氢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B、乙醇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三氯甲烷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D、过氧乙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判别,抓住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2分)下列是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
D.向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无色变成蓝色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条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和氢气,会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D、稀硫酸显酸性,向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无色变成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9.(2分)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Fe2(SO4)3溶液的方案中最佳方案是( )
A.过量的Fe2O3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B.过量的稀硫酸与Fe2O3反应
C.过量的Fe粉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D.过量的Fe粉与CuSO4溶液反应,过滤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过量的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再过滤除去过量的氧化铁,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可以用于制取Fe2(SO4)3溶液,故选项正确。
B、过量的稀硫酸与Fe2O3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得到的是硫酸铁与硫酸的混合溶液,从产物纯度上角度考虑,不能用于制取Fe2(SO4)3溶液,故选项错误。
C、过量的Fe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从反应原理上考虑,不能用于制取Fe2(SO4)3溶液,故选项错误。
D、过量的Fe粉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从反应原理上考虑,不能用于制取Fe2(SO4)3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制取方案的选取,关键是要从操作是否简单、安全、生成物是否会有污染、反应物是否经济等多角度去综合考虑.
10.(2分)将2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5%的稀硫酸。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签
B.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分析】A、利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采用的加水稀释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实验步骤确定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将2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5%的稀硫酸,其操作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签,故选项说法正确。
B、量筒、胶头滴管用于量取浓硫酸和水,烧杯、玻璃棒用于混匀操作,细口瓶用于盛放25%的稀硫酸,故选项说法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顺序颠倒,那么水会浮在浓硫酸上,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故选项说法错误。
D、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配制稀溶液的基本步骤、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2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单质,其硬度都很大
B.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CO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D.CO2可用作气体肥料
【分析】根据碳和碳的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单质,有的硬度很大,有的质软,故A说法错误;
B、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B说法正确;
C、CO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故C说法正确;
D、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用作气体肥料,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难度不大,加强碳和碳的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知识的学习即可分析判断。
12.(2分)连花清瘟胶囊源自传统中医名方,可用于治疗流感,现代仪器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由三个元素组成
D.完全燃烧有CO2生成
【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没食子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16×5)=42:3:40,故选项说法错误。
C、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完全燃烧有CO2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2分)某同学的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骑自行车上学
B.用食醋清洗水垢
C.用扫帚扫地
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
【分析】环保理念,即要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骑自行车上学,能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环保理念,故选项错误。
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能与酸反应,用食醋清洗水垢,有利于节约能源,符合环保理念,故选项错误。
C、用扫帚扫地,有利于保持环境卫生,符合环保理念,故选项错误。
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浪费了大量的电能,增加了空气污染物的产生,符合环保理念,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环保理念的含义(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分)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
B.可燃物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可燃物遇到O2就能燃烧
【分析】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把木柴架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选项叙述正确;
B.可燃物燃烧不一定会发生爆炸,应该到达爆炸极限,遇到火源时,发生爆炸,选项说法错误;
C.油锅着火不能立即用水浇灭,以免发生危险,选项说法错误;
D.可燃物遇到O2不一定就能燃烧,温度还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2分)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列做法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
A.用小苏打烘焙糕点
B.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
C.用干冰冷藏食物
D.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补充铁元素
【分析】A.根据小苏打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亚硝酸钠有毒来分析;
C.根据干冰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D.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解答】解: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受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用小苏打烘焙糕点,选项说法正确;
B.亚硝酸钠有毒,所以加工火腿肠时不能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选项说法错误;
C.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可用干冰冷藏食物,选项说法正确;
D.人体缺铁易患贫血,可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补充铁元素,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6.(2分)下列肥料中,能与尿素[CO(NH2)2]加工配制成复合肥料的是( )
A.(NH4)2SO4 B.KCl C.NH3•H2O D.NH4Cl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尿素[CO(NH2)2]中含有氮元素,若要加工配制成复合肥料就需要添加钾元素(钾肥)或磷元素(磷肥)。
A、(NH4)2SO4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
C、NH3•H2O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D、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2分)从如图所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B.反应物中物质的原子个数比为1:2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C2H4和H2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2H6O,化学方程式为C2H4+H2OC2H6O。
A.生成物只有一种,属于纯净物,选项说法错误;
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C2H4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为2:4=1:2,H2O分子中,氧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选项说法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8.(2分)下列做法能达到其预期目的的是( )
选项
预期目的
做法
A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
加过量的CuO、过滤
B
鉴别硫酸溶液与硫酸钠溶液
加入BaCl2溶液
C
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Cl2
加入过量K2CO3溶液,过滤
D
鉴别实验室中的食盐水和糖水
品尝味道
A.A B.B C.C D.D
【分析】A、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B、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C、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
D、不能品尝药品味道。
【解答】解:A、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滤得到硫酸铜溶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带入新的杂质,即带入过量的碳酸钾,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不能品尝药品味道,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9.(2分)下列各组离子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Ba2+、CO32﹣、Cl﹣、NO3﹣ B.Mg2+、Cl﹣、SO42﹣、K+
C.K+、Na+、SO42﹣、CO32﹣ D.Ba2+、K+、Cl﹣、NO3﹣
【分析】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分别含有大量的H+、OH﹣.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解答】解: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分别含有大量的H+、OH﹣。
A、CO32﹣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能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且Ba2+、CO32﹣也不能共存,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Mg2+和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CO32﹣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能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四种离子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是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共存。
20.(2分)某溶液中溶质可能是HCl、Na2CO3、H2SO4、CuCl2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探究溶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样品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O3和H2SO4
B.b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C.c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OH﹣
D.沉淀出现前烧杯内溶液的pH不断增大
【分析】根据氢氧化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和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水,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硫酸钡不能和盐酸反应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钡后才会生成沉淀,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硫酸,一定含有盐酸,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不能共存,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碳酸钠,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钡后会出现沉淀,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铜,所以
A、原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O3和H2SO4,故A正确;
B、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氯化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所以b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氯化钡,故B正确;
C、c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的阴离子有Cl﹣、OH﹣,故C错误;
D、沉淀出现前烧杯内氢氧化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所以溶液的pH不断增大,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21.(5分)请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或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1)两个氢原子 2H ;
(2)2个甲烷分子 2CH4 ;
(3)钙离子 Ca2+ ;
(4)标出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Cl2 ;
(5)H2O中数字“2”的含义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两个氢原子就是在氢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H;
(2)2个甲烷分子就是在甲烷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CH4;
(3)钙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将2+书写在钙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故填:Ca2+;
(4)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标在氯化亚铁化学式中铁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故填:Cl2;
(5)H2O中数字“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填: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2.(5分)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A.石墨 B.熟石灰 C.水 D.干冰 E.稀硫酸
(1)最常用的溶剂是 C ;
(2)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A ;
(3)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D ;
(4)常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E ;
(5)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即可。
【解答】解:(1)最常用的溶剂是水;
(2)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作干电池电极;
(3)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4)金属表面的锈的主要成分是金属氧化物,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稀硫酸常用于金属除锈;
(5)熟石灰是一种碱,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所以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故答案为:(1)C;
(2)A;
(3)D;
(4)E;
(5)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3.(6分)水和空气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生活中常用 肥皂水 区分硬水和软水。
(2)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请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
(3)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的目的是 增强水的导电性 。
(4)步行能有效减少CO2、SO2、CO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会造成酸雨的是 SO2 。
(5)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 温室效应 ,使全球气候变暖。
(6)空气质量日报可及时准确反映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级别越高,则空气污染程度越 重 (填“轻”或“重”)。
【分析】(1)根据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来分析;
(3)根据增强水的导电性的做法来分析;
(4)根据造成酸雨的物质来分析;
(5)根据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
(6)根据空气污染的知识来分析。
【解答】解:(1)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故填:肥皂水;
(2)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有: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涮拖把等;故填: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3)纯水的导电性较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在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故填:增强水的导电性;
(4)步行能有效减少CO2、SO2、CO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会造成酸雨的是SO2;故填:SO2;
(5)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故填:温室效应;
(6)空气质量日报可及时准确反映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级别越高,则空气污染程度越重;故填:重。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还考查了硬水与软水的区分和转化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4.(4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承载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1)制作毛笔常用羊毛、兔毛等,检验笔毛是动物毛发的简易方法是 灼烧,闻气味 。
(2)墨由炭黑中加入天然胶等制成,墨属于 混合 (填“纯净”或“混合”)物;用墨汁书写或绘制的字画经久不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稳定 (填“稳定”或“不稳定”)。
(3)宣纸制作过程中的一道工序是从纸浆中用竹帘捞纸,该操作相当于 (填字母序号)。
A.蒸发
B.过滤
C.结晶
(4)砚台产地其不同成分也有差别,但其中的主要成分都 难 (填“易”或“难”)溶于水。
【分析】(1)动物毛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根据蛋白质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2)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3)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4)根据物质的主要成分及其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动物毛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检验笔毛是动物毛发的简易方法是灼烧,闻气味;故填:灼烧,闻气味;
(2)墨由炭黑中加入天然胶等制成,墨属于混合物;用墨汁书写或绘制的字画经久不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故填:混合;稳定;
(3)宣纸制作过程中的一道工序是从纸浆中用竹帘捞纸,该操作相当于过滤;故填:B;
(4)砚台产地不同,成分也有差别,墨汁中含有水,砚台能用于研磨墨,说明其中的主要成分都难溶于水;故填:难。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化学的知识解释、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正是化学发展的导向.
25.(6分)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B>A 。
(2)当温度在t1℃~t3℃之间时,A物质与B物质 能 (填“能”或“不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3)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
(4)t3℃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2 (填最简整数比)。
(5)t3℃时,用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物质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最多的是 C 。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形成溶液的质量;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解答】解:(1)从T1℃向上作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方的,溶解度就大,所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2)在t1℃~t3℃之间,A和B的溶解度有相等的时候,所以在t1℃~t3℃之间时,A物质与B物质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3)A和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升温到t3℃,溶解度变大,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升温后还是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溶质质量分数,C物质升温后溶解度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所以C物质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4)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t3℃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g:100g=1:2;
(5)溶解度大的物质需要的水少,所以t3℃时,用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物质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最多的是C。
故答案为:(1)C>B>A;
(2)能;
(3)B;
(4)1:2;
(5)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6分)2020年罕见的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各种消毒剂如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84消毒液等被广泛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酒精分子中,C、O的原子个数比为 2:1 。
(2)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失火,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2CO2+3H2O 。
(3)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6ClO2+16NH3═5R+6NH4Cl+12H2O,则R的化学式为
N2 。
(4)过氧乙酸溶液中通常还含有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向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产生气体的是 (填字母序号)。
A.MnO2
B.NaCl
C.Na2CO3
(5)84消毒液与厕所清洁剂(俗称“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稀盐酸)可发生反应:NaClO+2HCl═NaCl+Cl2(有毒)+H2O,在使用过程中,这两种物质 不能 (填“能”或“不能”)混合使用。
【分析】(1)根据原子个数比等于化学式中原子右下角的角标之比进行分析;
(2)根据酒精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4)根据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5)根据氯气有毒进行分析。
【解答】解:(1)原子个数比等于化学式中原子右下角的角标之比,所以在酒精分子中,C、O的原子个数比为2:1;
(2)酒精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氯原子都是6个,氧原子都是12个,氢原子都是48个,反应前氮原子是16个,反应后应该是16个,其中10个包含在5R中,所以R的化学式为N2;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氯化钠不能和过氧乙酸溶液、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反应,也不能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因此向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产生气体的是氯化钠,故选:B;
(5)84消毒液与厕所清洁剂(俗称“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稀盐酸)可发生反应:NaClO+2HCl═NaCl+Cl2(有毒)+H2O,氯气有毒,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这两种物质不能混合使用。
故答案为:(1)2:1;
(2)C2H5OH+3O22CO2+3H2O;
(3)N2;
(4)B;
(5)不能。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7.(6分)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多姿多彩。如图所示,“一”两端的物质可以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Y的化学式: Ca(OH)2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Ba(NO3)2+H2SO4=BaSO4↓+2HNO3 。
(3)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 反应。
(4)X溶液与Y溶液反应时,一定能看到的现象是 产生白色沉淀 。
(5)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②能发生的实质是 H+和OH﹣结合生成H2O 。
【分析】(1)依据Y分别能与H2SO4和CO2反应,推出Y;
(2)依据Ba(NO3)2与H2SO4反应原理分析;
(3)依据X分别能与Ba(NO3)2、H2SO4和Y反应,推出X分析;
(4)依据推出的X、Y分析;
(5)依据H2SO4与NaOH反应原理分析。
【解答】解:(1)分析框图可知,Y分别能与H2SO4和CO2反应,推出Y可以为Ca(OH)2;故填:Ca(OH)2;
(2)Ba(NO3)2与H2SO4反应生成BaSO4和HNO3,反应方程式为Ba(NO3)2+H2SO4=BaSO4↓+2HNO3;故填:Ba(NO3)2+H2SO4=BaSO4↓+2HNO3;
(3)分析框图可知,X分别能与Ba(NO3)2、H2SO4和Ca(OH)2反应,推出X为可溶碳酸盐如碳酸钠,则可溶碳酸盐与硫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4)通过以上分析可知,X为可溶碳酸盐如碳酸钠、Y为Ca(OH)2;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时,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一定能看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故填:白色沉淀;
(5)分析框图可知,反应②为H2SO4与NaOH反应生成Na2SO4和H2O,则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②能发生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故填:H+和OH﹣结合生成H2O。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主要是利用转化图及常见物质的性质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四、实验探究题(共16分)
28.(8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 铁架台 。
(2)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防止药品中水分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倒流,致使试管破裂 。
(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A (填字母序号);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F (填字母序号)。写出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
(4)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CO2时,加入的液体药品液面高度最好在 a (填“a”或“b)处。
(5)若用C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 A (填字母序号)。
A.H2
B.CO2
C.O2
【分析】(1)仪器的名称与用途;
(2)试管口稍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药品中水分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倒流,致使试管破裂;
(3)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
(4)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CO2时,加入的液体药品液面高度最好在a处;
(5)若用C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A。
【解答】解:(1)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故答案为:铁架台;
(2)试管口稍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故答案为: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3)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A;F;2H2O22H2O+O2↑;
(4)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CO2时,加入的液体药品液面高度最好在a处;故答案为:a;
(5)若用C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A,因为收集气体的集气瓶进气短;故答案为:A。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9.(8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做了镁、铝、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
(1)为比较铝和镁的金属活动性,某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将打磨光亮的铝和镁分别放入稀盐酸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你认为该方案 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将铝和镁打磨光亮的目的是 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请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6HCl═2AlCl3+3H2↑ 。
(2)小华同学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该小组同学对灰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假设一:含有氯化镁;
假设二:含有镁粉;
假设三:含有氢氧化镁。
【查阅资料】①氯化镁易溶于水;②在一定条件下,镁可与冷水缓慢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各取少量灰白色沉淀于两支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1
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
沉淀未见减少
实验2
加入适量稀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没有气泡产生
【得出结论】由实验1可知,假设 一 不成立;由实验2可知,沉淀中不含 镁粉 。假设三 可能成立 (填“成立”“可能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反思】实验后同学们请教老师得知,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镁,碱式氯化镁受热易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于是小华再取少量灰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硝酸银 溶液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分析】(1)金属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将铝和镁打磨光亮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2)氯化镁易溶于水;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
【解答】解:(1)该方案合理,是因为金属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将铝和镁打磨光亮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故填:合理;除去表面的氧化物;2Al+6HCl═2AlCl3+3H2↑。
(2)【得出结论】
由实验1可知,沉淀未见减少,说明不含有氯化镁,假设一不成立;
由实验2可知,不产生气泡,说明沉淀中不含镁粉,是因为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过程中产生气泡;
假设三可能成立,是因为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故填:一;镁粉;可能成立。
【实验反思】
再取少量灰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
故填:硝酸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计算题(共6分)
30.(6分)某校课外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某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向盛有一定质量碳酸钠粉末的烧杯中分4次加入该稀硫酸,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产生气体的质量/g
0.44
m
0.22
0
请根据该表信息计算:
(1)表格中m= 0.44 。
(2)碳酸钠粉末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 1.1 g。
(3)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分析】(1)依据实验数据分析;
(2)依据表中数据分析;
(3)依据Na2CO3+H2SO4═Na2SO4+H2O+CO2↑,结合表中数据分析。
【解答】解:(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20g稀硫酸与碳酸钠完全反应,能生成0.44g二氧化碳,由于第3次,加入20g稀硫酸,生成0.22g二氧化碳,说明第2次加入的稀硫酸已完全反应,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44g,则表格中m=0.44;故填:0.44;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粉末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0.44g+0.44g+0.22g=1.1g,故填:1.1;
(3)设1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98 44
x 0.44g
=
x=0.98g
则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8%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计算,主要是利用实验数据及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广西河池市巴马县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一)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河池市巴马县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一)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河池市巴马县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二)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河池市巴马县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二)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5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