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PPT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60140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PPT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60140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PPT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601402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PPT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601402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PPT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601402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PPT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601402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PPT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601402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PPT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601402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1.贾思勰的著作是什么?简述《齐民要术》的内容、地位。2.祖冲之的主要成就有哪些?3.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绘画与雕塑发展的条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特点分别是什么?4.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意义是什么?
北朝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
一、贾思勰和《齐名要术》
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的贡献都有哪些呢?
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
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测算结果只差50秒。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并上书朝廷,请求实行新历法。
《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首次精密测出交点月日数(27.21223),回归年日数(365.2428)等数据,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
祖冲之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
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大明历》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东晋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会稽。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在书法史上,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北朝书法艺术 魏碑体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 “龙门二十品”是指在龙门石窟中发现的北魏时期二十方造像题记,这些作品被认为是魏碑书法的代表作。
《龙门二十品》之一比丘道匠造像题记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摹本 局部)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摹本 局部)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周山上,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主要洞窟53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其主要洞窟,大多完成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年)之前,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第20窟的大佛,高13.7米,造型雄伟,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南郊的伊河两岸东、西山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494年迁都洛阳之后。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造,现有窟二千三百多个,造像十万余尊,造像题记二千六百余块。
从洛阳龙门石窟中的这幅北魏帝后礼佛图,可以看出北魏社会什么特点?
佛教的盛行;孝文帝改革的推动下,北魏社会的汉化风气。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意义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发展,为隋唐时期科技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是 A、顾恺之 B、祖冲之 C、贾思勰 D、王羲之
2、《齐民要术》是一部 A、地理学专著 B、农学著作 C、数学专著 D、医学著作
3、下列各项不属于《齐民要术》的内容是 A、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B、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C、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 D、强调兴修水利的重要性
4、喜欢旅游的同学,如果要了解我国古代的山川河流情况,应查阅 A、《论衡》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九章算术》
5、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开始于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6、“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形容的是 A、王羲之的书法 B、顾恺之的绘画 C、云冈石窟的浮雕 D、龙门石窟的浮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优秀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前秦──东晋,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政权的建立,拓跋珪,孝文帝迁都洛阳,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①迁都洛阳,②汉化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习题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1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民族交融,君主专制,孝文帝,精神文化,见习题,答案B,答案A,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配套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展开,淝水之战,南方东晋,以少胜多,北魏孝文帝改革,①494年迁都洛阳,1改革措施,语言方面,服饰方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