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4章 光现象 课件

    第4章 光现象第1页
    第4章 光现象第2页
    第4章 光现象第3页
    第4章 光现象第4页
    第4章 光现象第5页
    第4章 光现象第6页
    第4章 光现象第7页
    第4章 光现象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4章 光现象

    展开

    这是一份第4章 光现象,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平行光束,四面八方,光的反射,例4题图,不显示,例1题图,寻找普遍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光的直线传播
    1. 光源(1)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都叫做光源.月亮①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2)举例:太阳、萤火虫、LED灯等.2. 光线:用来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的带有②____的③____线.
    3. 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光在④__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举例: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4. 光的传播速度光不仅可以在空气、水等物质中传播,还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c表示,c=⑤_______m/s=⑥_______ km/s.【温馨提示】光年是指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1.只要在同种介质中,光就沿直线传播 ( ×)理由: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5km/s ( √)理由: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1. 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会被物体表面①______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 光的反射定律
    (1)三线共面: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①________________.(2)两线分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②______.(3)两角相等:反射角③______入射角.如图所示.3.光路的特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
    1.原理:光的① ______.2.特点:(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② ______;(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③ ______;(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④ ______;(4)平面镜成⑤ ______.也可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⑥ ______.3.举例:穿衣镜、潜望镜
    1.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平面镜所成的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①_____,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 光的折射特点: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②_____入射角.b.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③_____.c.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④______.
    3.光路的特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⑤______.4.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水杯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池水变浅、叉鱼时应叉到鱼位置的下方、海市蜃楼等.
    1.色散: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光的三原色: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RJ八上P73图4.2-1)
    2.陶瓷碗底部放有一枚硬币,在某一位置时碗看起来是空的(如图甲);往碗中慢慢倒入一些水后,在同一位置又能够看见硬币(如图乙),这是______现象.
    (RJ八上P83图4.4-5)
    3.街口的“转弯镜”可以扩大视野,它是一种_____面镜,对光有______作用.(2013临沂6改编)
    (RJ八上P79图4.3-6)
    4.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相当于___面镜,有了它,射出的光接近于平行光,说明其对光具有______作用.(2014曲靖1改编)
    (RJ八上P79图4.3-7)
    5.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______才能叉到鱼,说明人眼看到鱼再水中的位置比实际位置______(选填“高”或“低”),这是光的______现象引起的.(人教教材改编)
    (RJ八上P82图4.4-4)
    6.如图所示是海市蜃楼的形成原因,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弯折,从而使地平线下的岛屿能够被看见,这是光的______现象.(人教教材改编)
    (RJ八上P83图4.4-6)
    命题点1 光现象的辨识及其解释
    1. (2016长沙17题3分)下列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墙上的 手影
    B.杯中“折断” 的筷子
    C.水中的 塔影
    D.露珠下被放 大的草叶
    【解析】墙上的手影属于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错误;杯中筷子“折断”是因为水面下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到空气中发生了折射,属于折射现象,B错误;水中的塔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C正确;露珠相当于凸透镜,看到放大的草叶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D错误.故选C.
    5. (2015邵阳1题2分)如图所示,我看不见“美景”的原因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
    【解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美景被物体挡住后,被景物反射的光就无法进入人的眼睛.故选A.
    7. (双选)(2016株洲13题3分)如图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OB是树枝反射形成的像B. OB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C. OC是树枝在水中的部分D. OC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
    【解析】树枝斜插在湖水中时,插入部分由于光的折射会使得看上去向上偏折,OC就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仍然露在水面以上的树枝会在水中形成倒影OB,倒影的实质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综合以上分析,AD两项是正确的.故选AD.
    命题点2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含实验)
    1. (2015郴州4题2分)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 m处,若人向镜移动1 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 ( )A. 变大 6 m B. 变大 5 mC. 不变 6 m D. 不变 8 m
    【解析】平面镜成像中,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若人向镜移动1 m,则人和像到镜面的距离均为3 m,人离像的距离为6 m.故选C.
    2. (2015益阳5题3分)如图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
    【解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人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因此A、C选项中像与物体左右相同,是错误的;B选项中物像不对称,即对应点连线与镜面不垂直,是错误的;D选项中物像对称、等大,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是正确的.故选D.
    4. (2016郴州9题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 ( )
    A. 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B. 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C. 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D. 蜡烛A的像与蜡烛B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解析】如答图所示,根据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特点,作出蜡烛A的烛焰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蜡烛像的位置,可知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蜡烛A的像与蜡烛B不重合,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5. (2016衡阳25题5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______(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解析】 (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会影响实验的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解析】 (2)两只蜡烛大小相同,这是利用等效替代法证明了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解析】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像等大,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不变.
    【解析】 (4)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在蜡烛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从而说明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命题点3 光学作图题
    类型1 光的反射作图
    1. (2016邵阳28题2分)如图,OB是反射光线,ON是法线,请作出它的入射光线AO.
    【解析】题图中法线已经给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即可,如答图所示.
    4. (2016娄底17题2分)小明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小明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下图,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
    【解析】首先连接BA,即为通过B点的反射光线,然后,作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再作与法线垂直的直线,即为平面镜.
    7. (2014邵阳27题2分)如图,一束光线从玻璃砖中垂直玻璃面射入空气中,请画出该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类型2 光的折射作图
    【解析】光线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将光线延长并标上箭头,如答图所示.
    8. [2016湘潭19(2)题2分]画出光线AO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光线.
    【解析】因光从空气中斜射于水或其他透明物质中时,折射光线靠拢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类型4 平面镜成像作图
    14. (2014怀化30题3分)如图所示,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作图步骤】 (1)过A点作镜面的垂线,用虚线,标垂足;(2)用直尺量出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镜面另一侧量取相同的距离的点记做A′,即A点的像;(3)用同样的方法作出B的像B′;(4)连接A′B′即为AB的像,标箭头.
    15. (2015邵阳27题2分)如图所示是人照镜子时的情景,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作图步骤】连接人和像上任意三个点与其对应点,作三条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如答图所示.
    16. (2014永州29题3分)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
    【解析】 第一种作法: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连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如答图1所示:
    【解析】第二种作法:分别过反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画出两条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如答图2所示:
    类型1 光现象辨识及其解释
    例1 (1)判断下列实例各属于哪种光现象.①水中倒影;②太阳下的人影;③杯弓蛇影;④立竿见影;⑤日食;⑥小孔成像;⑦平面镜成像;⑧激光准直;⑨海市蜃楼;⑩水中筷子变折;⑪树荫下太阳的光斑;⑫雨后彩虹.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_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________;
    (2)学习和生活中常用到下列光学器具:①显微镜;②穿衣镜;③潜望镜;④老花镜;⑤汽车观后镜;⑥近视镜;⑦望远镜;⑧放大镜.其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________;利用光的折射定律制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
    类型2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例2 (2016宜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 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 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 )
    A. 2 m B. 1.4 m C. 0.6 m D. 2.6 m
    【解析】蜻蜓在水中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的结果,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像与物到镜面(水面)的距离相等.故选C.
    练习1 (2016临沂)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B.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 物体越靠近平面镜,像越大 D. 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虚像,像和物大小相同,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也可以说,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故A、D正确,不符合题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平面镜成像的大小是由物体的大小决定的,物体越靠近平面镜,物体的大小不变,则像的大小不变,感觉到像变大,是人的视角造成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例3 (2016上海)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解析】过入射点O作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反射角,度数等于入射角为50°.
    光的反射作图步骤①找点: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即为入(反)射点;②作法线: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过交点作出法线;③画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所求光线.
    考向2 光的折射作图
    例4 (2016遵义)如图是一条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解析】过入射点作界面的垂线,标垂足,此时入射角为90°– 40°=50°,由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50°,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作出反射光线即可,当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变大,依此作出折射光线即可.
    例5 (2016聊城)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
    【解析】光线从O点斜射入玻璃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线从玻璃砖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玻璃砖上表面的入射光线平行,如答图所示.
    光的折射作图步骤①找点: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与介质面的交点;②作法线:过交点作法线;③画光线:不管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总是空气这边的角大.
    例6 (2016威海)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1)画物体关于平面镜成的像①选物体上的特殊点,作此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②用虚线连接特殊点的对称点,即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2)画平面镜的位置①选出物体上的特殊点,找出像上对称的点;②用虚线连接特殊点和对称点;③作关于②中虚线的垂直平分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
    例7 (2016宜宾)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作出经过P点的反射光线及相应的入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解析】作出像点S′的对称点,即为发光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O,画上箭头,SO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
    例8 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
    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1)已知光源①找光源关于平面镜的像点(如图甲);②找特殊点,并连接像点与特殊点(如图乙);③补全光路图(如图丙).
    (2)已知平面镜及两条反射光线,确定发光点①确定像点: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的位置为发光点的像点(如图甲);②确定发光点:作像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如图乙);③连接发光点与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如图丙).
    1. 实验器材(平面镜、可折转的硬纸板、直尺、量角器、铅笔、激光笔)2. 硬纸板的作用(显示光路、验证三线共面)3. 纸板与平面镜应①________放置4. 光线位置的确定(在两纸板的光线上描两点,再连接并标上方向)
    实验一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5. “三线共面”的判断方法[将反射光线一侧的纸板翻转,观察纸板上是否显示光线,若②________(选填“显示”或“不显示”)光线,说明三线共面]6. 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7.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③________的8. 角度测量(角度是对应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9. 实验数据分析(根据表格数据总结实验结论)10. 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寻求实验的普遍规律)
    实验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例1 (2016聊城)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解析】 (1)为了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量角器(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A. 向纸板喷烟或雾B. 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C. 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解析】 (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要使激光紧贴纸板面入射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 (3)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解析】 (4)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6)实验时,测得入射角为45°,则反射角度数为_____;若入射角变大,反射角将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以法线ON为轴线,将纸板的右边绕ON向后折去,将光线沿EO入射,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8)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去测反射角大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择的实验环境(较暗的环境)2.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便于确定①____的位置)3. 选择薄玻璃板(避免出现重影)4. 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原因(比较物像的大小)5. 眼睛观察的位置(与蜡烛②________(选填“同侧”或“异侧”)6. 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重合的原因(玻璃板没有垂直放置)
    7. 像距和物距的关系(相等)8. 平面镜成像为虚像9. 改变蜡烛的位置,观察像的大小变化(将蜡烛靠近或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③________)10.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12. 多次实验的目的(④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物像等大;(2)物距等于像距;(3)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4)像和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5)平面镜成虚像.
    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物像等大;(2)物距等于像距;(3)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4)像和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5)平面镜成虚像.
    例2 (2015湘潭)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中A和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1)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能看到玻璃板后A的像,然后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B恰能与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解析】 (1)因蜡烛B恰与蜡烛A的像重合,这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2)如图所示,分别测出蜡烛A、B到玻璃板的距离u和v,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得出:像距________物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解析】 (2)从实验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每次实验时,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是一样的,故像距等于物距
    (3)将蜡烛B取走,在B的原位置竖放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选填“虚”或“实”).
    【解析】 (3)原来在镜中我们可以看到蜡烛A的像,但在像的位置放上光屏后就看不到像了,这是因为蜡烛A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后没有实际光线到达光屏,故所成的像属于虚像
    (4)本实验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玻璃板前面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选填“位置”或“虚实”).
    【解析】 (4)玻璃板透明,通过玻璃板可以看到蜡烛A的像,这样可以确定像的具体位置
    (5)为了使像显得更加明亮,实验环境的光线应相对______(选填“亮”或“暗”).
    【解析】 (5)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会反射光,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也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
    (6)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判断,身高1.7 m的人,站在镜前5 m处,他在镜子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m;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眼睛通过玻璃板看到烛焰顶端”的光路图.
    (8)重复操作实验多次,记录的数据显示像与物大小相等,则实验表明,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____(选填“对称”或“不对称”).
    实验三 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
    1. 为使水中光线更明显的操作(在水中加牛奶,选择黑暗的环境)2.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的位置关系(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 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比较(详见实验结论)
    4. 折射角的变化(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5. 在光的折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6. 多次实验的目的(寻求实验的普遍规律)7. 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3)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例3 (2016云南)某小组选用了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
    (1)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____________.
    【解析】 (1)当整个光屏为一平面时,我们能够看到反射光线,使用可折转的光屏,可将反射光线的一侧光屏进行折转,可用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O点,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其中1和1′、2和2′…4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由此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且折射角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_____度.

    相关课件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 第4章 光现象: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课件 第4章 光现象,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框架,3光速,看白烟,三种光现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各种色光,改变光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章光现象课件PPT:

    这是一份第2章光现象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同种均匀,光的反射,同一平面,平行光束,凹凸不平,四面八方,平面镜成像,平面镜,光的折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第2讲光现象第1课时三种光现象及其辨识作业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第2讲光现象第1课时三种光现象及其辨识作业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直线传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