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五四制)中考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五四制)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日常生活中常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夏天,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产生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用液氮作制冷剂,迅速冷冻食品
D.近些年来露天大理石雕像雨蚀比较严重
2.下列关于“相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一定相等
B.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与核内质子数一定相等
C.浓溶液在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和与负价总和绝对值一定相等
3.将密封的空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中气体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体积变小 B.分子停止运动
C.分子间隔变小 D.分子数目减少
4.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过滤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测定溶液的pH
D.稀释浓硫酸
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式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氮气、碳酸钠、空气 B.空气、碳酸钙、冰水
C.黄铜、小苏打、牛奶 D.铜、石油、熟石灰
6.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图中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之比为3:1
C.生成物丙和丁均为氧化物
D.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
7.核酸是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属于有机化合物,一般由几千到几十万个原子组成。因最早由细胞核中分离得到,而且具有酸性而得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酸中一定含有C、P
B.不同核酸中碳原子数目都相同
C.核酸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百万
D.不同核酸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8.下列关于硫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A.组成:硫酸溶液中H+和SO的数目相同
B.性质:能与CO2、SO3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用途: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uSO4等硫酸盐
D.生产:含硫酸废水用CaCl2处理后直接排放
9.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桑蚕丝和腈纶 B.食用加碘盐可预防骨质疏松
C.补充维生素A可预防坏血病 D.铝镁合金属于复合材料
10.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有试剂、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方法
A
NaCl溶液
Na2CO3溶液
加过量CaCl2溶液、过滤
B
KCl固体
MnO2固体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MgCl2溶液
盐酸
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CO
CO2
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A.A B.B C.C D.D
11.下列关于物质鉴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用稀盐酸就可以鉴别Fe、C、CuO三种黑色粉末
B.只用酚酞就可以鉴别NaOH、NaCl、Na2SO4、稀盐酸四种溶液
C.只用水(可以使用温度计)就可以鉴别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
D.不需要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Na2CO3、HNO3、NaNO3、CaCl2四种溶液
12.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社会发展
B.化学与健康
①广泛使用太阳能可有效减少CO2排放
②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
①缺铁会引起骨质疏松
②重金属中毒可以服用新鲜牛奶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①进入溶洞前做灯火实验
②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找泄露点
①制取气体:先加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可燃性气体燃烧:先验纯后点燃
A.A B.B C.C D.D
13.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中加入3.0gKNO3固体,另一支中加入3.0gNaCl固体,按图1进行实验(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加入的固体是KNO3
B.0℃时,甲中溶液可能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
C.KNO3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冷却KNO3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D.4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大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
14.化学科学帮助人类认识和探索物质世界。下列对化学规律运用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A.利用化学方法减缓金属锈蚀 B.利用中和反应改良酸性土壤
C.利用分解反应分离液态空气 D.利用置换反应进行湿法冶金
15.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雨的pH<7,则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则放出热量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灭火的原理是破环燃烧的条件,则破坏燃烧的条件一定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D.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小于4,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16.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
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滤渣中一定有Ag
二、简答题
17.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请回答:
(1)塑料、合成橡胶、______并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2)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制定的某种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______(填序号);
(3)铁质自来水管道正逐步被塑料自来水管道代替。使用塑料管道的优点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三、填空题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若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表示为“第2周期IA族”,则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表示为_______。
(2)氟元素和钙元素是帮助构造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元素,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3)位于第4周期ⅣA族元素的单质是最早使用的半导体材料,该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其原子核内有_______个质子。
(4)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若该粒子为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则该元素单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取整数);若该粒子为+3价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__。
19.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小亮同学将一称重后的铜片伸入盛有AgNO3溶液的烧杯中,待溶液颜色变蓝后,取出铜片直接称量,发现其质量增加了a。请回答: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取出铜片后,烧杯内溶液质量减少了_______g。
(3)小建同学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取出铜片后的溶液中,充分振荡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生成,则可推断,滤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20.(1)CaC12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为表示这个反应写出了下列两个反应方程式:①
②
你认为哪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合理,并简述理由____。
(2)已知难溶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更难溶的物质。将白色固体Mg(OH)2加到FeCl3溶液中有红棕色沉淀生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简述理由。____。
21.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HgS。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微粒“”表示的物质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由初中学习可知: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即。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按以下步骤(以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为例):
Ⅰ.写出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Ⅱ.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
Ⅲ.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即得离子方程式:
①请写出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下列各组离子,在pH=3的无色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K+、Fe2+、C1-、 B Na+、Ca2+、、OH-
C Na+、Ca2+、Cl-、 D 、Ba2+、Cl-、
四、实验题
22.成功首飞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采用了低温高压液氢作燃料。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氢气变成液氢时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
(2)如图1所示,将一定量氧气封闭在注射器中,改变氧气的体积和温度,记录不同条件下注射器中氧气的压强大小,结果如表:
温度/℃
20
20
20
20
20
25
30
35
40
体积/mL
12
11
10
9
8
12
12
12
12
压强/kPa
99.6
110.6
120.7
130.6
149.7
101.3
103.1
104.5
106.6
分析数据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气体压强_______;体积增大,气体压强_______。故此影响一定容积的氧气钢瓶内压强大小的因素是瓶内的温度与气体的质量。
(3)如图2,某小组收集了三瓶CO2气体(均为大小相同的玻璃瓶),分别加入1/3体积的相应试剂,甲、乙立即塞紧瓶寒,丙敞口,均振荡。(水的挥发忽略不计)
①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振荡后,甲、乙、丙中气体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此时甲中气体组成的化学式为___、丙中气体组成的化学式为_______。
23.某校进行九年级化学实验技能考查,确定了以下三个考题:①粗盐提纯;②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③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考察规定由学生抽签确定考题。
甲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
(1)如图中除玻璃片之外的玻璃仪器还有_____(任意填写两种)。分析抽签确定的考题③,甲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药品,向老师申请补充后完成实验。请写出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以下是甲同学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制备气体 B 收集气体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 清洗仪器,整理实验台
(3)若另选药品,也能完成另一个考题,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五、推断题
24.A~G是常见的7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A、E、F为单质,B是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D的组成元素相同,反应①是工业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F为红色固体,G为黄色溶液。(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由A生成B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2)反应②的现象是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5.碳酸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学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开展实验探究。
(设计与实验)同学们分别取适量的碳酸钠溶液于4支试管中,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一中,同学们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
(2)实验二中,当不再产生气泡时,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填化学符号)。
(3)实验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实验四中,同学们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
(得出结论)根据以上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得出了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即:碳酸钠能与指示剂反应、能与酸反应、能与某些碱反应、能与某些盐反应。
(反思与提高)①小亮在完成实验三时没有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②小明发现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盐,化学性质与碳酸钠相似,于是对草木灰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检验,其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依次是_______。草木灰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对农作物的生长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但不能与_______混合施用。
七、计算题
26.某固体物质中可能含有NaCl、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某校课外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其成分,取该固体物质30g完全溶于水中,测得溶液的pH为7,然后将70g某稀硫酸加入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所加硫酸的量与产生沉淀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该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合有的物质是________(化学式)。
(2)通过计算确定固体物质的组成成分及质量为_____。
(3)这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表面有水珠生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用液氮作制冷剂,迅速冷冻食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露天大理石雕像雨蚀过程中碳酸钙与酸雨中硫酸或硝酸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A
【详解】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一定相等,A错。
B、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B正确。
C、浓溶液在加水稀释后溶剂质量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C正确。
D、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正价总和与负价总和绝对值一定相等,D正确。
故选:A。
3.C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将密封的空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是因为压强增大,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故选:C。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B
【详解】
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5.A
【分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据此分析。
【详解】
A、氮气属于单质;碳酸钠属于盐;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选项A正确;
B、空气属于混合物;碳酸钙属于盐;冰水,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选项B不正确;
C、黄铜属于纯净物;小苏打属于盐;牛奶属于混合物,选项C不正确;
D、铜属于单质;石油属于混合物,熟石灰属于碱,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
要根据单质、盐、混合物的概念回答本题,要把握要点,知道常见物质的组成。
6.D
【详解】
由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A、由上述反应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有单质,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不正确;B、由上述反应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3):(12+16×2)=3:22,故B不正确;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是单质,乙、丁均为氧化物,丙不是氧化物,故C不正确;D、由上述反应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故正确。故选D。
7.B
【详解】
A、核酸是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属于有机化合物,核酸中一定含有C、P,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核酸一般由几千到几十万个原子组成,不同核酸中碳原子数目不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核酸一般由几千到几十万个原子组成,核酸中一定含有C、P,所以核酸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百万,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不同核酸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8.C
【详解】
A.硫酸溶液中存在硫酸(H2SO4)和水(H2O), 硫酸解离出H+的数目是SO数目的2倍,水分子几乎不解离,因此溶液中H+的数目大于SO,选项错误;
B.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硫酸不能与CO2、SO3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选项错误;
C.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可用于制备CuSO4等硫酸盐,选项正确;
D.硫酸废水用CaCl2处理后,硫酸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氯化氢,废水中仍然有酸性物质,不能直接排放,选项错误;
故选:C。
9.A
【详解】
A、桑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腈纶没有,所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桑蚕丝和腈纶,正确;
B、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错误;
C、补充维生素A可预防夜盲症,错误;
D、铝镁合金属于合金的一种,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故选A。
10.D
【详解】
A、Na2CO3溶液能与过量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不能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MgCl2溶液和盐酸均能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引入了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睛】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1.B
【详解】
A、稀盐酸与铁反应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与碳不反应;与氧化铜反应,溶液变为蓝色,可以鉴别,正确;
B、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遇酸性或中性溶液不变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使酚酞溶液变红,氯化钠、硫酸钠溶液显中性,稀盐酸显酸性,遇酚酞溶液不变色,无法鉴别,错误;
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故可以鉴别,正确;
D、四种溶液两两滴加,能与一种溶液生成气体,与另一种溶液生成沉淀的是碳酸钠,产生气体的是硝酸,产生沉淀的是氯化钙,无现象的为硝酸钠,可以鉴别,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2.A
【详解】
A、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光,没有碳的排放,可有效减少CO2排放,正确;
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正确;
B、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错误;
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服用富含蛋白质的牛奶是重金属盐中毒的有效解毒方法,正确;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溶洞里容易积聚较多的二氧化碳,又由于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因此进入溶洞前先进行灯火实验,正确;
可燃性气体和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夜间发现煤气泄漏时,不能开灯寻找泄漏源,错误;
D、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药品,错误;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易爆炸,必须先验纯、后点燃,正确。
故选A。
13.C
【详解】
A、0℃时,硝酸钾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溶解度,从40℃降温至0℃时乙试管有晶体析出,故乙中加入的固体是硝酸钾,说法错误;
B、0℃时,乙中有晶体析出,溶液一定饱和,甲中加入的是氯化钠,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7g,1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57g>3g,故甲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说法错误;
C、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快速减小,硝酸钾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冷却硝酸钾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说法正确;
D、40℃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氯化钠溶解度,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乙中加入的硝酸钾的质量要更大,故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大于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说法错误。
故选:C。
14.C
【详解】
A、利用化学方法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可以减缓金属锈蚀,正确;
B、利用中和反应改良酸性土壤,例如使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正确;
C、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了氧气、氮气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利用置换反应进行湿法冶金,例如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正确。
故选C。
15.C
【详解】
A、酸雨是pH<5.6的雨水,故A不正确;
B、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放出热量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氧化钙和水生成氧化钙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不属于中和反应,故B不正确;
C、灭火的原理是破环燃烧的条件,则破坏燃烧的条件一定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故C正确;
D、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小于4,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例如氢元素,故D不正确。故选C。
16.B
【分析】
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说明M和硝酸铜发生了反应,把金属铜置换出来,则M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则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
【详解】
A、溶液呈无色,M和硝酸铜溶液反应,则M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则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则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故A正确;
B、M的金属活动性最强,M和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银均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故滤渣中没有金属M,故B不正确;
C、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则滤液中含有M的盐溶液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故至少含有两种溶质,故C正确;
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则滤渣中一定有Ag,故D正确。故选B。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7.合成纤维 C 塑料耐腐蚀、价格便宜,不会生锈,易于安装,节约金属资源
【分析】
(1)根据材料的分类解答;
(2)根据图标的含义解答;
(3)根据塑料的性质来分析。
【详解】
(1)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并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2)图标中,C图属于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故填:C。
(3)塑料耐腐蚀、价格便宜,不会生锈,易于安装,节约金属资源,塑料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塑料水管道相对于钢铁材料的水管道,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掌握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塑料及其应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第二周期ⅥA族 CaF2 锗元素 32 20 Al3+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掌握。
【详解】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氧元素,所处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ⅥA族”;故填:第二周期ⅥA族;
(2)钙元素为+2价,氟元素为-1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为CaF2;故填:CaF2;
(3)第4周期ⅣA族为32号锗元素;故填:锗元素;
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即原子核内含32个质子;故填:32;
(4)如图可知核外有10个电子,若表示原子,则为10号氖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0.18,取整为20;故填:20;
若该粒子为+3价阳离子,说明失去了3个电子,则核内质子数为13,即铝离子,符号为Al3+;故填:Al3+。
【点睛】
元素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得失有关。
19.Cu+2AgNO3=2Ag+Cu(NO3)2 a Fe(NO3)2
【详解】
(1)铜的活动性比银强,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2Ag+Cu(NO3)2;
(2)取出铜片直接称量,发现其质量增加了a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取出铜片后,烧杯内溶液质量减少了ag;
(3)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生成,说明铁是过量的,硝酸铜完全反应,硝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所以滤液中的溶质是硝酸亚铁Fe(NO3)2。
【点睛】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0.反应方程式①不合理;因为碳酸钙和稀盐酸两者不共存 生成红棕色沉淀为氢氧化铁,说明氢氧化铁比氢氧化镁更难溶;3Mg(OH)2+2FeCl3 =3MgCl2+2Fe(OH)3
【详解】
(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氯化钙,两者不共存,故反应方程式①不合理。
(2)已知难溶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更难溶的物质;白色固体Mg(OH)2加到FeCl3溶液中有红棕色沉淀氢氧化铁生成,反应为3Mg(OH)2+2FeCl3 =3MgCl2+2Fe(OH)3。
21.HgS+O2Hg+SO2 单质 MgCl2+2KOH=Mg(OH)2↓+2KCl 2H++CO32-=H2O+CO2↑ D
【详解】
(1)“丹砂烧之成水银”;由图示可知,硫化汞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汞和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HgS+O2Hg+SO2,微粒“”表示的物质是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2)I、氯化镁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氢氧化镁沉淀,化学方程式为:MgCl2+2KOH=Mg(OH)2↓+2KCl。
II、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均有氯离子和钠离子,故反应本质是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2H++CO32-=H2O+CO2↑。
②pH=3的无色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含有氢离子,且无色水溶液中不能含有带色的离子;
A、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错误;
B、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不能共存,错误;
C、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共存,错误;
D、四种离子都不会与氢离子反应,四种离子在溶液中都是无色的,正确。
故选D。
22.分子间的间隙 增大 减小 丙>甲>乙 CO2 N2、O2
【详解】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氢气变成液氢时发生变化的是分子间的间隙;
(2)由表中数据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气体压强增大;体积增大,气体压强减小;
(3)由(2)可知,其它条件不变,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体积增大,气体压强减小;
(4)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吸收的二氧化碳比水多,故甲的压强大于乙,丙由于敞口放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装置内压强减小,外界空气会进入,故丙内压强不变,故压强大小为:丙>甲>乙;反应后,由于甲中二氧化碳没有完全被吸收,故甲中剩余气体为二氧化碳CO2,丙中进入了空气,故丙中气体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等,化学式为N2、O2。
23.试管、集气瓶 CABD CaCO3+2HCl=CaCl2+H2O+CO2↑
【详解】
(1)图中的玻璃仪器有试管、玻璃片、集气瓶、长颈漏斗、水槽、试剂瓶、导管;补充二氧化锰后,可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
(2)制取与收集氧气的步骤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制备气体、收集气体、清洗仪器,整理实验台;
(3)选择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可制备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4.
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分析】
根据A~G是常见的7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A、E、F为单质,B是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D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B是一氧化碳,D是二氧化碳,反应①是工业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所以C是氧化铁,E是铁,F为红色固体,E能转化为F,所以F是铜,G为黄色溶液,所以G可以是氯化铁,A会转化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所以A是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A生成B的反应为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②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实验现象是: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3)反应③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结合常见物质进行推断即可。
25. 复分解反应 石灰水变质 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证明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增强抗病虫害能力、抗倒伏能力 铵态氮肥
【分析】
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详解】
(2) 实验二中发生的反应为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故当不再产生气泡时,说明碳酸钠反应完全,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是。
(3)实验三中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四中发生的反应为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反思与提高]
①实验三中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没有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石灰水变质,导致不能生成沉淀。
②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碳酸钾在组成上与碳酸钠有相似之处,实验如下: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证明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或取样品加水溶解,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澄清的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草木灰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对农作物的生长所起的作用是增强抗病虫害能力、抗倒伏能力,草木灰和铵态氮肥(或铵盐)混合施用会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故不能与铵态氮肥(或铵盐)混合施用。
26.(1)NaOH;(2)BaCl2 20.8g、NaCl 9.2g;(3)19.6%
【详解】
(1)溶液的pH为7,说明溶液显中性,其中不含有NaOH;
(2)将70g某稀硫酸加入该溶液中,生成不溶于酸的沉淀,则说明溶液中含有BaCl2,则生成沉淀BaSO423.3g,则设含有BaCl2x,消耗硫酸y
x=20.8g,y=9.8g
且固体物质总质量为30g,则含有BaCl220.8g;含有NaCl 9.2g
(3)经反应图像可知,反应完全消耗硫酸50g,则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理解与应用,实验与探究,分析与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2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pdf、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