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7课《昆明的雨》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7课《昆明的雨》练习(含答案)第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7课《昆明的雨》练习(含答案)第2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7课《昆明的雨》练习(含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6* 昆明的雨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6* 昆明的雨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写汉字,请按要求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鲜 yú( ) 苔hén( ) lí( )笆
    mù( )年 密 zā zā( ) wěi wěi( )道来
    2.下列各项中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词是( )
    我在若园巷二号住过,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________绿了。
    A.染 B.照 C.映 D.涂
    3.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每到一处,专走小街偏巷,品尝民间小吃,每每陶醉其间,自得其乐。
    ②汪曾祺素有“美食家”之称。
    ③拌荠菜、烧小萝卜、塞肉回锅油条,这些都是他的拿手菜。
    ④不仅如此,他还有一手精湛的烹饪手艺。
    ⑤他说:“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场,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
    4.学习了汪曾祺的《昆明的雨》,八年级(1)班决定开展以“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题目。
    (1)成语组——该组同学在成语词典中查出一部分与“雨”有关的成语,请你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
    ①比喻共同渡过困难。( )
    ②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 )
    ③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
    (2)在对联交流活动中,有些同学只拟了上联,请你运用对仗的知识写出下联。
    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汪老在《昆明的雨》中对昆明的许多事物念念不忘,请同学们也写写你内心深处难以忘怀的某一事物及情感,80个字左右。



    6.武汉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各地纷纷捐款捐物。此时你也想向武汉人民表达你的一份心意,捐出你的压岁钱。请你拟写一条留言,随着捐赠物品一起寄出。要求语言得体,感情真挚,富有诗意。


    山中避雨
    丰子恺
    ①前天同了两个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我们仓皇奔走,看见前方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烟的。我们趋之如归。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但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
    ②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为她们说明,也不愿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③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唯一的声音。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声音摸得不大正确,拍子还拉得不错。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机做广告的。可惜他拉了一会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为了安慰两个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借胡琴。“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气地把胡琴递给我。
    ④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手法虽生,音阶还摸得准。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请我家邻近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内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工尺。阿庆的教法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工尺的曲谱。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尺。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他把小工调、正工调的音阶位置写了一张纸给我,我的胡琴拉奏由此入门。现在所以能够摸出正确的音阶者,一半由于以前略有摸vilin(小提琴)的经验,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的。在山中的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个女孩子和着歌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pian(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曾经弹过贝多芬的snata(奏鸣曲)。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⑤两部空黄包车拉过,被我们雇定了。我付了茶钱,还了胡琴,辞别三家村的青年们,坐上车子。油布遮盖我面前,看不见雨景。我回味刚才的经验,觉得胡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pian(钢琴)笨重如棺材,vilin(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用呢?胡琴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域没有vilin(小提琴)优美,装配得法,其发音也还可听。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倘能多造几个简易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渔光曲》一般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呢。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我也觉得有些儿依依。(曾经搪塞他们说:“下星期再来!”其实恐怕我此生不会再到这三家村里去吃茶且拉胡琴了。)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实证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这荒村中实证了。
    1935年秋日作
    (选自《丰子恺散文集》)
    7.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山中避雨的全过程。


    8.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此句用词极为简洁但耐人品味,请你从用词角度加以赏析。)

    (2)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请你说说这个句子句式上的妙处。)

    9.文章第⑤段说“我回味刚才的经验,觉得胡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作者认为胡琴有哪些意思?
    10.请你说说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11.请你结合“乐以教和”的意思,说说“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一语的含义。(“乐以教和”的意思是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水益涩①,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②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③,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④麦陇,高下联络⑤,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⑥相征逐⑦真行图画中!欲问地所历名⑧,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⑨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
    (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注释】①涩:不通畅,指水浅,行船难。②负:背,背靠。③越:过。信宿:连住两夜。④畦:田园间的长条土埂。后面的“陇”与之同义。⑤联络:连接。⑥樵童牧竖:砍柴和放牧的孩子。⑦征逐:追逐。⑧地所历名:所经之处的地名。⑨率:大致,大抵。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类城府( ) (2)遂缘小溪( )
    (3)或强然诺( )
    1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田 家 隐 翳 竹 树 樵 童 牧 竖 相 征 逐 真 行 图 画 中!
    14.汪曾祺的散文被称为有“凡人小事之美”,他总是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很小的载体上。就如《昆明的雨》,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杨梅、缅桂花等小小的事物承载着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其实邓牧的《雪窦游志》也有“凡人小事之美”,请试作分析。



    参考答案
    17.昆明的雨
    1.腴 痕 篱 暮 匝匝 娓娓
    2.C
    3.②①④③⑤
    4.(1)①风雨同舟 ②呼风唤雨 ③未雨绸缪 (2)示例:皑皑瑞雪兆丰年
    5.略
    6.略
    7.“我”和两个女孩山中遇雨,躲雨三家村,两个女孩怨天尤人,苦闷万状;后来“我”拉胡琴,女孩欢喜和唱,三家村的青年也来齐唱;离别时两情依依。
    8.(1)示例一:一“苦”一“荒”,突出了原本这里环境的寂寥凄清,与“温暖”形成对比,更显出“温暖”的可喜可贵。而“温暖”一词不仅写出了环境的温暖,更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温暖,表达出作者的欣喜之情。 示例二:“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时大家无拘无束想唱就唱的情景,突出了当时热烈而温暖的气氛和作者发自内心的欣喜之情。 (2)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句式,连用四个“有之”,使我们的视线跟着他一个个地不断转移,真切感受到了胡琴的处处可见,起到强调作用,突出胡琴在我国民间很流行。
    9.胡琴价廉,可演奏寻常小曲,发音还可听,更重要的是在民间流行。
    10.插叙小时拜师学琴的经历,点明了“我”拉琴拉得特别好的原因,使“我”拉胡琴技艺不俗有了凭依;列举劳动者懂得教琴的事实,说明胡琴在我国民间很流行,为后面“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做了铺垫。
    11.作者避雨山中即兴“拉唱”,不仅让两个女孩变得快乐,更使原本寂寥凄清的环境变得热闹温暖,让三家村的人也变得快乐了。这种让普通人也享受到音乐的乐趣,是“我”在学校音乐课上感受不到的。所以说是从未有过的乐趣。作者这样说旨在说明音乐应走向大众化,让许多的普通人也能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得到艺术的陶冶,以便更好地发挥“乐以教和”的作用。
    12.(1)像 (2)沿着 (3)有的
    13.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图画中!
    14.作者通过对桑田麦垄、茂林修竹、山峰涧水这样的景物描写,对僧人不类城府、樵童牧竖互相呼唤追逐、舆夫不深解吴语这样的人事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里自然环境优美、人们生活安宁和乐、民风淳朴美好的特点,寄予了作者对宁静美好淳朴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参考译文】水更浅,行船不通畅,拉着船也不能进入。在陆地上行走六七里路,在药师寺住宿。药师寺背靠着紫芝山,僧人大多喜欢读书,不像出入于城市官府里的(僧人)。
    过了两夜,就沿着小溪,再从山的左面出来,蹚过溪水,四周被大山环绕。远远望去,如同一条白蛇蜿蜒向下奔驰到山谷中,大概是山涧中的水流。桑田麦垄,上下连接,农家隐藏在竹树之间,打柴和放牧的孩子互相追逐嬉戏,真的如同在图画里行走一般!想要问所经之处的地名,可是轿夫质朴土气,不大懂得吴地的方言,有的勉强回答,有的答非所问,大致问十句才能够懂得两三句。
    翻过两道山岭,起初有一座亭子面对着道路,上面用赤黑色的漆写着“雪窦山”三个字。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课时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