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试卷专题六设计实验方案34
展开
这是一份3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试卷专题六设计实验方案34,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设计实验方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六 设计实验方案(附参考答案)
选择
1.锥形瓶配有玻璃导管的单孔塞,玻璃导管与大气相通,在瓶内玻璃管末端扎紧一个小气球如图所示。锥形瓶内收集满二氧化碳,迅速投入下列物质,立即塞紧,振荡,一段时间后,气球会自动膨胀的是 ( )
A.Na2O B.Mg C.NaHCO3 D.NaOH
2.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MnO4-离子的颜色,而不是K+离子的颜色,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没有意义的是 ( )
A.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减少
B.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K+无色
C.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无反应
D.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MnO4-离子为紫红色
3.向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使溶液呈碱性,又出现白色沉淀;再过滤并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还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
A.Ag+,Mg2+,Cu2+ B.Ag+,Ca2+,Al3+
C.Al3+,Ba2+,Ag+ D.Fe3+,Ba2+,Al3+
4.甲、乙、丙、丁4种溶液中各含一种Xn一离子(Xn -可以代表Cl-、Br-、I-、S2-中任意一种)先向甲中加人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没有明显变化,最后向溶液中加入丁溶液,溶液褪色且浑浊。则甲、乙、丙、丁中依次含有的离子为
A.Br-,I-,Cl-,S2- B.Br-,Cl-,I-,S2-
C.Br-,Cl-,S2-,I- D.Cl-,I-,S2-,Br-
5.某班学生在实验室分组实验测定胆矾晶体(CuS04·nH2O)里结晶水的n值时,出现三种情况:①晶体中含有受热不分解的杂质;②晶体尚带蓝色,即停止加热;③晶体失去全部结晶水后,冷却时未放入干燥器中。其中能使实验结果n值偏低的是 (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①②③
6.下图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则试管中的品红试液无变化,而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试液褪色。根据此现象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液体Y可能是①X:H2S,Y:浓H2SO4;②X:SO2,Y:饱和NaHCO3溶液;③X:C02,Y:Na2SO3溶液;④X:Cl2,Y:饱和NaHC03溶液 ( )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二、填空
7.氨跟氧化铜反应可以制备氮气(2NH3+3CuO 3Cu+3H20+N2)而氮气跟镁在高温下反应可得到氮化镁,但氮化镁遇水即反应生成Mg(OH)2和NH3。下面是甲、乙两位学生提出的制备氮化镁的两种方案示意框图(实验前系统内的空气已排除;图中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向)。
填空和回答问题
(1)甲、乙两生的实验方案是否能制得氮化镁?(填“能”或“不能”)甲 乙 。
(2)具体说明不能制得氮化镁的原因(如两个方案都能制得氮化镁,此小题不用回答)。
答:
8.已知化合物甲和乙都不溶于水,甲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98%的硫酸,而乙不溶。现有一份甲和乙的混合物样品,通过实验进行分离,可得到固体甲。(实验中使用的过滤器是用于过滤强酸性液体的耐酸过滤器)
请填写表中空格,完成由上述混合物得到固体甲的实验设计。
9.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溶液时还需加入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 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
方法二:如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I里加入的试剂是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
剂是 。(3)为了制得白色Fe(0H)2沉淀,在试管I和
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
(4)这样生成的Fe(0H)2
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
10.(1)在试剂车间,技术员提出了制备氢氧化铝的三种工艺过程:
第一种 A13+A1(OH)3
第二种 A1O2-(OH)3
Al(OH)-3
第三种A1O2-
A13+
试从成本、环保达标等方面评价,第 种最优。
(2)根据市场的需求,厂长请学生设计开发胆矾产品的方案。学生们设计了以下三种
方案:
方案甲: CuSO4 CuSO4·5H2O
方案乙: SuO4 CuSO4·5H2O
方案丙: CuSO4 CuSO4·5H2O
则合理可行的方案为 。
11.(1)甲同学向品红溶液通入一种气体后,品红溶液褪色,乙同学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便知甲同学通的是C12,还是S02,乙同学的实验方案是什么?
(2)将H202溶液滴入含有酚酞的Na0H溶液中,红色消失,甲同学认为这是由于H202是二元弱酸(H202 H+ +H02-)消耗了OH-而使红色褪去。乙同学认为H202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的结果,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甲乙同学的假设谁正确?
12.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再与溴水反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 (多选扣分)。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
(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 ,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
(4)请你选用右边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
(5)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
13.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两同学的方案:
甲:①称取一定质量的HA配制0.1m1·L-1的溶液100 mL;
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 mL;
②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 mL,加水稀释为100 mL;
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的定量仪器是 。
(2)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 1(选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三轮冲刺易错题易错点34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文件包含高考化学三轮冲刺易错题易错点34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教师版doc、高考化学三轮冲刺易错题易错点34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34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冲刺2023】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易错点34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冲刺2023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解析版docx、易错点34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冲刺2023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化练3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