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化学二轮复习攻略:专题11-元素化合物综合应用测试题127
展开
这是一份127化学二轮复习攻略:专题11-元素化合物综合应用测试题127,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1·重庆,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B.K、Zn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
C.Li、Na、K的原子半径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D.C、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解析:Fe与氯气生成FeCl3,而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2,故A错;K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时,能发生2K+2H2O===2KOH+H2↑,H2SO4不足,KOH过量使溶液呈碱性,故B错;Na的密度比K大,故C错;P、S、Cl是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H2CO3是弱酸,而H3PO4是中强酸,故酸性H3PO4>H2CO3,则D选项正确。
答案:D
2.(2011·海南,9)“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来源:学*科*网Z*X*X*K]
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
解析:这是一道新题型,对题意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用烧碱来吸收二氧化碳发生在捕捉室,生成碳酸钠,与氧化钙作用发生在分离室,同时又生成烧碱,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发生在高温炉,有两种物质循环:CaO、NaOH循环,B项排除。D项中的CO2制甲醇,没有见过,想将+4价降低到-2价也比较困难;C项应该是先过滤,滤液不需要浓缩结晶,直接循环使用就可以。
答案:A
3.(2011·江苏扬州一模,3)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单质eq \(――→,\s\up17(+O2))氧化物eq \(――→,\s\up17(+H2O))酸或碱eq \(――---------→,\s\up17(+NaOH或HCl))盐
A.硅 B.硫 C.铜 D.铁
解析:S与O2生成SO2,SO2再与H2O生成H2SO3,H2SO3可以与NaOH生成Na2SO3,B项正确。SiO2、CuO、Fe3O4均不与H2O反应,A、C、D错误。
答案:B
4.已知A是一种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eq \(――-------→,\s\up17( 强碱溶液 ))B+H2
↑ CO2
D(白色固体)eq \(――--→,\s\up17(煅烧))C(白色胶状沉淀)
①A可能是铝或硅 ②D一定是一种两性物质 ③D晶体的熔点很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
解析:可以与强碱溶液反应的单质是铝或硅。
Aleq \(――→,\s\up7(NaOH))NaAlO2+H2
↑电解 CO2
Al2O3eq \(←-------,\s\up7(煅烧))Al(OH)3
Sieq \(――→,\s\up7(NaOH))Na2SiO3+H2
高温C CO2
SiO2eq \(←-------,\s\up7(煅烧))H2SiO3
由此可知,当A为Si时,SiO2不是两性物质;D不论是Al2O3还是SiO2,均具有很高的熔点。
答案:B
5.(2011·北京崇文模拟,4)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
A.Mg+、Al3+、Fe2+ B.H+、Mg2+、Al3+
C.H+、Ba2+、Al3+ D.只有Mg2+、Al3+
解析:分析图像可知,开始时加入NaOH溶液无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有大量H+,随后开始出现沉淀,后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沉淀部分溶解至不变,结合选项知选B。
答案:B
6.(2011·山东烟台高三一模,10)X、Y、Z、W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具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则下列组合不可能的是( )
解析:验证法处理该题。Fe与Cl2不能直接生成FeCl2,这是由于Cl2为强氧化性物质,直接把Fe氧化成+3价,2Fe+3Cl2eq \(=====,\s\up7(点燃))2FeCl3。
答案:D
7.(2011·山东泰安模拟,7)今有一混合物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eq \\al(+,4)、Cl-、Mg2+、Ba2+、COeq \\al(2-,3)、SOeq \\al(2-,4),现取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K+一定存在
B.100 mL溶液中含0.01 ml COeq \\al(2-,3)
C.Cl-一定存在
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解析:据(2)知NHeq \\al(+,4)有0.04 ml。据(3)知:①BaSO4有2.33 g(即0.01 ml),即有0.01 ml SOeq \\al(2-,4);②BaCO3为3.94 g(即0.02 ml),即COeq \\al(2-,3)有0.02 ml;③Ba2+、Mg2+不会存在,Cl-可能存在。由于n(NHeq \\al(+,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27原子结构与性质(1),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原理综合题,工业流程题,结构与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27原子结构与性质(1),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原理综合题,工业流程题,结构与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四 元素化合物综合应用及对环境的影响 (含解析),共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