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检验、分离、提纯习题有答案88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60171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检验、分离、提纯习题有答案88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60171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检验、分离、提纯习题有答案88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60171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检验、分离、提纯习题有答案88
展开
这是一份8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检验、分离、提纯习题有答案88,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用铂丝蘸取少量固体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黄色,一定不含K+
B.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说明该溶液一定含OH-,即为碱溶液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eq \\al(+,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解析】 A项,由于黄色的干扰,无法确定K+是否存在;B项,也可能是强碱弱酸盐溶液;D项,可能含Ca2+、Mg2+等。
【答案】 C
2.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解析】 A项是蒸发,B项是过滤,C项是蒸馏,均用于分离混合物,D项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不属于物质分离。
【答案】 D
3.(2011·济南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下列实验操作中,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用渗析的方法可以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少量氯化钠
B.用过量的KSCN溶液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
C.通过灼热的镁粉,可以除去N2中的少量O2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可分离Na2SO4和NaCl固体混合物
【解析】 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可以,A对;KSCN与Fe3+作用形成的是可溶性物质,B错;镁也可与N2反应,C错;Na2SO4和NaCl均可溶,D错。
【答案】 A
4.以下除杂方法(括号内为少量杂质)中,错误的是( )
A.NaCl(Na2CO3):溶解,滴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B.Na2SO4(NH4Cl):加热、升华
C.CO2(CO):通过灼热CuO粉末
D.H2(NH3):通过盛浓H2SO4的洗气瓶
【解析】 B项,NH4Cleq \(=====,\s\up7(△))NH3↑+HCl,属于分解反应,不属于升华。
【答案】 B
5.(2012·乐东模拟)向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缓慢地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溶液退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X和Y可能是( )
【解析】 A项,2NaHCO3+SO2===Na2SO3+2CO2+H2O,SO2能漂白品红溶液,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项,关闭活塞K时,3NO2+H2O===2HNO3+NO,NO不能使品红溶液退色;C项,打开活塞K时,HCl不能使品红溶液退色;D项,关闭活塞K时,Na2SO3+Cl2+H2O===Na2SO4+2HCl,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答案】 A
6.(2012·沈阳第一次联考)下列实验方法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BaCl2溶液检验Na2SO3溶液是否变质
B.除去SnCl2中少量的Sn(OH)2,可用稀H2SO4
C.除去酸性FeCl3溶液中少量的FeCl2:加入稍过量的双氧水后放置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钡的碳酸钡
【解析】 在空气中,Na2SO3会被氧化为Na2SO4,但二者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的BaSO3、BaSO4都为白色沉淀,A错;Sn(OH)2+H2SO4===SnSO4+2H2O,引入SOeq \\al(2-,4),B错;双氧水可以将Fe2+氧化为Fe3+,而且不会引入新的杂质,C正确;硫酸钡、碳酸钡都不溶解,故D错。
【答案】 C
7.限用一种试剂即可区别Na2S、Na2S2O3、Na2CO3、Na[Al(OH)4]、Na2SO4五种溶液。应选用( )
A.烧碱溶液 B.盐酸
C.氨水 D.氯化钡溶液
【解析】 将盐酸滴加到五种溶液中的现象分别是:Na2S+2HCl===2NaCl+H2S↑(H2S有臭鸡蛋气味);Na2S2O3+2HCl===2NaCl+S↓+SO2↑+H2O(既有淡黄色沉淀又有刺激性气体逸出);Na2CO3+2HCl===2NaCl+H2O+CO2↑(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Na[Al(OH)4]+HCl===NaCl+Al(OH)3↓+H2O,Al(OH)3+3HCl===AlCl3+3H2O(先有白色沉淀后逐渐溶解);无明显现象的溶液是Na2SO4溶液。
【答案】 B
8.用过量的H2SO4、NaOH、NH3·H2O、NaCl等溶液,按如图所示步骤分开五种离子,则溶液①②③④是( )
A.①NaCl ②NaOH ③NH3·H2O ④H2SO4
B.①H2SO4 ②NaOH ③NH3·H2O ④NaCl
C.①H2SO4 ②NH3·H2O ③NaOH ④NaCl
D.①NaCl ②NH3·H2O ③NaOH ④H2SO4
【解析】 在上述五种离子中,加入H2SO4时,会产生BaSO4、Ag2SO4(微溶)沉淀,加入NaOH时至少产生Fe(OH)3、Ag2O沉淀,加入NH3·H2O会产生Fe(OH)3、Al(OH)3二种沉淀,所以无法分离开。第①步只有加NaCl,除去Ag+,第②步中加入NH3·H2O,使Fe3+、Al3+和K+、Ba2+分离开,其中第③步的沉淀为Fe(OH)3和Al(OH)3,加入NaOH使之分离,第④步的溶液含K+和Ba2+,加入H2SO4使之分离开。
【答案】 D
9.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eq \\al(2-,4)
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解析】 A项,乙醇与水互溶,不可以作为萃取剂;B项,石蕊变蓝,则该物质肯定呈碱性;C项,若原溶液中含有SOeq \\al(2-,3),生成BaSO3,再加入HCl,则与溶液的NOeq \\al(-,3)结合,相当于HNO3,则可以氧化BaSO3至BaSO4,沉淀不溶解;D项,加热时,FeCl3水解。
【答案】 B
10.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解析】 A项中NaI被氧化生成NaCl仍为杂质,Cl2也能和NaBr反应;B项,NH4Cl与NaOH反应生成NH3·H2O;D项苯和甲苯均不与溴水反应,且均能萃取Br2,而引进新的杂质Br2无法除杂。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下列各实验中,凡是需要用到玻璃棒的请在该实验的横线上注明玻璃棒的作用:
(1)过滤________。
(2)稀释浓硫酸________________。
(3)蒸发食盐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试剂检验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做氨水和盐酸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过滤时需用玻璃棒引流;稀释浓H2SO4时需用玻璃棒搅拌,使释放出的热量及时散发;蒸发食盐水需要用玻璃棒搅拌,以防止液体局部受热,溶液飞溅伤人;检验pH时需要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后点在pH试纸中部;在做NH3与HCl化合的实验中需用玻璃棒蘸取后,靠近,观察现象。
【答案】 (1)引流 (2)搅拌,及时散热
(3)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飞溅伤人
(4)蘸取溶液 (5)蘸取溶液
12.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 mL碘水和15 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子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编号字母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G→________→E→F。
(2)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E步骤的操作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G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从碘水中萃取碘的溶剂是______。
A.苯 B.酒精
C.汽油 D.乙酸
【解析】 根据萃取分液的操作过程及对萃取剂的要求,萃取剂不与所萃取的溶质及溶剂反应,且与溶剂不溶(或微溶)。
【答案】 (1)C B D H
(2)①I2易溶于CCl4而难溶于水。②CCl4和H2O互不相溶且密度相差较大,利于分层,颜色差别明显
(3)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避免上层液体流下
(4)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确保漏斗内液体能流出
(5)BD
13.(2012·石嘴山模拟)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Br2的沸点为59 ℃,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画了如下装置简图:
请你参与分析讨论:
(1)图中仪器B的名称:________ 。
(2)整套实验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如何控制关键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液体产生颜色为________ ,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NaBr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________ 。
【解析】 溴具有腐蚀性,可以腐蚀橡胶。蒸馏的目的,就是通过沸点不同而提纯Br2,所以要通过温度计控制好Br2沸腾的温度,尽可能使Br2纯净。
【答案】 (1)冷凝管 (2)Br2腐蚀橡胶
(3)控制温度计b的温度,并收集59 ℃时的馏分
(4)深红棕色 分液
14.(2011·海淀区高三期中练习)甲是一种盐,由A、B、C、D、E五种元素组成,其中四种是短周期元素。甲溶于水后可电离出三种离子,其中含有由A、B形成的10电子阳离子。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E的少1,D、E处于同主族。
用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甲的晶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
②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入氯水,溶液呈红色;
③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并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
④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出现实验②中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
(3)实验③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测定甲晶体的摩尔质量为392 g·ml-1,其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甲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知A、B形成的10电子阳离子为NHeq \\al(+,4),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E的少1,则A为氮元素,E为O元素,B为H元素,D、E处于同主族,则D为S元素;根据实验②可知,甲中存在Fe2+,由实验④可推知甲中存在SOeq \\al(2-,4),则甲物质溶于水后得到NHeq \\al(+,4)、Fe2+、SOeq \\al(2-,4);综上C元素为Fe元素。(1)(2)(3)略。(4)甲晶体的摩尔质量为392 g·ml-1,其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即化学式为(NH4)2Fe(SO4)2·xH2O,18×2+56+96×2+18x=392,解得x=6,即化学式为:(NH4)2Fe(SO4)2·6H2O。
【答案】 (1)Fe 第3周期ⅥA族
(2)2Fe2++Cl2===2Cl-+2Fe3+、Fe3++3SCN-===Fe(SCN)3
(3)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加热有大量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或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4)(NH4)2Fe(SO4)2·6H2O[或Fe(NH4)2(SO4)2·6H2O]A
B
C
D
X
SO2
NO2
HCl
Cl2
Y
饱和NaHCO3溶液
水
Na2SO3溶液
Na2SO3溶液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溴化钠溶液(NaI)
氯水、CCl4
萃取、分液
B
氯化铵溶液(FeCl3)
NaOH
过滤
C
乙酸乙酯
(CH3COOH)
饱和Na2CO3溶液
分液
D
苯(甲苯)
溴水
分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三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答案版)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实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特训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特训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