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安徽中考模拟卷_历年模拟题及答案
2021年安徽省蚌埠局属初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安徽省蚌埠局属初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卷共两部分,17小题(分“选择题12题12分”和“非选择题5题28分”),满分43分(考生得分大于或等于40分时按40分计入中考成绩)。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H-1 Ca-40 Cl-35.5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答题卡内。
1、安徽铜陵是中国古铜都。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绵延3500多年,新中国第一炉铜水和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下列铜生产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铜矿开采 B.矿石粉碎 C.冶炼金属 D.加工成型
2、《蚌埠市禁止、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省首部“禁塑”方面的政府规章。下列做法违背该规定的是( )
A.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B.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使用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C.回收塑料制品 D.使用一次性塑料饭盒打包饭菜
3、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错误的是( )
A.加热液体 B.滴管用完即插 C.熄灭酒精灯 D.蒸发结晶
4、含锆元素的天然硅酸盐ZrSiO4称为锆石或风信子石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具有从橙到红的各种美丽的颜色,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宝石。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锆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40 B.锆属于金属元素
C.锆的元素符号是Zr D.锆的相对原子质量是91.22g
5、下列有关营养与健康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加铁酱油可以预防贫血 B.甲醛有防腐作用,但不能浸泡食材
C.食品添加剂可以少量合理使用 D.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腊肉
6、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亮氨酸由四种非金属组成 B.亮氨酸属于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 :13:1:2
7、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当它与氧气反应后,可形成具有腐蚀性的气体--二氧化氮。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反应前 反应后
A.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9、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推理正确的是( )
A.碱一定显碱性,则显碱性的一定是碱
B.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
D.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11、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b>a=c
B.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都有晶体析出
C.t2℃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
D.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a
1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丙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6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甲醛(HCHO)是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和乙醇。甲醛是细胞新陈代谢产物的一部分。甲醛是重要的原材料,广泛应用于服装制造、汽车产业、医学等领域。
材料二:“光触媒技术”广泛应用于消除居室污染物甲醛。最新研究中,将光触媒和活性炭相结合,可实现高效除甲醛的目标。纳米级TiO2光触媒催化分解甲醛的原理如图1所示;光照条件下,活性炭粉与纳米级TiO2光触媒的比例不同(全碳、2:1、1:1.5、1:2)时,甲醛去除效果差异如图2所示。
结合信息回答:
(1)写出甲醛物理性质: (写一条)。
(2)用活性炭除甲醛,该过程体现出活性炭的 性。
(3)依据图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去除甲醛原理: 。
(4)从图2可知,活性炭粉与纳米级TiO2光触媒去除甲醛效果最佳的比例为 。当活性炭粉与纳米级TiO2光触媒比例为2:1时,7小时后甲醛浓度明显升高,其原因可能为 。
14、(6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仪器②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装置 AC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若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需将发生装置 (填序号,下同)与干燥装置F和收集装置 依次连接,其中装置F中盛装的试剂是 (填试剂名称)。
(4)F装置也可用来收集气体,若用F装置收集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收集时应从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15、(6分)硅钢可用于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硅钢(主要含有Fe、C、Si),设计了如图的试验流程(有些反应的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查阅资料发现常温下,单质硅(Si)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NaOH+H2O═Na2SiO2+2H2↑)。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Ⅱ的名称为________;
(2)溶液B中的溶质为________;
(3)写出步骤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实验1中盐酸过量的原因 。
16、(5分+3分)化学兴趣小组对乙醇的元素组成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工业酒精是酒精灯的燃料,含有水分;
②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78.50℃。
【探究一】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ⅰ.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观察到烧杯内壁迅速出现白雾;
ⅱ.迅速倒转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1)甲同学根据步骤ⅰ中的现象推断燃烧产物中有H2O,从而得出乙醇含有氢元素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推断不严密,其理由是 。
(2)步骤ⅱ的实验目的是 。
【探究二】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改进实验:
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将装有乙醇的燃烧匙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伸入锥形瓶中,塞紧瓶塞;
ⅲ.待火焰熄灭后,将澄清石灰水注入锥形瓶中,振荡。
(3)检查图2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
(4)与“探究一”相比除工业酒精改为乙醇外,其他改进之处为
(5)实验时观察到锥形瓶壁上有小液滴生成。丙同学认为根据此现象仍无法得出乙醇含有氢元素的结论。丙同学的理由是 。
【探究三】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用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乙醇燃烧产物。用数据采集器检测到乙醇燃烧过程中,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和相对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4-1和图4-2所示。
【若正确回答案下列问题加3分】
(6)丁同学认为依据图4-1图4-2可以推断出乙醇含碳、氢元素,结合曲线图说明丁同学判断的证据是 。
(7)为进一步测定乙醇是否含有氧元素。兴趣小组测定的主要过程:通过乙醇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测定实验前乙醇的质量及实验后装置中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推算乙醇是否含有氧元素。分析这一实验过程是否严密,并说明理由 (写一条)。
17、(5分)微型化学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很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很少,因此被誉为绿色环保的化学实验。用如图微型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只消耗了0.73g10%的盐酸和1g石灰石样品。
理论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在实际实验中,发现制取的CO2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CO2质量的理论值,原因可能是 。
初三 化学答案
13.(6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无色(或有刺激性气味或是气体或易溶于水和乙醇)
(2)吸附 (3)HCHO+O2H2O+CO2。
(4)1:1.5 活性炭不能长效吸收甲醛,活性炭含量过高导致甲醛不能被及时有效转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解题思路】(1)物理性质主要关注颜色、气味、溶解性等;(2)活性炭可以吸附气味和色素;(3)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判断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然后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4)1:1.5时吸附的趋势比较稳定,并且甲醛降低效果明显;效果降低主要考虑吸附达到程度。
14.(6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长颈漏斗 (2)2KClO3 2KCl+3O2↑ (3)B 浓硫酸 (4)b
【解题思路】(1)由图中仪器可知仪器②为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取氧气都需要加热,但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固液常温型;初中阶段常用的液体干燥剂是浓硫酸;(4)用多功能瓶收集气体时需要考虑气体密度与空气的关系,密度小于空气应从短管进长管出。
15.(6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答案】(1)过滤;
(2)FeCl2、HCl;
(3)3C+2Fe2O34Fe+3CO2↑,置换反应;
(4)将铁耗尽(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操作Ⅰ、Ⅱ是将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因此是过滤;
(2)硅钢中主要含有Fe、C、Si,只有Fe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剩余的固体A的成分中含有C、Si,滤液B中含有氯化亚铁及过量的盐酸;
(3)根据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2Fe2O34Fe+3CO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6.(6分,每空1分)
(1)工业酒精含有水
(2)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3)按压注射器活塞,松开手活塞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4)直接在燃烧匙中燃烧
(5)燃烧过程中乙醇气化后又液化,凝结在瓶壁上;
(6)在燃烧过程中,CO2的浓度和湿度都在增加;
(3分,总分不超过40分)
(7)不严密(1分);该实验过程乙醇可能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或碳单质,实验后仅测出装置内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不能准确推测是否含有氧元素。(2分)
【解题思路】(1)根据【查阅资料】知工业酒精中含有水,则【探究一】步骤I中烧杯内壁的白雾不一定是酒精燃烧产生的水蒸气导致的;(2)二氧化塘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过燃烧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判断有无碳元素;(3)通过挤压注射器活塞,然后松开是否复原,来判断装置是否漏气;(4)工业酒精中含有水蒸气,通过酒精灯燃烧会产生水蒸气,影响实验结果的判断,所以【探究二】中直接将乙醇在燃烧匙中燃烧,排除干扰;(5)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78.50℃,则在加热条件下,酒精会挥发出来,遇冷会变成液体附着在瓶壁上;(6)由题图4-1可以看出二氧化碳在不断增加,由题图4-2可以看出湿度在不断增加;(7)乙醇有可能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或者碳单质,所以只通过测出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不足以判断出酒精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17.(5分)
(1)(3分)解: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00 73
X 0.73g×10%
100 = x
73 0.73g×10%
X=0.1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0.1g
1g ×100%=10%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
(2)小于(1分) 部分CO2溶于水了(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选项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使用该装置时可以做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
证明呼出气体比空气中的CO2含量多
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来越快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CO、CH4气体
鉴别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B
Na2CO3(NaOH)溶液
检验
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C
CaO(CaCO3)固体
除杂
充分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变
D
MnO2、KCl固体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
选项
甲
乙
丙
A
浓盐酸
棉花
沾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棉花
B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带火星的小木块
C
稀盐酸
大理石
澄清石灰水
D
氢氧化钠溶液
硝酸铵
沾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棉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D
A
D
D
B
B
C
B
B
B
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局属学校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局属学校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局属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