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难点)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重点)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重点)
预习课文 相关介绍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注音:丁肇( )中 不知所措( )
2、释词: 格物: 致知: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听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精读课文 作者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 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 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分析课文 论证思路
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为论证观点,作者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之间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的事例一种竹子的实验作者本人的经历 彼此联系,互相对比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提倡“格物致知”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分析问题: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初中人教部编版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课件ppt,文件包含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x、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doc、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朗读男MP3、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微课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梳理结构,合作探究,论证过程,课文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现象二,整体感知,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