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专题六 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展开考点1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的。因此,鉴赏古代诗歌,首先必须把握古代诗歌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题型1 鉴赏人物形象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1.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古代诗歌是作者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作者的痕迹。作者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往往实际上就是作者自己的形象。鉴赏古代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歌时所感悟和想象的作者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2.鉴赏古代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或作者隐身的古代诗歌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一、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技巧1.审清题干,找准形象。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看题干是要求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即作者自己)还是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2.知人论世,总体把握。根据诗歌标题、注释及平时积累的作者作品常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或与作者有关的其他方面的信息,如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常见写作风格等,总体上把握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性格、心态、情感等。3.抓住关键,深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包括外貌仪表、性格品质等,要抓住诗歌中有关人物描写的诗(词)句(如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以及反映人物品格志趣的诗(词)句。4.关注环境,理解形象。关注环境描写,特别是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环境或者大的社会环境等,这些对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会有陪衬、烘托的作用。5.结合形象,明确效果。结合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理解人物形象所寄寓的情感,明确塑造该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答题步骤1.概括形象。即写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如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清高脱俗等。2.分析文本。即结合诗(词)句具体分析形象特征的体现。3.指明作用。即指出形象的意义或寄寓的情感。
题型2 鉴赏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这里有单个意象(即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意象(多个景物形象)组合而成的意境。(1)意象。意象顾名思义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它倾注了作者的思想,包孕着作者的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作者主观心灵相互交融的结果。(2)意境。意,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是指寄托作者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十氛围
一、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答题步骤1.筛选诗歌中的典型形象(意象)。筛选的标准一般是能够体现诗歌整体风貌或构成和谐统一的画面。2.根据意象里的修饰词,概括画面的特点、营造的氛围。3.根据相关字词和句子,概括季节(时间)、事物、人物等画面内容。4.根据意象特点并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画面蕴含的思想情感。二、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景物形象答题步骤1.找出主要意象并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场景、画面。2.概括出这种画面呈现的特点。3.分析作用,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表达诗歌主旨有什么作用等。
题型3 鉴赏物象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中具有特定内涵的物象。既指古代诗歌里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如松、竹、梅等,也指被作者临时赋予某种特殊意义或某种人格精神的事物,作者往往通过描写这种具有特定内涵的物象来曲折地表现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等。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主要要求考生通过分析事物的特点,探求它所象征的人格特征以及作者的心境,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物象答题技巧1.鉴赏方法:因物寻志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的形象,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等。鉴赏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即先要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字词来把握事物的特征,再联系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层分析。2.审题、答题规范:关注提问方式,答题紧扣“物”“志”鉴赏物象题的提问方式有两种:一是把物象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情意分成两问提问;二是把这两问合成一问,作整体提问,如“该诗(联、图)描绘了泉的什么形象”。
考点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的常见题型。从考查内容上看,该考点主要包括:品味关键词(炼字)、赏析炼句、鉴赏语言特色。
题型1 品味关键词(炼字)炼字,即锤炼词语,指作者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要炼的字往往是一首诗(词)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是能使诗(词)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字,通常是一些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一般来说,古代诗歌“炼字”主要是锤炼以下几类:
1.动词:使诗词有动态之美,取得化凡为美的效果。2.形容词(修饰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3.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4.拟声词:使诗词更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5.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6.数量词:经作者精心锤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古代诗歌炼字答题步骤1.释本义。即解释关键字词的含义,辨清词性,分清虚实,理解关键字词的本来意思。2.描景象。即将关键字词放在诗(词)句中,联系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展开想象再现诗(词)句描绘的情景或景象。3.点作用。即分析关键字词的使用对表现对象所起的作用,或产生的艺术效果。4.表感情。即分析关键字词表达了作者或人物形象怎样的情感。
题型2 赏析炼句对诗歌句意进行考查的题目,选的多是有代表性的句子。这类句子含蓄地交代诗歌主旨,或描写生动形象,或揭示作者情感,或蕴含深刻含义。一句诗(词)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也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理解一句诗(词)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词)内容。
一、赏析炼句答题技巧1.从内容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考生在赏析诗歌句子时要注重对句子中关键字词的理解,把握句子的内容。通过句子表现的意境或情境,发掘句子的深层内涵。2.从语言特点的角度赏析句子。有的句子是倒装句,体现错位的美;有的句子是对仗句,体现整饬的美;有的句子是互文句,体现开合的美。另外,还有的句子使用了精练的动词、形容词及叠词,让诗歌在表情达意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3.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句子。在赏析诗歌的关键语句时,要指出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分析其作用,指出其效果。4.从所在位置的角度赏析句子。首句一般有开篇点题,引领全文,奠定基调等作用;中间句的作用一般是承前启后,渲染氛围等;尾句有总结诗歌,深化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表达情感等作用。
二、赏析炼句答题步骤1.分析诗(词)句的意思或描写的意境,把握其内容、情感。2.抓住突出的一点(语言特点、表达技巧等)进行简析,分析表达效果。3.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题型3 鉴赏语言特色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进行赏析。高考中,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常常是在题目中引用后人的点评,指出诗歌的语言风格特点,要求考生结合诗歌句子进行分析。有时还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让考生明确不同诗歌的语言风格特点的差异。
一、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答题技巧1.整体感知。鉴赏语言风格应立足于全诗,而不是只揣摩个别字词的巧妙。2.联系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3.多角度入手。鉴赏语言风格,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等角度人手。二、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地点明语言特色。(常用来表现语言特色的词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雄浑豪放、委婉含蓄、简练生动)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
考点3 鉴赏小说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运用的手法技巧,并分析评价作者运用这 些技巧产生的表达作用和效果。表达技巧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这里我们重点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加以讲解。虽然表达技巧分为4类,每一类又分多种技巧,但是从高考及解题实际来看,其解题步骤是一样的,均可采用以下模板:明技巧+释运用+析作用(主要从形象、意境、结构和情感等方面分析)
题型1 修辞手法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手法,二是说明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此类题型涉及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对偶、设问、反问等。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具体分析,不能泛泛而谈。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1.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4.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分为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身等。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引发思考。6.用典:分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指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属于借古抒怀。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7.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的作用。8.双关:分谐音双关和弦外之音两种。表达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9.互文;指诗文中相邻的句子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渲染诗歌的气氛,使诗句整齐、对仗。10.叠字:重复使用同一个字或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
鉴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答题步骤:1.明手法。古代诗歌使用较多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等,而诗(词)句中往往有些词语具有暗示作用,要注意由此出发,来判断这些常用的修辞手法。2.析运用。结合具体诗(词)句阐释这种修辞手法在诗(词)句中是怎样具体运用的。3.赏效果。从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情感的表达等方面分析其表达效果。
题型2 表达方式古代诗歌中的表达方式主要指叙述、抒情、描写、说明、议论等。高考试题重点考查抒情、描写两类,并且描写和抒情的技巧与后面的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熟记常考的表达方式:一、抒情手法(一)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直抒豪情壮志、直抒悲思愁绪、直抒欢快喜悦之情、直抒愤世嫉俗之情、直接表达对事理的见解和看法等。
(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一般情况下,是乐景抒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乐景抒哀情或哀景抒乐情的写法。2.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使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3.借古讽今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4.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
二、描写手法1.白描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诗歌中的白描多为人物白描和景物白描。人物白描又以描写外貌和动作为主。2.动静结合诗人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对事物特征作动态或静态的描写,两者互相映衬,形成一种情趣。在运用时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3.虚实结合在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4.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是直接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5.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的事物,如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 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成功的细节描写,对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抒发感情表现主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秋思)(张籍)“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个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虽然写了很多,但仍担心言犹未尽、意有未达,因而“又开封”验证,将浓浓亲情推向极致。
6.观察角度的变化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7.多种感觉结合即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来描写景物。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答题步骤1.明技巧。指出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特点。(重点关注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白描等艺术手法)2.释运用。结合诗(词)句具体分析表达技巧是如何运用的。3.析作用。简析该表达技巧对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意境和表达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题型3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表现手法可以理解为艺术手法、写作手法等。高考重点考查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对比、比兴、衬托、渲染、象征、想象、抑扬、用典等。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1.对比: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揭示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震撼人心2.衬托: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使陪衬的事物更加突出、形象。
3.渲染烘托: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烘托是指从侧面着意描写。渲染和烘托都是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以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创造气氛,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4.比兴: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托物引喻,婉转曲折,明朗浅显,耐人寻味,有民歌风格。5.联想: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关联性地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里“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6.抑扬:把要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都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可以使诗歌内容错落有致、曲折波澜、主旨突出。7.想象: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创造性地想出其他具体形象或情景。这里“其他具体形象或情景”是主观创造的。8.点面结合:广镜头为面,特写镜头为点;粗线条勾勒多为面,细笔描绘多为点。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答题步骤 1.明手法。通读整首诗(词),把握关键语句,找出这首诗(词)使用的表现手法。2.释运用。结合相关语句分析这个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析作用。答出该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传达了怎样的旨趣及运用该手法产生的效果。
题型4 构思立意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诗歌的篇章结构即诗歌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具体的构思技巧主要是指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抑扬等。
一、鉴赏古代诗歌的构思立意答题技巧1.明确思考问题的角度。对这类题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①线索的设置;②顺序的安排(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以某种感情的变化为顺序等);③过渡照应;④开头与结尾(前后呼应、铺垫照应等);⑤结构特点(倒叙、先抑后扬、以景结情、卒章显志等)。2.掌握-般规律性的知识。例如问开篇诗歌句子的作用,一般可回答:总领全篇、开篇点题(开门见山)、照应题目、渲染气氛、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和下文的内容构成对比等。问诗歌中句子的作用,一般可回答:承上启下、呼应前面内容等。问诗歌结尾的作用,一般可回答: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二、鉴赏古代诗歌的构思立意答题步骤1.明技巧。指明行文构思的技巧(铺垫、照应、以景作结、先抑后扬、卒章显志等)。2.释运用。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3.析作用。点明这种结构技巧的效果,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考点4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都渗透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在高考中,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主要考查角度是分析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寄寓的感情,并且有时会和表达技巧、形象鉴赏结合在一起。
题型1 概括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分析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1.准确判断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失落等。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阐释分析
题型2 比较鉴赏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比较鉴赏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答题要点1.内容方面①人、事、物的类型、特点的异同。②营造的情境、意境的异同。2.情感方面①情感类型的异同,如伤感和乐观。②抒发情感的载体的异同,是借景还是借物,借以抒情的景、物是否相同。③情感数量的异同,是多种情感还是单一情感。
题型3 概括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1.要知人论世。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来分析。2.体悟要深入。作者写诗歌一般不是单纯地为了叙事、咏物,而是“赋诗言志”,要抒发某种主观感情、人生体验或对家国世事的认识与感悟。因此,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时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前提条件。
3.分析要细致。第一,要紧扣诗歌的内容。对诗人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诗歌中的相关语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诗歌泛泛而谈。第二,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第三,注意把观点态度的评价和表达技巧的分析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起回答,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也要分析是怎样表达的。4.归纳要全面。有的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不是单一的,考生在分析概括时要理清思路,把握要点,逐一分析,不能遗漏信息或以偏概全。5.评价要恰当。一是避免先入为主,用固有的认识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二是要避免没有分寸,不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而是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结果要么无限拔高,要么片面狭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注]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答案:1.D; 2.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D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故选D。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一轮复习:咏史怀古诗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一轮复习:咏史怀古诗 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项羽乌江自刎,杜牧的历史观态度,卷土重来,昭君出塞沉鱼落雁,咏史诗,咏史诗·常见意象,第一种类型怀人伤己,第二种类型怀古伤今,第三种类型借古讽今,第四种类型理性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一轮复习:羁旅思乡诗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一轮复习:羁旅思乡诗 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羁旅思乡诗,题材二,意象意境P2,学习任务一·先测后学,学习任务三·知识积累,久戍思归,节日思亲,流离孤苦,宦海沉浮,学习任务四·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起始课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起始课 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聚焦教考衔接,梳理文体知识,诗歌发展脉络,中国古典诗歌体裁,如何写诗How,古诗词·选择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古诗词·主观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