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8 怀疑与学问说课ppt课件
展开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瓦特因为有“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发现了蒸汽的力量;哥白尼对前人的成果不盲从,提出了地动学说;牛顿因为有“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创造都是从怀疑中来,那么怀疑与学问、创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学习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1893—1980)江苏省吴县人,历史学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虚妄(wàng) 步骤(zhòu) 懒惰(duò)启迪(dí) 停滞(zhì) 塾(shú)师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墨守:战国时期的墨子善于守城,后来用“墨守成规”表示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它自己就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辨伪去妄:辨别虚假的并除去不合实际的。 停滞: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第一部分:(第1~2段)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第二部分:(第3~5段)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第三部分:(第6段)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点分别是什么?
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分论点①: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分论点②: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程颐和张载的名言提出来的。这种写法,既开门见山提出了论点,同时,名言本身也是证明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么提出来的?
第6段开头一句是承上启下的总结句,也是两个分论点。中心论点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本文的两个分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本文的事实论据有哪些?
①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②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③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本文的道理论据有哪些?
证明了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引出“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的道理。
第3段举国难危急的时候有许多口头的消息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构成因果关系。因为①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②而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这种可靠;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这种不一定可靠。③譬如国难危急的时候……),所以④做学问所依据的材料也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这种材料最要紧最可靠;一种是别人的传说,这种材料不一定可靠)。
第3段四句话之间层次关系是怎样的?
1.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
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2.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
3.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
本文中心论点鲜明突出,论证层层深入。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事理分析得透彻周密。文章引用名人名言、举事例进行论证,使文章有理有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本文谈到要有“怀疑”精神,而《说谦虚》一文谈到要“谦虚”,两者之间有没有矛盾?为什么?
“怀疑”与“谦虚”对于我们都需要,两者并不矛盾。“怀疑”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为了求得真知而独立思考,“谦虚”是指应承认自己的知识的不足而渴求新知。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谦虚才能求知,而求知须经怀疑,以力求真知。因此,两者都是我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所需要的:我们既要有谦虚精神,又要有怀疑精神,这是唯物辩证法在治学观点上的应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21 智取生辰纲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21 智取生辰纲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新课讲解,作品简介,作者简介,人物介绍,故事背景,情节梳理,情节分析,杨志押送生辰纲,好汉智取生辰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15 我的叔叔于勒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15 我的叔叔于勒图片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新课讲解,作者简介,读准字音,盼于勒,梳理情节,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归纳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8 怀疑与学问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8 怀疑与学问背景图课件ppt,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讲解,归纳小结,强化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