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 精析重点词句,体会关键作用(知识点+针对训练)
展开1.重点词语
(1)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联系具体语境
②联系立意和主题
③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联系词语的感情色彩
⑤联系描写和修辞的角度
⑥联系表现手法
⑦注意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运用,把握指代词的含义。
⑧注意句中的言外之意。
(2)要准确说出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必须注意:
①弄清代词所指代的是词还是句子,准确截取。
②有些代词所指代的内容紧挨着代词,而有一些隔了不少其它的内容。
③有些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可以直接从原文中摘出,有的则要自己归纳。
通常情况下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3)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词语
①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②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③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4)词语位置的互换
通常情况下是不能。
①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②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③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2.重点句子
(1)文章重点句子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用做文章标题的句子
②有深层含义的句子(通常与中心有关)
③运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
④过渡句
⑤记叙文中的描写、议论、抒情句
(2)解释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
①抓主干的同时,注意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因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着句子的内涵;
②抓关键词语,如强有力的动词,富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以及一些特殊的副词;
③根据句子运用修辞方法的特征、功能,分析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④根据语境揣摩句子含义。
⑤抓住中心来理解句意,因为任何一个重要句子都与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
⑥结合社会背景来理解句意,因为社会背景与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有密切关系;
⑦从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比如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的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⑧注意句子在文中的位置。这主要指那些在文中起总领下文、收束上文、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
(3)重点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①结构上的作用:开头常引领下文。中间部分:承上启下、总结上文;结尾:呼应开头、照应前文,总结全文。
②内容上作用:开头常设悬念、埋伏笔、作铺垫、点题;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交待背景;结尾议论抒情句常画龙点睛,深化中心。
二、考查方向:
1.分析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作用)
2.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3.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4.词语互换或能否去掉
5.解释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
6.重点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三、能力提升:
1.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的答题模式: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另外,还得注意词的词性。(动词、名词、形容词等)
答题套路:“X 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①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②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
2.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
答:A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B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C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四、针对训练
匀速奔跑(2017·湖南岳阳)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我家附近有一所大学,每天晚上都有很多学生在那里跑步,我也加入了学校的夜跑大军。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一天下午下班后,我按照惯例驱车来到了学校体育场,这会儿,体育场上的人已有不少。我换上运动装,戴好耳机,听着富有激情的音乐,简单地做了几组热身运动之后,便开始跑了起来,内心随之变得热血澎湃,感觉自己轻轻松松就能拿下一个马拉松。可是一如既往,当我跑到第二圈的时候就开始气喘吁吁,脚步也随之慢了下来。因为我又胖了,我的体力变得比以前更容易透支。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此时,一个身穿玫红色紧身背心和黑色运动裤的姑娘从我身边擦肩而过,速度不快,但跑得很有节奏。我心想,自己怎么也不能让个姑娘给超了,于是心一横,我紧赶了几步,向前冲刺了50米,很轻松地把姑娘甩在了后面。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可我有限的体力维持不了快速奔跑,慢慢地,我紧赶的步伐又缓了下来,一边双手掐腰喘着粗气,一边半走半跑挪着步子。正当我决定停下来慢走一圈时,红衣姑娘又一次从我身边跑了过去,还是那个速度和节奏。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超就超吧,哥们先走一走、缓一缓,等下体力恢复了再赶上你……”我心里不屑地盘算着。
= 6 \* GB3 \* MERGEFORMAT ⑥接下来,我开始一边走一边观察着跑道上三三两两的人群,他们有的在一边慢走一边交谈,有的时而奔跑时而停下,有的跑得大汗淋漓,有的跑得漫不经心。
= 7 \* GB3 \* MERGEFORMAT ⑦跑步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不但可以把你的体力、耐力和速度暴露无遗,还可以将你的性格通过跑步的姿势和神态展露给别人。约摸走了两分钟后,我觉得自己喘得不再那么痛苦,体力貌似又恢复了一些,决定继续奔跑。
= 8 \* GB3 \* MERGEFORMAT ⑧我不由得在体育场上寻找那位刚刚超过我的红衣姑娘,心想这会儿我一定要赶上她。在前方扫了一眼后,我没看到她,我想她大概已经跑完回去休息了。结果,就在此时,一道红光从我的右侧闪了过去。没错,就是那个红衣姑娘,她又一次超过了我,还是那个匀速奔跑的节奏。此时的我已经完全放弃了追赶红衣姑娘的念头。
= 9 \* GB3 \* MERGEFORMAT ⑨于是,我开始寻找各种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解释自己追赶不上红衣姑娘的原因,但最终,在找遍各种理由之后,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不努力,那些匀速奔跑的人你永远都追不上。
= 10 \* GB3 \* MERGEFORMAT ⑩匀速奔跑的人是那些可以掌控自己的人。他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然后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按照这个节奏去掌控自己。
= 11 \* GB2 \* MERGEFORMAT ⑾当一个人开始匀速奔跑起来的时候,他是真的在认真奔跑,当你还在踌躇要不要跑起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把你落得遥不可及。(文/河城子,摘自《知识窗》)
1.阅读全文,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答案】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开始奔跑;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不服输;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不屑
2.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示例:不服输,缺少毅力,善于反思。
3.请解释标题“匀速奔跑”的含义。
【答案】含义有两层: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按照这个节奏去奔跑;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掌控自己,持之以恒地去做一件事情。
4.结合语境,品析文中画线句子里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一道红光从我的右侧闪了过去。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我开始寻找各种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
【答案】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闪”写出了红衣姑娘奔跑速度之快。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冠冕堂皇”在句中的意思是:为跑步追不上红衣姑娘而寻找合适的借口,这个词写出了“我”不愿面对现实的心理。
5.文章第 = 6 \* GB3 \* MERGEFORMAT ⑥段描写了跑道上三三两两的人群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写三三两两的人群的表现,说明跑步可以暴露人的体力、耐力、速度和性格;从反面衬托红衣姑娘坚韧意志;突出本文中心。
参考答案
1.阅读全文,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2.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请解释标题“匀速奔跑”的含义。
4.结合语境,品析文中画线句子里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一道红光从我的右侧闪了过去。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我开始寻找各种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
5.文章第 = 6 \* GB3 \* MERGEFORMAT ⑥段描写了跑道上三三两两的人群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开始奔跑;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不服输;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不屑
2.示例:不服输,缺少毅力,善于反思。
3.含义有两层: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按照这个节奏去奔跑;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掌控自己,持之以恒地去做一件事情。
4.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闪”写出了红衣姑娘奔跑速度之快。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冠冕堂皇”在句中的意思是:为跑步追不上红衣姑娘而寻找合适的借口,这个词写出了“我”不愿面对现实的心理。
5.写三三两两的人群的表现,说明跑步可以暴露人的体力、耐力、速度和性格;从反面衬托红衣姑娘坚韧意志;突出本文中心。
我说我(2017·山东威海)
迟子建
①我生来是只“丑小鸭”,因为生于冰天雪地的北极村,所以不惧寒冷。小时候喜欢犟嘴,挨过母亲的打。挨打时,我咬紧牙关不哭,已是坚强,气得妈妈骂我:“让你学刘胡兰呢?”
②我幼时淘气,爱往山里钻,爱往草滩钻,捉蝴蝶和蝈蝈,捅马蜂窝,钓小鱼,采山货,山野花,贪吃贪玩。那时曾有一些问题,令我想不明白:树木吃什么东西能生长?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鸟儿为什么能在天空飞?野花如何有姹紫嫣红的颜色?如今看来这些问题我仍旧没想明白,可见是童心未泯,长进不大。
③父亲是小学校长,在哈尔滨读的中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烟稀少的大兴安岭,他就是秀才了。他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喜欢喝酒,顶撞上司,清高自负,极其善良。因为喜欢曹子建的《洛神赋》,就想当然地把我的名字冠以 “子建 ”二字,幸而我还能写点文章,否则迟家若是出了个叫“子建”的农夫,他起的名字就是一个笑话了。父亲毛笔字写得好,在永安小镇时,每逢春节他都要铺开红纸,饱蘸笔墨书写对联。他鼓励已上初中的我编写对联,我欣然从命,有一些被他采纳后龙飞凤舞地写在纸上,贴在寒风凛冽的户外。看到门楣上贴着的对联内容是由我胡诌的,我便沾沾自喜了。那算是我最早的作品,编辑和发表者是父亲,我没有一文的报酬,读者只限于家人和左邻右舍。
④我喜欢小动物,养过一只毛色发灰的野猫,将它的腿缚在椅子上,否则它就乱窜乱跳,比老虎还要威风。我还养过狗。当然,这是些有兴趣的收养。最无聊的是养猪养鸡,这些家禽家家户户都养,没什么特点,尤其是猪,它食量惊人,放学后不得不出去给它采菜回来烀食,把人累得头晕眼花的目的无非是让猪长膘,之后把它杀掉当成美餐分食,而食物又化成了田地的肥料,这样循环往复地一想,便觉无趣,觉得人是世界上最无聊的动物。
⑤大自然亲切的触摸使我渐渐对文字有了兴趣。我写作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它们给我的感动。比如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你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绸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这时候你就特别想用文字去表达这种情感。我爱飞雪,爱细雨,爱红霞漫卷的黄昏,爱冰封的河流,爱漫漫长冬的温存炉火。直到如今,大自然给了我意外的感动后,我仍会怦然心动,文思泉涌。
⑥我出身的家庭清贫,但充满暖意;我出生之地文化底蕴不深厚,但大自然却积蓄了足够的能量给予我遐想的空间;我的祖父和父亲早逝,亲人的离去让我过早感觉到人世间的沧桑和无常。我明白一朵云聚了会散,一朵花儿开了会谢,河水总是向前流,春夏秋冬,日月更迭,周而复始。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令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让我们明白它们是万古长青的,而人生的四季戛然而止后,我们还看不到人的轮回,只能用心灵去体悟、发现和领会。我渴望着年事已高时能做到“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能够在老眼昏花时看到人生真正的绚烂境界,那将是一种大喜悦、大感动。
⑦对于生活,我觉得庸常的就是美好的。平常的日子浸润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的情感,让你能尽情品咂。对于文学,我觉得应持有朴素的情感,因为生活是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而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一个作家最应具备的素质。
1.本文作者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我说”了“我”的 。
2.文章第③段为什么要用较长的篇幅写父亲?
3.文章第⑤段“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如缎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作者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其中“湿漉漉的感觉” 是指 中的 。(选用本段中的两个词语填空。)
4.请你谈谈你对第⑥段“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的理解理解。
5.第⑦段中加点词语“这些”指代什么?
参考答案
1.叙述(记叙)。写作者经历和感悟
2.第③段作者写了父亲的才气对“我”的熏陶、父亲给我起的名字中蕴含的期盼、父亲鼓励“我”编写对联。从三个方面写出了我受父亲的影响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3.用光滑的丝绸涌动生动形象地描绘满月之夜轻柔的月光不断移动照着山林的状态,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心动。情感;感动
4.透过人生百态,感悟人生真谛,从而做到拒绝陈旧庸俗,歌颂美好人生,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5.持有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
拔掉心底的篱笆(2017·湖北孝感)
我小的时候学习成绩不错,但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一个人如果学习成绩优秀,那么他在体育运动方面,多半会很差。另外,那时的我常常感冒,这也更加让我确信我是个体质薄弱的人,不适合竞技类的运动项目。
有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我很想报名田径比赛,但你会知道,我是不会报的。
那天体育老师找到我问:你怎么没报项目?我把心底的担忧倒了。体育老师的话,刷新了我小时候的“常识”:你错了,人都会感冒,不时感冒一次,恰恰证明你的免疫系统是敏感且正常运转的,反倒有可能说明你体质好;跑步是可以练出来的,也使你在耐力方面更加出色,来试试吧。
你完全能想象当我当时有多高兴,我瞬间觉得心里有底了,猛然发现自己的先天条件并无缺陷,甚至还有些优势。那些被我看得比山还重的束缚,仅仅是因为过去的我孤陋寡闻。
我最终报名参加了长度最长的长跑比赛,拿了第三名。
高中二时,学校进行文理分科。从小到大,我的数学成绩没有语文成绩好,师长们多年来在耳边不停提醒我:你数学需要提高啊!你偏科啦!
我自己渐渐承认了这个现实:我脑子不灵,不适合学数学。于是我报了文科班,但依旧对数学这一科怕得要死。分科之后,教我们数学这一科的是在当地名声赫赫的泰斗级老老师。
有一次他问我:你语文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不把数学也兼顾一下呢?我说:老师,我从小数学就偏科,我不擅长学数学。
他接下来的一番话刷新了我读高中时的“常识”:你错了,咱们现在学的内容跟以前的知识并没太大联系,从前学得不好,现在可能学得好;另外,你刚刚的表达不准确,什么叫不擅长数学?数学领域分为代数,几何好多个部分,涉及的能力有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我看你的逻辑能力就很强,可能擅长数学中的一些部分。
我听到这段话别提有多高兴了,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那学期的考试,数学满分值150,我拿了142分。
参加工作后,一位读者朋友过了不惑之年,想学外语,但恐于年龄大学不成,问我怎么办。
说实话,我没法盲目地激励他。众所周知,人岁数一大,大脑会退化。后来,我偶然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老年的计算速度及注意力方面确实是下降了,但脑细胞丝毫没有减少,在模式识别,逻辑推理方面不降反增,年纪大了并不存在“舌头变硬学发音会吃力”这一说。我赶紧把这喜讯告诉他,他像我小时候一样欢喜,如今已经学有小成了。
人很多的恐惧与心理障碍,都是自己给自己,都是早年间被别人在脑海里围起来的篱笆。你经历得越多,知道的越多,就有可能发现自己以前觉得是问题的地方,其实都不是问题。
另一方面,可能这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阻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
1.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拔掉心底的篱笆”含义的理解。
2.请梳理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3.语言品味。
(1)体育老师的话,刷新了我小时候的“常识”(赏析加点词语)
(2)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从语言风格的角度赏析句子。)
4.“可能这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阻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5.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心底的篱笆,说说留在你心底的篱笆是什么?结合本文给你的启示说说该如何拔掉它。
参考答案
1.“篱笆”原意是栅栏,这里是阻碍的意思。心底的篱笆是指藏在心里的因错误想法观念而产生的恐惧和心理障碍;拔掉心底的篱笆是指除去错误的想法、观念,树立自信,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A人体育拿名次(体育比赛拿第三)B数学拿高分(得高分、考高分)C恐于(担心、害怕)年龄大英语学不成
3.(1)“常识”原意是普通的知识,大家都知道的知识。这里带有否定(讽刺的意味,表示对曾经给我误导的错误知识的否定(或反感)。(2)作者用活泼俏皮(幽默谋谐)的语言写出了我对重新认识自己后的轻松与欣喜之倩, 以及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和期待的心理。
4.这句话的含义是:可能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克服的困难,有时候那曾被我们看成困难的,其实是没被我们发掘出的优点(长处)。
5.示例:我心底的篱笆:我听人说女生学不好数理化,一直害怕理科。我的启示:不要轻易听信别人的话,要有自信心,要相信科学。
情节
心情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充满信心
首次被超越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
再次被超越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
最后被超越
放弃
情节
心情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充满信心
首次被超越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
再次被超越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
最后被超越
放弃
时间
心底的篱笆
拔掉篱笆后
小时候
以为学习好则体育差
A
高二
相信语文好则数学差
B
参加工作后
C
英语小成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理清记叙顺序,体会表达作用(知识点+针对训练): 这是一份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理清记叙顺序,体会表达作用(知识点+针对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指要,考查方向,能力提升,针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 辨析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知识点+针对训练): 这是一份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 辨析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知识点+针对训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指要,考查方向,能力提升,针对训练,逢十是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 精析标题,体会主旨(知识点+针对训练): 这是一份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 精析标题,体会主旨(知识点+针对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指要,考查方向,能力提升,针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