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PPT课件+音频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课时1.pptx
    • 课件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课时2.pptx
    • 音频
      11 《论语》十二章.mp3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课时1第1页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课时1第2页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课时1第3页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课时1第4页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课时1第5页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课时1第6页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课时1第7页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课时1第8页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课时2第1页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课时2第2页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课时2第3页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课时2第4页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课时2第5页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课时2第6页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课时2第7页
    第3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课时2第8页
    还剩3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图片ppt课件,文件包含第3单元11《论语》十二章课时1pptx、第3单元11《论语》十二章课时2pptx、11《论语》十二章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82页, 欢迎下载使用。
    CONTENTS 教学目录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探讨《论语》给我们讲述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的道理。
    1.第一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章主要讲的是学习方法、交友乐趣和为人态度。“时习”是学习方法;“有朋自远方来”是交友乐趣;“人不知而不愠”是为人态度。
    2.第二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问句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因为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依次是“他人”“朋友”“自己”,体现了由人及己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曾子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互换后就破坏了这种内在逻辑顺序,不能更好地体现曾子的高尚品格。
    3.第三章主要强调人的思想境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升,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学习和提高修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经过漫长的过程,要循序渐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提升自己。
    4.第四章中“温故”和“知新”是并列关系吗?作者强调了什么?
    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关系,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因此,孔子在这里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5.第五章中孔子认为“学”与“思”是什么关系?
    孔子认为,读书学习时,“学”与“思”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不可偏废其一。
    6.第六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塑造了颜回怎样的形象?
    写孔子赞扬颜回吃着简单的饭食,住在简陋的小巷,却能忍受贫困,不改变自己的乐趣的品质。塑造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7.第七章主要写了学习的哪三种境界?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
    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突出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
    8.第八章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请联系实际,说说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有何指导意义。
    孔子认为,在“富贵”与“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也要坚守“义”。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充斥着诱惑。面对利益时,我们要以孔子的话为原则,以“义”为先,不义之财虽贫不取。
    孔子强调正确的学习态度应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
    9.第九章强调了怎样的学习态度?
    10.阅读第十章,怎样理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流逝的时光如河水一样不分昼夜地流去,说明了时间的宝贵和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表达了惜时如金的人生感悟,勉励弟子一定要加倍珍惜时间。
    11.阅读第十一章,如何理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以三军之帅与匹夫之志作对比,一个“可”一个“不可”,态度鲜明地强调了志向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告诉人们一个人要有志向并要坚守志向。
    这一章阐述了治学之道,“博学”和“笃志”是基础,“切问”和“近思”是方法,能够做到这四点,就可以达到儒家所提倡、追求的“仁”了。这一章意在勉励人们要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地探求真理,勤学好问,联系当前实际去思考。
    12.第十二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3.文章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传不习乎?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④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⑤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4.在学习和做人方面,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迪?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章,说说你的感悟。
    示例:我最喜欢第九章。这一章是讲学习态度的,即要善于向别人学习,随时随地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发现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在日常学习中,我也要保持这种谦虚的心态,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本文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等方面,告诫人们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勤奋好学的精神;要学会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要有诚实守信、重视友情、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和珍惜时间的观念等。
    1.语言简洁、生动,极富概括性本文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乎”“矣”“也”等语气词,使表情达意更富有感染力。且本文语言极富概括性,如“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仅九字,便将颜回的清贫状态概括了出来。
    2.隽永含蓄,富有哲理课文所选的十二章语录,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等方面的内容,各有所指,语意含蓄,富有哲理,闪烁着思想的光芒,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至今仍有很强的借鉴、启示作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在北宋期间,赵普为宋太祖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兵打仗,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宰相。宋太祖死后,很多人认为赵普一生没有学习兵法,也没有学习权衡之道,只是读了《论语》,当宰相有点不恰当。新皇帝赵匡义问他是不是这样的,赵普告诉他说,用半部《论语》就能够治理天下了。这个典故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一、下列句子都是关于修身的,参考课文注释,理解其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因此恼怒,不是君子吗?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地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二、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学习态度上的观点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学习方法上的观点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等。
    体会示例: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甚至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踏踏实实学习,则终究会疑感而一无所得。所以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指有才德的人。2.“忠”指竭尽自己的心力,“信”指“诚信”。 3.合乎正义,指正当的手段。4.指仁德。
    提示:要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背诵。
    五、《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等。你还知道哪些?课外搜集一些,与同学分享。
    岁寒松柏:出自《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为松柏岁寒不凋。比喻在逆境中能保持节操的人。

    相关课件

    语文人教部编版论语十二章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论语十二章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页。

    初中人教部编版论语十二章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论语十二章课文课件ppt,文件包含11《论语》十二章考点精讲版pptx、11《论语》十二章名师教案doc、《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论语》十二章类文阅读pdf、《论语》十二章诵读指导pdf、《论语》话剧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获奖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近孔子,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孔林孔子墓地,山东曲阜“三孔”,了解《论语》,检查预习,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