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8章 章末专题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8章 章末专题复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理中求极值的常用数学公式,处理方法,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及其变化的计算,含容电路问题的解题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物理中求极值的常用数学公式
(1)y=ax2+bx+c
当a>0时,函数有极小值:ymin=eq \f(4ac-b2,4a)
当aC2,由Q=CU知此时Q1>Q2,当S闭合时,稳定状态下C1与R1并联,C2与R2并联,电路中电流I=eq \f(E,R1+R2)=2 A,此时两电阻两端电压分别为U1=IR1=6 V、U2=IR2=12 V,则此时两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1′=C1U1=3.6×10-5 C、Q2′=C2U2=3.6×10-5 C,对电容器C1来说,S闭合后其两端电压减小,所带电荷量也减小,故B、C正确,D错误.]
高考热点|测量电阻的创新实验
测量电阻的基础方法是伏安法,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方法,例如:①安安法测电阻、②伏伏法测电阻、③比较法测电阻、④替代法测电阻、⑤半偏法测电阻等,不管哪种方法,都综合灵活应用了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功率,串并联电路的规律等,下面重点说明半偏法测电阻.
1.电流半偏法:如图85甲所示,断开S2、接通S1,把滑动变阻器R1由最大阻值逐渐向阻值变小进行调节,使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此后R1阻值不变,接通S2,调整电阻箱R2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恰好偏转到满偏的一半,读出电阻箱R2的阻值,则RA=R2.此方法要求待测电阻RA较小,并配以足够大的滑动变阻器及合适的电源电压.测量值偏小.
甲 乙
图85
2.电压半偏法:如图乙所示,闭合S,使电阻箱R2的阻值为零,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电压表满偏;保持R1阻值不变,调节R2,使电压表半偏,则RV=R2.此方法要求待测电阻RV较大,并配以较小的滑动变阻器及合适的电源电压.测量值偏大.
(2015·全国卷Ⅱ)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时通过该表电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待测电压表eq \(,V) (量程3 V,内阻约为3 000 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 999.9 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0 Ω,额定电流2 A),电源E(电动势6 V,内阻不计),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1)图86的虚线框内为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
图86
(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V,与电压表内阻的真实值RV相比,R′V________RV(选填“>”“=”或“RV(其他合理说法也正确).
【答案】 见解析
[突破训练]
3.(2017·厦门模拟)国标(GB/T)规定自来水在15 ℃时电阻率应大于13 Ω·m.某同学利用图87所示电路测量15 ℃自来水的电阻率,其中内径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管侧壁连接一细管,细管上加有阀门K以控制管内自来水的水量,玻璃管两端接有导电活塞(活塞电阻可忽略),右活塞固定,左活塞可自由移动.实验器材还有:电源(电动势约为3 V,内阻可忽略),电压表V1(量程为3 V,内阻很大),电压表V2(量程为3 V,内阻很大),定值电阻R1(阻值4 kΩ),定值电阻R2(阻值2 kΩ),电阻箱R(最大阻值9 999 Ω),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游标卡尺,刻度尺.
图87
实验步骤如下:
A.用游标卡尺测量玻璃管的内径d;
B.向玻璃管内注满自来水,并用刻度尺测量水柱长度L;
C.把S拨到1位置,记录电压表V1示数;
D.把S拨到2位置,调整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V2示数与电压表V1示数相同,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
E.改变玻璃管内水柱长度,重复实验步骤C、D,记录每一次水柱长度L和电阻箱阻值R;
F.断开S,整理好器材.
(1)测玻璃管内径d时游标卡尺示数如图88所示,则d=________mm.
图88
(2)玻璃管内水柱的电阻Rx的表达式为:Rx=________(用R1、R2、R表示).
(3)利用记录的多组水柱长度L和对应的电阻箱阻值R的数据,绘制出如图89所示的R eq \f(1,L)关系图象.自来水的电阻率ρ=________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89
(4)本实验中若电压表V1内阻不是很大,则自来水电阻率测量结果将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导学号:92492331】
【解析】 (1)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玻璃管内径d=29 mm+19×0.05 mm=29.95 mm.
(2)把S拨到1位置,记录电压表V1示数,得到通过水柱的电流I1=eq \f(U,R1).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eq \f(U,R1)Rx;把S拨到2位置,调整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V2示数与电压表V1示数相同,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该支路的电流I2=eq \f(U,R).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eq \f(U,R)R2;联立解得:Rx=eq \f(R1R2,R).
(3)由电阻定律Rx=eq \f(ρL,S),Rx=eq \f(R1R2,R),联立解得:
R=eq \f(R1R2S,ρ)·eq \f(1,L).R eq \f(1,L)关系图象斜率k=400 Ω·m,k=eq \f(R1R2S,ρ),S=eq \f(πd2,4),解得:ρ=eq \f(R1R2S,k)=14 Ω·m.
(4)本实验中若电压表V1内阻不是很大,则通过水柱的电流I1大于测量值,即eq \f(U,R1)Rx>eq \f(U,R)R2,得到Rx>eq \f(R1R2,R),即自来水电阻测量值偏大,则自来水电阻率测量结果将偏大.
【答案】 (1)29.95 (2)eq \f(R1R2,R) (3)14 (4)偏大
第一步
理清电路的串并联关系
第二步
确定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在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欧姆定律等电路规律不适用,但对于充电或放电完毕的电路,电容器的存在与否不再影响原电路,电容器接在某一支路两端,可根据欧姆定律及串、并联规律求解该支路两端的电压U.
第三步
分析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针对某一状态,由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求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CU,由电路规律分析两极板电势的高低,高电势板带正电,低电势板带负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5章 章末专题复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利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利用微元法求变力做功,化变力为恒力求变力做功,利用平均力求变力做功,利用Fx图象求变力做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章 章末专题复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平传送带模型,两种位移关系,解题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2章 章末专题复习,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