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农场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模拟试卷 (word版含答案解析)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下列说法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日出东方B.“五四”运动C.冰雪熔化D.红星闪闪
2.下列不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日食和月食B.影子的形成
C.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D.小孔成像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只有空气能够传声
D.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
4.下列各组中都是非晶体的是( )
A.玻璃、海波、蜡烛B.冰、沥青、水银
C.石蜡、沥青、松香D.冰、铁、铜
5.坐车回家途中,老师提醒大家:“做好,别动!”,这个“别动”参照物是( )
A.路旁的树B.迎面行驶过来的车
C.车上的座椅D.天空的小鸟
6.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变小
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
7.海波的熔点为48℃,那么48℃的海波处于( )
A.固态B.液态
C.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8.下列四个图象中,能够表示晶体凝固的是( )
A.B.C.D.
9.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沸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
A.同时沸腾B.稍后沸腾
C.不会沸腾,但能够达到沸点D.不会沸腾,温度低于沸点
10.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行驶的路程之比是2:3,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5,则这两辆车行驶的时间之比为( )
A.3:5B.1:1C.10:9D.2:3
1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闻其声而知其人”是通过音调来判断的
C.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微弱的声音
12.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30°
B.反射角为60°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
D.反射角为30°
13.文娱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烟雾是( )
A.向舞台喷射真实的烟雾
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14.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开水时冒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是凝华现象
C.吃冰棒解热是熔化现象
D.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的细是升华现象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
15.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用地膜覆盖农田B.把湿衣服凉在通风处
C.新鲜的樱桃放在保鲜盒中D.将地上的水用扫帚扫开
16.在炎热的夏天,汽车开了空调后车窗上会出现“水雾”;在寒冷的冬天,车窗上会结一层厚厚的霜,关于“水雾”和“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的“水雾”会出现的车窗外
B.夏天的“水雾”会出现在车窗内
C.冬天的“霜”会出现在车窗外
D.冬天的“霜”会出现在车窗内
17.雨后的夜晚,当你在外面行走时,为了避免踩到水坑,可行的是( )
A.迎着月光走时,走“较亮”的地方
B.迎着月光走时,走“较暗”的地方
C.背对月光走时,走“较亮”的地方
D.背对月光走时,走“较暗”的地方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8.把下列各事例或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填在横线上.
(1)雪的形成: .(2)雾的形成: .
(3)铜块受热变成铜水: .(4)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 .
(5)冬天进屋后眼镜上出现“白雾”,一会儿不见了 .
19.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0℃,把 温度规定为100℃.体温计的量程是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 左右.
20.完成以下内容:
(1)水母(2)眼睛(3)灯泡(4)月亮(5)萤火虫(6)星星,以上这些属于光源的有 .是人造光源 (填序号)
天黑了,小明打开客厅的灯,会在窗玻璃上看到另一个“自己”,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同时,小丽玩起了手影游戏(如图所示),墙壁上的“大雁”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 反射.礼堂的投影屏幕采用表面粗糙的材料是利用光的 .
21.在温暖的室内,放置一只温度计,同时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裹一层沾有酒精的棉花,放置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先 后 .这是因为酒精会 ,(填物态变化) 在此过程中要 热.
2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和 ;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
23.像竖笛这样的管乐器都是通过空气柱 发声;吹奏者抬起不同的手指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 .
四、实验题(每空一分,共18分)
24.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数据,小明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为止.他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将表中空缺补全,填写依据 .
(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由此可知当时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的“大于”“等于”或“小于”).
(3)减少加热时间的方法 .(填一种即可)
25.如图所示,小华在做海波熔化实验,图象是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数据绘制成的图象,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装置在组装时要先固定 再固定 .(选填“A”或“B”)
(2)由图乙可知,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熔化时的温度是 ℃,第9分钟,海波处于 态.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
26.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将光线沿AO射到平面镜上:
第一步:转动右半平面,发现只有左、右两个面在同一平面时,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说明 .
第二步:入射光线AO向法线靠拢,观察反射光线OB .
27.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应选择 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玻璃板“)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作图与简答题(28题每题2分,29题每题4分,共14分)
28.完成下面的光路图.
2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夹角30°斜射入井口,若要利用一块平面镜,将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0.如图所示,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的像.
31.如图所示,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这是为什么?有风吹来时觉得更冷,为什么?
32.夏天对手背吹气,手会觉得凉爽,冬天对手哈气,手会觉得暖和,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
六、计算题
33.下表是哈尔滨到齐齐哈尔的高速铁路列车时刻表:
根据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在哈尔滨至大庆路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农场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模拟试卷(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下列说法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日出东方B.“五四”运动C.冰雪熔化D.红星闪闪
【考点】51:机械运动.
【分析】(1)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相对于别的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2)物理上的运动都是相对的,判断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是不是有位置的改变.
【解答】解:A、日出东方,太阳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
B、“五四”运动,是历史上的一次青年组织的爱国运动,不是机械运动.
C、冰雪熔化是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没有相对地面位置的改变,不属于机械运动.
D、星光闪闪是由于大气层对光线发生了折射形成的,不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A.
2.下列不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日食和月食B.影子的形成
C.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D.小孔成像
【考点】A3: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和光速比声速快分析.
【解答】解:A、日食和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影的形成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能听到雷鸣声,是由于光速比声速快造成的,故C符合题意.
D、小孔成像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只有空气能够传声
D.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
【考点】91:声音的产生;92:声音的传播条件;99: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只有振动的频率在20Hz﹣﹣﹣20000Hz之内的才能够听到,故B错误;
C、声音可以在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不能传播,故D错误.
故选:A.
4.下列各组中都是非晶体的是( )
A.玻璃、海波、蜡烛B.冰、沥青、水银
C.石蜡、沥青、松香D.冰、铁、铜
【考点】1D: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分析】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解答】解:A、海波是晶体,玻璃、蜡烛属于非晶体,故A错误;
B、水银、冰熔化时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都是晶体,沥青是非晶体,故B错误;
C、沥青、石蜡、松香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都属于非晶体,故C正确;
D、冰、铁、铜都属于晶体,故D错误.
故选C.
5.坐车回家途中,老师提醒大家:“做好,别动!”,这个“别动”参照物是( )
A.路旁的树B.迎面行驶过来的车
C.车上的座椅D.天空的小鸟
【考点】52:参照物及其选择.
【分析】参照物,即事先被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别动”的意思是乘坐者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
【解答】解:同学们坐在车上,老师的意思是让他相对于车及车上的座椅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
故选C.
6.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变小
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
【考点】AE: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解答】解:A、平面镜成的像始终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自身的大小相同,与距镜面的远近无关.故当人远离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不变,故B正确;
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也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故C错误;
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大小不变,选项D错误.
故选B.
7.海波的熔点为48℃,那么48℃的海波处于( )
A.固态B.液态
C.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考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1A: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知道海波是晶体,并且需要知道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
海波是晶体,海波的熔点为48℃,固态的海波在48℃时,如果不能吸热,就会保持在48℃的状态,即为固态.
海波的凝固点也为48℃,液态的海波在48℃时,如果不能放热,就会保持在48℃的状态,即为液态.
如果固态海波在48℃时,继续吸热,就会开始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如果液态的海波在48℃时,继续放热,就会开始凝固,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故选D.
8.下列四个图象中,能够表示晶体凝固的是( )
A.B.C.D.
【考点】1A: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
【解答】解:A、温度整体下降,边放热、边凝固,应该是非晶体凝固的图象,故A不合题意.
B、温度整体下降,且中间有一段时间放热但温度不变,属于晶体凝固的图象,故B符合题意;
C、读图可知,温度整体随时间升高,中间有一段时间吸热,但温度不变,说明正在熔化,符合晶体熔化的特点,故C不符合题意;
D、物质边吸热、边升温、边熔化,属于非晶体的熔化的图象,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9.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沸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
A.同时沸腾B.稍后沸腾
C.不会沸腾,但能够达到沸点D.不会沸腾,温度低于沸点
【考点】1I:沸腾及沸腾条件.
【分析】液体沸腾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但沸腾时温度不再改变,结合这些可以解决本题.
【解答】解:
开始锅与碗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但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
此时碗中的汤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中的汤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碗中的汤不会沸腾,故C正确.
故选C.
10.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行驶的路程之比是2:3,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5,则这两辆车行驶的时间之比为( )
A.3:5B.1:1C.10:9D.2:3
【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判断时间之比,要根据速度公式v=,由题目的路程、速度之比来求时间之比.
【解答】解:
甲、乙的路程之比s甲:s乙=2:3,速度之比v甲:v乙=3:5,
由v=可知,甲、乙所用时间之比为:
t甲:t乙=: =×=×==10:9.
故选:C.
1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闻其声而知其人”是通过音调来判断的
C.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微弱的声音
【考点】9L:防治噪声的途径;91:声音的产生;9H:音色;A4: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分析】(1)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
(2)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音色、响度.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分辨物体.
(3)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
A、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正确;
B、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B错误;
C、光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物体不振动不能发出微弱的声音,故D错误.
故选A.
12.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30°
B.反射角为60°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
D.反射角为30°
【考点】A7: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1)先确定入射角,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求出反射角的大小;
(2)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等于入射角与反射角之和,可求出入射角;然后可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解答】解:已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为60°,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60°=120°.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3.文娱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烟雾是( )
A.向舞台喷射真实的烟雾
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考点】1Q:生活中的升华现象;1M:液化及液化现象.
【分析】白烟雾是液态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蒸气在遇冷或温度降低时才会液化,水蒸气的温度为什么降低?
要产生白烟雾,就要在空气中喷洒干冰,干冰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在常温下就可以升华吸热使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遇冷液化形成“雾”.
【解答】解:舞台上要出现白烟雾,就要喷洒“干冰”,也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
“干冰”在常温下就可以迅速的升华,升华要吸收热量;
致使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形成“雾”.
故选D.
14.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开水时冒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是凝华现象
C.吃冰棒解热是熔化现象
D.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的细是升华现象
【考点】12: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分析】解答此类需要知识以下物态变化过程:
(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液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3)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熔化吸热;
(4)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
【解答】解:A、“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说法不对,符合题意;
B、霜是由水蒸气在晚上遇冷发生凝华形成的,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冰棒熔化时吸收热量,有致冷作用,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钨丝在高温下发生升华变成钨蒸气,越来越细,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
15.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用地膜覆盖农田B.把湿衣服凉在通风处
C.新鲜的樱桃放在保鲜盒中D.将地上的水用扫帚扫开
【考点】1L: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解答】解:A、用地膜覆盖农田,减小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减小了表面积,使蒸发变慢,故A不符合题意;
B、把湿衣服凉在通风处,加快了空气流动,加快了蒸发,故B符合题意;
C、新鲜的樱桃放在保鲜盒中,减小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减小了表面积,使蒸发变慢,故C不符合题意;
D、将地上的水用扫帚扫开,增大了液体表面积,可加快蒸发,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16.在炎热的夏天,汽车开了空调后车窗上会出现“水雾”;在寒冷的冬天,车窗上会结一层厚厚的霜,关于“水雾”和“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的“水雾”会出现的车窗外
B.夏天的“水雾”会出现在车窗内
C.冬天的“霜”会出现在车窗外
D.冬天的“霜”会出现在车窗内
【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1R: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
夏天汽车使用空调,车内温度低于车外温度,车玻璃比车外空气温度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液化为小水珠凝结在玻璃外表面.
冬天车窗玻璃外面经常会结一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车窗外表面;
故选AC.
17.雨后的夜晚,当你在外面行走时,为了避免踩到水坑,可行的是( )
A.迎着月光走时,走“较亮”的地方
B.迎着月光走时,走“较暗”的地方
C.背对月光走时,走“较亮”的地方
D.背对月光走时,走“较暗”的地方
【考点】A6:光的反射.
【分析】(1)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线能进入人的眼睛.
(2)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3)人感觉物体的亮暗,关键是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多就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少就感觉暗.
【解答】解:平静的水面,能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发生漫反射.
如图,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水洼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所以迎着月光走时,走“较暗”的地方.
如图,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洼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所以背对月光走时,走“较亮”的地方.
故选B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8.把下列各事例或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填在横线上.
(1)雪的形成: 凝华 .(2)雾的形成: 液化 .
(3)铜块受热变成铜水: 熔化 .(4)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 升华 .
(5)冬天进屋后眼镜上出现“白雾”,一会儿不见了 汽化 .
【考点】1R: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9: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1H: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1Q: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1)雪是高空中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变为固态小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
(2)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
(3)铜块受热变成铜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4)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是因为固态樟脑球变为气态蒸汽,属于升华现象;
(5)眼镜上出现的“白雾”是液态小水滴,“白雾”不见了,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
故答案为:(1)凝华;(2)液化;(3)熔化;(4)升华;(5)汽化.
19.标准大气压下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规定为0℃,把 沸水 温度规定为100℃.体温计的量程是 35~42℃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 37℃ 左右.
【考点】14: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分析】(1)摄氏温度的规定: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温度是100℃;
(2)根据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和人的正常体温填空.
【解答】解: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左右,即便是生病,人的体温一般也不会超过35℃~42℃的范围,所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故答案为:冰水混合物;沸水;35~42℃;37℃.
20.完成以下内容:
(1)水母(2)眼睛(3)灯泡(4)月亮(5)萤火虫(6)星星,以上这些属于光源的有 (1)(3)(5)(6) .是人造光源 (3) (填序号)
天黑了,小明打开客厅的灯,会在窗玻璃上看到另一个“自己”,这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同时,小丽玩起了手影游戏(如图所示),墙壁上的“大雁”是由于光的 直线传播 形成的.
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 镜面 反射.礼堂的投影屏幕采用表面粗糙的材料是利用光的 漫反射 .
【考点】A6:光的反射;A1:光源;A3:光直线传播的应用;A9:镜面反射.
【分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自身不发光反射其它物体的光的物体不是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平面镜成像现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阴影部分,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发生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线向一方向传播;发生漫反射后,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
【解答】解:(1)水母、(3)灯泡、(5)萤火虫、(6)星星自身能够发光,都是光源;(2)眼睛不会发光,不是光源;
(4)月亮自身不能够发光,反射太阳光,故(2)(4)不是光源;
(3)灯泡是人造光源.(1)水母、(5)萤火虫、(6)星星是自然光源;
小明在窗玻璃上看到另一个“自己”,是平面镜成像形成的,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
玻璃外墙表面光滑,平行光线射到玻璃外墙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这种光强度大,逆着光线看,很刺眼,大量使用这种玻璃外墙会造成光污染;
礼堂的投影屏幕表面很粗糙,光线照射到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射出,才使得每一位观众都能看到银幕画面.
故答案为:(1)(3)(5)(6);(3)反射;直线传播;镜面;漫反射.
21.在温暖的室内,放置一只温度计,同时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裹一层沾有酒精的棉花,放置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先 降低 后 升高 .这是因为酒精会 蒸发 ,(填物态变化) 蒸发 在此过程中要 吸 热.
【考点】1K:蒸发及其现象.
【分析】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酒精蒸发是吸热的.
【解答】解:在温度计玻璃泡外包一层蘸有酒精的棉花,酒精蒸发时,吸收热量,导致温度计的示数降低,酒精蒸发完成,温度计示数再升高.
故答案为:降低;升高;蒸发;蒸发;吸.
2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甲 和 丙 ;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乙 .
【考点】68:速度与物体运动.
【分析】根据第一个图象,分析出甲的运动情况,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求出甲的运动速度;
根据第二个图象,分析出乙和丙的运动速度;比较三者的大小关系,得出第一个空;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都运动5s,谁的速度大,谁运动的路程就长,谁就在最前面.
【解答】解:由第一个图象可知,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一个定值,当甲运动的路程为20m时,运动的时间是5秒,运动的速度v甲===4m/s;
由第二个图象可知,乙、丙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乙的速度v乙=6m/s,丙的速度v丙=4m/s;
由分析可知:甲和丙的速度是相等的;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因为乙的速度是最大的,经过5s,乙运动的路程就是最长的,所以乙在最前面;
故答案为:甲;丙;乙.
23.像竖笛这样的管乐器都是通过空气柱 振动 发声;吹奏者抬起不同的手指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 音调 .
【考点】91:声音的产生;9D: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分析】①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②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解答】解:像竖笛这样的管乐器都是通过空气柱的振动发声;
乐器中的空气柱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吹笙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音调;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四、实验题(每空一分,共18分)
24.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数据,小明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为止.他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将表中空缺补全,填写依据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
(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98 ℃,由此可知当时气压 小于 标准大气压(选填的“大于”“等于”或“小于”).
(3)减少加热时间的方法 减少水的质量 .(填一种即可)
【考点】1O: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分析】(1)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就是沸点;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并且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3)要缩短完成实验的时间,也就是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盖纸盖、装的水少一些、装初温较高的水、加大火焰等.
【解答】解:(1)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8℃,故第9min时水处于沸腾状态,水的温度为98℃
(2)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8℃;由于沸点小于100℃,所以此时水上方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盖纸盖、装的水少一些、装初温较高的水、加大火焰等.
故答案为:(1)98;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2)98;小于;(3)减少水的质量.
25.如图所示,小华在做海波熔化实验,图象是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数据绘制成的图象,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装置在组装时要先固定 B 再固定 A .(选填“A”或“B”)
(2)由图乙可知,海波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熔化时的温度是 48 ℃,第9分钟,海波处于 固液共存 态.熔化过程持续了 6 min.
【考点】1F: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分析】(1)酒精灯的高度是一定的,为保证其外焰给烧杯加热,应先安装下面的部分;
(2)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点就是它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晶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结合图象可判断其熔化的时间.
【解答】解:(1)组装仪器时,应先根据酒精灯的高度确定铁圈B,再固定温度计的高度,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调整;
(2)由图乙可知,海波在熔化时有一段时间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它熔化时的温度是48℃,第9分钟,海波处于熔化过程中,因此是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持续了12min﹣6min=6min.
故答案为:(1)B;A;(2)晶体;48;固液共存;6.
26.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将光线沿AO射到平面镜上:
第一步:转动右半平面,发现只有左、右两个面在同一平面时,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说明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第二步:入射光线AO向法线靠拢,观察反射光线OB 靠近法线 .
【考点】A7: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解:由于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当两块板共面时,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
若转动右半平面,则在左半平面不能看到反射光,这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此当入射光线逐渐靠拢法线,则反射光线也将靠拢法线.
故答案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靠近法线.
27.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应选择 玻璃板 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玻璃板“)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像与物的大小 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不能 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虚 像.
(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AE: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1)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关键是确定像的位置,选择玻璃板还是选择平面镜作为实验器材,不是看成像效果,而是看是否方便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2)在实验中为了便于研究像的特点与位置,用了两支相同的蜡烛,将另一支蜡烛放在像的位置与像进行比较,运用了替代法;
(3)平面镜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一点形成的,用光屏接收不到,说明成的像是虚像;
(4)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物像大小相等.
【解答】解:(1)玻璃板透光,既可以看到A蜡烛在玻璃板后成的像A′,又可以看到玻璃后面的另一支蜡烛,让另一只蜡烛与A′完全重合,则这只蜡烛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从而准确的确定了像的位置,如果用反射效果好的平面镜,尽管成像清晰,但无法看到后面的物体,所以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2)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实际并不存在,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4)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时,蜡烛大小不变,蜡烛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1)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像与物的大小;(3)不能;虚;(4)不变.
五、作图与简答题(28题每题2分,29题每题4分,共14分)
28.完成下面的光路图.
【考点】A8: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解答】解:已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故反射角也为60°;
先过入射点垂直于平面镜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夹角30°斜射入井口,若要利用一块平面镜,将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考点】A8: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分析】知道了反射光线的位置(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内,和水平面成90°角,根据图中标出的入射光线和水平面的夹角,易求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入射角和反射角等大,由此求得反射角的度数.在标反射角的度数时要注意: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解答】解:由于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内,过入射点O竖直向下做出反射光线OB;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然后作∠AOB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ON).
由图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AOB=30°+90°=120°;
则反射角∠BON=∠AOB=×120°=60°,如图所示:
30.如图所示,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的像.
【考点】AH: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
【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31.如图所示,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这是为什么?有风吹来时觉得更冷,为什么?
【考点】1K:蒸发及其现象;1L: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分析】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方式,液体蒸发需要吸收热量.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
【解答】答:人上岸后,人体表面的水分开始蒸发,水蒸发需要从人体吸收热量,于是人会感觉冷.有风吹来时,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蒸发,蒸发吸收更多的热量,觉得更冷.
32.夏天对手背吹气,手会觉得凉爽,冬天对手哈气,手会觉得暖和,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
【考点】1K:蒸发及其现象;1M:液化及液化现象.
【分析】本题要用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液化放热的知识来解答,在明白“哈气”和“吹气”的区别的基础上解答此题.
【解答】答:夏天对手背吹气,加快手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水分蒸发时从手上吸热,所以手会觉得凉爽;
冬天手觉得冷时,向手上“哈气”是从口中哈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时放热,放出的热量通过热传递被手吸收了,手的内能增加,手会感到暖和.
六、计算题
33.下表是哈尔滨到齐齐哈尔的高速铁路列车时刻表:
根据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在哈尔滨至大庆路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考点】6D: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分析】(1)根据哈尔滨到齐齐哈尔的高速铁路列车时刻表求出列车从哈尔滨至大庆的运行时间,求出路程,利用v=求列车从哈尔滨至大庆路段的平均速度;
(2)知道从哈尔滨到齐齐哈尔的路程,计算出所用时间,利用v=求从沈阳到北京的全程平均速度.
【解答】解:
(1)列车从哈尔滨至大庆的时间:t=08:30﹣08:00=30min=0.5h;
从哈尔滨至大庆的路程s=150km,
列车从哈尔滨至大庆的平均速度:v===300km/h;
(2)从哈尔滨到齐齐哈尔的路程s′=420km,
时间t′=09:15﹣08:00=1h15min=1.25h;
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336km/h.
答:
(1)列车在哈尔滨至大庆路段的平均速度是300km/h;
(2)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336km/h.
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站次
站名
到站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
1
哈尔滨
始发站
08:00
0km
2
大庆
08:30
08:35
150km
3
齐齐哈尔
09:15
终点站
420km
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98
站次
站名
到站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
1
哈尔滨
始发站
08:00
0km
2
大庆
08:30
08:35
150km
3
齐齐哈尔
09:15
终点站
420km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绥滨农场学校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绥滨农场学校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