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4分)
1.在快速行驶的汽车里坐着的乘客和司机说他自己没有运动,这是以 为参照物,而路边的人说乘客和司机是运动的,这是以 为参照物.
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由物体的 产生,以 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3.现代城市里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检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显示的示数为53.26的数据,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当有重型卡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所示是放大桌面微小形变的装置,M和N是平稳面,当用力F压桌面时,此时平面镜M上的入射角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墙面上的光斑将向 移动(选填“上”或“下”).
5.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 m/s.该水滴下落过程是 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6.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7.常用的长度单位,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纳米、微米、毫米B.毫米、纳米、厘米
C.毫米、纳米、微米D.毫米、微米、纳米
8.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炖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同时沸腾了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10.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
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
11.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在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A.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不变
B.水的温度上升,冰的温度不变
C.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D.冰、水的温度都上升
12.小昌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于26℃B.先下降,后上升到26℃
C.低于26℃D.等于26℃
13.“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皮影﹣﹣光的反射
C.倒影﹣﹣平面镜成像D.摄影﹣﹣光的反射
14.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霜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40分)
15.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16.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从A点发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固定光屏PQ上形成一个光斑,光斑的位置随水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水面在CD时,屏上的光斑移到了B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1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
(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或“小”);
(3)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 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 m/s,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 m/s.
1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在寻找棋子A的像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选填“A”或“B”)这一
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4)将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棋子像的大小 (变大/变小/不变);
(5)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 (能/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19.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是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我们需要观察水沸腾时的 和水沸腾时的
(2)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3)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4)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 .
(5)把烧杯里的水倒入烧瓶中加热至沸腾后,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烧瓶内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使瓶内气压 (选填“升高”或“降低”),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或“降低”),所以水又再次沸腾了.
20.张先生驾车从泌阳到信阳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桐柏,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信阳,请求:
(1)泌阳到桐柏,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2)泌阳到信阳,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1.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
(1)若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采用“区间测速”时,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2)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则它需要多长时间?
2017-2018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4分)
1.在快速行驶的汽车里坐着的乘客和司机说他自己没有运动,这是以 汽车 为参照物,而路边的人说乘客和司机是运动的,这是以 地面 为参照物.
【考点】52:参照物及其选择.
【分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相对于所选取的参照物而言的.关键是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变,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乘客和司机相对与车的位置不变,所以乘客和司机说他自己没有运动,是以车为参照物的;
乘客和司机相对与路边的人、地面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路边的人说乘客和司机是运动的,是以路边的人或地面为参照物的.
故答案为:汽车;地面.
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以 声波(或“波”) 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考点】91:声音的产生;92:声音的传播条件.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解答】解: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是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故答案为:振动;声波(或“波”).
3.现代城市里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检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显示的示数为53.26的数据,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分贝 ,当有重型卡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9K: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的强弱,即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用分贝来表示,噪声越大,分贝数越大.
【解答】解: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的单位是分贝;当有重型卡车驶过时,噪声增大,所显示屏上的数据将变大;
故答案为:分贝;变大.
4.如图所示是放大桌面微小形变的装置,M和N是平稳面,当用力F压桌面时,此时平面镜M上的入射角将 变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墙面上的光斑将向 下 移动(选填“上”或“下”).
【考点】AD: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力压桌面,桌面发生形变,平面镜N或M的高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刻度尺上的光斑移动,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斑移动的方向.
【解答】解:当用力F压桌面时,M和N平面镜向中间靠近且向内倾斜,导致M镜入射角变小,根据镜面反射的特点知反射的光线偏向下方,即墙面上的光斑将向下移动.
故答案为:变小;下.
5.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20.0 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 1 m/s.该水滴下落过程是 变速直线 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考点】6D: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分析】首先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读出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
已知时间和路程,利用v=计算平均速度;
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物体做匀速运动;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物体做变速运动.
【解答】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则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为s=20.0cm=0.2m;
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v===1m/s;
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相等,路程不相等,所以该水滴下落过程是变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20.0;1;变速直线.
6.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 0℃的冰 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熔化 过程中要 吸收 热量.
【考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分析】因为0℃的冰熔化为0℃的水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温度保持0℃不变,当冰全部熔化后,再吸热,水才能升温;而0℃的水吸热后直接升温,因此不难判断谁的冷却效果好.
【解答】解:0℃的冰变成0℃的水时,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会降低周围的温度,更利于冷却食物,所以0℃的冰效果会更好;
故答案为:0℃的冰,熔化,吸收.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7.常用的长度单位,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纳米、微米、毫米B.毫米、纳米、厘米
C.毫米、纳米、微米D.毫米、微米、纳米
【考点】2S: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分析】(1)国际单位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符号分别为:km、dm、cm、mm、μm、nm;
(2)常用单位与主单位的换算关系分别为:1m=10﹣3km,1m=10dm,1m=102cm,1m=103mm,1m=106μm,1m=109nm.
【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米是长度的单位,符号为m;另外,长度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它们的符号分别为:km、dm、cm、mm、μm、nm等;
故选D.
8.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考点】9H:音色.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决定声音的响度大小;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解答】解:A、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决定声音的响度大小;不符合题意;
B、正常腹部除肝脾所在部位叩诊成浊音或实音外,其余部位均为鼓音;
肝脾或者其他实质性脏器极度肿大,腹腔内大量积液或肿瘤时,鼓音区缩小,病变部位可出现浊音或实音,当腹腔内有较多游离液体(在1000ml以上)时,为患者叩诊时会发现腹部有气体为鼓音当移至有腹腔积液的部位时有浊音,当鼓音变为浊音则提示有腹水的可能,而浊音是指的是音调,故符合题意;
C、当有病症时敲击会发出浊音,而与音色无关,不符合题意;
D、声音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音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炖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同时沸腾了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考点】1I:沸腾及沸腾条件;G8:热传递.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且要继续吸热.
【解答】解:开始锅与碗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但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
此时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中的水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碗中的水不会沸腾.
故选D.
10.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
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
【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1H: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分析】液化是指气体变为液体的现象;汽化是指液体变为气体的现象;液化和汽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
【解答】解: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镜面上发生了液化现象,变成水,附着在玻璃镜面上,过了一段时间,玻璃镜面上的水又变为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
故选:B.
11.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在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A.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不变
B.水的温度上升,冰的温度不变
C.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D.冰、水的温度都上升
【考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分析】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无论是冰熔化成水,还是水结成冰,在这个过程中,温度总保持熔点或凝固点不变.
【解答】解:水的凝固点是0℃,但水要凝固除了温度要达到凝固点外还需要继续放热,如果没有继续放热,水只能保持在0℃而不能凝固.
冰的熔点也是0℃,但冰要熔化除了温度要达到熔点外还需要继续吸热,如果没有继续吸热,冰只能保持在0℃而不能熔化.
故不管是冰还是水,如果温度到达0℃后没有继续吸热或放热,它就不会熔化也不会凝固.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冰是晶体,在它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加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直到熔化过程结束,全部熔化成水,温度才升高,因此只要是冰水混合物,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外部环境,温度都不改变.
故选C.
12.小昌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于26℃B.先下降,后上升到26℃
C.低于26℃D.等于26℃
【考点】1K:蒸发及其现象;16: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分析】酒精挥发性比较强,也就是说酒精在常温下比较容易汽化为气态的酒精蒸气,汽化要吸热;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
【解答】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物体温度计的示数下降,低于26℃;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实验室内的温度相同,即等于26℃.
故选B.
13.“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皮影﹣﹣光的反射
C.倒影﹣﹣平面镜成像D.摄影﹣﹣光的反射
【考点】A3:光直线传播的应用;A6:光的反射.
【分析】本题要把手影、倒影、摄影、电影的道理弄清,知道其光学原理.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解释这几种“影”形成的原因.
【解答】解: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即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皮影是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所以是倒立的,其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正确;
D、摄影时应用的是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故D错误.
故选AC.
14.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霜
【考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1H: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分析】首先根据物质状态的前后变化,判断物态变化类型,再判断吸放热情况.
【解答】解:A、冰的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吸热;
B、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空中水蒸气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放热;
C、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吸热;
D、霜的形成是气体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放热.
故选A、C.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40分)
15.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考点】A8: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解答】解:已知入射角为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如图所示:
16.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从A点发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固定光屏PQ上形成一个光斑,光斑的位置随水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水面在CD时,屏上的光斑移到了B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考点】AH: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分析】A为点光源,B为反射光线上的一点,本题的关键是入射点(或反射点)的确定;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和像点与发光点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反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解答】解:先通过水面作出发光点A的对称点A′,连接A′B交平面镜于点O,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1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v= .
(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大 (填“大”或“小”);
(3)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 0.24 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 0.2 m/s,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 0.3 m/s.
【考点】6D: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分析】(1)公式v=既能用于匀速直线运动求速度,又能用于变速直线运动求平均速度.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3)由图读出小车通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由公式v=计算便可.
【解答】解: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2)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v=算出的速度偏大.
(3)由图知,小车通过全过程走的路程s1=120cm=1.2m,所用的时间t1=5s,
vAC===0.24m/s;
上半段的路程用的时间t2=3s,s2=s1=×120cm=60cm=0.6m,
vAB===0.2m/s;
下半段的路程用的时间t3=2s,s3=×120cm=60cm;
vBC===0.3m/s.
故答案为:(1)v=;(2)大;(3)0.24;0.2;0.3.
1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确定像的位置 ;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2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在寻找棋子A的像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A (选填“A”或“B”)这一
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4)将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棋子像的大小 不变 (变大/变小/不变);
(5)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 不能 (能/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像.
【考点】AE: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
(3)根据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可判断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哪一侧观察;
(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即可得出答案.
(5)根据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这一特点,可判断棋子的像能不能成在白纸上.
【解答】解:(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的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透过玻璃板也能观察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3)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棋子A这一侧观察.
(4)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所以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不变.
(5)此实验中的白纸相当于光屏,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因为平明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棋子的像不会出现在白纸上.
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2;(3)A;(4)不变;(5)不能;虚.
19.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是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我们需要观察水沸腾时的 现象 和水沸腾时的 温度变化
(2)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水蒸气 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3)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小华所用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
(4)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 高于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 水汽化要吸收热量,而水温保持不变,说明水能继续从杯底吸热 .
(5)把烧杯里的水倒入烧瓶中加热至沸腾后,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烧瓶内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遇冷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使瓶内气压 降低 (选填“升高”或“降低”),水的沸点 降低 (选填“升高”或“降低”),所以水又再次沸腾了.
【考点】1O: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分析】(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需要观察和记录水沸腾的现象和温度的变化;
(2)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3)掌握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是否加盖、是否用酒精灯的火焰加热等;
(4)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吸热温度不变.酒精灯加热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升高,高于水的温度,移开酒精灯时,水还会从铁圈和石棉网吸收热量.
(5)从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角度来分析,气压减小,沸点降低.还要知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会发生液化.
【解答】解:(1)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在实验中需要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并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情况;
(2)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3)由图象可知,两人使用的水的初温相同,最终沸腾的温度相同,而小华的加热时间长,可能是小华所用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
(4)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酒精灯加热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升高,高于水的温度,移开酒精灯时,水还会从铁圈和石棉网吸收热量,继续沸腾,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水汽化要吸收热量,而水温保持不变,说明水能继续从杯底吸热.
(5)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瓶内水蒸气遇冷迅速液化,使瓶内气压降低,即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的.
故答案为:(1)现象;温度变化;(2)水蒸气;(3)小华所用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4)高于;水汽化要吸收热量,而水温保持不变,说明水能继续从杯底吸热;(5)液化;降低;降低.
20.张先生驾车从泌阳到信阳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桐柏,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信阳,请求:
(1)泌阳到桐柏,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2)泌阳到信阳,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1)已知汽车从泌阳到桐柏的行驶速度和所用时间,根据s=vt得到行驶的路程;
(2)求出总路程和总时间,根据v=求出平均速度.
【解答】解:
(1)由v=可得,汽车从泌阳到桐柏的路程:
s1=v1t1=90km/h×0.5h=45km;
(2)汽车从桐柏到信阳的路程:
s2=v2t2=80km/h×1h=80km,
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s=s1+s2=45km+80km=125km,
行驶的总时间:
t=t1+t3+t2=0.5h+0.5h+1h=2h,
平均速度:
v===62.5km/h.
答:(1)泌阳到桐柏,汽车行驶的路程是45km;
(2)泌阳到信阳,汽车的平均速度是62.5km/h.
21.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
(1)若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采用“区间测速”时,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2)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则它需要多长时间?
【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1)判断该车是否超速,先利用v=算该车的行驶速度,再与限制速度比较即可知道;
(2)根据已知知道车的速度,根据v=变形公式求出时间.
【解答】解(1)由“区间测速”图可得,
t=10.41min﹣10.31min=10min==h,
v===150km/h,
因150km/h>120km/h,故该轿车会被判超速
(2)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
由v= 变形可得:
t===0.25h.
答:(1)该车平均速度为150km/h,会被判超速;
(2)货车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是0.25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如图为一款养生壶的电路简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泌阳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