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8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解析版)

    2018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解析版)第1页
    2018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解析版)第2页
    2018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解析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8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18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探究题,简答题,识图作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
    A. 水 B. 阳光 C. 温度 D. 空气
    【答案】C
    【解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等。
    详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根据诗句中 “水暖”二字可知,主要描述的是温度对鸭生活的影响。故选C。
    点睛:理解诗句,找到非生物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2. 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
    A. 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 B. 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D. 蚯蚓能疏松土壤
    【答案】C
    【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这环境。
    详解: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这是大树的存在,改变了环境温度,A错误。
    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这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改变了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属于生物改变环境,B错误;
    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仙人掌生活在干燥的沙漠,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叶变成刺状,属于生物适应环境,C正确;
    D、蚯蚓通过生活、运动,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属于生物改变环境,D错误。
    故选C。
    点睛:生物适应环境是通过改变自身来适应所处的环境的。
    3. “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与下列哪项有直接关系?(  )
    A. 细胞分裂 B. 细胞生长
    C. 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 D. 细胞分化
    【答案】C
    【解析】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密切相关,细胞分裂使得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得细胞的体积增大。
    4. 根尖和芽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它们具有(  )
    A. 分生组织 B. 营养组织 C. 保护组织 D. 输导组织
    【答案】A
    【解析】分析:根尖的分生区和芽尖的芽原基都属于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
    详解: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根尖的分生区和芽尖的芽原基都属于分生组织,因此具有分裂能力,A正确;营养组织具有储存营养物的功能,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在根、茎、叶的表面都有保护组织的分布;输导组织具有运输物质的作用,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BCD均错误。
    故选A。
    点睛:掌握分生组织的特点。
    5.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B.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 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
    D.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答案】C
    【解析】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如果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
    详解:A、生物圈是生物和环境的总和,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只是生物圈的环境部分,A错误;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错误。
    C、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就是生物圈,C正确;
    D、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只是生物圈的生物部分,不是生物圈本身,D错误。
    故选C。
    点睛:掌握生物圈的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6.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则玻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

    A. 向左上方 B. 向左下方 C. 向右上方 D. 向右下方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
    解:图中淋巴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若将其移至视野中央,淋巴细胞应该向左下方移动.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玻片的移动方向应是“向右上方”.
    故选:C.
    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7. 下列关于西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整个西瓜是由子房发育来的
    B. 西瓜里的所有种子是由一个胚珠发育来的
    C. 西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
    D. 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
    【答案】C
    ...........................
    8.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分能由下向上运输,那么能拉动水分由下向上运输的生理过程是(  )
    A. 合成作用 B. 光合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呼吸作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据此答题.

    故选:C
    考点:蒸腾作用的意义.
    9. 下列几组物质中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  )
    A. 糖类、脂肪、维生素 B. 蛋白质、脂肪、无机盐
    C. 糖类、脂肪、蛋白质 D. 蛋白质、水、无机盐
    【答案】C
    【解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量,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
    10.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 输卵管 B. 子宫内膜 C. 胎盘 D. 羊水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人的胚胎在发育的初期是由卵黄提供营养的,等胚胎植入子宫内壁后,在子宫内慢慢发育,形成脐带和胎盘,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养料和氧气,胎儿产生的废物也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排出。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女性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11. 呼吸道能够使气体变得清洁的主要原因是(  )
    A.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B. 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并能够分泌黏液
    C. 呼吸道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 支气管能够发出很多分支
    【答案】B
    【解析】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空气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12. 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结构,“瓣膜”的作用是(  )
    A. 加快血液流动 B. 减缓血液流动
    C. 防止血液倒流 D. 没有太大的作用
    【答案】C
    【解析】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在心室与离开心室的血管之间,都有瓣膜。连接左心室和主动脉的动脉瓣、连接右心室和肺动脉的动脉瓣、连接左心房和左心室的房室瓣和连接右心房和右心室的房室瓣。血液流过后,瓣膜就会合上,瓣膜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静脉血管中也存在着瓣膜。它们均起单向阀门作用,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13. 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的人会患侏儒症
    B. 甲状腺受损的蝌蚪经变态发育成成蛙
    C. 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
    D. 食物中长期缺碘的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答案】B
    【解析】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人的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A正确;
    甲状腺能够分泌甲状腺激素,该激素的功能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受损的蝌蚪经变态发育不能发育成青蛙,B错误;
    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患糖尿病,C正确;
    食物中缺碘的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D正确。
    14. 与动物相比,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中枢是(  )
    A. 语言中枢 B. 听觉中枢 C. 视觉中枢 D. 运动中枢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动物没有语言中枢,因此动物只能对各种具体的刺激做出发射,人类除了对具体信号的刺激发生反应外,还能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人类特有的发射,这类发射的建立与人类的大脑皮层中具有语言中枢有关。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脑的结构以及功能
    15.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美丽中国建设这一宏伟目标,下列哪项做法值得提倡。(  )
    A.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
    B. 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及时切断电源
    C. 不乱扔废电池以免造成重金属污染
    D. 抓捕野生生物关入笼中当宠物饲养
    【答案】C
    【解析】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森林大量被砍伐,破坏生态环境,A错误;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及时切断电源,会浪费电,造成煤炭等大量化石能源的使用,污染环境,B错误;废电池中含有汞、铅等重金属,随便丢弃废电池会造成重金属污染,所以不要乱扔废电池以免造成重金属污染,C正确;抓捕野生动物关入笼中当宠物饲养,捕杀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环境,D错误。
    16. 下列动物结构与功能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
    A. 家鸽-气囊-气体交换
    B. 蚯蚓-湿润的体壁-呼吸
    C. 蝗虫-外骨骼-保护、防止水分散失
    D. 水螅-刺细胞-捕食、防御
    【答案】A
    【解析】家鸽有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辅助呼吸,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A错误;蚯蚓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B正确;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C正确;水螅出手的周围有刺细胞,可以捕食和防御敌害,D正确。
    故选A。
    点睛: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点都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17. 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该事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促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 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毛皮
    C.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 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 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题干中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故选:D
    【考点定位】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即: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据此解答.
    18. 病毒属于生物,其主要理由是(  )
    A. 具有细胞结构 B. 能使其他生物致病
    C. 能繁殖后代 D. 具有严整的结构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因此,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病毒能够在寄主体内大量繁殖。
    考点: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19. 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生素只能杀死致病细菌,不会杀死其他细菌
    B. 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抗生素药品不会腐败变质
    C. 生病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
    D. 抗生素虽能治病,但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不利
    【答案】D
    【解析】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会杀死其他细菌,故A错误;抗生素能杀死细菌,但是抗生素药品也会腐败变质,故B错误;抗生素也不能包治百病,只能治疗细菌性疾病.滥用还会引起细菌的抗药性增强,以及杀死正常的有益菌等副作用.并不是尽早服用抗生素,便早日康复,故C错误;凡是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因此要根据病情需要,恰当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故抗生素虽能治病,但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不利,故D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安全用药的常识。
    【名师点睛】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20. 草原保护大会即将召开,组委会给狼先生发邀请函,以下哪一封狼先生能收到(  )
    A.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狼种犬属狼先生收
    B.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狼种狼先生收
    C.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食肉目哺乳纲犬科犬属狼种狼先生收
    D.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食肉目犬科犬属哺乳纲狼种狼先生收
    【答案】B
    【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狼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狼种。
    故选B。
    21. 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绵羊的白毛和山羊的直毛 B. 人的身高和体重
    C. 小刚的有耳垂和小丽的有耳垂 D. 小明的O型血和小萌的AB型血
    【答案】D
    【解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绵羊的白毛和山羊的直毛是两种生物的性状,A错误;人的身高和体重是同种生物的两种性状,B错误;小刚的有耳垂和小丽的有耳垂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小明的O型血和小萌的AB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
    22. 人能卷舌是由显性基因(D)决定的,不能卷舌是由隐性基因(d)决定的,如果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下了一个不能卷舌的男孩,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
    A. DD和DD B. DD和Dd C. Dd和Dd D. Dd和dd
    【答案】C
    【解析】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若用D表示显性基因,则d表示隐性基因。因此,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儿子,表明有耳垂是显性,亲代的组成是Dd,无耳垂是隐性,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图:
    故选C。
    点睛: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3. 近亲结婚造成的结果是所生的孩子(  )
    A. 一定会得遗传病 B. 不会得遗传病
    C. 得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小 D. 得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答案】D
    【解析】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我们要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做好婚前检查工作,把优生工作做到婚前孕前。故选D。
    24. 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B. 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C. 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D. 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答案】B
    【解析】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包括四点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A、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在生存斗争中处于劣势,将被淘汰,A正确;
    B、生物产生的变异,能适应环境,就是有利变异,对其适应环境不利,就属于不利变异,B错误;
    C、生物因为过度繁殖,数量增多,但食物和生活空间有限,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C正确;
    D、达尔文认为,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因此会出现过度繁殖的现象,D正确;
    故选B。
    点睛:掌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25. 为了宣传烟草对健康的危害,不做“校服烟民”,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向装有等量香烟烟丝的4个烧杯中分别加注20mL、30mL、40mL、50mL的蒸馏水,浸泡1天,制成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取20只大小一致、生命力旺盛的水蚤分成5等份,分别移入等量的蒸馏水及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5分钟后,测量每只水蚤每10秒心跳次数,重复3次,分别计算出平均值,绘成如图曲线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研究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的浓度
    B. 每组用4只水蚤,并且重复测量3次,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
    C. 由曲线可知,烟草浸出液可使水蚤的心率加快,浓度越小,心率越快
    D. 吸烟有害健康,学生不要吸烟
    【答案】C
    【解析】该实验是研究烟草浸出液的浓度对水蚤心跳的影响,所以变量是烟草浸出液的浓度,A正确; 每组用4只水蚤,并且重复测量3次,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B正确;由曲线可知,烟草浸出液可使水蚤的心率加快,浓度越大,心率越快,C错误;吸烟有害健康,学生不要吸烟,D正确。
    二、实验题
    26. 取同一植物相同大小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两个相同大小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1)实验分A、B两组,其中实验组为______组,对照组为______组,变量是______;
    (2)在量筒中滴加油滴的作用是______;
    (3)两个量筒中的液面会出现什么差异?A______,B__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 (1). B (2). A (3). 叶片 (4). 防止水分蒸发,干扰实验结果 (5). 枝条量筒内的液面下降较大 (6). 枝条量筒内的液面基本保持不变 (7).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的数量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
    【解析】分析:考查植物蒸腾作用。叶片是植物蒸腾作用的器官,因此,实验过程中对枝条的处理主要是针对叶片的进行的。
    详解:(1)A、B两组实验中,A组的枝条有叶片,B组的枝条没有叶片,未做处理的是对照组,因此,A组是对照组,B组是实验组,变量是叶片。
    (2)量筒内的水分可以通过蒸发散失,因此,为了防止水分蒸发,影响实验结果,用油封闭水面。
    (3)A组有叶片,能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B组无叶片,不进行蒸腾作用,水分不散,因此A枝条量内筒液面下降较大,B枝条量筒内的液面基本保持不变。原因就是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的数量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
    点睛:根据实验设置,找准实验变量,根据变量分析结果差异,是解题的关键思路。
    三、探究题
    27. 请根据光合作用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2)请写出甲图中序号②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_。
    (3)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4)为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需将乙图植物提前放在黑暗处24h,其目的是______。
    (5)实验结果:变蓝色的叶片为______(填“a”或“b”),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
    【答案】 (1). 叶 (2). 氧气 (3). 筛管 (4). 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或运走 (5). a (6). 淀粉
    【解析】试题分析:(1)植物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进行的主要器官是叶。(2)乙图b中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装置中不含二氧化碳,乙装置a中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装置中有二氧化碳,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1)叶片中因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2)由图可以知道,①和水进入植物体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②和有机物从植物体内出来,为光合作用的产物,可以判断①为二氧化碳、②为氧气。
     (3)植物光合作用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4)将乙图植物放在黑暗处24h,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或运走。
    (5)甲乙装置b中的二氧化碳被小烧杯里的氢氧化钠吸收了,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乙装置b中的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乙装置a中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乙装置a中的绿色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所以实验结果:变蓝色的叶片为a,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点睛:正确读懂图和正确的书写植物光合作用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
    四、简答题
    28. 细胞的生活靠细胞各结构的分工合作.请你将下列细胞的不同结构与其相应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库,在线粒体中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动力,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考点:细胞中的物质。
    29. 请你把下列血液成分与相应的主要功能用直线连接起来。

    【答案】
    【解析】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液具有运输、保护和防御的功能。
    详解:血液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其主要成分是水,占血液成分的90%以上,其余的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此外还有代谢的废物,所以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数量最多,约占全血容积的50%,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故答案是:

    点睛:掌握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30. 如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水草、浮萍、水绵等植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微小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_____。
    (2)下列是表示该池塘中的食物链,其中正确的一条是______。
    A.阳光→水草→虾→鱼    B.水草→虾→鱼→微生物C.水草→虾→鱼    D.虾→小鱼→大鱼
    (3)如果向池塘中投放一些大黑鱼(肉食性),则短期内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减少,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生物的数量又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4)如果该池塘被难降解的有机磷农药污染,则农药中的有毒物质会通过______不断积累。
    【答案】 (1). 分解者 (2). C (3). 自动调节 (4). 食物链
    【解析】(1)水草、浮萍、水绵都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鱼、虾、水蚤都是动物是消费者;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微小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分解者。分解者将动植物的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如果没有它们动植物的尸体将堆积如山。
    (2)阳光属于非生物成分,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成分,A错误;
    微生物属于分解者,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B错误;
    水草→虾→鱼,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C正确;
    虾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D错误。
    (3)对于大黑鱼和小鱼的关系可以用食物链表示:水草→虾→小鱼→黑鱼。从这条食物链可以看出,黑鱼是以小鱼为食的,所以若向池塘中投放一些黑鱼(肉食性),则池塘中小鱼会因为大黑鱼的捕食数量将会减少,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生物的数量又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4)如果该池塘被难降解的有机磷农药污染,则农药中的有毒物质会通过 食物链不断积累。
    31. 如图所示是四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甲与乙、丙、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无成形的______。请写出图甲⑥所指的结构名称:______。
    (2)图丁中的c是______,图乙、丙、丁都可通过产生a______来繁殖后代。
    (3)图______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4)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大多数作为______参与物质循环;有些种类是寄生生活的,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有些与动植物共生。
    【答案】 (1). 细胞核 (2). 鞭毛 (3). 菌褶 (4). 孢子 (5). 丙 (6). 分解者
    【解析】图中的甲是细菌,乙是青霉,丙是酵母菌,丁是蘑菇。甲图中1为荚膜,2为细胞壁,3为DNA,4为细胞质,5为细胞膜,6为鞭毛,丁图中a为孢子,b为菌盖,c菌褶,e营养菌丝。
    (1)甲细菌与青霉、酵母菌最大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甲中的6是鞭毛,一般具有鞭毛的细菌能运动。
    (2)图丁中的a是孢子,乙、丙、丁都通过产生a孢子来繁殖后代,甲细菌通过分裂繁殖。
    (3)上图中的丙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4)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有重要的作用,如腐生的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有的寄生在生物体内,引起生物体患病;有的能与动植物共生,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
    32. 2018年初,流感大面积袭击北京,给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流感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组成,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流感病毒是引发流感的______,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等途径传播,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老人和儿童抵抗力相对较弱,是该传染病的______。
    (3)对于流感来说,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均衡膳食,加强锻炼都是有效的预防方法。除此之外,接种疫苗,也可以增强人们对该传染病的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4)当重症流感患者因为肺功能严重受损,常规治疗对其无效时,人工心肺机(如图)可以辅助承担气体交换任务,其中氧合器模拟了______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使其处于休息状态,为患者的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答案】 (1). 遗传物质 (2). 病原体 (3). 易感人群 (4). 特异性 (5). 肺泡
    【解析】(1)流感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流感病毒是引发流感的病原体,老人和儿童抵抗力相对较弱,属于易感人群。
    (3)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体,并在人体内存留。当再有该病原体侵入时,就会被存留在人体的抗体清除,但其他病原体侵入时,它并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功能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4)当重症流感患者因为肺功能严重受损,常规治疗对其无效时,人工心肺机(如图)可以辅助承担气体交换任务,其中氧合器模拟了肺泡(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使其处于休息状态,为患者的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五、识图作答题
    33. “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交通警察的职责所在,根据下列图示分析交警执勤的行为,回答相关问题:

    (1)刘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甲中[]______的曲度可以调节,在______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______形成视觉。
    (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______反射。
    (3)“请出示你的驾驶证,行驶证”,随着刘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乙中[]______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刘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以检测是否酒驾或醉驾,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______状态,胸廓上下径缩小,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______。
    (5)进一步检查车辆时,刘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请用图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_____。
    【答案】 (1). 2晶状体 (2). 视网膜 (3).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4). 复杂 (5). 4耳蜗 (6). 舒张 (7). 升高 (8). a→b→c→d→e
    【解析】图甲中1角膜,2晶状体,3玻璃体,4视网膜,5视神经。
    图乙中1鼓膜,2听小骨,3半规管,4耳蜗。
    图丙中反射弧包括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抠、d传出神经、e效应器五部分。
    (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2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4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2)司机看见交警靠边停车的手势后,是对手势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复杂(条件)反射。
    (3)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司机听到声音,是由于4耳蜗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4)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故司机吹气时膈肌状态应是舒张的。
    (5)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a→b→c→d→e。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连线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