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2 传感器的应用(一)当堂检测题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和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B.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总表现为引力
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物体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选项A错误;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减小,斥力增大,且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选项B正确;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距离大于r0时表现为引力,选项C错误;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选项D错误。
答案:B
2.已知水银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水银分子的直径是( )
A.(B.(
C.D.
解析:水银的摩尔体积V=,水银分子的体积V0=,把水银分子看成球形,据V0=πD3得水银分子直径D=(=(,选项A正确。
答案:A
3.关于温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温度越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物体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某物体当其内能增加时,该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D.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则甲物体分子的平均速率比乙物体的平均速率大
解析: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并不意味着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变大。内能增大可能是温度升高造成的,也可能是物体的体积变化或物态变化造成的。平均动能和平均速率是不同的概念,分子的平均动能除与分子的平均速率有关外,还与分子质量有关,故只有A正确。
答案:A
4.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 )
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
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
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
解析: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而不脱落,选项D正确。
答案:D
5.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碳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以先减小后增大
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
解析: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碳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布朗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变化是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选项B错误。
答案: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就是热平衡定律
B.温度计与被测系统的温度不相同时,读不出示数
C.温度计读出的示数是它自身的温度,若它与被测系统达到热平衡时,这一示数也是被测系统的温度
D.温度计读出的示数总是被测系统的温度,无论是否达到热平衡
解析: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就是热平衡定律,即温度计与被测系统达到热平衡时温度相同,其示数也就是被测物体的温度,故A、C正确,D错误;温度计与被测系统的温度不相同时,仍有示数,B错误。
答案:AC
7.实际应用中,常用到一种双金属温度计。它是利用铜片与铁片铆合在一起的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已知图甲中双金属片被加热时,其弯曲程度会增大,则下列各种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
A.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铜、铁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
B.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测温物质比热容的不同来工作的
C.由图甲可知,铜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铁的热膨胀系数
D.由图乙可知,其双金属片的内层一定为铜,外层一定为铁
解析: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铜、铁两种金属制成的双金属片其弯曲程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来工作的,选项A正确,B错误;在图甲中,加热时,双金属片弯曲程度增大,即进一步向上弯曲,说明双金属片下层热膨胀系数较大,即铜的热膨胀系数较大,选项C正确;在图乙中,温度计示数是顺时针方向增大,说明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指针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其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在增大,故可以推知双金属片的内层一定是铁,外层一定是铜,选项D错误。
答案:AC
8.
甲
如图甲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甲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图乙中A、B、C、D四个图分别表示乙分子的速度、加速度、势能、动能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其中大致错误的是( )
乙
解析:乙分子的运动方向始终不变,即速度没有正负的转换,显然选项A错误;加速度与力的大小成正比,方向与力相同,故选项B正确;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分子势能不可能增大到正值,故选项C错误;分子动能不可能为负值,故选项D错误。
答案:ACD
二、填空题(共20分)
9.(10分)将下列实验事实与产生的原因对应起来。
实验事实:A.水与酒精混合体积变小
B.固体很难被压缩
C.细绳不易被拉断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
E.冰冻食品也会变干
产生的原因:a.固体分子也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c.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d.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e.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它们的对应关系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⑤ 。(在横线上填上实验事实与产生原因前的符号)
答案:①A—c ②B—e ③C—d ④D—b ⑤E—a
10.(10分)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在边长约为40 cm的浅盘里倒入约2 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 。(填写步骤前面的序号)
(2)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1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 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 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1)根据实验原理易知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为④①②⑤③;
(2)根据实验原理可知油酸分子直径为d= m≈5×10-10 m。
答案:(1)④①②⑤③ (2)5×10-10
三、计算题(共32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11.(16分)利用油膜法可以粗略测出阿伏加德罗常数。把密度ρ=0.8×103 kg/m3的某种油,用滴管滴一滴在水面上形成油膜,已知这滴油的体积为 V=0.5×10-3 cm3,形成的油膜面积为S=0.7 m2,油的摩尔质量M=9×10-2 kg/ml,若把油膜看成单分子层,每个油分子看成球形,那么:
(1)油分子的直径是多少?
(2)由以上数据可粗略测出阿伏加德罗常数NA是多少?(先列出计算式,再代入数值计算,只要求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1)油分子的直径
d= m=7×10-10 m。
(2)油的摩尔体积为V=
每个油分子的体积为V0=
所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NA=
代入数值解得NA=6×1023 ml-1。
答案:(1)7×10-10 m (2)6×1023 ml-1
12.(16分)已知地球表面大气压强为p0,地球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周围大气层的厚度为h,空气的摩尔质量为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试估算地球大气层内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
解析:地球表面空气的质量M=
总分子数为n=
大气总体积V=Sh=4πR2h
则分子平均距离d=
解得d= 。
答案: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2 传感器的应用(一)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2 传感器的应用(一)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3 传感器的应用(二)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3 传感器的应用(二)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选修3-2第六章 传感器3 传感器的应用(二)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选修3-2第六章 传感器3 传感器的应用(二)课后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