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 离子反应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 离子反应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凡是盐在离子方程式中都要以离子形式表示
B.离子互换反应总是向着溶液中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C.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故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写成H++OH-===H2O的形式
D.复分解反应必须同时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
【解析】 只有可溶性盐在离子方程式中才可以写成离子形式;离子反应的实质是离子的浓度或数目减小;H++OH-===H2O表示的是可溶性强酸与可溶性强碱反应生成水和可溶性盐的一类反应;复分解反应只要满足三个条件之一即可发生。
【答案】 B
2.下列物质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NaOH溶液和FeCl3溶液
B.Na2CO3溶液和稀硫酸
C.Na2SO4溶液和MgCl2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和稀盐酸
【解析】 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判断A中有沉淀生成;B中有气体产生;D中有水生成;只有C中没有发生反应。
【答案】 C
3.与铁、石灰水、石灰石都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盐酸 B.CO2
C.O2 D.Na2CO3溶液
【解析】 铁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石灰水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石灰石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都是离子反应;铁与CO2、Na2CO3溶液不反应,与O2能反应但不是离子反应。
【答案】 A
4.
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OH-+HCl===H2O+Cl-
B.Ca(OH)2+Cu2+===Ca2++Cu(OH)2
C.Fe+Cu2+===Cu+Fe2+
D.Fe+2H+===Fe3++H2↑
【解析】 A中HCl要拆成离子形式,B中Ca(OH)2应拆成离子形式,D中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2+。
【答案】 C
5.NaHCO3和NaHSO4的溶液混合后,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
A.H+和COeq \\al(2-,3) B.HCOeq \\al(-,3)和HSOeq \\al(-,4)
C.Na+、HCOeq \\al(-,3)和H+ D.HCOeq \\al(-,3)和H+
【解析】 NaHCO3和NaHSO4的电离方程式分别如下:
NaHCO3===Na++HCOeq \\al(-,3);NaHSO4===Na++H++SOeq \\al(2-,4),故D项正确。
【答案】 D
6.离子方程式COeq \\al(2-,3)+2H+===CO2↑+H2O表示( )
A.碳酸盐与盐酸之间的反应
B.一切碳酸盐与一切酸之间的反应
C.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之间的反应
D.可溶性碳酸盐与一切酸之间的反应
【解析】 COeq \\al(2-,3)只代表可溶性的碳酸盐,从此点分析选项A和选项B都是不正确的;H+只代表强酸而不是一切酸(如弱酸H2S、HF、CH3COOH等均不能用H+表示)。正确选项为C。
【答案】 C
7.下列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HCl溶液+Na2CO3溶液 HCl溶液+NaHCO3溶液
B.NaOH溶液+HCl溶液 Ba(OH)2溶液+H2SO4溶液
C.BaCl2溶液+H2SO4溶液 Ba(OH)2溶液+Na2SO4溶液
D.CaCO3+HCl溶液 Na2CO3溶液+H2SO4溶液
【解析】 A项第1组反应为2H++COeq \\al(2-,3)===CO2↑+H2O,第2组反应为H++HCOeq \\al(-,3)===CO2↑+H2O,两者不同;B项第1组反应为H++OH-===H2O,第2组反应为Ba2++2OH-+2H++SOeq \\al(2-,4)===BaSO4↓+2H2O,两者不同;C项两组反应均为Ba2++SOeq \\al(2-,4)===BaSO4↓;D项第1组反应为CaCO3+2H+===Ca2++CO2↑+H2O,第2组反应为COeq \\al(2-,3)+2H+===CO2↑+H2O。两者不同。
【答案】 C
8.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稀醋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H++OH-===H2O
B.铜粉与稀硝酸的反应:Cu+2H+===Cu2++H2↑
C.氯气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Cl2+I-===Cl-+I2
D.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稀盐酸的反应:COeq \\al(2-,3)+2H+===CO2↑+H2O
【解析】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方法是“三查”:一查电荷是否守恒,原子数是否守恒;二查物质拆分是否正确;三查物质间的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据此可知A中 CH3COOH应写成化学式;B中不可能置换出H2,不符合客观事实;C中原子不守恒。
【答案】 D
9.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SOeq \\al(2-,4)、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OH- B.NOeq \\al(-,3)
C.Ag+ D.Ba2+
【解析】 Cl-能与Ag+结合生成AgCl沉淀;SOeq \\al(2-,4)能与Ba2+结合生成BaSO4沉淀;OH-能与H+反应生成H2O。
【答案】 B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Ba2+、Cl-、SOeq \\al(2-,4)
B.Ca2+、HCOeq \\al(-,3)、Cl-、K+
C.Mg2+、Ag+、NOeq \\al(-,3)、Cl-
D.H+、Cl-、Na+、COeq \\al(2-,3)
【解析】 A中生成BaSO4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C中生成AgCl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D中生成CO2而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 B
11.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稀硫酸时,有气体生成的是( )
A.Na+、Ag+、COeq \\al(2-,3)、Cl-
B.K+、Ba2+、SOeq \\al(2-,4)、Cl-
C.Na+、K+、COeq \\al(2-,3)、Cl-
D.Na+、K+、Cl-、SOeq \\al(2-,4)
【解析】 A项,Ag+与Cl-、COeq \\al(2-,3)能发生反应,生成AgCl、Ag2CO3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项,Ba2+与SOeq \\al(2-,4)能发生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D项中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稀硫酸后,C项中的COeq \\al(2-,3)与H+可发生反应,生成CO2气体,D项中的离子与H+不能发生反应,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2.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Na+中的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稀氨水(NH3·H2O),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下列的________。
A.Cl- B.NOeq \\al(-,3)
C.COeq \\al(2-,3) D.OH-
【解析】 (1)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可能含有Cu2+、Fe3+等有色离子。
(2)加稀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肯定存在Ag+,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
(3)加稀氨水有白色沉淀出现,肯定含有Mg2+。
(4)原溶液中由于含有Ag+,阴离子中不可能含有Cl-、COeq \\al(2-,3)、OH-,一定含NOeq \\al(-,3)。
【答案】 (1)Cu2+、Fe3+
(2)Ag+ Ag++Cl-===AgCl↓
(3)Mg2+
Mg2++2NH3·H2O===Mg(OH)2↓+2NHeq \\al(+,4)
(4)B
13.写出除去下列物质中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盐酸(硫酸),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Na2CO3),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Cl(CuCl2),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除杂原则:不改变主要成分,不引进新杂质。(1)应选用BaCl2溶液;(2)选用Ca(OH)2溶液;(3)选用NaOH溶液。
【答案】 (1)适量BaCl2溶液 Ba2++SOeq \\al(2-,4)===BaSO4↓
(2)适量澄清石灰水 COeq \\al(2-,3)+Ca2+===CaCO3↓
(3)适量NaOH溶液 Cu2++2OH-===Cu(OH)2↓
14.为证实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如下:
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向烧杯中加入25 mL 1 ml·L-1的Ba(OH)2溶液和2滴酚酞溶液,再一边不断地滴加1 ml·L-1的H2SO4溶液,并轻轻振荡。试完成下列内容:
(1)实验现象及分析:①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灯泡亮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溶液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稀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解析】 要证实Ba(OH)2和H2SO4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则需证明发生反应的离子浓度发生了变化,而离子浓度变化和溶液导电性是有联系的,分析反应原理及实验设计过程,则该题不难作答。
【答案】 (1)①由红色逐渐变为浅红色,最后颜色褪去
Ba(OH)2电离出的OH-与H2SO4电离出的H+中和生成H2O,使烧杯中的c(OH-)逐渐减小,红色逐渐褪去
②随着H2SO4溶液的不断加入,灯泡亮度由明到暗以至熄灭,再逐渐变亮 开始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逐渐变小,故灯泡变暗,当烧杯中的Ba(OH)2完全反应时灯泡熄灭,后再加H2SO4,离子浓度又变大,灯泡又变亮
③Ba2+与SOeq \\al(2-,4)结合生成了BaSO4沉淀
(2)2H++SOeq \\al(2-,4)+Ba2++2OH-===BaSO4↓+2H2O
[教材习题解答]
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自由移动的离子;阳;H+;阴;OH-;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H+和OH-结合生成了难电离的H2O:H++OH-===H2O
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等难电离的物质
3.C 4.C 5.C 6.B 7.D
8.(1)NaOH===Na++OH-
(2)CuCl2===Cu2++2Cl-
(3)Fe2(SO4)3===2Fe3++3SOeq \\al(2-,4)
(4)Ba(NO3)2===Ba2++2NOeq \\al(-,3)
9.(1)Na2SO4+BaCl2===2NaCl+BaSO4↓
Ba2++SOeq \\al(2-,4)===BaSO4↓
(2)2Al+3Hg(NO3)2===3Hg+2Al(NO3)3
2Al+3Hg2+===3Hg+2Al3+
(3)Na2CO3+2HCl===2NaCl+H2O+CO2↑
COeq \\al(2-,3)+2H+===H2O+CO2↑
(4)不能发生反应;既没有沉淀或水生成,也不能放出气体,不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0.(1)CuCl2+2NaOH===Cu(OH)2↓+2NaCl
(2)HCl+NaOH===NaCl+H2O
(3)2HCl+CaCO3===CaCl2+H2O+CO2↑
(4)2HCl+Na2CO3===2NaCl+H2O+CO2↑
(5)CuCl2+Fe===FeCl2+Cu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1.金属不是电解质,电解质溶液导电是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的结果,电解质电离是其导电的前提,而金属导电是靠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实现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离子反应当堂检测题,共6页。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暑假练习练(含答案):9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重金属离子具有毒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2课时课后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