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6节 第3课时利用空间向量解决有关空间角的开放问题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6节 第3课时利用空间向量解决有关空间角的开放问题第1页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6节 第3课时利用空间向量解决有关空间角的开放问题第2页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6节 第3课时利用空间向量解决有关空间角的开放问题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6节 第3课时利用空间向量解决有关空间角的开放问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6节 第3课时利用空间向量解决有关空间角的开放问题,共24页。
    考点一 与线面角有关的探索性问题
    【例1】 (2019·湖北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等边△ABC的边长为3,点D,E分别是AB,BC上的点,且满足eq \f(AD,DB)=eq \f(CE,EA)=eq \f(1,2)(如图(1)),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二面角A1-DE-B成直二面角,连接A1B,A1C(如图(2)).
    (1)求证:A1D⊥平面BCED;
    (2)在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P,使直线PA1与平面A1BD所成的角为60°?若存在,求出PB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证明 题图(1)中,由已知可得:
    AE=2,AD=1,A=60°.
    从而DE=eq \r(12+22-2×1×2×cs 60°)=eq \r(3).
    故得AD2+DE2=AE2,∴AD⊥DE,BD⊥DE.
    ∴题图(2)中,A1D⊥DE,BD⊥DE,
    ∴∠A1DB为二面角A1-DE-B的平面角,
    又二面角A1-DE-B为直二面角,
    ∴∠A1DB=90°,即A1D⊥DB,
    ∵DE∩DB=D且DE,DB⊂平面BCED,
    ∴A1D⊥平面BCED.
    (2)解 存在.由(1)知ED⊥DB,A1D⊥平面BCED.
    以D为坐标原点,以射线DB、DE、DA1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如图,
    过P作PH∥DE交BD于点H,
    设PB=2a(0≤2a≤3),则BH=a,PH=eq \r(3)a,DH=2-a,
    易知A1(0,0,1),P(2-a,eq \r(3)a,0),E(0,eq \r(3),0),
    所以eq \(PA1,\s\up6(→))=(a-2,-eq \r(3)a,1).
    因为ED⊥平面A1BD,
    所以平面A1BD的一个法向量为eq \(DE,\s\up6(→))=(0,eq \r(3),0).
    因为直线PA1与平面A1BD所成的角为60°,所以sin 60°=eq \f(|\(PA1,\s\up6(→))·\(DE,\s\up6(→))|,|\(PA1,\s\up6(→))||\(DE,\s\up6(→))|)=eq \f(3a,\r(4a2-4a+5)×\r(3))=eq \f(\r(3),2),解得a=eq \f(5,4).
    ∴PB=2a=eq \f(5,2),满足0≤2a≤3,符合题意.
    所以在线段BC上存在点P,使直线PA1与平面A1BD所成的角为60°,此时PB=eq \f(5,2).
    规律方法 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策略是执果索因,其结论明确需要求出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将题设和结论都视为已知条件即可迅速找到切入点,建立方程(组)并解方程(组),若有解,则存在并求得结论成立的条件,若无解,则不存在.
    【训练1】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底面ABCD,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45°,AD=AP=2,AB=DP=2eq \r(2),E为CD的中点,点F在线段PB上.
    (1)求证:AD⊥PC;
    (2)试确定点F的位置,使得直线EF与平面PDC所成的角和直线EF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相等.
    (1)证明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连接AC,因为AB=2eq \r(2),BC=2,∠ABC=45°,
    由余弦定理得,AC2=AB2+BC2-2·AB·BC·cs 45°=4,得AC=2,所以AC2+BC2=AB2,
    所以∠ACB=90°,即BC⊥AC.
    又AD∥BC,所以AD⊥AC,
    因为AD=AP=2,DP=2eq \r(2),
    所以AD2+AP2=DP2,所以PA⊥AD,
    又AP∩AC=A,所以AD⊥平面PAC,所以AD⊥PC.
    (2)解 因为侧面PAD⊥底面ABCD,PA⊥AD,所以PA⊥底面ABCD,所以直线AC,AD,AP两两互相垂直,以A为原点,直线AD,AC,AP为坐标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则A(0,0,0),D(-2,0,0),C(0,2,0),B(2,2,0),E(-1,1,0),P(0,0,2),所以eq \(PC,\s\up6(→))=(0,2,-2),eq \(PD,\s\up6(→))=(-2,0,-2),eq \(PB,\s\up6(→))=(2,2,-2).
    设eq \f(PF,PB)=λ(λ∈[0,1]),则eq \(PF,\s\up6(→))=(2λ,2λ,-2λ),F(2λ,2λ,-2λ+2),
    所以eq \(EF,\s\up6(→))=(2λ+1,2λ-1,-2λ+2),
    易得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为m=(0,0,1).
    设平面PDC的法向量为n=(x,y,z),
    由eq \b\lc\{(\a\vs4\al\c1(n·\(PC,\s\up6(→))=0,,n·\(PD,\s\up6(→))=0,))得eq \b\lc\{(\a\vs4\al\c1(2y-2z=0,,-2x-2z=0,))
    令x=1,得n=(1,-1,-1).
    因为直线EF与平面PDC所成的角和直线EF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相等,
    所以|cs 〈eq \(EF,\s\up6(→)),m〉|=|cs 〈eq \(EF,\s\up6(→)),n〉|,
    即eq \f(|\(EF,\s\up6(→))·m|,|\(EF,\s\up6(→))||m|)=eq \f(|\(EF,\s\up6(→))·n|,|\(EF,\s\up6(→))||n|),所以|-2λ+2|=eq \b\lc\|\rc\|(\a\vs4\al\c1(\f(2λ,\r(3)))),
    即eq \r(3)|λ-1|=|λ|(λ∈[0,1]),解得λ=eq \f(3-\r(3),2),
    所以eq \f(PF,PB)=eq \f(3-\r(3),2).
    即当eq \f(PF,PB)=eq \f(3-\r(3),2)时,直线EF与平面PDC所成的角和直线EF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相等.
    考点二 与二面角有关的探索性问题 多维探究
    角度1 已知二面角探求长度
    【例2-1】 (2019·潍坊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D∥BC,∠ADC=90°,平面PAD⊥底面ABCD,Q为AD的中点,M是棱PC上的点,PA=PD=2,BC=eq \f(1,2)AD=1,CD=eq \r(3).
    (1)求证:平面PBC⊥平面PQB;
    (2)当PM的长为何值时,平面QMB与平面PDC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为60°?
    (1)证明 ∵AD∥BC,Q为AD的中点,BC=eq \f(1,2)AD,
    ∴BC∥QD,BC=QD,
    ∴四边形BCDQ为平行四边形,∴BQ∥CD.
    ∵∠ADC=90°,∴BC⊥BQ.
    ∵PA=PD,AQ=QD,∴PQ⊥AD.
    又∵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
    ∴PQ⊥平面ABCD,∴PQ⊥BC.
    又∵PQ∩BQ=Q,∴BC⊥平面PQB.
    ∵BC⊂平面PBC,∴平面PBC⊥平面PQB.
    (2)解 由(1)可知PQ⊥平面ABCD.如图,以Q为原点,分别以QA,QB,QP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Q(0,0,0),D(-1,0,0),P(0,0,eq \r(3)),B(0,eq \r(3),0),C(-1,eq \r(3),0),
    ∴eq \(QB,\s\up6(→))=(0,eq \r(3),0),eq \(DC,\s\up6(→))=(0,eq \r(3),0),eq \(DP,\s\up6(→))=(1,0,eq \r(3)),eq \(PC,\s\up6(→))=(-1,eq \r(3),-eq \r(3)).
    设eq \(PM,\s\up6(→))=λeq \(PC,\s\up6(→)),则eq \(PM,\s\up6(→))=(-λ,eq \r(3)λ,-eq \r(3)λ),且0≤λ≤1,得M(-λ,eq \r(3)λ,eq \r(3)-eq \r(3)λ),∴eq \(QM,\s\up6(→))=(-λ,eq \r(3)λ,eq \r(3)(1-λ)).
    设平面MBQ的法向量为m=(x,y,z),则
    eq \b\lc\{(\a\vs4\al\c1(\(QM,\s\up6(→))·m=0,,\(QB,\s\up6(→))·m=0,))即eq \b\lc\{(\a\vs4\al\c1(-λx+\r(3)λy+\r(3)(1-λ)z=0,,\r(3)y=0.))
    令x=eq \r(3),则y=0,z=eq \f(λ,1-λ),
    ∴平面MBQ的一个法向量为m=eq \b\lc\(\rc\)(\a\vs4\al\c1(\r(3),0,\f(λ,1-λ))).
    设平面PDC的法向量为n=(x′,y′,z′),则
    eq \b\lc\{(\a\vs4\al\c1(\(DC,\s\up6(→))·n=0,,\(DP,\s\up6(→))·n=0,))即eq \b\lc\{(\a\vs4\al\c1(\r(3)y′=0,,x′+\r(3)z′=0.))
    令x′=3,则y′=0,z′=-eq \r(3),
    ∴平面PDC的一个法向量为n=(3,0,-eq \r(3)).
    ∴平面QMB与平面PDC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为60°,
    ∴cs 60°=eq \f(|n·m|,|n||m|)=eq \f(\b\lc\|\rc\|(\a\vs4\al\c1(3\r(3)-\r(3)·\f(λ,1-λ))),\r(12)·\r(3+\b\lc\(\rc\)(\a\vs4\al\c1(\f(λ,1-λ)))\s\up12(2)))=eq \f(1,2),
    ∴λ=eq \f(1,2).∴PM=eq \f(1,2)PC=eq \f(\r(7),2).
    角度2 已知二面角探求角度
    【例2-2】 (2019·河北“五个一”名校联考)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CD,∠ABC=60°,AB=2BC=2CD,四边形DCEF是正方形,N,G分别是线段AB,CE的中点.
    (1)(一题多解)求证:NG∥平面ADF;
    (2)设二面角A-CD-F的大小为θeq \b\lc\(\rc\)(\a\vs4\al\c1(\f(π,2)

    相关试卷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讲与练 第8章 第6节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讲与练 第8章 第6节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含解析),共14页。

    2024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导与练)第七章第6节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这是一份2024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导与练)第七章第6节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共10页。

    (新高考)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8.6.1《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8.6.1《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求二面角的大小,利用空间向量求距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