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7节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试卷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7节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第1页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7节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第2页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7节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7节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7节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仰角和俯角,方位角,方向角,坡度,5小时能截住该走私船?,所以CD=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 识 梳 理
    1.仰角和俯角
    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叫俯角(如图1).
    2.方位角
    从正北方向起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叫做方位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α(如图2).
    3.方向角:正北或正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锐角,如南偏东30°,北偏西45°等.
    4.坡度: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
    [微点提醒]
    1.不要搞错各种角的含义,不要把这些角和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弄混.
    2.解决与平面几何有关的计算问题关键是找清各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应用正、余弦定理求解.
    基 础 自 测
    1.判断下列结论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东北方向就是北偏东45°的方向.( )
    (2)从A处望B处的仰角为α,从B处望A处的俯角为β,则α,β的关系为α+β=180°.( )
    (3)俯角是铅垂线与视线所成的角,其范围为eq \b\lc\[\rc\](\a\vs4\al\c1(0,\f(π,2))).( )
    (4)方位角与方向角其实质是一样的,均是确定观察点与目标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
    解析 (2)α=β;(3)俯角是视线与水平线所构成的角.
    答案 (1)√ (2)× (3)× (4)√
    2.(必修5P11例1改编)如图所示,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所在的同侧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为50 m,∠ACB=45°,∠CAB=105°后,就可以计算出A,B两点的距离为( )
    A.50eq \r(2) m B.50eq \r(3) m
    C.25eq \r(2) m D.eq \f(25\r(2),2) m
    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eq \f(AB,sin∠ACB)=eq \f(AC,sin ∠ABC),
    又∵∠ABC=30°,
    ∴AB=eq \f(ACsin∠ACB,sin ∠ABC)=eq \f(50×\f(\r(2),2),\f(1,2))=50eq \r(2)(m).
    答案 A
    3.(必修5P15练习T3改编)如图所示,D,C,B三点在地面的同一条直线上,DC=a,从C,D两点测得A点的仰角分别为60°,30°,则A点离地面的高度AB=________.
    解析 由已知得∠DAC=30°,△ADC为等腰三角形,
    AD=eq \r(3)a,所以在Rt△ADB中,AB=eq \f(1,2)AD=eq \f(\r(3),2)a.
    答案 eq \f(\r(3),2)a
    4.(2018·济南月考)如图,两座灯塔A和B与海岸观察站C的距离相等,灯塔A在观察站南偏西40°,灯塔B在观察站南偏东60°,则灯塔A在灯塔B的( )
    A.北偏东10° B.北偏西10°
    C.南偏东80° D.南偏西80°
    解析 由条件及图可知,∠A=∠CBA=40°,
    又∠BCD=60°,所以∠CBD=30°,
    所以∠DBA=10°,
    因此灯塔A在灯塔B的南偏西80°.
    答案 D
    5.(2017·浙江卷)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可以估算圆周率π,理论上能把π的值计算到任意精度.祖冲之继承并发展了“割圆术”,将π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其结果领先世界一千多年.“割圆术”的第一步是计算单位圆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S6,S6=________.
    解析 如图,连接正六边形的对角线,将正六边形分成六个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从而S6=6×eq \f(1,2)×12×sin 60°=eq \f(3\r(3),2).
    答案 eq \f(3\r(3),2)
    6.(2019·天津和平区调研)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在BC边上,AD⊥AC,sin ∠BAC=eq \f(2\r(2),3),AB=3eq \r(2),AD=3,则BD的长为________.
    解析 因为sin∠BAC=eq \f(2\r(2),3),且AD⊥AC,
    所以sineq \b\lc\(\rc\)(\a\vs4\al\c1(\f(π,2)+∠BAD))=eq \f(2\r(2),3),
    所以cs∠BAD=eq \f(2\r(2),3),在△BAD中,由余弦定理,
    得BD=eq \r(AB2+AD2-2AB·ADcs ∠BAD)
    =eq \r((3\r(2))2+32-2×3\r(2)×3×\f(2\r(2),3))=eq \r(3).
    答案 eq \r(3)
    考点一 求距离、高度问题 多维探究
    角度1 测量高度问题
    【例1-1】 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到A处时测得公路北侧一山顶D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行驶600 m后到达B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75°的方向上,仰角为30°,则此山的高度CD=________m.
    解析 由题意,在△ABC中,∠BAC=30°,∠ABC=180°-75°=105°,故∠ACB=45°.
    又AB=600 m,故由正弦定理得eq \f(600,sin 45°)=eq \f(BC,sin 30°),
    解得BC=300eq \r(2)(m).
    在Rt△BCD中,CD=BC·tan 30°=300eq \r(2)×eq \f(\r(3),3)=100eq \r(6)(m).
    答案 100eq \r(6)
    规律方法 1.在处理有关高度问题时,要理解仰角、俯角(它是在铅垂面上所成的角)、方向(位)角(它是在水平面上所成的角)是关键.
    2.在实际问题中,可能会遇到空间与平面(地面)同时研究的问题,这时最好画两个图形,一个空间图形,一个平面图形,这样处理起来既清楚又不容易搞错.
    3.注意山或塔垂直于地面或海平面,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训练1】 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时可以选与塔底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点C与D,测得∠BCD=15°,∠BDC=30°,CD=30,并在点C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60°,则塔高AB等于( )
    A.5eq \r(6) B.15eq \r(3) C.5eq \r(2) D.15eq \r(6)
    解析 在△BCD中,∠CBD=180°-15°-30°=135°.
    由正弦定理得eq \f(BC,sin 30°)=eq \f(30,sin 135°),
    所以BC=15eq \r(2).
    在Rt△ABC中,∠ACB=60°,
    AB=BCtan ∠ACB=15eq \r(2)×eq \r(3)=15eq \r(6).
    答案 D
    角度2 测量距离问题
    【例1-2】 如图所示,某旅游景点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峰,山上有一条笔直的山路BC和一条索道AC,小王和小李打算不坐索道,而是花2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徒步攀登,已知∠ABC=120°,∠ADC=150°,BD=1 km,AC=3 km.假设小王和小李徒步攀登的速度为每小时1 250米,请问:两位登山爱好者能否在2个小时内徒步登上山峰?(即从B点出发到达C点)
    解 在△ABD中,由题意知,∠ADB=∠BAD=30°,
    所以AB=BD=1 km,因为∠ABD=120°,由正弦定理得eq \f(AB,sin ∠ADB)=eq \f(AD,sin ∠ABD),解得AD=eq \r(3) km,
    在△ACD中,
    由AC2=AD2+CD2-2AD·CD·cs 150°,
    得9=3+CD2+2eq \r(3)×eq \f(\r(3),2)CD,
    即CD2+3CD-6=0,解得CD=eq \f(\r(33)-3,2) km,
    BC=BD+CD=eq \f(\r(33)-1,2) km,
    两个小时小王和小李可徒步攀登1 250×2=2 500米,
    即2.5千米,而eq \f(\r(33)-1,2)

    相关试卷

    2024年数学高考大一轮复习第四章 §4.9 解三角形及其应用举例:

    这是一份2024年数学高考大一轮复习第四章 §4.9 解三角形及其应用举例,共4页。

    2024年数学高考大一轮复习第四章 §4.9 解三角形及其应用举例:

    这是一份2024年数学高考大一轮复习第四章 §4.9 解三角形及其应用举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米 C.2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第四章 §4.8 解三角形及其应用举例: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第四章 §4.8 解三角形及其应用举例,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1,sin 18°≈0,124,CD约为19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