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5.3什么是几何证明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60294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5.3什么是几何证明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60294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青岛版八年级上册5.3 什么是几何证明教案及反思
展开5.3什么是几何证明
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事实、定理的意义,掌握本节中提出的基本事实,了解除了基本事实外,命题的真实性必须经过证明;
2.初步了解几何证明的三个步骤,通过例题了解几何证明的书写格式,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感受证明过程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依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几何证明的书写格式,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感受证明过程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依据;
难点: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是真的吗?需要证明吗?(基本事实)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对顶角相等。这是真的吗?需要证明吗?(定理)
设置这一情景,与学生的学习经验紧密相连,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二是适当的渗透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1.问题导读:
知识点一:基本事实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基本事实。
(2)在此章节之前已经学过的基本事实: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证明。
知识点二:定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定理。
2.合作交流:
(1)以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如何解决本节情境导入提出的问题.
(2)欣赏课本162-163页两个定理的证明过程,体会几何证明的过程
个性化设计:
我们还可以利用数轴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应分哪些步骤?在书写格式上应注意哪些问题?与同伴交流
3.精讲点拨:
几何证明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步骤:
(1)根据题意, ,
(2)结合图形,写出 、 ,其中“ ”是命题的条件,“ “是命题的结论。书写时,应把命题中的 和图形所表达的 转化为 。
(3)找出由 推出 的途径,写出 ,证明要求每一步推理都要 ,推理的根据包括命题给出的 ,已经学过的 、 ,已经证明过的 。
例1.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已知:
求证:
证明:
思考:
【1】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你能证明吗?
【2】分析这两个命题,你能发现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之间有什么关系?
(1)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 ,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 ,那么这两个命题互逆命题,如果把 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 。
(2)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 ,那么这个逆命题就是原来定理的逆定理。
(三)学以致用:
1、巩固新知:
165页 练习1
165页 习题5.3 练习第1、3题.
2、能力提升:
如图所示,AD‖BC ,∠B=∠D, 求证:AB‖CD
个性化设计:
(四)达标测评:
1、选择题:
如图,点B是⊿ADC的边AD的延长线上的一点,DE∥AC,若∠C=500, ∠BDE=600则∠CDB=( )
A 700 B 1000 C 1100 D 1200
2、填空题:
如图,完成推理过程,
(1)若∠A= ,则AC∥ED, ( )。
(2)若∠2= ,则AC∥ED,( )。
(3)若∠A+ =1800,则AB∥FD,( )。
(4)若∠2+ =1800,则AC∥ED,( )。
3、解答题:
【1】说明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假命题:
(1)如果一个整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3,那么这个整数能被3整除;
(2)直角都相等。
【2】如图,已知AC∥FG,∠1=∠2.求证:DE∥FG.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作业布置
1、165页 练习2 习题5.3 第2,4题.
2、反思:补充完善自己的数学成长记录,感受自己的点滴进步
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册5.3 一次函数教案: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5.3 一次函数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索研究——我挑战 ,我快乐,自主学习——我挑战,我快乐,能力提升——个人风采展示题,链接生活——我应用,我快乐,体验成功——个人魅力题,回眸盘点——我反思,我快乐,拓展延伸——我设计,我快乐,课后作业——我练习,我快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5.3 一次函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3 一次函数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5.3 一次函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5.3 一次函数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