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北京市中考生物总复习主题训练一(word版 含答案)

    2021年北京市中考生物总复习主题训练一(word版 含答案)第1页
    2021年北京市中考生物总复习主题训练一(word版 含答案)第2页
    2021年北京市中考生物总复习主题训练一(word版 含答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北京市中考生物总复习主题训练一(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北京市中考生物总复习主题训练一(word版 含答案),共20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2020·西城二模] 下列四项研究中,利用观察法即可完成的是( )
    A.鸡卵的外形及内部结构
    B.天竺葵叶片在光下产生氧气
    C.毒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D.北海公园中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2.[2020·怀柔二模] 在测量某植物叶的周长活动中,小明同学连续测量叶的周长三次,数值分别为了12 cm、11.6 cm、12.2 cm,最终结果应记录为( )
    A.12.1 cm cm
    C.12.2 cm cm
    3.[2020·房山二模] 显微镜下观察叶片气孔时,若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变为图乙,①~⑤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图ZT1-1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装片
    A.①→②→③→④
    B.⑤→④→②→③
    C.②→①→⑤→④
    D.④→③→⑤→②
    4.[2020·海淀二模]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将视野由甲变成乙,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图ZT1-2
    A.转动转换器
    B.向左移动玻片
    C.转动细准焦螺旋
    D.调节视野亮度
    5.[2020·密云二模] 月季叶肉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B.细胞膜
    C.叶绿体D.液泡
    6.[2020·顺义二模] 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酒精对细胞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相同的新鲜杨梅各5颗分别放入编号为1号和2号的杯子中;②1号杯中加入适量的清水,2号杯中加入等量的高度白酒;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如图ZT1-3所示。请你推测2号杯中液体颜色变红的主要原因是( )
    图ZT1-3
    A.酒精破坏了细胞的细胞膜
    B.酒精破坏了细胞的细胞壁
    C.酒精破坏了细胞的细胞质
    D.酒精破坏了细胞的细胞核
    7.[2020·东城二模] 植物叶肉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
    A.细胞膜B.细胞质
    C.叶绿体D.细胞核
    8.[2020·北京适应性测试] 月季是北京市市花,其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
    A.系统B.器官
    C.组织D.细胞
    9.[2020·西城二模] 下列器官属于同一系统的是( )
    图ZT1-4
    A.③④B.②④
    C.②③D.①④
    10.[2020·海淀二模] 草履虫生活在水中,其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
    A.表膜B.鳃C.体壁D.肺
    11.[2020·延庆一模] 周末外出踏青时,小华不小心摔倒,划破了皮肤并感到疼痛,并伴随有出血。以上现象说明皮肤中包含的组织有( )
    A.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B.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分生组织
    C.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肌肉组织
    D.营养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12.[2020·北京适应性测试] 将下列人体结构从微观到宏观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①神经元 ②大脑 ③神经组织 ④神经系统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
    13.[2020·北京适应性测试] 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B.在细胞内完成食物的消化
    C.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可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
    14.下列现象主要是由于受阳光影响而产生的是( )
    A.朵朵葵花向太阳
    B.仙人掌的叶演变成刺状
    C.植物根向地生长
    D.北方森林以针叶林为主
    15.仙人掌的叶呈针形,以及“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分、温度B.温度、水分
    C.土壤、温度D.温度、温度
    16.[2020·石景山二模] 生态瓶是一个密闭的环境,里面的水草、小鱼、小虾能够生活很长时间,生态瓶里放置水草的主要目的是( )
    图ZT1-5
    A.增强观赏性B.提供氧气
    C.提供无机营养D.增加二氧化碳含量
    17.[2020·北京适应性测试] 温榆河湿地公园是北京最大的“绿肺”,园内有多种植物,以及蝴蝶、蜻蜓等多种动物。该公园有利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调度,也为市民休闲提供了好去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园中所有动植物构成生态系统
    B.蝴蝶、蜻蜓等属于消费者
    C.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
    D.公园建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18.下列各选项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B.凤凰岭公园里的全部生物
    C.北京植物园的所有植物
    D.大兴野生动物园的所有动物
    19.[2020·房山区适应性练习] 与香山的红叶相比,坡峰岭的红叶却别有一番情致。如果说深秋香山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那么坡峰岭则是“红叶绿中游,彩练当空舞”,艳丽的色彩源自这里种类丰富的植物资源。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坡峰岭中所有的植物构成了生态系统
    B.使叶片呈现红、黄、绿等不同颜色的物质都位于液泡内
    C.坡峰岭中丰富的植物资源为生活在这里的动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
    D.在坡峰岭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
    20.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B.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是相互独立的
    21.[2020·延庆一模] 下列关于该食物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图ZT1-6
    A.该食物网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
    B.鼠与昆虫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C.草→昆虫→鸟→鹰是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D.狐和鹰的能量最终来自草固定的太阳能
    22.[2020·东城一模] 如图ZT1-7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ZT1-7
    A.图中的青草属于生产者
    B.图中一共有5条食物链
    C.蜘蛛与青蛙只有捕食关系
    D.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
    23.[2020·房山一模] 为了探究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从某校园不同地方(操场沙坑、枯树周围、菜园)采取土样(如图ZT1-8所示),分别放在三个培养皿中,并且在培养皿中放入卷烟纸。经单一变量处理的情况下,在恒温箱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图ZT1-8
    A.实验结果说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B.实验结果不同可能是三个采样地分解者的数量和种类的不同
    C.此校园生态系统分解者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此校园的生态系统
    24.[2020·顺义初三期末] 汉石桥湿地是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每年有大批迁徙的水鸟在此中转。研究者在1~12月,每半个月用高倍望远镜对观察到的水鸟进行分类计数,结果如图ZT1-9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图ZT1-9
    A.春、秋两季是汉石桥湿地观鸟的最佳时期
    B.鸟类的迁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汉石桥湿地为迁徙的水鸟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
    D.水鸟迁徙不会影响汉石桥湿地其他生物的数量
    25.[2020·东城二模] 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科研人员在长白山的头道白河流域研究了与中华秋沙鸭生活在同一环境、且有关系的动物类群组成(如图ZT1-10)。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ZT1-10
    A.科研人员进行此项研究时使用了调查法
    B.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图中的生物种类无关
    C.图中各种动物与秋沙鸭之间主要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D.保护此区域的鱼类资源是增加秋沙鸭数量的途径之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26.[2020·房山初三期末] 玉米是常见的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据图ZT1-11回答问题:
    图ZT1-11
    (1)组成玉米植株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如图一所示,若A经过a过程形成B1~B4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a生理过程指的是 。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C属于 ,玉米相较于人体缺少的是 层次。
    (3)某同学观察玉米叶片过叶脉横切图时按照规范操作,看到图二中的两个视野。图乙是图甲圆形区域的放大,从图甲到图乙是物镜换成高倍镜后,调节图三中[ ] (填“粗”或“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如果该同学感觉视野较暗,调节图三中 (填序号),除此之外还可以调节遮光器上的 。
    27.[2020·顺义区二模改编] 某校七年级的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到湿地公园研学旅行,对该公园的生物与环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图一表示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ZT1-12
    (1)该实践活动中,对生物种类的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 。
    (2)图一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与昆虫的关系是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 的角色。
    (3)图二中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 ,则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
    (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图三中 (填数字)过程开始的,其中作为分解者的是 。
    (5)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鼠和昆虫大量增多时,该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出现鼠害、蝗灾等现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6)如果该环境遭到重金属污染,由于生物体不能分解或排出重金属,导致 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这种现象称为有毒物质的 。
    28.[2020·北京清华附中零模] 近年来,我国的内陆湖泊、池塘等区域经常爆发“水华”现象。发生“水华”的水体往往会散发出腥臭,同时也影响水中其他生物的生存。下表为科研人员治理某池塘水华过程中,测得的水体中各种生物的密度,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续表)
    (1)藻类、水草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但藻类过度繁殖会导致水体的无机盐迅速耗尽,水体中的植物随之死亡。
    (2)据表可知,科研人员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治理“水华”。治理第1天,科研人员向池塘中投放了 ,随着治理天数增加至第42天,池塘中藻类密度逐渐 ,而水草密度逐渐 ,说明二者之间存在 关系。
    (3)与治理前相比,治理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说明其 能力增强。
    29.[2020·通州初三期末改编] 图ZT1-13中,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图ZT1-13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
    (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
    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 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 ,由此,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3)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 。
    (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 ,它通过生理过程 (填序号),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
    (5)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算怎么做? 。
    30.[2020·房山二模] 白星花金龟(如图ZT1-14)是一种常见昆虫,成虫喜食棉花等农作物,喜鹊、乌鸦等可捕食其成虫。幼虫取食腐烂的玉米秸秆和蔬菜、水果等,可用于处理农业垃圾和餐厨垃圾,其排出的粪砂经过微生物分解后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
    图ZT1-14
    (1)请根据题目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 。
    (2)棉花的开花期,白星花金龟取食花(除花瓣以外)各部分,致使棉花不能 ,造成棉花减产。在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你有什么防治白星花金龟的好方法,请写出一条具体建议: 。
    (3)白星花金龟幼虫取食腐烂的玉米秸秆和蔬菜、水果等,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它属于 。排出的粪砂经过微生物分解后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促进了生态系统的 。
    图ZT1-15
    (4)由于白星花金龟幼虫在农业和生活上的用处很大,所以白星花金龟幼虫具有养殖价值。为确定白星花金龟的饲养密度,研究人员分别放置白星花金龟幼虫3.00 kg/m2、4.00 kg/m2、5.00 kg/m2、6.00 kg/m2、7.00 kg/m2,定期投放同等质量、同等状态的玉米秸秆,连续饲养15天后,统计白星花金龟幼虫的成活率及取食率如图ZT1-15。
    据图可知,当饲养密度为5.00 kg/m2时, 最高,饲养密度最适宜。
    31.[2020·北京] 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 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 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 。
    (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 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 。
    (4)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 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参考答案】
    1.A [解析]研究鸡卵的外形及内部结构,需要用观察法,A正确;天竺葵叶片在光下产生氧气需要用实验法,B错误;毒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需要用调查法,C错误;北海公园中生物的种类与数量,需要用调查法,D错误。
    [高效记忆]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等,其中观察法和实验法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
    2.B [解析]小明同学连续测量叶的周长三次,数值分别为12 cm、11.6 cm、12.2 cm,则叶的周长平均值为11.93 cm。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3.B [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甲中细胞小,乙中细胞大,甲为低倍镜下的视野,乙为高倍镜下的视野。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首先将在低倍镜下要观察的气孔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若视野太暗,可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最后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即可,故选B。
    4.B [解析]若要将视野由甲变成乙,首先要把待观察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移动玻片;再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来观察物像,最后调节光圈和反光镜来提高视野亮度,故B错误。
    [方法提示]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视野的主要变化:物像变大、视野变暗;调节视野的过程:①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在哪个方向就往哪个方向移动装片,即可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②转动转换器——低倍物镜换为高倍物镜;③调节视野亮度——调大光圈(入光量多)、换凹面镜(有聚光作用);④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距直至看到清晰的像。
    5.B [解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高效记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6.A [解析]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号杯中液体颜色变红的主要原因是酒精破坏了杨梅细胞的细胞膜,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故选A。
    7.D [解析]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细胞质的流动性加速了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B不符合题意。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将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不符合题意。细胞核内含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有遗传信息,因此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D符合题意。
    8.D [解析]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9.A [解析]①为大脑,属于神经系统,②是肺,属于呼吸系统,③为肝脏,属于消化系统,④是胃,属于消化系统,所以属于同一系统的为③④。
    10.A [解析]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其结构较简单,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表膜。A正确。
    11.A [解析]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表皮位于皮肤的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属于神经组织。小华不慎划破了皮肤,流出了血,并感到疼,说明伤到了真皮,真皮内有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高效记忆]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
    [易错分析]保护组织与上皮组织易混淆。保护组织是植物组织,上皮组织是动物组织。
    12.B [解析]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大脑为器官。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故B正确。
    [高效记忆]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13.C [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所有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A、B、D正确。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C不正确。
    [高效记忆]生物的基本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14.A [解析]朵朵葵花向太阳所表现出的是生物(葵花)能对外界的刺激(太阳)作出反应(向太阳),因此朵朵葵花向太阳是由于受阳光影响而产生的,A正确;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仙人掌的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与阳光无关,B错误;根向地生长是受体内生长素的影响,与阳光无关,C错误;北方的冬季温度很低,针叶林可以适应寒冷的天气,与阳光无关,D错误。
    15.A [解析]仙人掌的叶子变成刺,可以减少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 ℃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的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得晚,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16.B [解析]该生态瓶属于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其中水草属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并制造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需要,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所以放置水草的主要目的是消耗二氧化碳提供氧气,同时制造有机物,B正确。
    17.A [解析]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蝴蝶、蜻蜓等动物属于消费者。公园中生物种类繁多,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故A错误。
    [高效记忆]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18.A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既包括了公园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正确。凤凰岭公园里的全部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错误。北京植物园的所有植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生产者,没有其他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错误。大兴野生动物园的所有动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动物部分,没有其他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错误。
    19.C [解析] 坡峰岭中所有的植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生产者,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叶绿体中也含有使叶片呈现出绿色和黄色等不同颜色的物质,B错误;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C正确;没有分解者,各种动植物的遗体、粪便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D错误。
    20.D [解析]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A正确。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B正确。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C正确。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D错误。
    21.C [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由生产者开始,到最高营养级结束,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草→昆虫→鼠→蛇→鹰是最长的一条食物链,C错误。
    22.C [解析]青蛙以蜘蛛为食,它们之间有捕食关系;青蛙和蜘蛛又都以食草昆虫为食,它们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
    23.D [解析]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A正确。不同环境中分解者的数量和种类也不同,B正确。生态系统中任何生物的能量都最终来自太阳能,C正确。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光、温度等)组成,D错误。
    24.D [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春、秋两季是水鸟数量最多的时候,是汉石桥湿地观鸟的最佳时期,A正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方面,鸟类的迁徙就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正确。汉石桥湿地构成一个生态系统,为迁徙的水鸟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C正确。水鸟为消费者,水鸟迁徙会影响汉石桥湿地其他生物的数量,D错误。故选D。
    25.B [解析]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于长白山的头道白河流域范围很大,所以科研人员在进行此项研究时使用了调查法,A正确。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调节能力就越弱。所以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图中的生物种类有关,B错误。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各种动物与秋沙鸭之间主要是捕食和竞争关系,C正确。由题图中可以看出秋沙鸭的食物中主要是鱼类,其次是两栖类,所以保护此区域的鱼类资源是增加秋沙鸭数量的途径之一,D正确。故选B。
    26.(1)细胞 (2)细胞分化 器官 系统
    (3)⑥ 细 ⑦ 光圈
    [解析](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经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新形成的细胞不断长大,慢慢地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群细胞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由此可见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器官,因此C代表器官。绿色开花植物相较于高等动物缺少系统层次。
    (3)图甲放大倍数较小,视野较亮,图乙放大倍数较大,视野较暗。把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后应调节[⑥]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若视野较暗,应调节[⑦]反光镜和遮光器上的光圈。
    27.(1)调查法 (2)捕食和竞争 消费者
    (3)丁→乙→甲→丙 昆虫 (4)① C
    (5)自动调节(或自我调节)
    (6)鹰 富集
    [解析](1)通过调查法,研究生物的种类和生物之间的关系。
    (2)图一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与昆虫都吃绿色植物,而杂食性鸟还捕食昆虫,所以二者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图二表示该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与图一中的食物链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相对应,故乙表示的生物是昆虫。
    (4)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即图三中的[①]光合作用。根据图中A、B、C间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关系判断,C为分解者。
    (5)在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若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失调。
    (6)生物体不能分解或排出重金属,导致鹰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这种现象称为有毒物质的富集。
    28.(1)生产者
    (2)无齿贝类 下降 上升 竞争
    (3)自动调节(或自我调节)
    [解析](1)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因此材料中的藻类、水草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据表可知,科研人员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治理“水华”。治理第1天,科研人员向池塘中投放了无齿贝类,直至42天,池塘中藻类密度呈现下降趋势,而水草密度呈上升趋势,可见藻类和水草存在竞争关系。
    (3)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或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治理后该池塘内多了无齿贝类、草鱼等动物,使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复杂。
    [高效记忆](1)如图表示生物之间竞争关系曲线图,呈现“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
    (2)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29.(1)生态因素
    (2)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增多 减少
    (3)蛇 捕食和竞争
    (4)生产者 ② 碳-氧平衡
    (5)多使用节能技术及其产品(或节约水电,植树造林等,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均属于生态因素。
    (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减少,但肉食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这种自动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越多,故图二中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对应图一中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甲对应的生物是蛇。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属于竞争关系,因此此生物与鹰存在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4)由分析可知,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植物,它通过生理过程②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5)践行“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如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30.(1)棉花→白星花金龟→喜鹊(或棉花→白星花金龟→乌鸦)
    (2)传粉、结(果)实 利用性外激素吸引并杀死雄性白星花金龟(或引入白星花金龟天敌,合理即可)
    (3)分解者 物质循环 (5)成活率和取食率
    [解析](1)题干中提示的食物链有:棉花→白星花金龟→喜鹊;棉花→白星花金龟→乌鸦。
    (2)白星花金龟取食棉花的雄蕊和雌蕊,致使棉花不能传粉、结(果)实,造成棉花减产。在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可以用生物防治法来防治病虫害,如利用性外激素吸引并杀死雄性白星花金龟;引入白星花金龟天敌等。
    (3)白星花金龟幼虫取食腐烂的玉米秸秆和蔬菜、水果等,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排出的粪砂经过微生物分解后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据图可知,当白星花金龟幼虫饲养密度为5.00 kg/m2时,成活率和取食率最高,饲养密度最适宜。
    31.(1)微塑料A
    (2)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 g/只,连续27天
    (3)消化和吸收 乙组体重增长,而丙组体重降低
    (4)数量多、排列整齐
    (5)c
    [解析] (1)由题目及表可知,本实验探究的是微塑料A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由于实验中的变量是微塑料A的含量,甲组起对照作用,所以甲组的饲料中不添加微塑料A,其他处理均与乙、丙两组相同,即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 g/只,连续27天。
    (3)小肠绒毛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所以当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时,会影响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由表可知,乙、丙两组体重的变化不同,表现为乙组体重增长值为1.84 g/只,说明乙组体重在增长,而丙组体重增长值为-0.12 g/只,说明丙组体重在降低。
    (4)由表可知,如果乙、丙两组小鼠的小肠绒毛和甲组小鼠的小肠绒毛相同,出现数量多、排列整齐的状态时,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5)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不能减少微塑料的产生。
    生物
    治理前的池塘
    治理过程中的池塘
    1天
    15天
    39天
    42天
    60天
    66天
    藻类/
    (cm3/m2)
    8
    8
    7.3
    3.27
    3.2
    3.9
    4.24
    无齿贝
    (个/m2)
    0
    1.5
    1.5
    1.75
    1.79
    1.79
    1.792
    生物
    治理前的池塘
    治理过程中的池塘
    1天
    15天
    39天
    42天
    60天
    66天
    水草/
    (株/m2)
    3
    3
    4.8
    15.3
    22.3
    14
    12.8
    草鱼/
    (kg/m2)
    0
    0
    0
    0
    0.73
    0.97
    1.07
    组别
    小鼠数
    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20
    ?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 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 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细胞种类
    相同点
    不同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线粒体、细胞质和细胞核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相关试卷

    2020年北京市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Word版:

    这是一份2020年北京市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Word版,文件包含2020年北京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解析docx、2020年北京市中考生物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生物总复习《生物与生物圈》实训练习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总复习《生物与生物圈》实训练习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试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江苏中考生物总复习综合训练(九) (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江苏中考生物总复习综合训练(九) (word版 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