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梳理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知识点。
2、准确翻译课文,理解文意,理清文章的脉络。
3、抓住重点语句品味语言表达效果,理解陶渊明诗文归隐之乐。
【学习重难点】
梳理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知识点,理解陶渊明归隐之乐。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
诗《归园田居》《饮酒》,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并序)》。
被后世称作“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他的作品内容真切,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对后代诗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题目解说
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来,表趋向的语助词。兮,语气词。
(三)文学常识
辞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故称楚辞。汉代常把辞与赋合称为辞赋,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
辞和赋的区别:
辞,更接近于诗,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
赋,是有韵的散文,常用关联词,长短句明显增多,内容则以咏物说理为主,写法上讲究铺排,即所谓“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助”。
(四)写作背景
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陶渊明有过政治抱负,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是数不清的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
41岁时,他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彭泽令,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治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二、学习过程
任务一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任务设计
1、读课文,读准字音。
一稔(rěn) 轻飏(yáng) 觞(shāng) 眄(miὰn)
流憩(qì) 出岫(xiù) 翳(yì)翳 棹(zhà)
曷(hé) 东皋(gā)
2、理清行文脉络。
①序写就职的经过和弃官归田的原因。
②首先写归途中的欢快心情。
③接着写归家后的生活之乐。
④最后抒发归家的感悟。
任务二
疏通文意 解读文段
任务设计
序
活动一:读课文,解释划线的词语
原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盈室:盈,满。
瓶:盛米用的陶制容器。
生生所资:维持生活。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资:凭借。
术:营生的本领。
脱然:轻快的样子。
靡途:没有门路。
会有四方之事:会,适逢。四方,意为到各处去。
诸侯:指州郡长官。
以:因为。
见:被。
风波:指军阀混战。静:平。
惮:害怕。役:服役。
眷然:依恋的样子。
矫厉:造作勉强。
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
从人事:指做官。
怅然:失意。
一稔(rěn):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
宵:星夜。逝:离去。
寻:不久。
在:像。骏奔:急着前去奔丧。
仲秋:农历八月。
事:辞官。顺:顺遂。心:心愿。
活动二:解读文段
1、序有什么作用?
交代本文写作的时间和背景,叙述了作者就职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
2、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
原因:
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②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③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④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小结:在迫于生计步入仕途后,陶渊明发现出仕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折腰事人、同流合污又违背了自己的本性,这种比忍冻受饿更让人难以忍受;当时污浊的官场使他感到“深愧平生之志”;而自己“质性自然”又不想强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于是借着“程氏妹丧”之机,弃官归田。
第一段
活动一:读课文,解释划线的词语
原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胡不归:胡,同“何”, 为什么
以心为形役:让心神为形体所役使。
奚:同“何”,为什么。
谏:挽回
追:挽救,补救。
实:确实。
迷途:做官。
其:大概。
是:正确。
非:错误。
舟遥遥以轻飏(yáng):以,而。飏,飞扬,形容船行驶轻快的样子。
征夫:行人。
恨:遗憾。
熹微,微明,天未大亮。
活动二:解读文段
1、连用两个反问句,有何作用?
“田园将芜胡不归?”以喟叹开篇,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归田之志的坚决。“奚惆怅而独悲?”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感到痛苦悲哀,反问句表达痛苦之强烈。
2、本段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
② “悟”“知”“觉”表明作者重新认识了自己,获得了新生。
③“舟遥遥”“风飘飘” 表现了作者乘舟返家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
④“恨”可见其归家的迫不及待。
第二段
活动一:读课文,解释划线的词语
原文: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瞻衡宇:瞻,远望。衡宇,简陋的房子。
载:语助词,不译。
稚子:幼儿。
三径就荒:三径,院中小路。汉朝蒋诩(xǔ)隐居之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于少数友人来往。后人以“三径”代指隐士所居。就,近于。
盈樽:满杯。
引:拿来。觞(shāng):古代酒器。
眄(miǎn)庭柯以怡颜:眄,斜看。这里是“随便看看”的意思。柯,树枝。以:为了。
寄傲:寄托傲世的情怀。
审容膝:审,觉察。容膝,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极言其狭小。
涉:涉足,走到。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扶老,手杖。憩,休息。流憩,游息,就是没有固定的地方,到处走走歇歇。
矫首:矫,举。
遐:远。
无心:无意地、自然而然地
岫(xiù):有洞穴的山,这里泛指山峰。
景翳(yì)翳:景,日光。翳翳,阴暗的样子。
盘桓:盘旋,徘徊、留恋不去。
活动二:解读文段
1、“松菊犹存”“ 抚孤松”有什么深刻内涵?
“松菊”在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常常是高洁、脱俗的象征。
“松菊犹存”喻指自己高洁的品格仍在,未被世俗所染。“ 抚孤松”作者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2、“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用典。“审容膝之易安”用典。北郭先生辞楚王聘,其妻表示支持,“今如结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后以“容膝”言居室之狭小。
对比,即“寄傲”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审容膝之易安”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鲜明的对比中,突出傲世的情怀。
3、如何理解“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
拟人、借景抒情,把云和鸟人格化,形象地表现了作者想“脱离官场”“回归田园”的心情。
拟人、借景抒情,把云和鸟人格化,说明出仕是无心的,并不是有意追求,表现了作者的反省和自责;“倦飞”,是因为已厌倦了官场的污浊和黑暗,作者触景生情,形象地表现了想“脱离官场”“回归田园”的心情。
第三段
活动一:读课文,解释划线的词语
原文: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息:停止。
驾言:驾,驾车,指驾车出游去追求想要的东西。言,助词。
情话:知心话。
有事于西畴:事,农事。畴,田地。
巾车:有车帷的小车。
棹(zhà):船桨。名词做动词,划桨。
窈窕:幽深曲折的样子。
欣欣:草木滋长茂盛。
涓涓:水流细微的样子。
善:欢喜,羡慕。
行休:行将结束。
活动二:解读文段
1、概括本段的内容。
作者进一步表示要谢绝交游,与世隔绝,详细铺陈了自己跟乡里故人和农人的交往之乐,着重写自已在农事之暇,乘兴出游,登山泛溪,寻幽探胜,表现出游之乐。
2、作者先说“请息交以绝游”,而后又说“悦亲戚之情话”,是不是矛盾?该如何理解?
不矛盾。“息交绝游”是断绝与官场的往来,“悦亲戚之情话”是写回归田园后生活的惬意。二者话题的角度有区别。
3、有人说“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表现了作者乐尽哀来之悲。你对这两句是如何理解的?
由物哀人,自然生出人生短暂之伤感;由春来万物复苏,体会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同时想到人生的短暂与仓促。这两句虽有些沉郁,但基调还是静谧而愉悦的。
第四段
活动一:读课文,解释划线的词语
原文: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已矣乎:助词“矣”与“乎”连用,加强感叹语气。
宇内:天地之间。
曷:何。
委心:随心所欲。
去留:指生死。
何之:之,往。
期:期,希望,企及。
怀良辰:怀,留恋、爱惜。
或植杖而耘耔:植,立,扶着。耘,除草。籽,培苗。
皋(gā):高地。
啸:撮口发出的长而清越的一种声音。
舒:放。
聊乘化以归尽:聊,姑且。乘化,随顺大自然的运转变化。归尽,到死。尽,指死亡。
复奚疑:复,还有。奚,同“何”什么。
活动二:文段解读
1、“曷不委心任去留”包含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叹?
感叹人生苦短,余日不多,强调顺其自然,这是作者率性洒脱的人生观的体现。
2、如何理解“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天好则出游,农忙则耕种,登高则长啸,临水则赋诗。劳动、自然、人文构成作者田园生活的全部元素,表达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质朴的情怀。
3、“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有什么作用?
卒章显志
表明了乐天安命的思想,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
任务三
归隐之乐
任务设计
请分析一下,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弃官归隐的乐趣?
①家园之乐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家人等候迎接作者的归来,举家欢庆,其乐融融。
②田园之乐
引觞自酌、倚窗寄傲、园日涉、策杖流憩、出岫之云、抚孤松等画面,创造出一个个安乐闲适的意境。表现出隐逸生活的无尽乐趣。
③交往之乐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宁静美丽的乡村,朴实无华的乡民,这一切怎不让作者产生“植杖而耘耔”的愿望呢?
④出游之乐
作者在农事闲暇之余乘兴出游。“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可以“窈窕以寻壑”,也可以“崎岖而经丘”,岂不乐哉!
小结:
陶渊明显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隐士,但他是第一个把隐居生活写得如此美好、如此充满魅力的人。他使生活即是人心、人心即是生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不仅在理论的层面上,而且真正从生活—尤其是日常生活—的层面上,合二为一了。当他回归田园时,田园不仅是他的生活环境、作诗写文的“语境”,还是他“委心任去留”的“心境”。生活能得此大境界、大圆满,遍观中国古人,靖节先生一人而已!
三、主旨归纳
本文是作者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作者通过叙述自己出仕和辞官的原因,以及弃官归隐后一路上的心情回家后的生活情趣和感受,表达了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乡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显示了归隐的决心以及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1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1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9.1 陈情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9.1 陈情表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客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客至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