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七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七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拼拼写写,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按要求写句子,佳句赏析,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拼拼写写。(8分)
zǐ sūn fā chu yú shù lí míng
kōng kuàng huá jiǎng róng shù ɡā tǎ
二、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望着她的优秀,心里却有了一丝嫉(jí)妒。
B.经过一天的劳累(lèi)工作,他累(lěi)计完成了四项任务,积累(léi)了不少工作经验。
C.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kē)里飞去。
D.聒(guō)耳的声音到了半夜还没停下来。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8分)
( )的天空 ( )的彩云 ( )的暗夜 ( )的月光
( )的大雁 ( )的清晨 ( )的炭火 ( )的榕树
四、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我们( )跳上一只船。
2我们( )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3.掌声( )了很久,总也不能停歇。
4.他们班( )三次夺得卫生流动红旗
A.继续 陆续 连续 持续
B.陆续 继续 连续 持续
C.陆续 继续 持续 连续
D.继续 陆续 持续 连续
五、按要求写句子。(9分)
1.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雁比翼而飞。(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一点儿波浪的湖面平静极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下列诗句描写的是同一个季节的景色的一项是( )(3分)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空山新雨后,天气晩来秋。
七、佳句赏析。(5分)
1.“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作者触景生情,看到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可能会想到____________,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噢”要用______________的语气来读,“月亮”在这里指的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把诗句或语句补充完整,并在括号里标明所填句子是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8分)
1.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描写)
2.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描写)
3.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
4.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______________地朝窠里飞去。
(_________描写)
九、课内阅读。(13分)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 靠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株(zhū zū)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shù shǔ)。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chuí shuí)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妤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 表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zù cù)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féng fèng)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sì shì)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文段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2分)
2.在文段中括号内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3分)
3.用“\”删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2分)
4.第1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刻画了大榕树的长势和形态?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画“_____”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外阅读。(15分)
月光启蒙
①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
②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③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给予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④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一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⑤民谣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
⑥母亲说:“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⑦我问:“朝哪里猜?
⑧“朝吃的猜。”母亲说
⑨我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 你真笨 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⑩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⑪是母亲用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1.给文中第⑨段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分)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下来。(3分)
淡雅——( ) 直白——( ) 清晰——( )
3.从文中找出符合下列解释的词语,写在括号里。(2分
(1)高远的程度无法揣测。 ( )
(2)形容经过别人的指点或自己的思考突然明白和领悟。( )
4.根据文章记叙的顺序填空:童年的夏夜,伴随着明月星光,母亲为“我”唱歌谣、( )、唱童谣、( )。(4分)
5.联系短文内容,谈谈你对题目“月光启蒙”的理解和体会。(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习作天地。(25分)
题目:__________即景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观察一处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事物的变化,写下你的观察所得。
第七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子孙 发愁 榆树 黎明 空旷 划桨 榕树 高塔
二、B
三、蔚蓝 绚丽 漆黑 成群结队 凛冽 温暖 皎洁 茂盛
四、C
五、1.天空染上红晕。
2.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
3.没有一点儿波浪的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六、D
七、1.故乡 亲人 2.惊讶 美好的事物
只要你去发现,美无处不在
八、1.清泉石上流 动态
2.莲动下渔舟 动态
3.江枫渔火对愁眠 静态
4.点点归鸦急急匆匆 动态
九、1.《鸟的天堂》 巴金
2.zhū shǔ chuí cù fèng sì
3.靠近 表示
4.树枝、树干、树根三个方面。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的。
5.榕树十分茂盛,充满了生命力。
十、1. :“,!”
2.浓郁 含蓄 混沌
3.(1)高深莫测 (2)豁然开朗
4.讲故事 说谜语
5.示例:①母亲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多是在夏夜月色下进行的。②这种“启蒙教育”是充满母爱和诗意的,给孩子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而“月光”往往能营造美好的意境,与全文意境相吻合。③月色朦胧给人很多想象空间,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言之有理即可)
十一、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检测试题卷含答案(部编版统编教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拼音,写词语,读词语,做一做,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品读句子,完成练习,选择题,根据提示写诗句,按课文内容填空,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练,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