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展开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铜丝导电 C.石油分馏 D.煤的干馏
2.(1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关联。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焚烧废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B.工业废水经净化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
C.亚硝酸钠有咸味,可以代替食盐作调味剂
D.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和食品污染,因此要杜绝使用农药
3.(1分)河南郏县羊肉糊汤面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糖类的是( )
A.小麦粉 B.青菜 C.羊肉 D.花生油
4.(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测溶液的pH
B.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5.(1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黄铜表面留有划痕
B.将铁丝放入稀盐酸中,铁丝表面有氢气产生
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将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纸花直接放入CO2集气瓶中,纸花变成红色
6.(1分)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酸:硫酸铜、盐酸、硝酸
B.金属元素:汞、钛、硒
C.碱:纯碱、烧碱、熟石灰
D.有机物:甲烷、葡萄糖、酒精
7.(1分)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灼烧法区分羊毛线和尼龙线
B.用观察法区分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
C.用澄清石灰水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用水区分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8.(1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X与Y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生成物Z和W的质量比是14:9
C.图中所示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只有一种
D.图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氮元素
9.(1分)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C60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 )
A.水蒸气 B.铜丝 C.金刚石 D.氯化钠
10.(1分)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11.(1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H2SO4、H2、H2O B.NaOH、NaNO3、NaCl
C.Fe、Cu、Ag D.H2O2、O2、H2O
12.(1分)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碱性溶液的pH>7,碳酸钠溶液的pH>7,所以碳酸钠溶液是碱性溶液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13.(1分)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
B.向pH=9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C.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D.20℃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生石灰
14.(1分)向30g纯碱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溶液蒸干,得固体32.2g,则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是( )
A.2.2g B.8.8g C.16.2g D.29.2g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2分)请用化学式填空:输液常用的葡萄糖溶液中的溶质是 ;常用作补钙剂的物质是 。
16.(2分)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降、过滤和蒸馏,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灭菌剂,它可以杀灭病毒等,请写出二氧化氯的化学式并标出氯元素的化合价: 。
17.(3分)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家中使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作燃料,报警器应安装在灶具的 方。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是 (答一条即可)。
18.(3分)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50℃时,把50g A放入50g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结果保留到0.1%)。
(2)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3)将5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19.(3分)铁生锈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 等发生反应的结果。等质量的Fe、Mg、Al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消耗硫酸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三种金属分别投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三种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金属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0.(3分)如图所示,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B、C为同一类化合物,C、D、E、F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已知A是一种红棕色固体,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E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F常用作建筑材料。(“﹣”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经略去)
(1)D的化学式为 ;C中元素的质量比是 。
(2)写出E和F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
(2)工业上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 。
22.(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实验,请分析并填空:
(1)学生甲用装置A制取氧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
(2)学生乙利用BD装置组合制取CO2气体,将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石灰水一直没有变浑浊,请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一条即可)
23.(3分)在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质量为mg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滤液B。
(1)若滤液B为蓝色,请写出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滤液B为无色,请分析固体A的成分 。
(3)请分析固体A的质量可能小于mg的原因 。
24.(3分)某小组学生发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FeCl3、K2SO4、KOH、K2CO3中的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该小组进行了如图实验:
(1)上述实验中,操作Ⅰ是 。
(2)A物质的化学式为 。
(3)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哪些物质? 。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10分)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盐酸除铁锈的原理: 。
(2)某探究小组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部分操作如图1,在称量氢氧化钠时,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上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然后把药品直接放在纸上称量。
①a操作中有错误,请指出错误的原因: 。
②下列操作中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有 (填字母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A.a操作中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
B.b操作中俯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47.5mL
C.c操作中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D.d操作中有少量溶液溅出
(3)该小组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稀硫酸中,并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得溶液温度变化曲线如2图所示。由图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6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钾溶液,滴入10g时溶液pH (填“>”“<”或“=”)7。
(4)某同学发现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请你设计实验确定其变质程度。(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即可)
(5)98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与186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铜丝导电 C.石油分馏 D.煤的干馏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铜丝导电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C、石油分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煤的干馏生成了煤焦油、焦炉气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1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关联。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焚烧废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B.工业废水经净化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
C.亚硝酸钠有咸味,可以代替食盐作调味剂
D.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和食品污染,因此要杜绝使用农药
【分析】A.根据焚烧废旧塑料增大空气污染来分析;
B.根据废水经净化处理减小水污染来分析;
C.根据亚硝酸盐的性质与危害来分析;
D.根据农药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焚烧废旧塑料增大空气污染,做法错误;
B、工业废水经净化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减小水污染,做法正确;
C、亚硝酸盐有毒,不能做调味剂,做法错误;
D、农药对于防止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作用很大,不能杜绝使用,做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物质与生活得关系、化肥农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解题中联系到平时积累的知识。所以平时要注意多积累,做题时要积极联想,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3.(1分)河南郏县羊肉糊汤面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糖类的是( )
A.小麦粉 B.青菜 C.羊肉 D.花生油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
B、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C、羊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D、花生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测溶液的pH
B.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C、根据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进行分析判断。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解答】解: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所示操作错误,故选项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所示操作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故选项错误。
C、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所示操作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故选项正确。
D、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所示操作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5.(1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黄铜表面留有划痕
B.将铁丝放入稀盐酸中,铁丝表面有氢气产生
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将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纸花直接放入CO2集气瓶中,纸花变成红色
【分析】A、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铜表面留有划痕,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铁丝放入稀盐酸中,铁丝表面有氢气产生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将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纸花直接放入CO2集气瓶中,纸花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中、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6.(1分)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酸:硫酸铜、盐酸、硝酸
B.金属元素:汞、钛、硒
C.碱:纯碱、烧碱、熟石灰
D.有机物:甲烷、葡萄糖、酒精
【分析】A、根据硫酸铜属于盐考虑;
B、根据金属元素一般带钅字旁,汞除外考虑;
C、纯碱属于盐;
D、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除外)。
【解答】解:A、硫酸铜属于盐,不属于酸,故A错;
B、金属元素一般带钅字旁,汞除外,硒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错;
C、纯碱属于盐,不属于碱,故C错;
D、甲烷、葡萄糖、酒精中都含有碳元素,都属于有机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酸、碱、有机物的判断方法。
7.(1分)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灼烧法区分羊毛线和尼龙线
B.用观察法区分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
C.用澄清石灰水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用水区分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分析】A、根据羊毛燃烧会出现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
B、根据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都是黑色固体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D、根据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进行分析。
【解答】解:A、羊毛燃烧会出现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尼龙线燃烧没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
B、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都是黑色固体,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不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8.(1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X与Y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生成物Z和W的质量比是14:9
C.图中所示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只有一种
D.图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氮元素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写出化学式及反应的方程式,据此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一氧化氮与氨气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6NO+4NH35N2+6H2O。
A.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X与Y的分子个数比为6:4=3:2,故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Z、W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8×5):(18×6)=35:27,故错误;
C.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物质的组成可知,NO、H2O两种都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D.由物质的变化和化合价原则可知,氮元素由+2价、﹣3价变为0价,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氮元素,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确定物质的分子构成,能够正确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1分)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C60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 )
A.水蒸气 B.铜丝 C.金刚石 D.氯化钠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
A、水蒸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1分)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 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分析】根据装置特点、药品用量、发生反应的过程、反应的特点来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实验中所需CO可通过胶头滴管加入甲酸的方法来制取一氧化碳,可现制现用,故正确。
B.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能污染空气,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故正确。
C.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故正确。
D.甲酸在热的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为水和一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故错误。
故选:D。
【点评】通过微型实验装置图,会分析此装置的特点以及了解常见用品使用特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1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H2SO4、H2、H2O B.NaOH、NaNO3、NaCl
C.Fe、Cu、Ag D.H2O2、O2、H2O
【分析】A、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气燃烧生成水;
B、氢氧化钠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硝酸钠不能和其它物质反应生成氯化钠;
C、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解答】解:A、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气燃烧生成水,该选项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硝酸钠不能和其它物质反应生成氯化钠,该选项符合题意;
C、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1分)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碱性溶液的pH>7,碳酸钠溶液的pH>7,所以碳酸钠溶液是碱性溶液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分析】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
C、显碱性溶液pH>7;
D、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解答】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单质,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磷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例如氢氧化钠中氢元素化合价是+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碱性溶液的pH>7,碳酸钠溶液的pH>7,所以碳酸钠溶液是碱性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例如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1分)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
B.向pH=9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C.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D.20℃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生石灰
【分析】A、锌比铁活泼;
B、向pH=9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碱性减弱,pH减小;
C、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利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反应需要时间短;
D、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解答】解:A、锌比铁活泼,反应时间相等时,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向pH=9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碱性减弱,pH减小,最终接近7,但是不能等于或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利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反应需要时间短,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20℃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最终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1分)向30g纯碱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溶液蒸干,得固体32.2g,则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是( )
A.2.2g B.8.8g C.16.2g D.29.2g
【分析】依据碳酸钠不盐酸反应方程式,结合题中数据分析。
【解答】解:设纯碱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增量△M
106 117 11
x 32.2g﹣30g
x=21.2g
则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是30g﹣21.2g=8.8g;
故选:B。
【点评】此题是计算型选择题,主要是利用反应物的量以及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2分)请用化学式填空:输液常用的葡萄糖溶液中的溶质是 C6H12O6 ;常用作补钙剂的物质是 CaCO3 。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葡萄糖溶液是葡萄糖的水溶液,其中的溶质是葡萄糖,其化学式为C6H12O6;
碳酸钙能与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氯化钙,所以碳酸钙常用作补钙剂,其化学式为CaCO3。
故答案为:C6H12O6;CaC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6.(2分)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降、过滤和蒸馏,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蒸馏 ;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灭菌剂,它可以杀灭病毒等,请写出二氧化氯的化学式并标出氯元素的化合价: 。
【分析】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以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沉降可以除去水中的的较大难溶性杂质,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而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所以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化水的方法;由氧化物的命名方法与化学式的写法可知,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其中氯元素显+4价,元素的化合价要标注在对应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符号在前,数值在后,因此二氧化氯中,氯元素显+4价表示为:。
故答案为:蒸馏;。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17.(3分)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家中使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作燃料,报警器应安装在灶具的 上 方。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是 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答一条即可)。
【分析】根据天然气的密度和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应该安装在上方,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促进燃料燃烧的方法有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故答案为:上;CH4+2O2CO2+2H2O;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石燃料的性质及其书写化学方程式等方面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
18.(3分)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50℃时,把50g A放入50g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33.3% (结果保留到0.1%)。
(2)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 降温结晶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3)将5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 。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
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用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
【解答】解:(1)50℃时甲溶解度是50g,把50g A放入50g水中,能够溶解25g,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100%=33.3%。
故填:33.3%。
(2)A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故填:降温结晶。
(3)将5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A、B仍然是饱和溶液,C变成不饱和溶液,20℃时B溶解度大于A,因此B的质量分数大于A,由于A20℃时的溶解度大于C在50℃时的溶解度,因此A的质量分数大于C,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故填:B>A>C。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9.(3分)铁生锈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 水蒸气 等发生反应的结果。等质量的Fe、Mg、Al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消耗硫酸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l、Mg、Fe ;三种金属分别投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三种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金属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l、Mg、Fe 。
【分析】根据铁锈蚀的条件、金属与酸的反应以及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原理来分析判断。
【解答】解:铁生锈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反应的结果。等质量的活泼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生成氢气的多少与成反比,因为: ,所以产生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l、Mg、Fe,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氢气中的氢元素完全来自于酸,所以消耗硫酸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l、Mg、Fe;
将Mg、Al、Fe三种金属分别投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溶液的质量仍相等,说明溶液质量增加的质量相等,即加入的金属质量减去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
设镁的质量为x,铝的质量为y,铁的质量为z,则:
Mg~H2↑
24 2
x
2Al~3H2↑
54 6
y
Fe~H2↑
56 2
z
则
即
故z<x<y,即m(Al)>m(Mg)>m(Fe)。
故答案为:水蒸气;Al、Mg、Fe;Al、Mg、Fe。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20.(3分)如图所示,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B、C为同一类化合物,C、D、E、F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已知A是一种红棕色固体,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E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F常用作建筑材料。(“﹣”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经略去)
(1)D的化学式为 H2SO4(合理即可) ;C中元素的质量比是 1:8(按氢、氧元素的顺序) 。
(2)写出E和F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
【分析】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B、C为同一类化合物,C、D、E、F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已知A是一种红棕色固体,则A是氧化铁;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B是二氧化碳;A、B、C为同一类化合物,均为氧化物,二氧化碳能转化为水,则C是水;E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则E是碳酸钠;D能与A反应,能与碳酸钠反应,则D是酸,可以是硫酸;F常用作建筑材料,E能与F反应,能与水相互转化,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则F是氢氧化钙;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B、C为同一类化合物,C、D、E、F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已知A是一种红棕色固体,则A是氧化铁;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B是二氧化碳;A、B、C为同一类化合物,均为氧化物,二氧化碳能转化为水,则C是水;E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则E是碳酸钠;D能与A反应,能与碳酸钠反应,则D是酸,可以是硫酸;F常用作建筑材料,E能与F反应,能与水相互转化,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则F是氢氧化钙。
(1)D的化学式为H2SO4(合理即可)。
C是水,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按氢、氧元素的顺序)。
(2)E和F之间反应,即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故答案为:
(1)H2SO4(合理即可);1:8(按氢、氧元素的顺序);
(2)Ca(OH)2+Na2CO3═CaCO3↓+2NaOH。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4Al+3O2═2Al2O3 。
(2)工业上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 2H2O2H2↑+O2↑ 。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故答案为:
(1)4Al+3O2═2Al2O3;
(2)2H2O2H2↑+O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22.(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实验,请分析并填空:
(1)学生甲用装置A制取氧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
(2)学生乙利用BD装置组合制取CO2气体,将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石灰水一直没有变浑浊,请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气体中混有挥发出的氯化氢 。(答一条即可)
【分析】(1)根据装置特点选择反应物,然后根据反应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盐酸挥发性回答此题。
【解答】解:(1)A为固体加热反生装置,且带有棉花,故选高锰酸钾为反应物,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
(2)盐酸具有挥发性,若进入二氧化碳气体中,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则二氧化碳不能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气体中混有挥发出的氯化氢。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3.(3分)在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质量为mg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滤液B。
(1)若滤液B为蓝色,请写出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2AgNO3=Zn(NO3)2+2Ag 。
(2)若滤液B为无色,请分析固体A的成分 银、铜或银、铜、锌 。
(3)请分析固体A的质量可能小于mg的原因 锌和硝酸铜反应导致的固体质量减小幅度大于锌和硝酸银反应导致的固体质量增大幅度 。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1)若滤液B为蓝色,说明硝酸铜没有反应或部分反应,一定发生的反应: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AgNO3=Zn(NO3)2+2Ag。
故填:Zn+2AgNO3=Zn(NO3)2+2Ag。
(2)若滤液B为无色,说明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固体A的成分:锌和硝酸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时是银和铜,锌过量时是银、铜、锌。
故填:银、铜或银、铜、锌。
(3)固体A的质量可能小于mg的原因:锌和硝酸铜反应导致的固体质量减小幅度大于锌和硝酸银反应导致的固体质量增大幅度。
故填:锌和硝酸铜反应导致的固体质量减小幅度大于锌和硝酸银反应导致的固体质量增大幅度。
【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4.(3分)某小组学生发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FeCl3、K2SO4、KOH、K2CO3中的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该小组进行了如图实验:
(1)上述实验中,操作Ⅰ是 过滤 。
(2)A物质的化学式为 BaCl2或Ba(NO3)2 。
(3)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哪些物质? 碳酸钙、碳酸钾 。
【分析】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会与酸反应而溶解,氯化铁在溶液中显黄色,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钾在溶液中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
【解答】解:碳酸钙难溶于水,会与酸反应而溶解,氯化铁在溶液中显黄色,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钾在溶液中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
固体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一定不含氯化铁,无色溶液中加入A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全部溶于盐酸,所以A是氯化钡或硝酸钡,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钾,一定不含硫酸钾,无色溶液中加入酚酞,无明显现象,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钾,所以
(1)上述实验中,操作Ⅰ是过滤;
(2)A物质的化学式为BaCl2或Ba(NO3)2;
(3)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钙、碳酸钾。
故答案为:(1)过滤;
(2)BaCl2或Ba(NO3)2;
(3)碳酸钙、碳酸钾。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10分)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盐酸除铁锈的原理: Fe2O3+6HCl=2FeCl3+3H2O 。
(2)某探究小组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部分操作如图1,在称量氢氧化钠时,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上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然后把药品直接放在纸上称量。
①a操作中有错误,请指出错误的原因: 氢氧化钠易潮解,腐蚀性强,不能放在纸上称量 。
②下列操作中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有 AC (填字母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A.a操作中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
B.b操作中俯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47.5mL
C.c操作中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D.d操作中有少量溶液溅出
(3)该小组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稀硫酸中,并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得溶液温度变化曲线如2图所示。由图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6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Na2SO4、H2SO4 。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钾溶液,滴入10g时溶液pH < (填“>”“<”或“=”)7。
(4)某同学发现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请你设计实验确定其变质程度。(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即可)
(5)98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与186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1)依据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
(2)①依据氢氧化钠性质分析;
②依据题中信息分析;
(3)依据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方程式,氢氧化钾与硫酸反应方程式,结合题中数据分析;
(4)依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性质分析;
(5)依据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方程式,结合题中数据分析。
【解答】解:(1)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
(2)①氢氧化钠易潮解,腐蚀性强,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应用玻璃仪器称量,故填:氢氧化钠易潮解,腐蚀性强,不能放在纸上称量;
②A.a操作中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称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5g﹣0.5g=2.0g,则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故A正确;
B.b操作中俯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47.5mL,依据“仰小俯大”可知,量取水的体积小于47.5mL,则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高,故B错误;
C.c操作中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水的体积偏大,则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故C正确;
D.d操作中有少量溶液溅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则则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
故填:AC;
(3)分析曲线图可知,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6g时,硫酸只反应一部分,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则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H2SO4,分析2NaOH+H2SO4=Na2SO4+2H2O可知,每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与98份质量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分析2KOH+H2SO4=K2SO4+2H2O可知,每112份质量的氢氧化钾与98份质量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钾溶液,滴入10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K2SO4、H2SO4,则溶液的pH<7;故填:Na2SO4、H2SO4;<;
(4)氢氧化钠变质会生成碳酸钠,则确定其变质程度的方案为,取样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无沉淀产生,溶液变红,说明没变质;若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变红,说明部分变质;若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不变红,说明完全变质;故填:取样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无沉淀产生,溶液变红,说明没变质;若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变红,说明部分变质;若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不变红,说明完全变质;
(5)设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98 142
98g×20% x
x=28.4g
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实验探究能力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是利用实验装置和曲线图及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共8页。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枫杨重点学校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枫杨重点学校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 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