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西省介休市中考模拟测试生物试题(二)(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山西省介休市中考模拟测试生物试题(二)(word版 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资料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山西省介休市中考模拟测试生物试题(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①新型冠状病毒②智能机器人③珊瑚④电脑病毒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⑧生石花
A.①⑤⑦⑧ B.①③④⑧ C.②⑤⑥⑦ D.②③④⑥
2.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需要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依次为( )
A.清水 清水 清水
B.蒸馏水 蒸馏水 蒸馏水
C.生理盐水 清水 清水
D.清水 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
3.近10年来影响我国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来袭:3月15日8时,我国可视的沙尘区面积达到46.6万平方公里,北京、河北、甘肃、山西等12个省区市受影响,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造成危害,进入人体的途径为( )
A.外界→咽喉→食道→肺 B.外界→鼻腔→咽喉→食道→气管→肺
C.外界→鼻腔→气管→肺 D.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4.5月27日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的8名队员成功登顶,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世界最高峰迎风招展!登顶前队员在高原上进行了长期的训练,以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训练后其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5.山西面食是地方传统特色面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称为世界面食之根。面条,馍馍等各种面食的主要成分及来源分别是( )
A.蛋白质、子叶 B.淀粉、胚乳 C.脂肪、胚乳 D.淀粉、子叶
6.沙棘,又名醋柳,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吕梁是山西最大的连片天然沙棘林区,固有“世界沙棘在中国,中国沙棘在山西,山西沙棘在吕梁”一说。常吃沙棘可以避免患的病及沙棘属于的植物分别是( )
A.夜盲症 藻类植物 B.佝偻病 蕨类植物
C.神经炎 裸子植物 D.坏血病 被子植物
7.下列动物与结构特点匹配有误的是( )
A.水螅——体表有刺细胞 B.涡虫——身体两侧对称
C.蛔虫——消化器官发达 D.蜗牛——运动器官是足
8.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和鲸鱼一样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龟和蛇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甲或鳞片
C.“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属于动物界的最大类群——节肢动物
9.一个生态系统中其物质循环如图表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是通过细菌和真菌的呼吸作用实现的
B.②是植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C.过程③表示动物沿着食物链为细菌和真菌提供营养
D.过程④是细菌和真菌为②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10.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B.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C.哺乳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
D.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11.细菌和真菌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是单细胞 B.都不含叶绿体 C.都有细胞核 D.都是分裂生殖
12.下列关于“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
B.显微镜下观察到有的酵母菌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C.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孢子
D.用显微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有放射状的结构
13.下列微生物与食品制作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
A.乳酸菌→制作泡菜
B.酵母菌→酿酒
C.醋酸菌→制作米醋
D.细菌→制作酱油
14.每年5月20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蜜蜂日”。下列有关蜜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是具有社会行为的昆虫
B.蜜蜂与蟋蟀的发育相似,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蜜蜂的发育特点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蜜蜂通过舞蹈指示蜜源所在方向
15.如图为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中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②中不含有
B.具有遗传效应的①的片段叫基因
C.在细胞分裂中③的变化最明显
D.人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46条
16.若把基因组成为Aa的白花枝条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红花枝条上,则嫁接枝条成活后开红花的概率是____,若人工将该枝条上花药中的花粉授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则形成的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为aa的概率是( )。
A.0、 25% B.25%,50%
C.50% 75% D.75%、100%
17.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米勒实验证明在类似于原始大气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②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是化石
③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一般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
④原始大气中无氧气
⑤今天的地球在适当的条件下,还能形成原始生命
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⑦地球上哺乳动物比爬行动物要早出现
A.①②⑥⑦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②③⑤⑦
18.从传染病的知识分析新冠肺炎病人、新冠肺炎病毒分别属于( )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
A.①② B.②① C.⑤③ D.③①
19.下列关于人体内抗原、抗体及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抗体是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由吞噬细胞产生的
B.疫苗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因此疫苗属于抗原
C.从预防传染病和免疫的角度看,注射疫苗分别属于保护易感人群、非特异性免疫
D.免疫对人体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力越强越好
20.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测得的实验结果均超过标准值很多,可能是材料燃烧不充分;
B.“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中,在接种前要对配制的培养基高温灭菌,然后直接接种;
C.“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大花生和小花生的样品只需10粒即可;
D.“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影响”实验时,一只水蚤最多只能做两次实验。
二、综合题
21.下图是常见的植物与动物示意图,请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在生物分类中,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将不同的生 物加以分门别类,现存的生物依次分为:界、_______、纲、目、科、属、种, 其中_______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在图中,体内没有输导组织的植物有:___________(填序号);能够产生种子的植物有:___(填序号);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最大区别在于裸子植物的种子_______。
(3)在图中,体内无脊柱的动物有:_____(填字母)。生物d用肺呼吸,_________辅助呼吸,生物f用________呼吸。
(4)上述六种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填名称),生殖方式都是________体温___。c与d两种生物发育过程有相似的特点,都是_______;从进化的角度考虑,动物e比动物 b高等, e 是正真适应_______环境的动物。
22.近年来介休市初三学生一般在5月进行体育考试。为了提高的身体素质为了形成健康的运动观念和习惯,体育老师会经常组织一些体育训练活动。如图甲及图一至图四是李亮在体育训练时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①~⑦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A、B、C、D代表相关的系统或器官,a是可被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图乙是人体的反射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李亮为保证训练时充足的能量供应,早晨吃了富含营养的鸡蛋、牛奶和面包等食物。甲图中①表示的过程是_______;若a是淀粉的消化终产物,a进入A系统的过程是[ ]______________,场所是图四的[ ]________,进入血液后先到达心脏(图二)的[ ]______,训练过程中,李亮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会增加,消耗大量的氧气。当进行图甲中③所示过程时,膈肌和肋间外肌处于____状态;氧气通过B进入A系统过程如图一所示,称为_______,A系统中氧和a 到达组织细胞,参与_______作用为李亮提供能量。
(2)李亮同学的晚餐食谱是油条、烙饼、炸鸡块和小米粥,从合理营养的角度判 断,该晚餐中的营养成分中_________偏多,_________缺少,前者可被图四中 [ ]_________分泌的胆汁乳化成微粒。
(3)D代表肾脏,则一部分a在D中从离开血液到返回血液依次经历的结构是图三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填序号)。
(4)长期进行中长跑锻炼使肺功能变强,增大肺活量;还会让你有颗强大的心脏及 心血管系统功能;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图二表示__的过程。在进行1000米快跑训练时,李亮因意外摔倒擦伤了膝盖。李亮“擦伤膝盖并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______(用图乙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三、资料分析题
23.阅读资料,完成下列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期间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右玉县地处晋西北地区黄土高原 ,近代生态环境恶劣。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右玉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坚持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不到0.3%提高到56%以上,把“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创造了人类生态史上的奇迹,提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样本。右玉先后荣获全国治沙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等荣誉称号,同时孕育形成了宝贵的右玉精神。
森林的生态价值(包括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远远比经济价值(提供的木材和林副产品)大,例如:森林能把50%-80%的降水转入地下,一公顷林地比裸地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一万亩(1亩≈666.7平方米)森林储水能力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水库。无林地比覆盖率为30%的林地土壤流失多60%,“山上多栽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
材料二:山东济南是全国出名的“火炉”城市之一。多年来一直重视城市绿化建设,先后建成了槐荫广场、泉城广场。自广场绿地建成后,气温明显有所下降,2016年统计济南市区的园林植被每年可释放氧气约271400吨,年吸收二氧化碳约371500吨。2019年10月济南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济南市“绿城”“花城”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济南要打造“千园之城”,对标深圳等先进城市,力争用3年时间新建各类自然公园23个、城市公园388个,建设提升花卉景观大道200条、花漾街区100处,建成绿道360公里……,搭建起“绿城”“花城”基本框架,营造“森林围城、绿道穿城、花景满城、四季绿城”的城市景观形象。
(1)材料一中“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可以看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____,右玉县荣获“全国治沙先进单位”是因为所载树木有 ______作用。
(2)从材料一还可以看出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___,因此森林又被称为地球上的___。植物体内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____;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叶片上的 ___散失到植物体外。
(3)材料二中气温明显下降是通过植物的_________作用;材料二中两个大数据说明了绿色植物在________中的作用。济南对标深圳等先进城市,要打造“千园之城”,营造“森林围城、绿道穿城、花景满城、四 季绿城”的城市景观形象是因为绿色植物有_______重要作用(写出一条即可,必须不同于本题已涉及到的)。
(4)活着的植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______
(5)作为生物圈中生产者,绿色植物还有一个涉及到多种生物的作用是________。
(6)城市的自动调节能力较低,如果要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除增大绿地面积外,在绿化时还要注意增加植物的____和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24.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了如表方案:请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小块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B
搅拌
温度
37℃
37℃
37℃
100℃
(1)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作对照试验,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____。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如果未达到预期效果,可能的原因是___(至少写出两条)
(2)为了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3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那么B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3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变蓝,原因是____。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认为吃饭应该___。(填细嚼慢咽或狼吞虎咽)
(3)小组的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预期4号试管内溶液出现的现象是变蓝,可得出温度过高和过低都会使唾液淀粉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的结论。小丽同学却对这一结论提出质疑,分析原因_____并提出改进建议______
参考答案
1.A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②智能机器人、③珊瑚、④电脑病毒、⑥恐龙化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①新型冠状病毒、⑤冬眠的蛇、⑦蘑菇、⑧生石花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A。
【点睛】
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C
【分析】
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盖、六染、七吸。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一擦、二滴、三取、四展、五盖、六染、七吸。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一擦、二滴、三挑、四涂、五盖、六染、七吸。
【详解】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与动物细胞的浓度一致,为了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而膨胀,失水而皱缩,所以为了维持细胞保持正常状态,应往装片上滴加浓度为0.9%生理盐水。为了维持洋葱鳞片叶细胞和番茄果肉细胞的正常状态。因此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或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在载玻片上滴的液体是清水。可见,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C是正确的。故选C。
【点睛】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是生理盐水,而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或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是清水,要注意区别。
3.D
【分析】
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详解】
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图所示:
因此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吸入颗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为: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肺。识记时注意图文结合,效果很好,明确气体进出呼吸道的顺序。
4.A
【分析】
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在这种环境下体内血液中红细胞的含量会增加,从而增加了血红蛋白的含量,提高了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
【详解】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平原上的人到了高原地区,身体会做相应的调节,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的含量会增加,这样,参与运输氧的红细胞的数量增多,可以运输更多的氧,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因此,登顶前队员在高原上进行了长期的训练,以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训练后其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红细胞,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血细胞的类型和主要功能。
5.B
【分析】
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其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面粉是一种由小麦磨成的粉末。
【详解】
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小麦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合成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故选B。
【点睛】
掌握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6.D
【分析】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同属于种子植物,但这两类植物又有重要区别,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鳞片覆盖起来,有根、茎、叶和种子等器官的分化,没有花和果实,如松树、杉树等。被子植物又称绿色开花植物,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包上果皮构成果实,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组成,桃树、苹果树、洋葱等。
【详解】
沙棘树属于被子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沙棘树果实甜美可口含丰富维生素C,常吃可预防坏血病;维生素A缺乏患干眼病、夜盲症等;维生素B1缺乏患神经炎、脚气病等;维生素D缺乏患成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幼儿患佝偻症。
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区别。
7.C
【分析】
(1)腔肠动物: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循环系统由口、咽、肠组成,无肛门。
(3)线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
(4)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包有外套膜,大多具有坚硬的贝壳,具有各种形状不同的足。
【详解】
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用于捕食和防御,正确。
B.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正确。
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由于寄生在人体小肠内靠吸食人体半消化的食物为食,故消化管十分简单,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错误。
D.蜗牛属于软体动物,体表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腹足,正确。
故选C。
【点睛】
熟悉各类动物的特征和常见动物是解题的关键。
8.A
【分析】
生物生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适应一定的环境又受到环境的制约,生物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而生存。
【详解】
A.鲈鱼和鲸鱼一样生活在水中,鲈鱼用鳃呼吸,鲸鱼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A错误。
B.龟和蛇属于爬行动物,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甲或鳞片,适应陆地生活,B正确。
C.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C正确。
D.蝉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D正确。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9.C
【详解】
过程①是通过细菌和真菌的呼吸作用实现的,A正确;②是植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B正确;过程③表示动物的遗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为细菌和真菌提供营养,C错误;过程④是细菌和真菌为②提供水分和无机盐,D正确。
10.B
【分析】
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拉骨,围绕着关节做运动。
【详解】
A.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飞行、爬行、游泳等,正确。
B.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三头肌舒张,肱二头肌收缩,错误。
C.任何一个动作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正确。
D.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关节的结构及功能,了解在运动中肌肉的协调与配合。
11.B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与真菌的共同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真菌的结构、营养、生殖方面来切入。
【详解】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因此细菌、真菌的共同特征是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异养。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结构。
12.D
【分析】
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条件适宜时一般进行出芽生殖,在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足时一般进行孢子生殖;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详解】
A.用碘液染色酵母菌后,酵母菌细胞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和淀粉粒,A正确。
B.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条件适宜时一般进行出芽生殖,在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足时一般进行孢子生殖,视野中有的酵母菌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B正确。
C.青霉属于多细胞大型真菌,营养菌丝体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大部分生长时呈蓝绿色。所以放大镜下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孢子,C正确。
D.用显微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成串的孢子,没有放射状结构,D错误。
故选D。
【点睛】
掌握真菌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3.D
【分析】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酱油要用到曲霉菌。
【详解】
A、用乳酸菌制作泡菜,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菜的品质,正确。
B、用酵母菌酿酒,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正确。
C、用醋酸菌制作米醋,正确。
D、制酱油要用到曲霉菌,错误。
故选D
【点睛】
接地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注意掌握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制作中的应用,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的例子。
14.B
【分析】
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蝉螂、蝼蛙、蟋蜂、蝗虫等。
【详解】
A.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蜂群中有数万只工蜂、少量雄蜂和一只蜂王。工蜂的主要职责是清理蜂巢、喂养幼虫、筑巢、采蜜等;雄蜂专职与蜂王交配;蜂王的主要任务是产卵繁殖后代。因此可以看出蜜蜂是具有社会行为的昆虫,A正确。
B.蜜蜂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而蟋蟀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
C.适者生存,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的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蜜蜂这种发育特点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大批工蜂出巢采蜜前先派出"侦察蜂"去寻找蜜源。一旦发现了有利的采蜜地点或新的优质蜜源植物,它们飞回蜂巢跳上一支圆圈舞蹈或"“8”字形舞蹈来指出食物的所在地,并以舞蹈的速度表示蜂巢到蜜源之间的距离,D正确。
故选B。
【点睛】
掌握昆虫发育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5.D
【分析】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基因。图中,③是染色体,②是蛋白质,①是DNA。
【详解】
A.①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②蛋白质上没有特定的遗传信息,故A正确。
B.①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故B正确。
C.在细胞分裂中③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先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使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故C正确。
D.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即: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23对,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3条,故D错误。故选D。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16.A
【分析】
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
【详解】
嫁接属于无性生殖,后代完全保留母本的优良性状,嫁接枝条成活后开红花的概率是0;由于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白花枝条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
由遗传图解可知,若人工将白花枝条花药中的花粉授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则形成的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为aa的概率是25%。
故选A。
【点睛】
认真审题、理清相关知识点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7.C
【分析】
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环境的变化,可结合生命的起源—化学进化论进行分析。
【详解】
①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从无 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①正确;
②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其中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②错误。
③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 ,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 ,③正确。
④从火山中喷 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④正确。
⑤现在的地球已经不能在形成原始生命了,因为已经不具备当时的原始地球条件了,⑤错误。
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⑥正确。
⑦哺乳动物是地球上最高等的动物,因此哺乳动物比爬行动物要晚出现,⑦错误。
综上所述,可见C正确。
故选C。
【点睛】
了解原始地球条件是学习生物起源的“化学进化论”的关键。
18.A
【分析】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详解】
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新冠患者等;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老人和小孩等。新冠肺炎病人属于传染源、新冠肺炎病毒属于病原体。
故选A。
【点睛】
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19.B
【分析】
(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具有特异性,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使抗原失活,抗原被消灭后,抗体还存留在人体内,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
【详解】
A.抗体是在特定的抗原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而不是由吞噬细胞产生的,A错误。
B.疫苗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疫苗属于抗原物质,B正确。
C.注射疫苗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所以从预防措施上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从免疫的角度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
D.免疫对人体有保护功能,但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对人体健康不利。例如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防御功能过弱,会出现反复感染等,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体、抗原的概念和特点。
20.D
【分析】
(1)"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由于计算错误,读数错误,称量方法错误、食物燃烧不充分或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热量等等,实验所测得的某种食物能量与某种食物实际所含能量存在差别。
(2)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步骤分为四步: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3)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查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随机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这样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法。
(4)"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影响"实验时,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一次在清水中,另一次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
【详解】
A.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若几次测得的实验结果均超过标准值很多,可能与计算错误,读数错误,称量方法错误等均有关,而材料燃烧不充分一般会使测量值偏小,A错误。
B."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中,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再进行接种,B错误。
C.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查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随机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这样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法。取样时,从大花生中随即选取30枚,从小花生中随即选取30枚,C错误。
D."探究酒精对水蚤的影响"实验时烟草浸出液中烟草的有害成分会留在水蚤体内,影响水蚤的心率,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用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必须先在清水中计数心率,再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计数水蚤的心率,前后顺序不能颠倒,D正确。
【点睛】
掌握科学的实验探究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1.门 种 ③⑤ ①④⑥ 无果皮包被 c、f 皮肤 湿润的体壁 家兔 胎生 恒定 变态发育 陆地
【分析】
(1)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2)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3)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最大的区别是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
(4)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详解】
(1)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特征和亲缘关系的远近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石花菜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⑤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茎和叶里没有输导组织;①玉米、④向日葵、⑥油松都能够产生种子,都属于种子植物。①玉米、④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⑥油松属于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所以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最大的区别是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
(3)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在图中,体内无脊柱的动物有c蝗虫、f蚯蚓;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f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4)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的相似程度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等级越大,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上述六种动物中,家兔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体温恒定,属于哺乳动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生殖方式都为胎生;c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可见c与d两种生物发育过程有相似的特点,都是变态发育;e是爬行动物,b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e生殖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动物。
【点睛】
掌握各种动植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2.消化 ②吸收 ③小肠 A右心房 收缩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呼吸 脂肪 维生素 ①肝脏 ④ ② ⑤ 心室收缩心房舒张 5→4→3→6→8
【分析】
(1)图甲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液循环、呼吸的过程等生理过程;图示中,a是葡萄糖,①表示消化,②表示吸收,③表示吸气,④表示呼气,⑤汗液的形成,⑥尿的形成,⑦表示排遗。图一中,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图二中,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图三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小囊,③是出球小动脉,④是肾小球,⑤是肾小管,⑥是肾静脉,⑦是尿液;图四中,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小肠,④是大肠。
(2)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5感受器、4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2传出神经、1效应器,图中6是上行传导纤维、7是下行传导纤维、8是大脑皮层,解答即可。
【详解】
(1)图示中,a是葡萄糖,①表示消化,②表示吸收,③表示吸气,④表示呼气,⑤汗液的形成,⑥尿的形成,⑦表示排遗。若a是淀粉的消化终产物,③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葡萄糖通过②吸收进入血液后经过下腔静脉先到达心脏的A右心房。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氧气通过B呼吸系统进入A循环系统过程如图一所示,称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所以当进行图甲中③吸气所示过程时,膈肌和肺分别处于收缩、舒张状态;氧气通过B 系统进入组织细胞参与呼吸作用为李亮提供能量。
(2)李亮同学的晚餐食谱是油条、烙饼、炸鸡块和小米粥,从合理营养的角度判 断,该晚餐中的营养成分中脂肪偏多,维生素偏少,营养成分脂肪属于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吸收,经过图四中的①肝脏分泌的胆汁进行乳化后,变成小分子的脂肪微粒。③小肠中有肠液和胰液,能彻底分解脂肪微粒,因此脂肪微粒最终在③小肠中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后被小肠吸收。
(3)D代表肾脏,则一部分a葡萄糖在D中从离开血液到返回血液依次经历的结构是:④肾小球→②肾小囊→⑤肾小管→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4)长期进行中长跑锻炼使肺功能变强,增大肺活量;还会让你有颗强大的心脏及 心血管系统功能;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图二表示心室收缩心房舒张的过程。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擦伤膝盖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5感受器→4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6上行传导纤维→8大脑皮层。
【点睛】
此题的知识点较多,认真审题,会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23.生物影响环境 防风固沙 水循环 绿色水库 导管 气孔 蒸腾 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净化空气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制造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数量 种类
【分析】
(1)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不断的影响环境。在各种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
(2)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最强,能够长期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又因森林土质疏松,一部分水又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这样从地表直接形成径流的水就减少了许多,不易造成山洪,避免大水冲刷地表导致水土流失, 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森林生态系统属于陆地生态系统。
【详解】
(1)“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主动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发展的道路属于生物影响环境。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肺" 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作用。右玉县荣获“全国治沙先进单位”是因为所载树木有防风固沙作用。
(2)资料一中提到:森林能把50%-80%的降水转入地下,一公顷林地比裸地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一万亩(1亩≈666.7平方米)森林储水能力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水库。说明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因此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在导管中的运输。
(3)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
从资料二中可知:2016年统计济南市区的园林植被每年可释放氧气约271400吨,年吸收二氧化碳约371500吨。可见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打造“千园之城”,营造“森林围城、绿道穿城、花景满城、四季绿城”的城市景观形象,城市中的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实现——净化空气;可以通过蒸腾作用——降低空气的温度、增加大气湿度等。
(4)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需要。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释放氧气。绿色植物产生的有机物一部分用于构建自身,另一部分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6)城市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量弱,要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需要增加植物的数量和种类。
【点睛】
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4.2ml清水 没变蓝 水浴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不是37℃)、唾液的量太少 不搅拌 淀粉没有被全部分解为麦芽糖 细嚼慢咽(或不要狼吞虎咽) 该实验只能说明温度过高会使唾液淀粉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没有设计较低温度下的实验,不能说明温度过低会使唾液淀粉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 增加5号试管,除温度为0℃,其他条件与1(或4)号试管相同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
【详解】
(1)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中应加入2ml清水和1号试管形成对照。结果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如果未达到预期效果,1号试管出现蓝色,说明试管内的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水浴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不是37°C ),人的口腔温度在37°C左右,淀粉酶活性最大;唾液的量太少或水浴时间不够长,也可能导致淀粉的消化不充分;搅拌不均匀或馒头碎屑不够小,导致淀粉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也可能导致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以该条件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即选用表中的1号试管和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那么B处的处理方法是不搅拌。3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变蓝,原因是由于温度太高,淀粉没有被全部分解为麦芽糖。通过本次探究活动,我认为吃饭应该细嚼慢咽,便于食物能更充分被消化和分解。
(3)该实验只能说明温度过高会使唾液淀粉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没有设计较低温度下的实验,不能说明温度过低会使唾液淀粉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应该增加一组低温下的对照实验,如增加5号试管,除温度为0°C,其他条件与1(或4)号试管相同。
【点睛】
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对照实验操作步骤及淀粉酶的性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部分学校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部分学校中考生物模拟试卷(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部分学校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