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1 春习题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1 春习题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评论雅人听雨,神驰雨中麦田,燕园雨中赏花,乙荣德原创,躲闪厌烦,十分想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甲】【2021•广州白云区期末改编】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13-14页第1-3题。
1. 阅读文章,根据提示把学案补充完整。
答题时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干所给提示进行回答。
2. “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结合上下文,赏析“竟”字并简要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
本题考查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结合语境,对字和句子进行赏析。
①“竟”,说明出乎意料、不同一般。作者出身农村,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虽已超拔世情,仍然心系国计民生。久旱未雨,作者忧心如
焚。现在终于下雨了,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难以控制的喜悦之情。②此句为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是对雅人听雨三重境界,特别是自己超拔世情,“不喜亦不惧”的小结;引出下文,叙述自己喜欢下雨、听雨的原因。
3. 季羡林先生曾说:“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试把“真情”与语言,结合赏析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能力。通读全文,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再进行分析。
示例:主要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极力描摹了雨滴的节奏、大小和声音等情态,表达了作者清晨听雨时心中无量的喜悦之情。这些描写,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语言本色天然,清新隽永,听雨“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感了”,处处蕴含着作者的真情真性。
4. 结合选文,概括“我”对家乡雨的态度变化。淡然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紧紧相拥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14页第4-7题。
本题考查对文章阅读理解以及概括的能力。
5. 结合选文说说家乡的雨和南疆的雨有什么不同。
家乡的雨:绵密、多、晶莹清澈。南疆的雨:一年四季,几乎见不到一场豪雨,若有若无,混浊黏稠。
答题时结合题干所给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关键字词进行概括。
6. 请简要分析【乙】文最后一段的作用。
【点拨】作答时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一般来说,结尾部分的文字在结构上有总结、照应前文的作用,可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有突出主旨、抒发情感的作用。
结构上,首尾照应,都描写“我”没有打伞在雨中感受的情景,使文章结构更严谨。内容上:写自己回到家乡,拥抱家乡的雨,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与亲近之感。
【比较阅读】7. 这两篇写“雨”的散文语言优美,韵味悠长,请对文中画线句子根据要求加以赏析。
(1)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儿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的能力,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
此句主要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文字清新优美,通过想象描绘出雨中麦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出作者对春雨的期盼和听雨时的喜悦之情,表现了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习题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比较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5 秋天的怀念习题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欣喜震撼,比较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6 散步习题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青蛙在大海上嬉戏,居住在蓝色的大海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