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题压轴题训练(一)(解析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压轴题专练(人教版,尖子生专用)
展开解答题解题策略:(1)常见失分因素:①对题意缺乏正确的理解,应做到慢审题快做题;②公式记忆不牢,考前一定要熟悉公式、定理、性质等;③思维不严谨,不要忽视易错点;④解题步骤不规范,一定要按课本要求,否则会因不规范答题而失分,避免“对而不全”,如解概率题时,要给出适当的文字说明,不能只列几个式子或单纯的结论,表达不规范、字迹不工整等非智力因素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感情分”;⑤计算能力差导致失分多,会做的试题一定不能放过,不能一味求快,⑥轻易放弃试题,难题不会做时,可分解成小问题,分步解决,如最起码能将文字语言翻译成符号语言、设应用题未知数、设轨迹的动点坐标等,都能拿分。也许随着这些小步骤的罗列,还能悟出解题的灵感。
(2)何为“分段得分”:对于同一道题目,有的人理解的深,有的人理解的浅;有的人解决的多,有的人解决的少。为了区分这种情况,中考的阅卷评分办法是懂多少知识就给多少分。这种方法我们叫它“分段评分”,或者“踩点给分”——踩上知识点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与之对应的“分段得分”的基本精神是,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对于会做的题目,要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有的考生拿到题目,明明会做,但最终答案却是错的——会而不对。有的考生答案虽然对,但中间有逻辑缺陷或概念错误,或缺少关键步骤——对而不全。因此,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分段扣分”。经验表明,对于考生会做的题目,阅卷老师则更注意找其中的合理成分,分段给点分,所以“做不出来的题目得一二分易,做得出来的题目得满分难”。
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从拿不下来的题目中分段得点分。我们说,有什么样的解题策略,就有什么样的得分策略。把你解题的真实过程原原本本写出来,就是“分段得分”的全部秘密。
①缺步解答: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确实啃不动,一个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尚未成功不等于失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这叫“大题拿小分”。
②跳步答题: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卡壳处”的攻克如果来不及了,就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再写出“证实某步之后,继续有……”一直做到底。也许,后来中间步骤又想出来,这时不要乱七八糟插上去,可补在后面。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可把第一问作为“已知”,先做第二问,这也是跳步解答。
③退步解答:“以退求进”是一个重要的解题策略。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你可以从一般退到特殊,从抽象退到具体,从复杂退到简单,从整体退到部分,从较强的结论退到较弱的结论。总之,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问题。为了不产生“以偏概全”的误解,应开门见山写上“本题分几种情况”。这样,还会为寻找正确的、一般性的解法提供有意义的启发。
④辅助解答:一道题目的完整解答,既有主要的实质性的步骤,也有次要的辅助性的步骤。实质性的步骤未找到之前,找辅助性的步骤是明智之举。如:准确作图,把题目中的条件翻译成数学表达式,设应用题的未知数等。答卷中要做到稳扎稳打,字字有据,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成功,提高成功率。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所写字母与题中图形上的是否一致,格式是否规范,尤其是要审查字母、符号是否抄错,在确信万无一失后方可交卷。
一、解答题
1.如图,五边形中,.且.
(1)求的平方根;
(2)请在的延长线上找一点,使得四边形的面积与五边形的面积相等;(说明找到点的方法)
(3)已知点在上,交于,若,则 .
【答案】(1)的平方根为;(2)见解析;(3)
【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即可求a−b的平方根;
(2)连接,过点作交延长线于点,即为所求;
(3)根据等面积法即可求线段BH的长.
【详解】
由题知:
∴a-b=2
∴a-b的平方根是;
如图①连接
②过点作交延长线于点
理由:
连接交于点
∴所以四边形ABCG的面积与五边形ABCDE的面积相等;
(3)连接FB,FH∥AB
过点F作FQ⊥AB于点Q,
则四边形FQBH是矩形,
∴FQ=BH,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综合运用平方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利用等面积法.
2.已知,△ABC和△DCE都是等边三角形,点B,C,E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如图1).
(1)求证:BD=AE;
(2)若∠ADC=30°,AD=4,CD=5,求BD的长;
(3)若点B,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如图2),且△ABC和△DCE的边长分别为3和5,求AD的长.
【答案】(1)见详解;(2);(3).
【分析】
(1)只要证明△BCD≌△ACE,即可得到结论成立;
(2)由题意,先证明∠ADE=90°,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长度,即可得到答案;
(3)过A作AF⊥CD于F,先根据平角的定义得∠ACD=60°,然后求出AF和CF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1)∵△ABC和△DCE都是等边三角形,
∴BC=AC,CD=CE,∠BCA=∠DCE=60°,
∴∠BCD=∠ACE
∴△BCD≌△ACE(SAS),
∴BD=AE;
(2)∵∠ADC=30°,∠CDE=60°,
∴∠ADE=30°+60°=90°,
∵AD=4,DE=CD=5,
在直角△ADE中,由勾股定理得
,
∴;
(3)过A作AF⊥CD于F,如图:
∵∠ACB=60°,∠DCE=60°,
∴∠ACD=60°,
∵∠AFC=∠AFD=90°,
∴∠CAF=30°,
∵AC=3,CD=5,
∴,
∴,
∴,
由勾股定理,则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正确的求出所需边的长度.
3.如图1,在菱形中,,,点为上一动点,在点的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连接,,与相交于点.
(1)如图1,求证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2)当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为矩形?并说明理由;
(3)如图2,延长到,使,连接,判断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的垂直平分线上,理由见解析;(3),理由见解析
【分析】
(1)菱形的性质可得,,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继而可证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2)通过证得,再结合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可得证;
(3)连接,根据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及,可得是△的中位线,继而得到,根据菱形的轴对称可得,继而可得.
【详解】
解:(1)证明:由菱形的性质可得,,
由平移可得,,;
∴,,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2)当点运动到的垂直平分线上时,四边形为矩形.
∵菱形中,,
∴,,
∵,
∴,即,
又∵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为矩形;
(3)如图,连接,
由(1)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又∵,
∴是的中位线,
∴,
由菱形的轴对称可得,即,
∴.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判定与性质.
4.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P,Q为某个四边形相邻的两个顶点,且该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与x轴,y轴平行或重合,则称该四边形为点P,Q的“奇美四边形”.图1为点P,Q的“奇美四边形”的一个示意图.设点,点
(初步尝试)(1)若,在图2网格中画出点A,B的一个“奇美四边形”,并记作:“奇美四边形”;
(深入探究):(2)①若(1)中得到的“奇美四边形”,满足,.求证:“奇美四边形”是菱形;
②若点A,B的“奇美四边形”为矩形,求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拓展应用):(3)已知点,在线段上存在点N,平面内存在一点M,使点M,N的“奇美四边形”为矩形,且点B到直线的距离始终为,请直接写出b的取值范围.
【答案】【初步尝试 】(1)图见解析;【深入探究 】(2)①证明见解析,②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3或y=x+1;【拓展应用 】满足条件的b的取值范围为-3≤b≤-1或1≤b≤3或5≤b≤7.
【分析】
【初步尝试 】(1)根据“奇美四边形”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
【深入探究 】(2)①根据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证明.
②分两种求出求出点B的坐标即可解决问题.
【拓展应用 】(3)求出点N与A重合时,满足条件的点B的坐标,求出点N与C重合时,满足条件的点B坐标,观察图象即可判断.
【详解】
【初步尝试 】(1)解:如图1中,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
【深入探究 】(2)①证明:如图2中,连接AC.BD.
∵AB=CD,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又∵AC⊥B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②如图3中,解:
∵四边形ABCD是矩形,
又∵AC⊥BD,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满足条件的点B的坐标为(3,0)或(-1,0),
∵A(1,2),
设直线,若将(1,2),(3,0)代入
可得,解得,
若将(-1,0),(1,2)代入可得
,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3或y=x+1.
【拓展应用 】(3):如图4中,
当点N与A重合时,满足条件的点B的坐标分别为:B1(-3,0),B2(1,0),B3(5,0),
当点N与C重合时,满足条件的点B的坐标分别为:B4(-1,0),B5(3,0),B6(7,0),
观察图象可知满足条件的b的取值范围为-3≤b≤-1或1≤b≤3或5≤b≤7.
【点睛】
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奇美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一次函数的应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利用特殊点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5.[观察]请你观察下列式子的特点,并直接写出结果:
;
;
;
……
[发现]根据你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上面式子的规律填空:
(为正整数);
(2)请证明(1) 中你所发现的规律.
[应用]请直接写出下面式子的结果:
.
【答案】[观察],,;[发现](1)或;(2)证明见解析;[应用]或.
【分析】
(1)计算题目中结果,并根据计算过程和结果,总结得到一般规律,作出猜想,并对猜想进行计算,即可进行证明;
(2)运用(1)中发现规律,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观察],,,
[发现](1)或
(2)左
∵为正整数,
∴
∴左右
[应用]
∴答案为:或.
【点睛】
(1)此类规律探究问题一定要结合式子特点和数的规律进行探究,类比;
(2)此类题目往往无法直接进行计算,一般要根据规律进行变形,往往会消去部分中间项,实现简化运算目的.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B分别在x轴与y轴上,已知OA=6,OB=10.过A作AC⊥OA且AC=10,连接BC,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A→C→B的方向运动,当点P与点B重合时停止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
(1)如图1,把长方形沿OP折叠,点B的对应点B1恰好落在AC边上,求点P的坐标;
(2)若点D(0,2)为y轴上的一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使△BD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点P的坐标是(,10);(2)存在,P坐标为(6,6)或(6,2+2)或(6,10﹣2)
【分析】
(1)当点B的对应点B1恰好落在AC边上时,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求出此时P坐标;
(2)存在,分别以BD,DP,BP为底边三种情况考虑,利用勾股定理及图形与坐标性质求出P坐标即可.
【详解】
解:(1)如图1中,设P(m,10),则PB=PB1=m,
∵OB1=OB=10,OA=6,
∴AB1==8,
∴B1C=10﹣8=2,
∵PC=6﹣m,
∴m2=22+(6﹣m)2,解得m=,
则此时点P的坐标是(,10).
(2)存在,理由为:
若△BDP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考虑:如图2
,
①当BD=BP1=OB﹣OD=10﹣2=8,
在Rt△BCP1中,BP1=8,BC=6,
根据勾股定理得:CP1==2,
∴AP1=10﹣2,即P1(6,10﹣2);
②当BP2=DP2时,此时P2(6,6);
③当DB=DP3=8时,
在Rt△DEP3中,DE=6,
根据勾股定理得:P3E==2,
∴AP3=AE+EP3=2+2,即P3(6,2+2),
综上,满足题意的P坐标为(6,6)或(6,2+2)或(6,10﹣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几何图形中的动点问题,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勾股定理并分情况讨论是关键.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 OABC为正方形,点A坐标为(0,3),点C坐标为(-3,0),线段DE∥x轴,点E在y轴上,点D的坐标为(4,5),若正方形OABC沿x轴左右运动,连接BE、AD,则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ADEB周长的最小值是_____.
【答案】.
【分析】
过点A作,作点M与点N关于直线AB对称,连接MN、AM、MD交AB于H,证明四边形ABEN为平行四边形,当正方形OABC沿轴左右运动,当点A与H重合时,
取最小值,进而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如图所示:
过点A作,
作点M与点N关于直线AB对称,
连接MN、AM、MD交AB于H,
∵,且点D坐标为,
∴点E坐标为,,
∴四边形ABED周长=AB+BE+ED+AD=BE+AD+7,
∵,,
∴,,
∴四边形ABEN为平行四边形,
∴,
∵M,N关于AB对称,
∴,
∴,
当正方形OABC沿轴左右运动,当点A与H重合时,
取最小值,
四边形ADFE周长最小值为,
∵四边形ABEN为平行四边形,
∴
∵,点E坐标为,
∴点N坐标为,
∵直线AB解析式为,点N,点M关于AB对称,
∴点M坐标为,
∴,
∴四边形ADEB周长=,
∴四边形ADEB周长的最小值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平移问题,正确画出辅助线,读懂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a,6),B(4,b).
(1)若a,b满足,
①求点A,B的坐标;
②若C点在x轴上,且△ABC的面积为△AOB面积的,求C点的坐标;
(2)如图,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交于N,M点,直线EF∥MN交x轴和y轴负半轴于E,F点,且有∠EMO=∠NMO,P为直线MN上一动点,∠PEM的角平分线EQ交直线MN于Q,请你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MPE和∠OEQ的关系.
【答案】(1)①点A的坐标(2,6),点B的坐标(4,3);②(4,0)或(8,0);(2)图见解析,∠OEQ =∠MPE或∠OEQ=90°-∠MEP
【分析】
(1)①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求得a,b的值,即可得到点A、点B的坐标;
②先求出的△AOB面积,再根据△ABC的面积为△AOB面积的,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2)分点P在MN上、P在MN的延长线上、P在NM的延长线上三种情况加以讨论即可
【详解】
解:(1)①∵,
∴;
解得:
∴点A的坐标(2,6),点B的坐标(4,3),
②设点C的坐标为(x,0),
∵点A的坐标(2,6),点B的坐标(4,3),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k≠0),
∴;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9;
∴当x=0时,y=9;
∴△AOB的面积
∵△ABC的面积为△AOB面积的,
∴△ABC的面积=3
∴
∴x=4或8
∴点C的坐标为(4,0)或(8,0);
(2)当点P在MN上时,如图
∵∠PEM的角平分线EQ交直线MN于Q,
∴∠MEQ=∠PEQ,
∵∠EMO=∠NMO,
∴∠EMO+∠MEQ=(180°-∠MPE)=90°-∠MPE,
∴∠EGO=90°-∠MPE,
∴∠OEQ=90°-∠EGO=∠MPE,
当P在MN的延长线上时,如图
同理可得∠OEQ=90°-∠EGO=∠MPE,
当P在NM的延长线上时,如图
∵∠OEQ=∠QEM+∠EMO=∠MEP+90°-∠EMO=90°-∠EMO+(∠EMN-∠MPE),
=90°-∠EMO+∠EMO-∠MEP=90°-∠MEP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的综合应用,具有一定难度.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
解答题压轴题训练(二)(解析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压轴题专练(人教版,尖子生专用): 这是一份解答题压轴题训练(二)(解析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压轴题专练(人教版,尖子生专用),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解答题压轴题训练(四)(原卷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压轴题专练(人教版,尖子生专用): 这是一份解答题压轴题训练(四)(原卷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压轴题专练(人教版,尖子生专用),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解答题压轴题训练(三)(原卷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压轴题专练(人教版,尖子生专用): 这是一份解答题压轴题训练(三)(原卷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压轴题专练(人教版,尖子生专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