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大题压轴题梳理卷(word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大题压轴题梳理卷(原卷版).docx
    • 解析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大题压轴题梳理卷(解析版).docx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大题压轴题梳理卷(word版,含答案)01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大题压轴题梳理卷(word版,含答案)02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大题压轴题梳理卷(word版,含答案)03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大题压轴题梳理卷(word版,含答案)01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大题压轴题梳理卷(word版,含答案)02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大题压轴题梳理卷(word版,含答案)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大题压轴题梳理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大题压轴题梳理卷(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大题压轴题梳理卷原卷版docx、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大题压轴题梳理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大题压轴题梳理卷

    【题型1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综合】
    【例1】(2020春•石泉县期末)已知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A、C,CM是∠ACD的平分线,CM交AB于点H,过点A作AG⊥AC交CM于点G.
    (1)如图1,点G在CH的延长线上时,若∠GAB=36°,求∠MCD的度数;
    (2)如图2,点G在CH上时,试说明2∠MCD+∠GAB=90°.

    【分析】(1)依据AG⊥AC,∠GAB=36°,可得∠CAH的度数,依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MCD的度数;
    (2)结合(1)得ACD+∠CAH=180°,再依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2∠MCD+∠GAB=90°.
    【解答】解:(1)∵AG⊥AC,∠GAB=36°,
    ∴∠CAH=90°﹣36°=54°,
    ∵AB∥CD,
    ∴∠ACD+∠CAH=180°,
    ∴∠ACD=126°,
    ∵CM是∠ACD的平分线,
    ∴∠ACH=∠DCM=63°.
    (2)∵∠ACH=∠DCM,
    ∴∠ACD=2∠MCD,
    由(1)得∠ACD+∠CAH=180°,
    ∵AG⊥AC,
    ∴∠CAG=90°,
    ∴2∠MCD+90°+∠GAB=180°,
    ∴2∠MCD+∠GAB=9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变式1-1】(2020春•中山市期末)如图,已知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交于点EF,点P是射线EB上一点(与点E不重合).FM、FN分别平分∠PFE和∠PFD,FM、FN交直线AB于点M、N,过点N作NH⊥FM于点H.
    (1)若∠BEF=64°,求∠FNH的度数;
    (2)猜想∠BEF和∠FNH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EF+∠EFD=180°,代入求出∠EFD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MFP=12∠EFP,∠NFP=12∠PFD,求出∠MFN=12∠EFD,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NHF=9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EF+∠EFD=180°,代入求出∠EFD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MFP=12∠EFP,∠NFP=12∠PFD,求出∠MFN=12∠EFD,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NHF=9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
    【解答】解:(1)∵AB∥CD,
    ∴∠BEF+∠EFD=180°,
    ∵∠BEF=64°,
    ∴∠EFD=180°﹣64°=116°,
    ∵FM、FN分别平分∠PFE和∠PFD,
    ∴∠MFP=12∠EFP,∠NFP=12∠PFD,
    ∴∠MFN=12(∠EFP+∠PFD)=12∠EFD=12×116°=58°,
    ∵NH⊥FM,
    ∴∠NHF=90°,
    ∴∠FNH=180°﹣∠NHF﹣∠HFN=180°﹣90°﹣58°=32°;

    (2)∠BEF=2∠FNH,
    证明:设∠BEF=x°,
    ∵AB∥CD,
    ∴∠BEF+∠EFD=180°,
    ∵∠BEF=x°,
    ∴∠EFD=180°﹣x°,
    ∵FM、FN分别平分∠PFE和∠PFD,
    ∴∠MFP=12∠EFP,∠NFP=12∠PFD,
    ∴∠MFN=12(∠EFP+∠PFD)=12∠EFD=12×(180°﹣x°)=90°-12x°,
    ∵NH⊥FM,
    ∴∠NHF=90°,
    ∴∠FNH=180°﹣∠NHF﹣∠HFN=180°﹣90°﹣(90°-12x°)=12x°,
    即∠BEF=2∠FNH.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垂直的定义等知识点,能综合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求解过程类似.
    【变式1-2】(2020春•邳州市期末)已知:点A在射线CE上,∠C=∠D.
    (1)如图1,若AC∥BD,求证:AD∥BC.
    (2)如图2,若BD⊥BC,BD与CE交于点G,请探究∠DAE与∠C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探究结论,并加以证明;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过点D作DF∥BC交射线CE于点F,当∠DFE=8∠DAE,∠BAC=∠BAD时,直接写出∠BAD的度数为   °.

    【分析】(1)根据AC∥BD,可得∠DAE=∠D,再根据∠C=∠D,即可得到∠DAE=∠C,进而判定AD∥BC;
    (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CGB=∠D+∠DAE,再根据△BCG中,∠CGB+∠C=90°,即可得到∠D+∠DAE+∠C=90°,进而得出2∠C+∠DAE=90°;
    (3)设∠DAE=α,则∠DFE=8α,∠AFD=180°﹣8α,根据DF∥BC,即可得到∠C=∠AFD=180°﹣8α,再根据2∠C+∠DAE=90°,即可得到2(180°﹣8α)+α=90°,求得α的值,即可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BAD的度数.
    【解答】解:(1)如图1,

    ∵AC∥BD,
    ∴∠DAE=∠D,
    又∵∠C=∠D,
    ∴∠DAE=∠C,
    ∴AD∥BC;
    (2)∠EAD+2∠C=90°.
    证明:如图2,设CE与BD交点为G,

    因为∠D+∠DAE+∠DGA=180°(三角形内角和为180°),∠DGA+∠AGB=180°(邻补角性质),
    所以∠AGB=∠D+∠DAE(等量代换),
    ∴∠CGB=∠D+∠DAG,
    ∵BD⊥BC,
    ∴∠CBD=90°,
    ∴△BCG中,∠CGB+∠C=90°,
    ∴∠D+∠DAG+∠C=90°,
    又∵∠D=∠C,
    ∴2∠C+∠DAE=90°;
    (3)如图3,设∠DAE=α,则∠DFE=8α,

    ∵∠DFE+∠AFD=180°,
    ∴∠AFD=180°﹣8α,
    ∵DF∥BC,
    ∴∠C=∠AFD=180°﹣8α,
    又∵2∠C+∠DAE=90°,
    ∴2(180°﹣8α)+α=90°,
    ∴α=18°,
    ∴∠C=180°﹣8α=36°=∠ADB,
    又∵∠C=∠BDA,∠BAC=∠BAD,
    ∴∠ABC=∠ABD=12∠CBD=45°,
    ∴△ABD中,∠BAD=180°﹣45°﹣36°=99°.
    故答案为:99°.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
    【变式1-3】(2020秋•福州期末)如图1,已知两条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分别交于点E,点F,EM交CD于点M,AB∥CD,且∠FEM=∠FME.
    (1)当∠AEF=70°时,∠FME=   °;
    (2)判断EM是否平分∠AEF,并说明理由;
    (3)如图2,点G是射线FD上一动点(不与点F重合),EH平分∠FEG交CD于点H,过点H作HN⊥EM于点N,设∠EGF=α.探究当点G在运动过程中,∠MHN﹣∠FEH和α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分析】(1)依据平行线的性质线,可得∠AEM=∠FME,根据∠FEM=∠FME,可得∠AEM=∠FEM,进而得出∠FME的度数;
    (2)由(1)得∠AEM=∠FEM,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
    (3)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EG=∠EGF=α,再根据EH平分∠FEG,EM平分∠AEF,即可得到∠MEH=12∠AEG=90°-12α,再根据HN⊥EM,即可得到Rt△EHN中,∠EHN=90°﹣∠MEH=12α,由∠BEH=∠EHF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AB∥CD,
    ∴∠AEM=∠FME,
    又∵∠FEM=∠FME,
    ∴∠AEM=∠FEM,
    ∵∠AEF=70°,
    ∴∠FME=∠AEM=12∠AEF=35°;
    故答案为:35;
    (2)由(1)得∠AEM=∠FEM,
    ∴EM平分∠AEF;
    (3)∠MHN﹣∠FEH=12α.
    证明:∵AB∥CD,
    ∴∠BEG=∠EGF=α,
    ∵EH平分∠FEG,
    ∴∠FEH=∠HEG=12∠FEG,
    ∴∠FEH+α=∠BEG+∠GEH=∠BEH,
    ∵EM平分∠AEF,EH平分∠FEG,
    ∴∠MEH=12∠AEG=12(180°﹣α)=90°-12,
    在Rt△EHN中,∠EHN=90°﹣∠MEH=90°﹣(90°-12α)=12α,
    ∵AB∥CD,
    ∴∠BEH=∠EHF,即α+∠GEH=∠EHN+∠NHM,
    ∴α+∠FEH=12α+∠NHM,
    ∴∠MHN﹣∠FEH=12α.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利用角的和差关系进行推算.
    【题型2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综合(作平行线)】
    【例2】(2020秋•朝阳区期末)【感知】如图①,AB∥CD,∠PAB=130°,∠PCD=120°,求∠APC的度数.(提示:过点P作直线PQ∥AB)
    【探究】如图②,AD∥BC,点P在射线OM上运动,∠ADP=∠α,∠BCP=∠β,
    (1)当点P在线段AB上运动时,∠CPD,∠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2)当点P在线段A,B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与点A,B,O三点不重合),直接写出∠CPD,∠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分析】过P作PQ∥AB,构造同旁内角,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APC=45°+55°=100°.
    (1)过P作PE∥AD交CD于E,推出AD∥PE∥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α=∠DPE,∠β=∠CPE,即可得出答案;
    (2)分两种情况:点P在A、M两点之间;点P在B、O两点之间;分别画出图形,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α=∠DPE,∠β=∠CPE,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过P作PE∥AB,
    ∵AB∥CD,
    ∴PQ∥AB∥CD,
    ∴∠APQ=180°﹣∠PAB=50°,∠CPQ=180°﹣∠PCD=60°,
    ∴∠APC=50°+60°=110°;
    (1)∠CPD=∠α+∠β,理由如下:

    如图②,过P作PE∥AD交CD于E,
    ∵AD∥BC,
    ∴AD∥PE∥BC,
    ∴∠α=∠DPE,∠β=∠CPE,
    ∴∠CPD=∠DPE+∠CPE=∠α+∠β;
    (2)当点P在A、M两点之间时,∠CPD=∠β﹣∠α;
    理由:如图③,过P作PE∥AD交CD于E,

    ∵AD∥BC,
    ∴AD∥PE∥BC,
    ∴∠α=∠DPE,∠β=∠CPE,
    ∴∠CPD=∠CPE﹣∠DPE=∠β﹣∠α;
    当点P在B、O两点之间时,∠CPD=∠α﹣∠β.
    理由:如图④,过P作PE∥AD交CD于E,

    ∵AD∥BC,
    ∴AD∥PE∥BC,
    ∴∠α=∠DPE,∠β=∠CPE,
    ∴∠CPD=∠DPE﹣∠CPE=∠α﹣∠β.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内错角以及同旁内角.
    【变式2-1】(2020秋•内江期末)小明同学在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的学习后,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他解决下.
    (1)如图1,已知AB∥CD,则∠AEC=∠BAE+∠DCE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2)如图2,已知AB∥CD,BE平分∠ABC,DE平分∠ADC.BE、DE所在直线交于点E,若∠FAD=60°,∠ABC=40°,求∠BED的度数;
    (3)将图2中的点B移到点A的右侧,得到图3,其他条件不变,若∠FAD=α°,∠ABC=β°,请你求出∠BED的度数(用含α,β的式子表示).

    【分析】(1)如图1中,作EF∥AB,则有EF∥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2)先过点E作EH∥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3)过E作EG∥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1)成立,
    理由:如图1中,作EF∥AB,则有EF∥CD,

    ∴∠1=∠BAE,∠2=∠DCE,
    ∴∠AEC=∠1+∠2=∠BAE+∠DCE.

    (2)如图2,过点E作EH∥AB,

    ∵AB∥CD,∠FAD=60°,
    ∴∠FAD=∠ADC=60°,
    ∵DE平分∠ADC,∠ADC=60°,
    ∴∠EDC=12∠ADC=30°,
    ∵BE平分∠ABC,∠ABC=40°,
    ∴∠ABE=12∠ABC=20°,
    ∵AB∥CD,
    ∴AB∥CD∥EH,
    ∴∠ABE=∠BEH=20°,∠CDE=∠DEH=30°,
    ∴∠BED=∠BEH+∠DEH=50°.
    (3)∠BED的度数改变.
    如图3,过点E作EG∥AB,
    ∵BE平分∠ABC,DE平分∠ADC,∠ABC=n°,∠ADC=∠FAD=m°,
    ∴∠ABE=12∠ABC=12n°,∠CDE=12∠ADC=12m°,
    ∵AB∥CD,
    ∴AB∥CD∥EG,
    ∴∠BEG=180°﹣∠ABE=180°-12n°,∠CDE=∠DEG=12m°,
    ∴∠BED=∠BEG+∠DEG=180°-12n°+12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作出辅助线.
    【变式2-2】(2020春•武昌区期末)如图1,AB∥CD,点E在AB上,点H在CD上,点F在直线AB,CD之间,连接EF,FH,∠AEF+∠CHF=73∠EFH.
    (1)直接写出∠EFH的度数为   ;
    (2)如图2,HM平分∠CHF,交FE的延长线于点M,证明:∠FHD﹣2∠FMH=36°;
    (3)如图3,点P在FE的延长线上,点K在AB上,点N在∠PEB内,连NE,NK,NK∥FH,∠PEN=2∠NEB,则2∠FHD﹣3∠ENK的值为   .

    【分析】(1)证明∠DHF=∠HFM,则∠AEF+∠CHF+∠EFH=360°,而∠AEF+∠CHF=73∠EFH,即可求解;
    (2)∠3=∠EFH﹣∠F′FH=108°﹣∠FHD,则∠M′MF=∠3=108°﹣∠FHD,而∠1=∠2,则∠1=180°-∠FHD2,进而求解;
    (3)证明∠1+∠2=252°,则3α﹣∠4=72°,即可求解.
    【解答】解:(1)过点F作MN∥AB,如图1所示:

    则∠BEF=∠EFM,
    ∵AB∥CD,
    ∴MN∥CD,
    ∴∠DHF=∠HFM,
    ∴∠AEF+∠CHF+∠EFH=360°,
    ∵∠AEF+∠CHF=73∠EFH,
    故∠EFH=108°,
    故答案为108°;

    (2)过点F作FF′∥AB,过点M作MM′∥AB.

    ∵AB∥CD,
    ∴FF′∥MM′∥AB∥CD,
    ∴∠F′FH=∠FHD,
    ∴∠3=∠EFH﹣∠F′FH=108°﹣∠FHD,
    ∴∠M′MF=∠3=108°﹣∠FHD,
    ∵∠1=∠2,
    ∴∠1=180°-∠FHD2,
    ∵MM′∥CD,
    ∴∠M′MH=∠1,
    ∴∠FMH+108°﹣∠FHD=180°-∠FHD2,
    ∴∠FHD﹣2∠FMH=36°;

    (3)延长NK交CD于点R,

    ∵∠AEF+∠CHF=73∠EFH,即∠1+∠2=73∠3,
    而∠1+∠2+∠3=360°,
    故∠1+∠2=252°,
    设∠NEB=α,则∠PEN=2∠NEB=2α,
    则∠1=∠PEB=3α,
    而∠2=180°﹣∠4,
    故3α﹣∠4=72°,
    则2∠FHD﹣3∠ENK=2∠4﹣3(∠NKB﹣∠NEB)=2∠4﹣3(∠4﹣α)=3α﹣∠4=72°,
    故答案为72°.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注意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的运用.
    【变式2-3】(2020秋•道里区期末)已知,AB∥CD,点E在CD上,点G,F在AB上,点H在AB,CD之间,连接FE,EH,HG,∠AGH=∠FED,FE⊥HE,垂足为E.
    (1)如图1,求证:HG⊥HE;
    (2)如图2,GM平分∠HGB,EM平分∠HED,GM,EM交于点M,求证:∠GHE=2∠GME;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FK平分∠AFE交CD于点K,若∠KFE:∠MGH=13:5,求∠HED的度数.

    【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解答即可;
    (2)过点H作H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
    (3)过点H作H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
    【解答】证明:(1)∵AB∥CD,
    ∴∠AFE=∠FED,
    ∵∠AGH=∠FED,
    ∴∠AFE=∠AGH,
    ∴EF∥GH,
    ∴∠FEH+∠H=180°,
    ∵FE⊥HE,
    ∴∠FEH=90°,
    ∴∠H=180°﹣∠FEH=90°,
    ∴HG⊥HE;
    (2)过点M作MQ∥AB,
    ∵AB∥CD,
    ∴MQ∥CD,
    过点H作HP∥AB,
    ∵AB∥CD,
    ∴HP∥CD,
    ∵GM平分∠HGB,
    ∴∠BGM=∠HGM=12∠BGH,
    ∵EM平分∠HED,
    ∴∠HEM=∠DEM=12∠HED,
    ∵MQ∥AB,
    ∴∠BGM=∠GMQ,
    ∵MQ∥CD,
    ∴∠QME=∠MED,
    ∴∠GME=∠GMQ+∠QME=∠BGM+∠MED,
    ∵HP∥AB,
    ∴∠BGH=∠GHP=2∠BGM,
    ∵HP∥CD,
    ∴∠PHE=∠HED=2∠MED,
    ∴∠GHE=∠GHP+∠PHE=2∠BGM+2∠MED=2(∠BGM+∠MED),
    ∴∠GHE=∠2GME;
    (3)过点M作MQ∥AB,过点H作HP∥AB,
    由∠KFE:∠MGH=13:5,设∠KFE=13x,∠MGH=5x,
    由(2)可知:∠BGH=2∠MGH=10x,
    ∵∠AFE+∠BFE=180°,
    ∴∠AFE=180°﹣10x,
    ∵FK平分∠AFE,
    ∴∠AFK=∠KFE=12∠AFE,
    即12(180°-10x)=13x,
    解得:x=5°,
    ∴∠BGH=10x=50°,
    ∵HP∥AB,HP∥CD,
    ∴∠BGH=∠GHP=50°,∠PHE=∠HED,
    ∵∠GHE=90°,
    ∴∠PHE=∠GHE﹣∠GHP=90°﹣50°=40°,
    ∴∠HED=40°.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题型3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综合(含旋转)】
    【例3】(2020秋•金川区校级期末)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其中,∠A=60°,∠D=30°;∠E=∠B=45°).
    (1)如图1,①若∠DCE=40°,求∠ACB的度数;
    ②若∠ACB=150°,直接写出∠DCE的度数是   度.
    (2)由(1)猜想∠ACB与∠DCE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
    (3)若固定△ACD,将△BCE绕点C旋转,
    ①当旋转至BE∥AC(如图2)时,直接写出∠ACE的度数是   度.
    ②继续旋转至BC∥DA(如图3)时,求∠ACE的度数.

    【分析】(1)根据三角板中的特殊角,以及互余的意义可求答案;
    (2)利用直角的意义以及角的和差关系得出结论;
    (3)①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答案;
    ②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板的特殊角以及角的和差关系得出答案.
    【解答】解:(1)
    ①∵∠DCE=40°,
    ∴∠ACE=∠ACD﹣∠DCE=50°,
    ∴∠ACB=∠ACE+∠ECB=50°+90°=140°;
    ②∵∠ACB=150°,∠ACD=90°,
    ∴∠ACE=150°﹣90°=60°,
    ∴∠DCE=∠ACD﹣∠ACE=90°﹣60°=30°,
    故答案为:30;
    (2)∵∠ACB=∠ACD+∠BCE﹣∠DCE=90°+90°﹣∠DCE,
    ∴∠ACB+∠DCE=180°,
    故答案为:∠ACB+∠DCE=180°;
    (3)①∵BE∥AC,
    ∴∠ACE=∠E=45°,
    故答案为:45°;
    ②∵BC∥DA,
    ∴∠A+∠ACB=180°,
    又∵∠A=60°,
    ∴∠ACB=180°﹣60°=120°,
    ∵∠BCE=90°,
    ∴∠BCD=∠ACB﹣∠ECB=120°﹣90°=30°.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板的特殊内角,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板的内角度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变式3-1】(2020秋•郑州期末)一副直角三角尺叠放如图1所示,现将45°的三角尺ADE固定不动,将含30°的三角尺ABC绕顶点A顺时针转动,使两块三角尺至少有一组边互相平行.
    如图2:当角∠CAE=60°时,BC∥DE.
    求其它所有可能符合条件的角∠CAE(0°<∠CAE<180°)的度数,画出对应的图形并证明.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由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当AC∥DE时,如图所示:

    则∠CAE=∠E=90°;
    当BC∥AD时,如图所示:

    则∠CAE=180°﹣∠C﹣∠DAE=180°﹣30°﹣45°=105°;
    当BC∥AE时,

    ∵∠EAB=∠B=60°,
    ∴∠CAE=∠CAB+∠EAB=90°+60°=150°;
    综上所述:∠CAE的度数为90°或105°或150°.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板的性质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变式3-2】(2020秋•苏州期末)数学实践课上,小明同学将直角三角板AOB的直角顶点O放在直尺EF的边缘,将直角三角板绕着顶点O旋转.

    (1)若三角板AOB在EF的上方,如图1所示.在旋转过程中,小明发现∠AOE、∠BOF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和不变,即∠AOE+∠BOF=   °.
    (2)若OA、OB分别位于EF的上方和下方,如图2所示,则∠AOE、∠BOF之间的上述关系还成立吗?若不成立,则它们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你的理由;
    (3)射线OM、ON分别是∠AOE、∠BOE的角平分线,若三角板AOB始终在EF的上方,则旋转过程中,∠MON的度数是一个定值吗?若是,请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分析】(1)由平角的性质可求解;
    (2)由补角和余角的性质可求解;
    (3)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角的性质可求解.
    【解答】解:(1)∵∠AOE+∠AOB+∠BOF=180°,
    ∴∠AOE+∠BOF=90°;
    故答案为90;
    (2)∠AOE﹣∠BOF=90°,
    理由如下:∵∠AOE+∠AOF=180°,∠AOF+∠BOF=90°,
    ∴∠AOE﹣∠BOF=90°;
    (3)∠MON的度数是一个定值,
    理由如下:∵射线OM、ON分别是∠AOE、∠BOE的角平分线,
    ∴∠EOM=12∠AOE,∠EON=12∠BOF=12(∠AOE+∠AOB)=12∠AOE+45°,
    ∴∠MON=∠EON+∠EOM=45°.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余角和补角,角平分线的性质,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
    【变式3-3】(2020春•义乌市期末)如图,已知AB∥CD,P是直线AB,CD间的一点,PF⊥CD于点F,PE交AB于点E,∠FPE=120°.
    (1)求∠AEP的度数;
    (2)如图2,射线PN从PF出发,以每秒40°的速度绕P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当PN垂直AB时,立刻按原速返回至PF后停止运动;射线EM从EA出发,以每秒15°的速度绕E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EB后停止运动.若射线PN,射线EM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①当∠MEP=20°时,求∠EPN的度数;
    ②当EM∥PN时,求t的值.

    【分析】(1)通过延长PG作辅助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PGE=90°,再根据外角的性质可计算得到结果;
    (2)①当∠MEP=20°时,分两种情况,Ⅰ当ME在AE和EP之间,Ⅱ当ME在EP和EB之间,由∠MEP=20°,计算出EM的运动时间t,根据运动时间可计算出∠FPN,由已知∠FPE=120°可计算出∠EPN的度数;
    ②根据题意可知,当EM∥PN时,分三种情况,
    Ⅰ射线PN由PF逆时针转动,EM∥PN,根据题意可知∠AEM=15t°,∠FPN=40t°,再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M=∠AHP,再根据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可列等量关系,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Ⅱ射线PN垂直AB时,再顺时针向PF运动时,EM∥PN,根据题意可知,∠AEM=15t°,ME∥PN,∠GHP=15t°,可计算射线PN的转动度数180°+90°﹣15t°,再根据PN转动可列等量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Ⅲ射线PN垂直AB时,再顺时针向PF运动时,EM∥PN,根据题意可知,∠AEM=15t°,∠GPN=40(t-92)°,根据(1)中结论,∠PEG=30°,∠PGE=60,可计算出∠PEM与∠EPN代数式,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列等量关系,求解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延长FP与AB相交于点G,
    如图1,
    ∵PF⊥CD,
    ∴∠PFD=∠PGE=90°,
    ∵∠EPF=∠PGE+∠AEP,
    ∴∠AEP=∠EPF﹣∠PGE=120°﹣90°=30°;
    (2)①Ⅰ如图2,
    ∵∠AEP=30°,∠MEP=20°,
    ∴∠AEM=10°,
    ∴射线ME运动的时间t=1015=23(秒),
    ∴射线PN旋转的角度∠FPN=23×40°=80°3,
    又∵∠EPF=120°,
    ∴∠EPN=∠EPF﹣∠EPN=120°-80°3=280°3;
    Ⅱ如图3所示,
    ∵∠AEP=30°,∠MEP=20°,
    ∴∠AEM=50°,
    ∴射线ME运动的时间t=5015=103(秒),
    ∴射线PN旋转的角度∠FPN=103×40°=400°3,
    又∵∠EPF=120°,
    ∴∠EPN=∠FPN﹣∠EPF=400°3-120°=40°3;
    ∴∠EPN的度数为280°3或40°3;
    ②Ⅰ当PN由PF运动如图4时EM∥PN,
    PN与AB相交于点H,
    根据题意可知,经过t秒,
    ∠AEM=15t°,∠FPN=40t°,
    ∵EM∥PN,
    ∴∠AEM=∠AHP=15t°,
    又∵∠EPN=∠EPF﹣∠FPN,
    ∴40t°=90°+15t°,
    解得t=185(秒);
    Ⅱ当PN运动到PG,再由PG运动到如图5时EM∥PN,
    PN与AB相交于点H,
    根据题意可知,经过t秒,
    ∠AEM=15t°,
    ∵EM∥PN,
    ∴∠GHP=15t°,∠GPH=90°﹣15t°,
    ∴PN运动的度数可得,180°+∠GPH=40t°,
    解得t=5411;
    Ⅲ当PN由PG运动如图6时,EM∥PN,
    根据题意可知,经过t秒,
    ∠AEM=15t°,∠GPN=40(t-92)°,
    ∵∠AEP=30°,∠EPG=60°,
    ∴∠PEM=15t°﹣30°,∠EPN=40(t-92)°﹣60°,
    又∵EM∥PN,
    ∴∠PEM+∠EPN=180°,
    ∴15t°﹣30°+40(t-92)°﹣60°=180°,
    解得t=9011(秒),
    当t的值为185秒或5411或9011秒时,EM∥PN.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性质,合理添加辅助线和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时解决本题的关键.
    【题型4 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及应用】
    【例4】(2020秋•无棣县期末)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

    (1)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周长等于   .
    (2)观察图2,请你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a+b)2,(a﹣b)2,ab之间的等量关系为   .
    (3)运用你所得到的公式,计算:若m、n为实数,且mn=﹣3,m﹣n=4,试求m+n的值.
    (4)如图3,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以AC、BC为边向两边作正方形,设AB=8,两正方形的面积和S1+S2=26,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分析】(1)用代数式表示阴影部分正方形的边长即可求周长;
    (2)结合图2表示大正方形面积,利用等面积法可得答案;
    (3)利用(2)结论,先计算(m+n)2即可得到答案;
    (4)设AC=a,BC=b,根据已知求出ab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阴影部分的正方形边长为a﹣b,故周长为4(a﹣b)=4a﹣4b;
    故答案为:4a﹣4b;
    (2)大正方形面积可以看作四个矩形面积加阴影面积,故可表示为:4ab+(a﹣b)2,
    大正方形边长为a+b,故面积也可表达为:(a+b)2,
    ∴(a+b)2=(a﹣b)2+4ab;
    故答案为:(a+b)2=(a﹣b)2+4ab;
    (3)由(2)知:(m+n)2=(m﹣n)2+4mn;
    ∵m﹣n=4,mn=﹣3;
    ∴(m+n)2=42+4×(﹣3)=16﹣12=4;
    ∴m+n=2或﹣2;
    (4)设AC=a,BC=b;
    ∵AB=8,S1+S2=26;
    ∴a+b=8,a2+b2=26;
    ∵(a+b)2=a2+b2+2ab,
    ∴64=26+2ab,解得ab=19,
    由题意:∠ACF=90°,
    ∴S阴影=12ab=192.
    【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及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图形面积.
    【变式4-1】(2020秋•梁园区期末)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准备了若干个如图1的三种纸片,A种纸片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B种纸片是边长为b的正方形,C种纸片是长为b,宽为a的长方形.并用A种纸片一张,B种纸片一张,C种纸片两张拼成如图2的大正方形.
    (1)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图2大正方形的面积:方法1:   ;方法2:   ;
    (2)观察图2,请你写出代数式:(a+b)2,a2+b2,ab之间的等量关系   ;
    (3)根据(2)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如下问题:
    ①已知:a+b=5,a2+b2=13,求ab的值;
    ②已知(2020﹣a)2+(a﹣2019)2=5,求(2020﹣a)(a﹣2019)的值;

    【分析】(1)方法1:图2是边长为(a+b)的正方形,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出S正方形=(a+b)2;
    方法2:图2可看成1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1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以及2个长为b宽为a的长方形的组合体,根据正方形及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出S正方形=a2+2ab+b2;
    (2)由图2中的图形面积不变,可得出(a+b)2=a2+2ab+b2;
    (3)①由a+b=5可得出(a+b)2=25,将其与a2+b2=13代入(a+b)2=a2+2ab+b2中即可求出ab的值;
    ②设2020﹣a=x,a﹣2019=y,则x+y=1,由(2020﹣a)2+(a﹣2019)2=5可得出x2+y2=5,将其和(x+y)2=1代入(x+y)2=x2+2xy+y2中即可求出xy的值,也即(2020﹣a)(a﹣2019)的值;
    【解答】解:(1)方法1:图2是边长为(a+b)的正方形,
    ∴S正方形=(a+b)2;
    方法2:图2可看成1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1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以及2个长为b宽为a的长方形的组合体,
    ∴S正方形=a2+b2+2ab.
    故答案为:(a+b)2;a2+b2+2ab;

    (2)由(1)可得:(a+b)2=a2+2ab+b2.
    故答案为:(a+b)2=a2+2ab+b2

    (3)①∵a+b=5,
    ∴(a+b)2=25,
    ∴a2+b2+2ab=25,
    又∵a2+b2=13,
    ∴ab=6;
    ②设2020﹣a=x,a﹣2019=y,则x+y=1,
    ∵(2020﹣a)2+(a﹣2019)2=5,
    ∴x2+y2=5,
    ∵(x+y)2=x2+2xy+y2,
    ∴xy=(x+y)2-(x2+y2)2=1-52=-2,
    即(2020﹣a)(a﹣2019)=xy=﹣2;
    【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正方形的面积以及长方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
    (1)利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找出结论;
    (2)由图2的面积不变,找出(a+b)2=a2+2ab+b2;
    (3)利用(2)的公式求值.
    【变式4-2】(2020秋•广水市期末)[知识生成]
    通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同一个图形的面积,可以得到一个恒等式.
    例如:如图①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成四个小长方形,然后按图②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请解答下列问题:
    (1)图②中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是   ;
    (2)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图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方法1:   ;方法2:   ;
    (3)观察图②,请你写出(a+b)2、(a﹣b)2、ab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
    (4)根据(3)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如下问题:若x+y=6,xy=112,则(x﹣y)2=   ;
    [知识迁移]
    类似地,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同一几何体的体积,也可以得到一个恒等式.
    (5)根据图③,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   ;
    (6)已知a+b=3,ab=1,利用上面的规律求a3+b32的值.

    【分析】(1)由拼图直接得出答案;
    (2)用不同方法表示小正方形的面积;
    (3)由(2)可直接得出答案;
    (4)直接根据(3)的结论代入求值即可;
    (5)根据体积的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等式;
    (6)根据(5)中的结论,直接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解:(1)由拼图可得,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b,
    故答案为:a﹣b;
    (2)方法1,直接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得,(a﹣b)2,
    方法2,大正方形面积减去四种四个长方形的面积,即(a+b)2﹣4ab,
    故答案为:(a﹣b)2,(a+b)2﹣4ab;
    (3)故答案为:(a﹣b)2=(a+b)2﹣4ab;
    (4)由(3)得,(x﹣y)2=(x+y)2﹣4xy=36﹣22=14;
    故答案为:14;
    (5)根据体积的不同计算方法可得;(a+b)3=a3+3a2b+3ab2+b3;
    故答案为:(a+b)3=a3+3a2b+3ab2+b3;
    (6)a+b=3,ab=1,
    ∴a3+b32=(a+b)3-3ab(a+b)2=27-92=9.
    【点睛】本题考查用面积法解释完全平方公式,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一个图形的面积是得出恒等式的关键.
    【变式4-3】(2020春•东海县期末)[阅读理解]我们常将一些公式变形,以简化运算过程.
    如,可以把公式“(a+b)2=a2+2ab+b2”变形成a2+b2=(a+b)2﹣2ab或2ab=(a+b)2﹣(a2+b2)等形式,运用于下面这个问题的解答:
    问题:若x满足(20﹣x)(x﹣30)=10,求(20﹣x)2+(x﹣30)2的值.
    我们可以作如下解答:设a=20﹣x,b=x﹣30,则(20﹣x)(x﹣30)=ab=10,a+b=(20﹣x)+(x﹣30)=20﹣30=﹣10.所以(20﹣x)2+(x﹣30)2=a2+b2=(a+b)2﹣2ab=(﹣10)2﹣2×10=80.
    请根据你对上述内容的理解,解答下列问题:
    (1)若x满足(80﹣x)(x﹣70)=﹣10,则(80﹣x)2+(x﹣70)2的值为   .
    (2)若x满足(2020﹣x)2+(2017﹣x)2=4051,则(2020﹣x)(2017﹣x)的值为   .
    (3)如图,将正方形EFGH叠放在正方形ABCD上,重叠部分LFKD是一个长方形,AL=8,CK=12.沿着LD、KD所在直线将正方形EFGH分割成四个部分,若四边形ELDN和四边形DKGM恰好为正方形,且它们的面积之和为400,求长方形NDMH的面积.

    【分析】(1)根据题中提供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2)设a=2020﹣x,b=2017﹣x,计算出a﹣b的值,利用2ab=a2+b2﹣(a﹣b)2,进行计算即可;
    (3)由题意知,a2+b2=400,a﹣b=4.利用(a﹣b)2+2ab=a2+b2计算ab的值即可;
    【解答】解:(1)设a=80﹣x,b=x﹣70,则ab=﹣10,a+b=80﹣x+x﹣70=10,
    ∴(80﹣x)2+(x﹣70)2的值=a2+b2=(a+b)2﹣2ab=100+20=120,
    故答案为:120;
    (2)设a=2020﹣x,b=2017﹣x,则a﹣b=2020﹣x﹣2017+x=3,
    ∴(2020﹣x)(2017﹣x)=ab=12[a2+b2﹣(a﹣b)2]=12(4051﹣9)=2021,
    故答案为:2021;
    (3)设LD=a,DK=b,则AD=8+a,DC=b+12.
    由题意知,8+a=b+12,a2+b2=400,
    ∴a﹣b=4.
    ∴(a﹣b)2+2ab=a2+b2
    ∴42+2ab=400,
    所以ab=192.
    所以长方形NDMH的面积为ab=192.
    即:S矩形NDMH=ab=192.
    【点睛】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意义和应用,理解公式的变形和结构特征是正确应用的前提.
    【题型5 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及应用】
    【例5】(2020春•昌平区期末)乘法公式的探究及应用.

    (1)如图1可以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2)如图2若将阴影部分裁剪下来,重新拼成一个矩形,它的宽是   ,长是   ,面积是   ;
    (3)比较图1、图2的阴影部分面积,则可以得到乘法公式   ;(用式子表达)
    (4)小明展示了以下例题:计算:(2+1)(22+1)(24+1)(28+1)(216+1)+1.
    解:原式=(2﹣1)(2+1)(22+1)(24+1)(28+1)(216+1)+1=(22﹣1)(22+1)(24+1)(28+1)(216+1)+1=(24﹣1)(24+1)(28+1)(216+1)+1=(28﹣1)(28+1)(216+1)+1=(216﹣1)(216+1)+1=232﹣1+1=232.
    在数学学习中,要学会观察,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这样才能学会数学.请计算:2(3+1)(32+1)(34+1)(38+1)(316+1)+1.
    【分析】(1)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大的正方形面积减去小的正方形面积,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可得出答案;
    (3)根据图1与图2面积相等,则列出等式即可得出答案;
    (4)参考例题,应用平方差公式找出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1)大的正方形边长为a,面积为a2,小正方形边长为b,面积为b2,
    因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大的正方形面积减去小的正方形面积,
    所以阴影部分面积=a2﹣b2,
    故答案为:a2﹣b2;
    (2)拼成矩形的长是a+b,宽是a﹣b,面积是(a+b)(a﹣b),
    故答案为:a﹣b,a+b,(a+b)(a﹣b);
    (3)因为图1的阴影部分与图2面积相等,
    所以(a+b)(a﹣b)=a2﹣b2,
    故答案为:(a+b)(a﹣b)=a2﹣b2;
    (4)原式=(3﹣1)(3+1)(32+1)(34+1)(38+1)(316+1)+1
    =(32﹣1)(32+1)(34+1)(38+1)(316+1)+1
    =(34﹣1)(34+1)(38+1)(316+1)+1
    =(38﹣1)(38+1)(316+1)+1
    =(316﹣1)(316+1)+1
    =332﹣1+1
    =332.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把2写成3﹣1,变成平方差公式的形式是本题的关键.
    【变式5-1】(2020春•肃州区期末)如图1,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把图1中的阴影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所示)
    (1)如图1,可以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写成平方差的形式).
    (2)如图2,若将阴影部分裁剪下来,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宽是   ,长是   ,面积是   .(写成多项式乘法形式)
    (3)比较左、右两图的阴影部分面积,可以得到公式   .
    (4)请应用这个公式完成下列各题:
    ①已知4m2﹣n2=12,2m+n=4,则2m﹣n=   .
    ②计算:20202﹣2018×2022.
    ③计算:(1-122)(1-132)(1-142)⋯(1-120192)(1-120202).

    【分析】(1)由面积公式可得到答案;
    (2)根据图形可知长方形的长是a+b,宽是a﹣b,由长方形面积公式可得到答案;
    (3)根据图1和图2阴影部分面积相等可得到答案;
    (4)①根据平方差公式,4m2﹣n2=(2m+n)(2m﹣n),已知2m+n=4代入即可求出答案;
    ②可先把2018×2022化为(2020﹣2)(2020+2),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③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变形,再约分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1)大正方形面积=a2,小正方形面积=b2,
    阴影部分面积=大正方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a2﹣b2,
    故答案为:a2﹣b2;
    (2)由图可知,长方形的宽=a﹣b,长方形的长=a+b,
    ∴长方形的面积=(a+b)(a﹣b),
    故答案为,a﹣b;a+b;(a+b)(a﹣b);
    (3)(a+b)(a﹣b)=a2﹣b2或a2﹣b2=(a+b)(a﹣b);
    (4)①∵4m2﹣n2=(2m+n)(2m﹣n)=12,2m+n=4,
    ∴2m﹣n=3,
    故答案为:3;


    =20202﹣(20202﹣4)
    =20202﹣20202+4
    =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及其应用与拓展,计算具有一定的难度,属于中档题.
    【变式5-2】(2020春•河口区期末)【探究】如图1,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把图1中的阴影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所示),通过观察比较图2与图1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可以得到乘法公式   .(用含a,b的等式表示)
    【应用】请应用这个公式完成下列各题:
    (1)已知4m2=12+n2,2m+n=4,则2m﹣n的值为   .
    (2)计算:20192﹣2020×2018.
    【拓展】
    计算:1002﹣992+982﹣972+…+42﹣32+22﹣12.

    【分析】【探究】将两个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分别表示出来,建立等式即可;
    【应用】
    (1)利用平方差公式得出(2m+n)•(2m+n)=4m2﹣n2,代入求值即可;
    (2)可将2020×2018写成(2019+1)×(2019﹣1),再利用平方差公式求值;
    【拓展】利用平方差公式将1002﹣992写成(100+99)×(100﹣99),以此类推,然后化简求值.
    【解答】解:
    【探究】图1中阴影部分面积a2﹣b2,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a+b)(a﹣b),
    所以,得到乘法公式(a+b)(a﹣b)=a2﹣b2
    故答案为(a+b)(a﹣b)=a2﹣b2.
    【应用】
    (1)由4m2=12+n2得,4m2﹣n2=12
    ∵(2m+n)•(2m+n)=4m2﹣n2
    ∴2m﹣n=3
    故答案为3.
    (2)20192﹣2020×2018
    =20192﹣(2019+1)×(2019﹣1)
    =20192﹣(20192﹣1)
    =20192﹣20192+1
    =1
    【拓展】
    1002﹣992+982﹣972+…+42﹣32+22﹣12
    =(100+99)×(100﹣99)+(98+97)×(98﹣97)+…+(4+3)×(4﹣3)+(2+1)×(2﹣1)
    =199+195+…+7+3
    =5050
    【点睛】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的应用.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5-3】(2020春•东城区期末)如图,有足够多的边长为a的小正方形(A类)、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B类)以及边长为b的大正方形(C类),发现利用图①中的三种材料各若干可以拼出一些长方形来解释某些等式.
    比如图②可以解释为:(a+2b)(a+b)=a2+3ab+2b2.
    (1)取图①中的若干个(三种图形都要取到)拼成一个长方形,使其面积为(2a+b)(a+2b),在虚框中画出图形,并根据图形回答(2a+b)(a+2b)=   ;

    (2)若取其中的若干个(三种图形都要取到)拼成一个长方形,使其面积为a2+5ab+6b2.根据你画的长方形,可得到恒等式   ;
    (3)如图③,大正方形的边长为m,小正方形的边长为n,若用x,y表示四个相同形状的长方形的两条邻边长(x>y),观察图案,指出以下正确的关系式   (填写选项).
    A.xy=m2-n24 B.x+y=m C.x2﹣y2=mn D.x2+y2=m2+n22
    【分析】(1)计算(2a+b)(a+2b)的结果,可知需要A、B、C型的纸片的张数,进而画出拼图;
    (2)a2+5ab+6b2即用A型的1张,B型的5张,C型的6张,可以拼图,得出等式;
    (3)根据m、n与x、y之间的关系,利用恒等变形,可得结论.
    【解答】解:(1)(2a+b)(a+2b)=2a2+5ab+2b2,
    故答案为:2a2+5ab+2b2;拼图如图所示:

    (2)a2+5ab+6b2即用A型的1张,B型的5张,C型的6张,可以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

    因此可得等式:a2+5ab+6b2=(a+3b)(a+2b),
    故答案为:a2+5ab+6b2=(a+3b)(a+2b);
    (3)由图③可知,m=x+y,n=x﹣y,因此有m+n=2x,m﹣n=2y,mn=(x+y)(x﹣y)=x2﹣y2;
    m2-n24=(m+n)(m-n)4=2x⋅2y4=xy;
    m2+n22=(m+n)2-2mn2=4x2-2(x2-y2)2=x2+y2;
    故答案为:A、B、C、D.
    【点睛】考查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理解拼图原理是得出关系式的前提.
    【题型6 函数图象的应用】
    【例6】(2020春•彭州市期末)一个周末上午8:00,小张自驾小汽车从家出发,带全家人去一个4A级景区游玩,小张驾驶的小汽车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t(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图象解决下列问题:
    (1)小张家距离景区   千米,全家人在景区游玩了   小时;
    (2)在去景区的路上,汽车进行了一次加油,之后平均速度比原来增加了20千米/时,试求他加油共用了多少小时?
    (3)如果汽车油箱中原来有油25升,平均每小时耗油10升,问小张在加油站至少加多少油才能开回家?

    【分析】(1)根据图示,由纵轴可得小张家距离景区的距离,在旅游景点停留的时间可以知道游玩的时间.
    (2)根据图象信息,先求出加油后行驶时间,进一步可以得出他加油共用了多少小时.
    (3)从图中信息可知,根据回来时的函数可得到家的时间,进一步得到行驶时间,从而得到小张在加油站至少加多少油才能开回家.
    【解答】解:(1)由图示信息可知,小张家距离景区200千米,在景区停留了15﹣10.5=4.5(小时),所以游玩了4.5小时.
    故答案为:200;4.5;
    (2)120÷(9.5﹣8)=80(千米/时)
    200-12080+20=0.8(小时),
    10.5﹣9.5﹣0.8=0.2(小时).
    故他加油共用了0.2小时;
    (3)200÷200-12016-15=2.5(小时),
    9.5﹣8+0.8+2.5=4.8(小时),
    10×4.8﹣25=23(升).
    故小张在加油站至少加23升油才能开回家.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此类题是近年中考中的热点问题.注意利用一次函数求最值时,关键是应用一次函数的性质.
    【变式6-1】(2020春•竞秀区期末)某地举行龙舟赛,甲、乙两队在比赛时,路程y(米)与时间x(分钟)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函数图象填空和解答问题:
    (1)最先到达终点的是   队,比另一队领先   分钟到达;
    (2)在比赛过程中,甲队的速度始终保持为   米/分;而乙队在第   分钟后第一次加速,速度变为   米/分,在第   分钟后第二次加速;
    (3)假设乙队在第一次加速后,始终保持这个速度继续前进,那么甲、乙两队谁先到达终点?请说明理由.

    【分析】(1)由函数图象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就可以得出结论;
    (2)由路程÷时间就可以求出甲的速度,由函数图象就可以得出变速的时间及速度;
    (3)先求出乙第一次加速后的速度就可以求出乙行驶完全程的时间,与甲的时间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
    【解答】解:(1)由函数图象得:
    最先到达终点的是乙队,比另一队领先6﹣5=1分钟到达.
    故答案为:乙,1;

    (2)由函数图象得:
    甲的速度为:900÷6=150米/分,而乙队在第2分钟后第一次加速,其速度为(500﹣200)÷2=150米/分,第4分钟后第二次加速.
    故答案为:150,2,150,4;

    (3)乙队在第一次加速后,始终保持这个速度继续前进走完余下路程需要的时间为
    700÷150=143,
    ∴乙队走完全程的时间为2+143=203分钟.
    ∵甲队行驶完全程需要的时间是6分钟.203>6,
    ∴甲先到达终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运用,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速度=路程÷时间的运用,解答时阅读理解函数图象是关键.
    【变式6-2】(2020春•宁德期末)李大爷在如图1所示扇形湖畔的栈道上散步,他从圆心O出发,沿O→A→B→O匀速运动,最后回到点O,其中路径AB是一段长180米的圆弧.李大爷离出发点O的直线距离S(米)与运动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1)在   时间段内,李大爷离出发点O的距离在增大;在4~10分这个时间段内,李大爷在  路段上运动(填OA,AB或OB);李大爷从点O出发到回到点O一共用了   分钟;
    (2)扇形栈道的半径是   米,李大爷的速度为   米/分;
    (3)在与出发点O距离75米处有一个报刊亭,李大爷在该处买报纸时逗留了一会儿.已知李大爷在买报纸前后始终保持运动速度不变,则李大爷是在第   分到达报刊亭,他在报刊亭停留了   分钟.
    【分析】(1)根据图象即可直接回答;
    (2)根据时间为0时的函数值可得半径,同时用距离÷时间得到速度;
    (3)根据函数图象推断出报刊亭的位置,得出BC的长,结合速度可得到达报刊亭的时间,再利用OC的长算出从报刊亭回到点O的时间,即可算出在报刊亭停留的时间.
    【解答】解:(1)由图可知:
    在0~4分钟内,李大爷离出发点O的距离在增大;
    在4~10分这个时间段内,李大爷离出发点O的距离不变,即李大爷在AB路段上运动;
    李大爷从点O出发到回到点O一共用了17分钟,
    故答案为:0~4分钟;AB;17;
    (2)∵在0~4分钟内,李大爷在OA段上运动,
    则120÷4=30米/分,
    ∴扇形栈道的半径是120米,李大爷的速度为30米/分,
    故答案为:120;30;
    (3)由图象可知:李大爷在BO段买的报纸,
    ∵在与出发点O距离75米处有一个报刊亭,如图,点C为报刊亭,
    则OC=75,BC=120﹣75=45,
    45÷30=1.5分,即李大爷从点B到C用时1.5分,
    10+1.5=11.5分,所以李大爷是在第11.5分到达报刊亭,
    而OC=75,75÷30=2.5分,
    则李大爷买完报纸后又用时2.5分回到圆心O,
    17﹣11.5﹣2.5=3分,
    ∴李大爷在报刊亭停留了3分钟,
    故答案为:11.5;3.

    【点评】本题为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探究题,考查了通过函数图象探究图象代表的实际意义,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变式6-3】(2020春•竞秀区期末)甲骑摩托车从A地去B地,乙开汽车从B地去A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甲、乙两人间的距离为s(km)与甲行驶的时间为t(h)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以下是点M、点N、点P所代表的实际意义,请将M、N、P填入对应的横线上.
    ①甲到达终点   .
    ②甲乙两人相遇   .
    ③乙到达终点   .
    (2)AB两地之间的路程为   千米;
    (3)求甲、乙各自的速度;
    (4)甲出发  h后甲、乙两人相距180千米;

    【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和图象中的数据可以解答本题.由图象可得,AB两地之间路程为240千米;出发2小时时,甲乙在途中相遇;出发3小时时乙到达A地;6小时时甲到达B地.
    【解答】解:(1)分析函数图象知出发2小时时,甲乙在途中相遇;出发3小时时乙到达A地;6小时时甲到达B地.
    故答案为:①P;②M;③N;

    (2)根据函数图象和图象中的数据可以解答本题.由图象可得,AB两地之间路程为240千米
    故答案为:240;

    (3)甲的速度是:240÷6=40(千米/时),则乙的速度是:240÷2﹣40=80(千米/h);

    (4)①相遇之前:(240﹣180)÷(40+80)=12(小时)
    ②相遇之后:3+(180﹣120)÷40=92(小时),
    故答案为:12或92.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函数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题型7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
    【例7】(2020春•青川县期末)以点A为顶点作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C,△ADE),如图1所示放置,使得一直角边重合,连接BD,CE.

    (1)说明BD=CE;
    (2)延长BD,交CE于点F,求∠BFC的度数;
    (3)若如图2放置,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请简单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AC,∠BAD=∠EAC=90°,AD=AE,利用“SAS”可证明△ADB≌△AEC,则BD=CE;
    (2)由△ADB≌△AEC得到∠ACE=∠DBA,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到∠BFC=180°﹣∠ACE﹣∠CDF=180°﹣∠DBA﹣∠BDA=∠DAB=90°;
    (3)与(1)一样可证明△ADB≌△AEC,得到BD=CE,∠ACE=∠DBA,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BFC=∠CAB=90°.
    【解答】解:(1)∵△ABC、△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C,∠BAD=∠EAC=90°,AD=AE,
    ∵在△ADB和△AEC中,
    AD=AE∠DAB=∠EACAB=AC,
    ∴△ADB≌△AEC(SAS),
    ∴BD=CE;

    (2)∵△ADB≌△AEC,
    ∴∠ACE=∠ABD,
    而在△CDF中,∠BFC=180°﹣∠ACE﹣∠CDF
    又∵∠CDF=∠BDA
    ∴∠BFC=180°﹣∠DBA﹣∠BDA
    =∠DAB
    =90°;
    (3)BD=CE成立,且两线段所在直线互相垂直,即∠BFC=90°.理由如下:
    如图2,
    △ABC、△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C,AD=AE,∠BAC=∠EAD=90°,
    ∵∠BAC+∠CAD=∠EAD+∠CAD
    ∴∠BAD=∠CAE,
    ∵在△ADB和△AEC中,
    AD=AE∠DAB=∠EACAB=AC,
    ∴△ADB≌△AEC(SAS)
    ∴BD=CE,∠ACE=∠DBA,
    ∵∠1=∠2,
    ∴∠FCA+∠BFC=∠CAB+∠ABD
    ∴∠BFC=∠CAB=90°.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SA”、“AA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也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变式7-1】(2020秋•西湖区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D为直线BC上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在AD的右侧作△ACE,使得AE=AD,∠DAE=∠BAC,连接CE.
    (1)当D在线段BC上时,
    ①求证:△BAD≌△CAE.
    ②请判断点D在何处时,AC⊥DE,并说明理由.
    (2)当CE∥AB时,若△ABD中最小角为28°,求∠ADB的度数.

    【分析】(1)①根据SAS即可证明;
    ②D运动到BC中点时,AC⊥DE;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即可证明;
    (2)分D在线段BC上、当点D在CB的延长线上、点D在BC的延长线上,画出四种图形,如图,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
    【解答】(1)①证明:∵∠DAE=∠BAC,
    ∴∠DAB=∠EAC,
    在△ABD和△ACE中,
    ∵AB=AC∠DAB=∠EACAD=AE,
    ∴△BAD≌△CAE(SAS).
    ②当AC⊥DE时,
    ∵AC平分∠DAE,
    ∴∠DAB=∠CAE=∠CAD,
    ∴AD平分∠CAB,
    ∴BD=CD,
    ∴当点D在BC中点时,或AD⊥BC时,AD⊥BC;
    (2)解:当CE∥AB时,则有∠ABC=∠ACE=∠BAC=60°,
    ∴△ABC为等边三角形,
    ①如图1:此时∠BAD=28°,

    ∴∠ADB=180°﹣∠BAD﹣∠B=180°﹣28°﹣60°=92°.
    ②如图2,此时∠ADB=28°,

    ③如图3,此时∠BAD=28°,∠ADB=60°﹣28°=32°.

    ④如图4,此时∠ADB=28°.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ADB的度数为28°或32°或92°.
    【点评】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运用分类讨论思想.
    【变式7-2】(2020春•凌海市期末)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
    (1)如图1所示位置时判断△ADC与△CEB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
    (2)如图2所示位置时判断△ADC与△CEB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

    【分析】(1)首先根据同角的余角证明∠DAC=∠BCE,再利用AAS定理证明△DAC≌△ECB;
    (2)首先根据同角的余角证明∠DAC=∠BCE,进而利用AAS定理证明△ACD≌△CBE.
    【解答】解:(1)如图1,全等,
    理由:∵∠ACB=90°,AD⊥MN于D,BE⊥MN于E,
    ∴∠DAC+∠DCA=∠BCE+∠DCA,
    ∴∠DAC=∠BCE,
    在△DAC与△ECB中,
    ∵∠DAC=∠BCE∠D=∠EAC=BC,
    ∴△DAC≌△ECB(AAS);

    (2)如图2,全等,
    理由:
    ∵∠ACB=90°,AD⊥MN,
    ∴∠DAC+∠ACD=∠ACD+∠BCE,
    ∴∠DAC=∠BCE,
    在△ACD与△CBE中,
    ∵∠DAC=∠ECB∠ADC=∠CEBAC=BC,
    ∴△ACD≌△CBE(AAS).
    【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定理的同时,还渗透了对旋转变换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解题.
    【变式7-3】(2020春•商河县期末)如图1,在△ABC中,AB=AC,点D是BC边上一点(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BAC,连接CE,设∠BAC=α,∠BCE=β.
    (1)线段BD、CE的数量关系是   ;并说明理由;
    (2)探究:当点D在BC边上移动时,α,β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3)如图2,若∠BAC=90°,CE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F.求证:EF=DC.

    【分析】(1)结论:BD=CE.只要证明△BAD≌△CAE(SAS),即可解决问题.
    (2)结论:α+β=180°.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证明.
    (3)想办法证明CB=CF,再利用(1)中结论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1)结论:BD=CE.
    理由:如图1中,

    ∵AB=AC,AD=AE,∠BAC=∠DAE,
    ∴∠BAD=∠CAE,
    ∴△BAD≌△CAE(SAS),
    ∴BD=CE.

    (2)结论:α+β=180°.
    理由:如图1中,
    ∵△BAD≌△CAE(已证),
    ∴∠ABD=∠ACE,
    ∴∠BCE=∠ACB+∠ABC=∠ABC+∠ACE=β,
    ∵∠BAC+∠ABC+∠ACB=180°,∠BAC=α,
    ∴α+β=180°.

    (3)如图2中,

    由(1)可知△BAD≌△CAE,
    ∴BD=EC,∠B=∠ACE,
    ∵AB=AC,∠BAC=90°,
    ∴∠B=∠ACB=∠ACF=45°,
    ∴∠BCF=90°,∠F=45°,
    ∴∠B=∠F,
    ∴CB=CF,∵BD=EC,
    ∴EF=CD.
    【点评】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题型8 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8】(2020•锦州期末)问题情境:已知,在等边△ABC中,∠BAC与∠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点M、N分别在直线AC,AB上,且∠MON=60°,猜想CM、MN、AN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方法感悟:小芳的思考过程是在CM上取一点,构造全等三角形,从而解决问题;

    小丽的思考过程是在AB取一点,构造全等三角形,从而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1)如图1,M、N分别在边AC,AB上时,探索CM、MN、AN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如图2,M在边AC上,点N在BA的延长线上时,请你在图2中补全图形,标出相应字母,探索CM、MN、AN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分析】(1)在AC上截取CD=AN,连接OD,证明△CDO≌△ANO,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D=ON,∠COD=∠AON,证明△DMO≌△NMO,得到DM=MN,结合图形证明结论;
    (2)在AC延长线上截取CD=AN,连接OD,仿照(1)的方法解答.
    【解答】解:(1)CM=AN+MN,
    理由如下:在AC上截取CD=AN,连接OD,
    ∵△ABC为等边三角形,∠BAC与∠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
    ∴∠OAC=∠OCA=30°,
    ∴OA=OC,
    在△CDO和△ANO中,
    OC=OA∠OCD=∠OANCD=AN,
    ∴△CDO≌△ANO(SAS)
    ∴OD=ON,∠COD=∠AON,
    ∵∠MON=60°,
    ∴∠COD+∠AOM=60°,
    ∵∠AOC=120°,
    ∴∠DOM=60°,
    在△DMO和△NMO中,
    OD=ON∠DOM=∠NOMOM=OM,
    ∴△DMO≌△NMO,
    ∴DM=MN,
    ∴CM=CD+DM=AN+MN;
    (2)补全图形如图2所示:
    CM=MN﹣AN,
    理由如下:在AC延长线上截取CD=AN,连接OD,
    在△CDO和△ANO中,
    CD=AN∠OCD=∠OAN=150°OC=OA,
    ∴△CDO≌△ANO(SAS)
    ∴OD=ON,∠COD=∠AON,
    ∴∠DOM=∠NOM,
    在△DMO和△NMO中,
    OD=ON∠DOM=∠NOMOM=OM,
    ∴△DMO≌△NMO(SAS)
    ∴MN=DM,
    ∴CM=DM﹣CD=MN﹣AN.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8-1】(2020春•章丘区期末)(1)问题发现:如图1,△ACB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①∠AEB的度数为   
    ②猜想线段AD,B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并证明你的猜想.
    (2)拓展探究:如图2,△ACB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A,D,E在同一直线上,CM 为△DCE中DE边上的高,连接BE,请求出∠AEB的度数及线段CM,AE,BE 之间的数量关系.

    【分析】(1)①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ACD≌△B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
    ②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
    (2)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ACD≌△B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
    【解答】解:(1)①∵△ACB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
    ∴CA=CB,CD=CE,∠ACB=∠DCE=60°,
    ∴∠ACB﹣∠DCB=∠DCE﹣∠DCB,即∠ACD=∠BCE,
    在△ACD和△BCE中,
    CA=CB∠ACD=∠BCECD=CE,
    ∴△ACD≌△BCE,
    ∴∠CEB=∠CDA=120°,
    ∴∠AEB=60°,
    故答案为:60°;
    ②AD=BE,
    证明:∵△ACD≌△BCE,
    ∴AD=BE,
    故答案为:AD=BE;
    (2)∠AEB=90°,AE﹣BE=2CM,
    证明:∵△D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M是中线,
    ∴CM=DM=EM=12DE,
    在△ACD和△BCE中,
    CA=CB∠ACD=∠BCECD=CE,
    ∴△ACD≌△BCE,
    ∴∠CDA=∠CEB,
    ∵∠CDA=135°,
    ∴∠AEB=135°﹣45°=90°,
    ∴BE=AD,
    ∴AE﹣AD=DE=2CM,
    ∴AE﹣BE=2CM.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8-2】(2020春•济南期末)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E为射线AC上一点,点D为射线CB上一点,AD=DE.

    (1)如图1,当E在AC的延长线上且CE=CD时,AD是△ABC的中线吗?请说明理由;
    (2)如图2,当E在AC的延长线上时,AB+BD等于AE吗?请说明理由;
    (3)如图3,当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E在线段AC上时,请直接写出AB、BD、AE的数量关系.
    【分析】(1)利用△ABC是等边三角形得出角,边关系,利用AD=DE,得出△CDE是等腰三角形,证明∠CAD=30°即可解决问题.
    (2)在AB上取BH=BD,连接DH,利用AHD≌△DCE得出DH=CE,得出AE=AB+BD,
    (3)在AB上取AF=AE,连接DF,利用△AFD≌△EFD得出角的关系,得出△BDF是等腰三角形,根据边的关系得出结论AB=BD+AE.
    【解答】(1)解:如图1,结论:AD是△ABC的中线.理由如下: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BAC=∠B=∠ACB=60°,
    ∵CD=CE,
    ∴∠CDE=∠E,
    ∵∠ACD=∠CDE+∠E=60°,
    ∴∠E=30°,
    ∵DA=DE,
    ∴∠DAC=∠E=30°,
    ∵∠BAC=60°,
    ∴∠DAB=∠CAD,∵AB=AC,
    ∴BD=DC,
    ∴AD是△ABC的中线.

    (2)结论:AB+BD=AE,理由如下:
    如图2,在AB上取BH=BD,连接DH,

    ∵BH=BD,∠B=60°,
    ∴△BDH为等边三角形,
    ∴∠BHD=60°,BD=DH,
    ∵AD=DE,
    ∴∠E=∠CAD,
    ∴∠BAC﹣∠CAD=∠ACB﹣∠E即∠BAD=∠CDE,
    ∵∠BHD=60°,∠ACB=60°,
    ∴180°﹣∠BHD=180°﹣∠ACB即∠AHD=∠DCE,
    ∵∠BAD=∠CDE,AD=DE,∠AHD=∠DCE,
    在△AHD和△DCE,
    ∠BAD=∠CDE∠AHD=∠DCEAD=DE,
    ∴△AHD≌△DCE(AAS),
    ∴DH=CE,
    ∴BD=CE,
    ∴AE=AC+CE=AB+BD.

    (3)AB=BD+AE,
    如图3,在AB上取AF=AE,连接DF,

    ∵△ABC为等边三角形,
    ∴∠BAC=∠ABC=60°,
    ∴△AFE是等边三角形,
    ∴∠FAE=∠FEA=∠AFE=60°,
    ∴EF∥BC,
    ∴∠EDB=∠DEF,
    ∵AD=DE,
    ∴∠DEA=∠DAE,
    ∴∠DEF=∠DAF,
    ∵DF=DF,AF=EF,
    在△AFD和△EFD中,
    AD=DEDF=DFAF=EF,
    ∴△AFD≌△EFD(SSS)
    ∴∠ADF=∠EDF,∠DAF=∠DEF,
    ∴∠FDB=∠EDF+∠EDB,∠DFB=∠DAF+∠ADF,
    ∵∠EDB=∠DEF,
    ∴∠FDB=∠DFB,
    ∴DB=BF,
    ∵AB=AF+FB,
    ∴AB=BD+AE.
    【点评】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运用三角形全等找出对应的线段.
    【变式8-3】(2020春•锦江区期末)在△ABC中,∠B=60°,D是BC上一点,且AD=AC.
    (1)如图1,延长BC至E,使CE=BD,连接AE.求证:AB=AE;
    (2)如图2,在AB边上取一点F,使DF=DB,求证:AF=BC;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P为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PA,PF,若PA=PF,猜想PC与B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分析】(1)证明△ABD≌△AEC(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AE;
    (2)延长BC到E,使CE=BD,由(1)知,AB=AE,证得△ABE是等边三角形,同理,△DBF是等边三角形,则可得出结论;
    (3)在CP上取点E,使CE=BD,连接AE,证明△APE≌△PFD(AAS),得出PE=DF,则可得出结论.
    【解答】(1)证明:∵AC=AD,
    ∴∠ADC=∠ACD,
    ∴180°﹣∠ADC=180°﹣∠ACD,
    即∠ADB=∠ACE,
    在△ABD和△AEC中,
    AD=AC∠ADB=∠ACEBD=CE,
    ∴△ABD≌△AEC(SAS),
    ∴AB=AE;
    (2)延长BC到E,使CE=BD,由(1)知,AB=AE,

    ∴∠E=∠B=60°,
    ∴∠EAB=180°﹣∠E﹣∠B=60°,
    ∴△ABE是等边三角形,
    同理,△DBF是等边三角形,
    ∴AB=BE.BF=BD=CE,
    ∴AB﹣BF=BE﹣CE,
    即AF=BC;
    (3)猜想:PC=2BD,
    理由如下:在CP上取点E,使CE=BD,连接AE,

    由(1)可知:AB=AE,
    ∴∠AEB=∠B=60°,
    ∴∠AEP=180°﹣∠AEB=120°,
    ∵DF=DB,∠DFB=∠B=60°,
    ∴∠PDF=∠DFB+∠B=120°,
    ∴∠AEP=∠PDF,
    又∵PA=PF,
    ∴∠PAF=∠PFA,
    ∵∠APE=180°﹣∠B﹣∠PAF=120°﹣∠PAF,
    ∠PFD=180°﹣∠DFB﹣∠PFA=120°﹣∠PFA,
    ∴∠APE=∠PFD,
    在△APE和△PFD中,
    ∠APE=∠PFD∠AEP=∠PDFPA=PF,
    ∴△APE≌△PFD(AAS),
    ∴PE=DF,
    又∵DF=DB,
    ∴PE=DB,
    又∵PC=PE+CE,
    ∴PC=2BD.
    【点评】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相关试卷

    试卷 2020-2021学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算压轴题知识考点梳理卷(原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试卷 2020-2021学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算压轴题知识考点梳理卷(原卷+解析版),文件包含2020-2021学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计算压轴题知识考点梳理卷原卷版docx、2020-2021学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计算压轴题知识考点梳理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大题压轴题知识考点梳理卷(原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试卷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大题压轴题知识考点梳理卷(原卷+解析版),文件包含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大题压轴题知识考点梳理卷原卷版docx、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大题压轴题知识考点梳理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大题压轴题知识考点梳理卷(原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试卷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大题压轴题知识考点梳理卷(原卷+解析版),文件包含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大题压轴题知识考点梳理卷原卷版docx、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大题压轴题知识考点梳理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