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13 植树的牧羊人课文ppt课件
展开让·乔诺(1895-1970),法国作家、电影编剧。其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
本文原名《植树的男人》,是让·乔诺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个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
废墟( ) 干涸( ) 坍塌( ) 酬劳( ) 流淌( ) 水渠( )
慷慨( ) 缝隙( ) 栋( ) 刨根问底( ) 沉默寡言( )拣( )
戳( ) 乍看( )
戳(chuō)戳穿 坍(tān)坍塌戮(lù)杀戮 彤(tónɡ)彤云慨(kǎi)慷慨概(ɡài)气概溉(ɡài)灌溉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的地方。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溜达:散步,闲走。刨根问底:追究底细。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毛,地面上的植物。
2.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事的?如果将文章分为三部分,你要如何划分?
3.你认为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按篇幅长短可以分为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点题,交代牧羊人是个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好人。
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事。
第三部分(21):再次点题,赞美老人坚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抒发对牧羊人的敬佩之情,
(2—12):初遇牧羊人。(13—18):再见牧羊人。(19—20):最后一次遇牧羊人。
以时间为顺序,写“我”和牧羊人的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
第一次:1913年“我”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见到了牧羊人。当时高原上到处都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我”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走了三天,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第二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又踏上了去那片高原的路。高原上有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一大片橡树长得很茂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第三次: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高原上一切全变了,这里重新充满了生气,变得富饶又美丽。
3.请分别写出“我”前后三次见牧羊人时高原的情形。
初遇牧羊人——群山荒芜,村庄废弃,泉眼干涸,狂风呼啸;
再见牧羊人——树木挺拔,重见溪水;
最后一次相见——微风飘香,树木歌唱,泉水长流,人口增加,村庄富饶。
在你眼中,牧羊人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他是个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人。 牧羊人种橡树,不在乎是谁的地,也不在乎能成活多少,也不在意别人知道不知道,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还是一个认真细致、做事一丝不苟的人。从他挑选橡子、房间收拾得整齐、餐具洗得干净等细节可以看出。
在11段中插叙有关牧羊人三年来的生活及家庭情况有何作用?
【答案】此处插叙牧羊人三年来的生活及家庭情况, 丰富了文章内容,便于全面了解牧羊人的生活及家庭背景,体现其生活的孤独和艰辛,展现其顽强的毅力和伟大的壮举。
如何理解“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这句话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给人类带来毁灭、灾害的战争的厌恶;另一方面表达了对牧羊人通过植树,给人们带来绿色、生气这一做法的赞美。
第15段的“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中,“毁灭”和“创造”各指什么?
“毁灭”是指人类对这片土地的破坏;“创造”是指牧羊人在这片废墟上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植树的行为。
“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句中的“几乎”“从没”“只有”三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几乎”说明看望次数之多,充分表现了“我” 对“这位植树的老人”的敬佩之情;“从没”充分体现 了老人的坚强毅力和无私奉献精神;“只有”强调困难之大,间接赞美了老人的伟大壮举。
在第20段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象? 其目的是什么?
干净的农舍,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正浇灌着鲜嫩的薄荷;这里的人们正健康、愉快、舒适地生活,有人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此处的景象描写与上文有关此处的荒废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这位默默无闻的牧羊人几十年的坚持,突出其植树的伟大作用及无私奉献精神。
最后一段的议论具有怎样的作用?
文章结尾处的精要的议论,起到了照应开头、总结全文、揭示主题的作用,表达了对老人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作者最后为什么还要写来到这里的居民的精神境界?
侧面描写。通过写居民的精神境界的变化,从侧面衬托牧羊人的贡献之巨大,他不仅改变了荒漠,还改变了人。
本文运用第几人称来叙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第一人称叙事;采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种树人的故事,通过“我”的耳闻目睹,所思所想,对种树人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我”在文中仅仅是个过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目睹了一个寸草不生的荒僻之地变成森林村庄。“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种树人的事迹具有极强的纪实性,使种树人的故事显得真实可信,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另外,“我”并没有和种树人朝夕相处,对种树人的生活了解得并不是非常全面,但是这个地方沧海桑田的巨变却令“我”震撼,这就使得种树人的生活具有神秘感和神圣感。
【答案】 “我”在文中的作用主要为:①推动情节发展,“我”是变化的发现者,也是因为“我”的好奇,在初见牧羊人的第二天,决定留下来刨根究底,才有了后文故事情节的展开。②“我”作为一个见证人,目睹了一个寸草不生的荒僻之地变成了森林村庄的事实,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③通过“我”的感受和评论,突出刻画了牧羊人这一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形象,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我”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墨脱县帮辛乡,因常年遭受泥石流、山体滑坡的灾害,是墨脱县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村。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常常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
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为了教好孩子们,格桑德吉将自己的女儿从两岁时一直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当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萨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
13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语文七年级上册5 秋天的怀念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5 秋天的怀念课文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一读,“我”,关键词咀嚼法,速读课文,痛不欲生诲少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课文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阳光朗照下的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 植树的牧羊人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 植树的牧羊人课文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干枯没有水,不长草的地方,走近作者,了解作品,岁平和安静,荒地秃山干旱无比,身体还硬朗种树养蜂,看到溪水树木长高,岁信念坚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