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同步练习题
展开氮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课后练习
1.下列用途中应用了氮气的稳定性的是:( )
A.以氮气为原料之一制造硝酸 B.合成氨气后,制氮肥
C.金属焊接时的保护气 D.镁可以和氮气反应
【答案】C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形式又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B.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C.氮气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
D.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氮元素在不停地进行着氮循环
【答案】C
3.自然界的氮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N2与O2反应生成NO
B.②中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③中氮元素只被氧化
D.氧元素参与了氮循环
【答案】C
4.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B.总反应中NO为氧化剂,N2为氧化产物
C.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NO和N2
D.图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D
5.将盛有和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和剩余的气体可能分别是( )
A. B. C. D.
【答案】A
6.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肯定只有SO2 B.肯定没有Cl2、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答案】B
7.相同状况下,在体积相同的三个烧瓶中分别盛NH3、HCl和NO2气体,并分别倒立在水槽里,充分溶解后烧瓶内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设烧瓶内液体未扩散到水槽里)
A.1∶1∶1 B.2∶2∶3 C.3∶3∶2 D.2∶2∶1
【答案】A
8.如图所示,将相同条件下的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槽中且盛满水的试管内,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残留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立即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值为( )
A.3∶2 B.2∶3 C.8∶3 D.3∶8
【答案】C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酸雨形成过程中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B.煤和石油的燃烧是形成酸雨的唯一来源
C.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答案】B
D.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的含量,从而减少酸雨的产生
10.在常温常压下,将等体积混合而成的四组气体:①NO2+O2,②NO2+NO,③HCl+N2,④SO2+O2,分别通入相同的试管中,并将试管立即倒立于水槽中,如图所示,待试管内液面稳定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依次为V1、V2、V3、V4,其中最小的是( )
A.V1 B.V2 C.V3 D.V4
【答案】A
11.在容积为672 mL的烧瓶中充满NO和NO2的混合气体,将其倒立在水槽里,去塞后再通入280 mL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且液体充满烧瓶(气体体积都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总反应为NO+NO2+O2+H2O===2HNO3
B.总反应为4NO+8NO2+5O2+6H2O===12HNO3
C.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30 mol·L-1
D.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060 mol·L-1
12.如图所示的试管中装有12 mL一氧化氮,然后间歇缓慢地通入8 mL氧气。
【答案】B
有关最终状态的描述:①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②试管内气体呈无色,③试管内液面不变,④试管内液面上升,⑤试管内气体是氧气,⑥试管内气体是一氧化氮。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④⑥ B.①③ C.②④⑤ D.②③⑤
【答案】A
13.工业制HNO3的过程中排放的NO2和NO常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NO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若同温同压下NO2与NO的体积之比如下,其中不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的是( )
A.1:1 B.1:3 C.2:1 D.3:1
【答案】B
14.实验室收集NO、NO2两种气体,下列收集方法正确的是( )
A.均可用排水法 B.均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C.NO用向上排空气法,NO2用排水法 D.NO用排水法,NO2用向上排空气法
【答案】D
15.已知氮氧化物、CO都是大气污染物。“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NO、CO)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甲和丙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不相等
C.丁一定是非金属单质 D.配平后甲、乙,丙的化学计量数均为2
【答案】B
16.最新研究发现,人体内自身产生的NO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恢复血管柔软性和弹性。下列有关NO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O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B.NO暴露在空气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雷雨发庄稼”的谚语涉及到NO,生成NO的过程属于自然固氮
D.由信息知人可吸入大量NO,有利于身体健康
【答案】C
17.将容积为50mL的量筒充满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将量筒倒置在盛满水的水槽里,一段时间后,量筒里剩余气体体积为5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体积比可能是( )
A.9:1 B.18:7 C.41:9 D.1:1
【答案】B
18.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直接生成
②铵盐都不稳定,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
③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的变化
④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固体,用碱石灰除去氯化氢的方法制备氨气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19.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是( )
A.NO与O2反应生成NO2 B.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
C.N2和O2在放电下生成NO D.由NH3制碳铵或硫铵
【答案】C
20.下列过程不属于固氮的是
A.雷电时生成氮的氧化物
B.工业上用氢气与氮气合成氨
C.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铵根离子和硝酸盐
D.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
【答案】C
21.现有等体积混合而成的4组气体:①NO、NO2 ②HCl、N2③NO2 、O2④Cl2、SO2 将其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中并立即倒立在足量水中,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关系为( )
A.④>②>③>①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答案】B
22.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 )
A.N2O B.NO C.NO2 D.N2O5
【答案】B
23.下列对NO、NO2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NO2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不是酸性氧化物
B.NO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但不能由N2和O2直接化合而得到
C.NO、NO2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且二者都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
D.NO、NO2都有毒,且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答案】B
24.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很稳定,所以氮气可以在电焊时作保护气
B.N2+O22NO,该反应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C.氮气在空气中约占质量比的
D.在反应3Mg+N2Mg3N2中,氮气作氧化剂
【答案】C
25.下列关于N2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任何物质在氮气中都不能燃烧 B.氮气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C.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成含氮化合物属于氮的固定 D.氮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答案】A
26.实验室制备氨气,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
A.用手扇动收集的气体,有气味则已收集满
B.将润湿的淀粉KI试纸接近瓶口,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
C.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瓶内,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
D.用玻璃棒一端蘸取浓盐酸,接近瓶口,产生大量白烟,证明已收集满
【答案】D
27.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比较稳定
B.氮气可经一步反应转化成二氧化氮
C.通常情况下,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D.跟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时,氮气是氧化剂
【答案】B
28.利用某分子筛作催化剂,NH3可脱除废气中的NO和NO2,生成两种无毒物质,其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N2
B.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合物是由于汽油燃烧产生的
C.NH4+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上述历程的总反应为:2NH3+NO +NO22N2+3H2O
【答案】D
29.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A.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
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
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答案】A
30.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l2和NO2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若通入适当比例的Cl2和NO2,即发生反应Cl2+2NO2+4NaOH=2NaNO3+2NaCl+2H2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与3 mol·L-1的盐酸共热制备氯气
B.装置Ⅰ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氯气
C.装置Ⅲ的作用是便于控制通入NO2的量
D.若制备的NO2中含有NO,应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以除去NO
【答案】C
31.已知NO2、NO的混合气体可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2NO2+2NaOH===NaNO2+NaNO3+H2O,NO+NO2+2NaOH===2NaNO2+H2O,将224 mL(标准状况下)NO和NO2的混合气体溶于20 mL 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并无气体逸出。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 mol/L B.0.5 mol/L C.0.25 mol/L D.0.2 mol/L
【答案】B
32.下列对于二氧化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B.除去O2中混有的NO2,可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将NO2溶解
C.NO2与溴蒸气的鉴别可用NaOH溶液,溶于NaOH溶液得无色溶液的是NO2,得橙色溶液的为溴蒸气
D.NO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答案】D
33.如图所示,在水槽中装有水,容积为的试管中充满了和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将试管倒插入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为。
(1)将倒插入水槽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原混合气体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2)通过导气管向剩余气体的试管中持续通入氧气,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试管中充满气体时停止通入氧气,然后将试管从水槽中取出,水槽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设水槽中液体的体积仍为)。
【答案】 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试管中液面不断上升直至全充满,继续通入氧气,试管中液下降,最后充满无色气体
34.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一定条件下,NO与NO2可以生成一种新的氧化物,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部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部喷淋),其目的是__;滤渣可循环使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填化学式)。
(3)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
若n(NO)∶n(NO2)>1∶1,则会导致__;
若n(NO)∶n(NO2)<1∶1,则会导致__。
(4)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2)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答案】NO+NO2N2O3 使尾气中的NO、NO2被充分吸收 Ca(OH)2 排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 产品Ca(NO2)2中Ca(NO3)2含量升高 3NO2-+2H+=NO3-+2NO↑+H2O
【同步讲义】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04讲 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04讲 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04讲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04讲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一课一练,共18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按图进行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