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五章第一节 第3课时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课时作业(人教版(2019)必修二)(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60440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五章第一节 第3课时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课时作业(人教版(2019)必修二)(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60440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五章第一节 第3课时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课时作业(人教版(2019)必修二)(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60440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 ℃,沸点4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课时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必备知识基础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1.如图有关硫元素循环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煤、石油中的硫元素燃烧时能生成SO2
B.动物尸体腐败过程产生的H2S气体会进入大气
C.循环过程中硫元素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D.大气中的硫元素会全部转化成H2SO4随雨水降到土壤里
2.硫是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硫循环(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A.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促进了硫的循环
B.硫循环中硫的化合物均为无机物
C.上述硫循环中硫元素均被氧化
D.烧煤时加石灰石,可减少酸雨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3.火山口的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甲,甲溶于水得溶液乙,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溴水褪色,乙变成丙。在丙里加入Na2S生成气体丁,把丁通入乙得到沉淀戊。甲、乙、丙、丁、戊均含有硫元素,则它们正确的顺序是( )
A.SO3、H2SO4、H2SO3、H2S、S
B.SO2、H2SO3、H2SO4、SO2、SO3
C.SO3 、H2SO4、H2SO3、SO2、Na2S2O3
D.SO2、H2SO3、H2SO4、H2S、S
4.(双选)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A.H2S B.S C.SO2 D.H2SO4
5.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S―→SO2 B.H2S―→SO2
C.H2SO4―→SO2 D.SO―→SO2
6.有关下列三个反应:
①2H2S+SO2===3S↓+2H2O
②S+2H2SO4(浓)3SO2↑+2H2O
③3S+6KOH2K2S+K2SO3+3H2O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①说明SO2能与酸反应,具有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B.反应②改用稀H2SO4,则能放出氢气
C.反应②和③说明S具有两性元素的性质
D.反应③说明S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7.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O2、H2SO3均具有还原性,故浓H2SO4均能氧化SO2和H2SO3
B.H2S与浓H2SO4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应的氧化产物只能是SO2
C.硫黄制备硫酸经历两步:SSO3H2SO4
D.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能按照上述转化关系直接转化的可以是硫元素
8.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①H2S和SO2 ②SO2和SO3 ③SO2和氯水 ④SO3(气)和Cl2 ⑤H2S和Cl2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⑤ D.③④⑤
9.硫元素的几种化合物及单质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浓H2SO4SO2Na2SO3溶液Na2S2O3S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浓硫酸是氧化剂
B.反应②表明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C.反应③的原子利用率是100%
D.反应④中稀硫酸是还原剂
10.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S、SO2、CO2、HI、HCl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气体通入氯水后,得无色溶液,向该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气体中肯定含有H2S和SO2
B.该气体不能肯定是否含有SO2
C.该气体中肯定含有CO2和SO2
D.该气体中肯定不含有H2S和HI
11.(双选)由SO2和O2制备SO3(熔点16.8 ℃,沸点44.8 ℃)的模拟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省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的试剂为饱和NaHSO3溶液
B.实验室可用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SO2
C.装置③反应管中的铂石棉用作反应的催化剂
D.从装置⑤逸出的气体有过量的SO2和O2
12.有一白色粉末X,关于它的实验现象为:
则X的化学式为( )
A.Na2SO4 B.Na2CO3
C.(NH4)2SO4 D.Na2SO3
13.将碘水滴入Na2S溶液中,溶液变浑浊;将溴水滴入KI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可得
到的正确结论是( )
A.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Br->I->S2-
B.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Br->I->S2-
C.元素对应原子的得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BrBr-
14.(双选)X(盐)和Y(酸)反应,可放出有气味的气体Z,Z跟过量NaOH溶液反应又得到X,Z氧化的最终产物为气体W,气体W溶于水又得到Y,则X和Y是( )
A.Na2S和盐酸 B.Na2S和稀硫酸
C.Na2SO3和盐酸 D.Na2SO3和稀硫酸
关键能力综合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工业中涉及的3步反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
B.硫黄在常温下可与汞反应而氧气不能,说明硫的氧化性强于氧
C.如用NaOH溶液来吸收尾气中的SO2,只能生成一种盐
D.如以FeS2为原料,每生成2 mol硫酸,理论上需消耗 mol O2
2.Cl2和SO2都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混合后再通入品红与BaCl2的混合溶液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①溶液很快褪色 ②溶液不褪色 ③出现沉淀 ④不出现沉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SO2通入少量NaClO溶液中:SO2+ClO-+H2O===SO+Cl-+2H+
B.足量的SO2通入Na2CO3溶液中:CO+SO2===CO2+SO
C.铁与硫混合加热:2Fe+3SFe2S3
D.浓硫酸与FeS混合:FeS+H2SO4(浓) ===FeSO4+H2S↑
4.在氧气中灼烧FeS、FeS2的混合物0.44 g,使其中的硫全部变成SO2,SO2全部转化成H2SO4,这些硫酸可以用20 mL 0.5 mol/L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则原混合物中硫的质量分数约为 ( )
A.18% B.46% C.53% D.36%
5.如图所示是一系列含硫化合物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说明SO2具有漂白性,反应②说明SO2具有酸性
B.若反应②中生成物n (Na2SO3)︰n (NaHSO3)=1︰1,则反应物n (SO2)︰n (NaOH)=1︰2
C.反应③④⑤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工业上可利用反应②和反应④回收SO2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6.亚硫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如下图实验可检验某食品中亚硫酸盐含量(所加试剂均足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亚硫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作用是防腐保鲜
B.反应①过程中通入N2的作用是将装置中空气和生成的气体全部赶出
C.测定样品质量及③中耗碱量,可测定样品中亚硫酸盐含量
D.若仅将②中的氧化剂“H2O2溶液”替换为碘水,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7.硫酸铵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NH4)2SO4===6NH3↑+3SO2↑+SO3↑+N2↑+7H2O,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一定量的氯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沉淀为BaSO4
B.白色沉淀为BaSO3和BaSO4的混合物,且n (BaSO3)︰n (BaSO4)约为1︰1
C.白色沉淀为BaSO3和BaSO4的混合物,且n (BaSO3)︰n (BaSO4)约为3︰1
D.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为N2,最后溶液中的溶质为Ba(HSO3)2和NH4Cl
8.(易错题)有一瓶可能部分被氧化的Na2SO3溶液,某同学取少量此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下述有关此实验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a2SO3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B.加入 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
C.加足量硝酸后的白色沉淀一定是BaSO4
D.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
9.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易被氧气氧化。利用如图装置,在锥形瓶中加入HCOONa、NaOH、CH3OH和水形成的混合液,通入SO2时发生反应生成保险粉和一种常见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备保险粉的离子方程式为HCOO-+OH-+2SO2===S2O+CO2+H2O
B.NaOH溶液的主要作用是吸收逸出的CO2
C.多孔玻璃球泡的作用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SO2能被充分吸收
D.为避免产生的Na2S2O4被O2氧化,使硫酸与亚硫酸钠先反应,产生的SO2排出装置中残留的O2
三、非选择题
10.
利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下所示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
(1)从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图中既有氧化性
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将X与Y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Z的浓溶液与铜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下列制备Na2S2O3的方案理论上可行的是________(填代号)。
a.Na2S+S b.Na2SO3+S
c.SO2+Na2SO4 d.Na2SO3+Na2SO4
(5)已知Na2SO3能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24 mL 0.05 mol·L-1的Na2SO4溶液与20 mL 0.02 mol·L-1的K2Cr2O7溶液恰好反应时,Cr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
学科素养升级练
进阶训练第三层
1.
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
B.该工艺流程的目的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
C.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只有Fe和S
D.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 SO2 +2H2O===2FeSO4+2H2SO4
2.(素养题——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实验室探究SO2与Fe(NO3)3溶液反应的原理,装置如图,实验中Y装置产生白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
B.Y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4或BaSO3
C.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反应生成了SO
D.若将Fe(NO3)3换成FeCl3,Y中也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Fe3+也能将SO2氧化
3.在100 mL等物质的量的HBr和H2SO3的混合溶液里通入0.01 mol Cl2,有一半Br-变为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 )
A.0.007 5 mol·L-1 B.0.008 mol·L-1
C.0.075 mol·L-1 D.0.08 mol·L-1
4.燃煤的烟气中含有 SO2,为了治理雾霾天气,工厂采用多种方法实现烟气脱硫。
Ⅰ.(1)“湿式吸收法”利用吸收剂与 SO2 发生反应从而脱硫。下列试剂中适合用作该法吸收剂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石灰乳 b.CaCl2溶液
(2)某工厂利用含 SO2 的烟气处理含Cr2O的酸性废水,吸收塔中反应后的铬元素以Cr3+形式存在,具体流程如下:
①SO2 处理含铬废水时,利用了 SO2 的________性。②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石灰-石膏法和烧碱法是常用的烟气脱硫法。石灰-石膏法的吸收反应为Ca(OH)2+SO2===CaSO3↓+H2O。吸收产物亚硫酸钙由管道输送至氧化塔氧化,反应为2CaSO3+O2+4H2O===2CaSO4·2H2O。其流程如图:
烧碱法的吸收反应为2NaOH+SO2===Na2SO3+H2O。该法的特点是氢氧化钠碱性强、吸收快、效率高。其流程如图:
已知:
试剂
Ca(OH)2
NaOH
价格(元/kg)
0.36
2.9
吸收 SO2 的成本(元/mol)
0.027
0.232
(3)石灰-石膏法和烧碱法相比,石灰-石膏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习小组在石灰-石膏法和烧碱法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改进的、能实现物料循环的烟气脱硫方案,流程图中的甲、乙、丙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第3课时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必备知识基础练
1.答案:D
解析:硫元素燃烧后的产物都二氧化硫,所以煤、石油中的硫元素燃烧时能生成SO2,A正确;气体易扩散,所以动物尸体腐败过程产生的H2S气体会进入大气,B正确;动物尸体腐败过程产生的H2S气体会进入大气,煤、石油中的硫元素燃烧时能生成SO2,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生成单质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大气中的硫元素不是全部转化成H2SO4,还有部分转化成H2SO3随雨水降到土壤里,D错误。
2.答案:A
解析:硫酸盐和亚硫酸盐等在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作用下缓慢转化成植物中的R1—S—R2,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促进了硫的循环,A正确;硫循环中硫的化合物有含硫的有机物,不全是无机物,B错误;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将硫酸盐、亚硫酸盐中硫还原成R1—S—R2,硫循环中硫元素有时被氧化,有时被还原,C错误;烧煤时加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但生成二氧化碳,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D错误。
3.答案:D
解析: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甲,发生的反应为S+O2===SO2,甲是SO2;甲溶于水得溶液乙,发生的反应为SO2+H2OH2SO3,乙是H2SO3;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溴水褪色,乙变成丙,发生的反应为H2SO3+Br2+H2O===H2SO4+2HBr,丙是H2SO4;在丙溶液里加入Na2S生成气体丁,发生的反应为Na2S+H2SO4===Na2SO4+H2S↑,丁是H2S;把丁通入乙得到沉淀戊,发生的反应为2H2S+H2SO3===3S↓+3H2O,戊是S。
4.答案:BC
解析:单质S及SO2中的S均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5.答案:C
解析:S―→SO2、H2S―→SO2的变化中S元素化合价均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A、B错误;H2SO4―→SO2的变化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C正确;SO3―→SO2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D错误。
6.答案:D
解析:反应①SO2作氧化剂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不能从氧化还原方面判断是酸性或碱性氧化物,A错误;反应②体现浓H2SO4的强氧化性,S的还原性,B错误;反应③硫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因此既体现了还原性,又体现了氧化性,C错误;反应③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说明S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D正确。
7.答案:D
解析:SO2、H2SO3虽然有还原性,但与浓H2SO4之间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为+4价硫与+6价硫之间无中间价,A错误;H2S与浓H2SO4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应的氧化产物可能是S或SO2,B错误;S与O2的燃烧反应只生成SO2,不能生成SO3,C错误。
8.答案:B
解析:SO2和SO3中硫元素为相邻价态,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3和Cl2都具有氧化性,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
9.答案:D
解析:Cu与浓硫酸反应时将Cu单质氧化为硫酸铜,浓硫酸表现了氧化性,是氧化剂,A正确;SO2与NaOH反应产生亚硫酸钠和水,表明SO2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正确;反应③是S+Na2SO3===Na2S2O3,反应物全部变为生成物,原子利用率是100%,C正确;Na2S2O3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硫代硫酸和硫酸钠,硫代硫酸不稳定,分解产生S单质、二氧化硫和水,所以硫酸起酸的作用,不是作还原剂,D错误。
10.答案:D
解析:氯水为黄绿色,将气体A通入氯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说明气体中含有还原性气体,将气体通入氯水后,得无色溶液,向该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SO,原溶液中一定有SO2,因为SO2+Cl2+2H2O===2HCl+H2SO4;由于H2S、SO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S单质和H2O而不能大量共存,反应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所以一定无H2S;也一定无HI,因为Cl2与HI会发生反应2HI+Cl2===I2+2HCl,反应生成的I2微溶于水,且碘水呈褐色。
11.答案:BC
解析:进入高温反应管的气体必须干燥,装置①中的试剂应是浓硫酸,A错误;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SO2,B正确;通常情况下,SO2和O2反应很慢,需用催化剂催化,C正确;该反应是可逆反应,装置④中逸出的气体主要是SO2和O2及少量的SO3气体,则装置⑤中应盛放碱石灰,可除去SO2、SO3,D错误。
12.答案:D
解析:Na2SO4、(NH4)2SO4与硫酸不反应,A、C错误;Na2CO3、Na2SO3与硫酸反应分别产生CO2、SO2气体,与NaOH反应生成的盐使溴水褪色,说明具有还原性,应为Na2SO3,故C错误,D正确。
13.答案:D
解析:碘水滴入Na2S溶液中,溶液变浑浊,说明S2-的还原性强于I-;将溴水滴入KI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说明I-的还原性强于Br-,从而可得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S2->I->Br-,元素对应原子的得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Br>I>S。
14.答案:BD
解析:Na2SO3和盐酸反应生成SO2气体,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Na2SO3,SO2在催化剂作用下被O2氧化生成SO3,SO3溶于水生成H2SO4,A错误;Na2S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2S气体,H2S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Na2S,H2S与O2反应先生成SO2,在催化剂作用下继续被氧化,最终生成SO3,SO3溶于水生成H2SO4,B正确;Na2S和盐酸反应生成H2S气体,H2S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Na2S,H2S与O2反应先生成SO2,继续被氧化,最终生成SO3,SO3溶于水生成H2SO4,C错误;Na2SO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SO2气体,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SO2在催化剂作用下被O2氧化生成SO3,SO3溶于水生成H2SO4,D正确。
关键能力综合练
1.答案:D
解析:硫酸工业中涉及的3步反应中只有前2步为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硫与汞在常温下能反应,这是硫的特殊反应,不能作为比较硫与氧的氧化性强弱的依据,B错误;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SO2可生成两种盐Na2SO3和NaHSO3,C错误;
2SO3―→2H2SO4,D正确。
2.答案:C
解析:Cl2+SO2+2H2O===H2SO4+2HCl,Cl2和SO2按1︰1发生上述反应后生成物不具有漂白性,且因H2SO4+BaCl2===BaSO4↓+2HCl, 而在溶液中生成沉淀。
3.答案:A
解析:在溶液中ClO-能将SO2氧化为SO,本身被还原为Cl-,A正确;溶液中通入足量SO2,应生成HSO,B错误;铁与硫反应只能生成FeS,C错误;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H2S氧化,D错误。
4.答案:D
解析:根据关系式S~H2SO4~2NaOH,m(S)=0.02 L×0.5mol/L××32g·mol-1=0.16 g,w(S)=×100%≈36%。
5.答案:D
解析:反应①中溶液先变蓝后褪色的原因是KIO3被还原先得到I2,最终得到I-,体现了SO2的还原性,反应②是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体现了SO2的酸性,A错误;根据元素守恒,当n (Na2SO3)︰n (NaHSO3)=1︰1时,n (SO2)︰n (NaOH)=2︰3,B错误;反应④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反应④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反应②吸收了二氧化硫,SO2与NaOH反应生成NaHSO3,NaHSO3分解又得到SO2,所以工业上可利用反应②和反应④回收SO2,D正确。
6.答案:D
解析:亚硫酸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故可以防腐保鲜,A正确。反应①过程中通入N2可以将产生的气体从溶液中全部赶出,B正确。测定③中耗碱量,可以求出硫酸的物质的量,进而利用硫元素守恒,求出样品中含SO2的质量,再除以样品质量就可得到样品中亚硫酸盐含量,C正确。若仅将②中的氧化剂“H2O2溶液”替换为碘水,则过量的碘水也会消耗氢氧化钠,对测定结果有影响,D错误。
7.答案:BD
解析: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到BaCl2溶液中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SO2+H2O+2NH3===(NH4)2SO3、(NH4)2SO3+BaCl2===BaSO3↓+2NH4Cl、SO3+H2O+2NH3===(NH4)2SO4、(NH4)2SO4+BaCl2===BaSO4↓+2NH4Cl,依据反应定量关系,结合分解生成的气体物质的量可知,二氧化硫转化为亚硫酸铵,1 mol三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铵消耗氨气2 mol,则4 mol氨气和2 mol 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所以得到的沉淀为1 mol硫酸钡,2 mol亚硫酸钡,剩余SO2和亚硫酸钡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钡,最后得到沉淀为1 mol硫酸钡、1 mol亚硫酸钡,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A、C错误,B正确;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为N2,反应后的溶质为亚硫酸氢钡与氯化铵,D正确。
8.答案:CD
解析: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氧化性,原溶液中可以是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A错误;原溶液中可以是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不一定含有BaSO4,可能是BaSO3,B错误;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生成的BaSO3也会被氧化为BaSO4,所以加硝酸后生成沉淀一定是BaSO4,C正确;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氧化性,原溶液中可以是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D正确。
9.答案:B
解析:根据原子守恒判断生成物还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因此制备保险粉的离子方程式为HCOO-+OH-+2SO2===S2O+CO2+H2O,A正确;二氧化硫有毒,属于大气污染物,因此NaOH溶液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剩余的SO2,B错误;多孔玻璃球泡的接触面积大,因此其作用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SO2能被充分吸收,C正确;保险粉易被氧气氧化,装置有空气,因此为避免产生的Na2S2O4被O2氧化,使硫酸与亚硫酸钠先反应,产生的SO2排出装置中残留的O2,D正确。
10.答案:(1)SO2、H2SO3、Na2SO3 (2)1︰2 (3)Cu+2H2SO4(浓)CuSO4+2H2O+SO2↑ (4)b (5)+3
解析:(1)具有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S元素的化合价有-2、0、+4、+6,所以+4价S的化合物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即SO2、H2SO3、Na2SO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将X(H2S)与Y(SO2)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是SO2氧化H2S生成淡黄色沉淀S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反应中H2S中硫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H2S做还原剂,SO2中硫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SO2做氧化剂,则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浓硫酸与铜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4)Na2S2O3中S元素化合价为+2,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反应物中S元素的化合价必须是一种物质中的大于2,另一种物质中的小于2,选项a中S元素的化合价都小于2,选项c、d中S元素的化合价都大于2,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5)假设Cr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为a,则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有24×10-3 L×0.05 mol/L×(6-4)=20×10-3 L×0.02 mol/L×2×(6-a),解得a=+3。
学科素养升级练
1.答案:C
解析:根据工艺流程图可知,该过程中Fe2(SO4)3溶液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 SO2+2H2O===2FeSO4+ 2H2SO4,该工艺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还得到了化工产品硫酸,A、D正确;根据A中分析可知该工艺流程的目的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B正确;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氧、铁、硫,C错误。
2.答案:B
解析:通入一段时间N2,可以排除装置中的O2,防止SO2被空气中的O2氧化,A正确;酸性条件下,NO能氧化SO2,Fe3+也能氧化SO2生成SO,SO与Ba2+形成BaSO4,不能生成BaSO3,B错误;SO2溶于水显酸性,酸性条件下NO具有强氧化性,能把SO2氧化为SO,所以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反应生成了SO,C正确;若将Fe(NO3)3换成FeCl3,Cl-没有氧化性,则只能是Fe3+具有氧化性,若Y中也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Fe3+也能将SO2氧化,D正确。
3.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Br2能氧化H2SO3,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H2SO3的还原性强于Br-,在HBr和H2SO3的混合液中通入Cl2,Cl2首先氧化H2SO3,依据电子守恒,0.01 mol×2=0.1 L×x×2+0.1 L×x×(x为HBr或H2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则x=0.08 mol·L-1。
4.答案:(1)a (2)还原 3SO2+Cr2O+2H+===2Cr3++3SO+H2O
(3)原料便宜,成本低 吸收慢,效率低
(4)NaOH Ca(OH)2 Na2SO3
解析:Ⅰ.(1)二氧化硫与氯化钙不能发生反应,而与氢氧化钙可以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因为氢氧化钙溶解度不大,所以用石灰乳来吸收二氧化硫。(2)①重铬酸根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则可以用 SO2 处理含铬废水。②吸收塔中为二氧化硫与重铬酸根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Cr2O+2H+===2Cr3++3SO+H2O。Ⅱ.(3)对比两个流程可知,基本反应原理都为二氧化硫与碱发生反应,氢氧化钙原料廉价易得,成本低,但氢氧化钙溶解度不大,吸收慢,效率低。(4)分析流程并对比前两个流程可知,该流程的目的是改进前两个流程的缺点,即氢氧化钙吸收效率低,应用吸收效率较高的氢氧化钠,则甲为氢氧化钠,又氢氧化钠成本高,需要循环利用,则可用氢氧化钙制备氢氧化钠,则乙为氢氧化钙,由此可推知丙为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与氢氧化钙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钙,实现氢氧化钠的再生,降低成本。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实验活动5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第3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实验活动5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当堂检测题,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实验活动5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精品第3课时练习题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