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第1页
    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共5页。
    知识目标
    掌握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基本史实及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了解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史实,弄清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正确看待人口增长问题。
    能力目标
    归纳概括清朝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
    探索清朝前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看待人口增长所引发的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
    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引发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材料:
    材料一:英国学者麦迪森推测称,1820年中国GDP占全球总量的33%(当时强盛的英国为5.2%)。(最早提出这一观点)
    材料二:康乾时期国库财政储备充足,最高的年份达到8000万两,常年保持在6000到7000余万两。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恢复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大规模蠲免钱粮,康熙、乾隆两朝曾五次全免全国农业钱粮近3亿两白银。 当时中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的百分之三十二。---百度·康乾盛世
    引导分析:
    根据上述材料,你从材料中会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交流:
    教师明确,引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兴,则国家兴。秦商鞅变法,秦国迅速强大,后统一六国,开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汉初年出现“文景之治”……历朝历代的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尤其是在一个朝代建立之初,由于受到战争的破坏,民生凋敝,恢复、发展农业成为第一要务,是“国之大计”,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富民强,政治比较清明,社会比较安定。清军入关,统一全国后,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人口增长情况又如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课讲述
    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农业生产恢复的背景与原因
    展示材料:
    材料一:明朝人口数量的峰值出现在明朝后期,王育民认为万历年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人口在1.3亿人至1.5亿万人。葛剑雄认为1600年明朝实际人口大约有1.97亿人,明朝人口峰值接近2亿。曹树基认为1630年明朝达到人口峰值,人口大约有1.9亿人,1644年实际人口大约有1.5亿人。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则认为1600年明朝实际人口大约有1.6亿人。
    根据当代学者研究估计,1620年221明朝人口数量达到前所未有的1.5亿人。17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由于干旱带来的饥荒,以及农民战争和瘟疫等造成中原地区人口大量死亡,以及清军入关掠杀和为防范汉人而进行的人口迁移,造成中国人口大量减少,只有原先人口总数一半不到,也就是大约在7000万人附近。
    材料二:《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璹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清朝康熙南巡,见到《耕织图诗》后,感慨于织女之寒、农夫之苦,传命内廷供奉焦秉贞在楼绘基础上,重新绘制,计有耕图和织图各23幅,并每幅制诗一章。
    引导分析: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根据材料一,你得出什么结论?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材料一会导致什么后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假如你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面对现实情况,你会采取什么对策?目的是什么?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材料二又说明了什么?
    讨论分享:
    教师明确:
    明朝一度是世界人口大国。到了明朝末期,人口大量减少。人口减少,社会生产力随之减弱,社会生产必然遭受破坏。从明朝人口减少的情况来看,它说明明朝的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不安。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和清初的战争使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出现了“民无遗类,地尽抛荒”的残破景象。
    作为一位最高统治者,面对如此现实状况,首要的任务是发展农业生产,恢复经济。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保证封建剥削的顺利进行,逐步调整了统治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因而,清初,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且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前期的兴盛奠定基础。
    农业生产恢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农业生产恢复的表现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土地得以开垦,边远地区也得到开发。
    根据上表分析: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这种变化得力于政府的重视,重视农业生产。所以到乾隆末年,全国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兴修水利。对黄河、淮河及大运河进行治理。组织人力修建许多堤坝、
    渠堰、海塘。
    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经济作物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农业生产恢复产生的启示与影响
    社会要安定,作为当权者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姿等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手工业工场出现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且颇具规模。如江宁的著名机户有李扁担、李东阳等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商业的发展
    商业网的形成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清朝商业发达。陆路、水路商旅往来频繁,商贸兴盛。形成了农村集市、
    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吴江“舟楫塞港,街道肩摩”,汉口在明朝中期发展起来,清朝时“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苏州“十万烟花”,财富“甲于天下”,有的 地段“地值寸金”。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大城市的数量增加了;清朝的大城市有: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
    大的商帮形成
    出现了大的商帮----晋商和徽商,且资本雄厚,商业活动遍及全国。
    山西晋商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总、放贷及存款业务,开设“票号”。
    江南徽商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等行业的经营活动。
    人口的增长与社会问题
    展示材料:
    引导分析:
    根据上表分析: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从明朝洪武年间明末,中国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明末人口变化会导致怎样的社会问题?
    ③从明末到清朝,中国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原因是什么?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清朝人口迅速增长会导致什么问题?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如何正确看待人口增长与增长引发的问题?
    交流分享:
    教师明确:
    (1)关于明朝人口问题:
    人口数量减少,社会劳动生产力下降,经济出现衰退现象。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关于清朝人口增长问题:
    中国人口数量猛增,到乾隆末年,全国人口总量达到3亿。其增长的原因
    是由于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得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导致人口数量增长。
    人口数量的增长,也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社会矛盾加剧;
    土地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庞大的人口数量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等。
    人口增长与问题:
    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消极: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人口数量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要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新课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清朝前期社会生产恢复与发展的原因及主要
    表现,农业得以恢复发展,手工业繁荣,出现了规模的手工工场,商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全国性的商业网络,大城市增加。同时,我们了解了清朝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增长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要正确看待人口增长,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课堂板书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清朝前期农业恢复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及影响
    清朝前期手工业的发展表现、特征
    清朝前期商业的发展表现
    人口增长与增长引发的社会问题。
    教学后记:年代
    顺治18年
    康熙24年
    雍正2年
    乾隆31年
    耕地面积(顷)
    5493567
    6078430
    6837914
    7414495
    年代
    1393年(洪武26年)
    1600年(万历28年)
    明朝末年
    1700年(清康熙39年)
    1794年(乾隆59年
    1850年(道光30年)
    人口(亿)
    0.7
    0.97
    0.6069
    1.5
    3.13
    4.3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共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活动,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