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下学期末物理基础练习(word版 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60464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下学期末物理基础练习(word版 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60464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下学期末物理基础练习(word版 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60464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下学期末物理基础练习(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下学期末物理基础练习(word版 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计算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20分)
1. 如图,是同一个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A. 大小有关B. 方向有关C. 作用点有关D. 三要素都有关
2. 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 车轮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B. 移动重物时,在它下面垫上钢管
C. 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D. 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3. 排球是我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同学们在排球考试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B. 排球下降时速度增大,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假如正在上升的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 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4. 关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以下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A.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
B.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
C.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D.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
5.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都是由铁制成的实心物体,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 和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6. 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
A. 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
B. 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C. 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D. 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
7. 飞机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动,当气流迎面流过机翼时,气流对机翼上下表面产生向上的压力差,从而产生升力。能使图中的飞机前进时产生升力的秘密在于机翼,则机翼的横截剖面图应该是
A. B.
C. D.
8. 如图所示,将一个生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添加食盐并轻轻搅动,直到鸡蛋恰好漂浮。图中大致反映鸡蛋所受浮力的大小 与液体密度 关系的图是
A. B.
C. D.
9. 运动员投向篮筐的篮球,在空中飞行时
A. 只具有动能B. 只具有重力势能
C. 既有动能,也有重力势能D. 既无动能,也无重力势能
10. 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的拉力 ,分别沿斜面和水平面拉木箱,拉力方向和运动方向始终一致,运动时间 ,运动距离 ,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
A. 段做功较多B. 段与 段做功一样多
C. 段功率较大D. 段与 段的功率一样大
二、双项选择题(共2小题;共6分)
11. 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大气压的是
A. 盆景自动补水装置
B. 拦河坝形状上窄下宽
C. 人能漂浮在死海上
D. 工人用吸盘搬运玻璃
12. 小贝利用铝块、细线、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是小京正确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图中 、 、 、 分别是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已知水的密度为 ,则下列四个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三、多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
13.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B.
书包背带做得很宽
C.
斧刃磨的很锋利
D.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四、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4. 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 。
15. 三峡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三峡大坝的船闸是 的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16. 如图所示,鸿志班的同学们在校园里利用两个底面积均为 的压力锅代替空心铜半球,抽去里面的空气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若当时的大气压为 ,理论上若将它拉开,每一侧同学施加的力为 ;同学们发现,实际用力大小比计算的结果小,这主要是因为 。
五、实验题(共2小题;共12分)
17.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 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 的特点,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 和 的大小。
(3)保持 与 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 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 。
18.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晓彤和小雪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现在他们想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是否有关,所用的实验器材如图所示(物体 、 、 的横截面积相同)。请你也加入到他们的探究中来。
(1)除图中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
(2)实验中,晓彤分别将物体 、 直立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在水中相同深度处,测量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①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物体 的重力是 。当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为 时,物体 受到的浮力是 。
② 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3)晓彤发现小雪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他们通过讨论,找到了矛盾的根源,由此他们得到了该探究问题的新启示。你认为他们得到的启示是 .
六、作图题(共1小题;共13分)
19. 甲是一款水管扳手钳,用它夹水管时, 部分可视为一个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请在乙图中画出:
(1)阻力 的力臂 ;
(2)杠杆平衡时,作用在 点的最小动力 及其力臂 。
七、计算题(共3小题;共18分)
20. 一个图钉帽的面积是 ,图钉尖的面积是 ,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 。
(1)图钉尖对墙的压强;
(2)手对图钉帽的压强。
21.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 的物体,若拉力的功率为 ,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不计摩擦和绳重。
(1)作用在绳上的拉力 。
(2)动滑轮的重。
(3)物体上升的速度。
22. 某教师用“试管爬升”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其做法如下:取两个直径相差很小的平底试管,将细试管底部插入装满水的粗试管内,再将两试管迅速倒置(保持竖直),会看到试管慢慢“爬进”到粗试管里,如图所示,细试管能否在粗试管内竖直向上“爬升”,取决于开始时插入粗试管的深度,如果插入过浅细试管就不能自动上升。若试管的重为 ,外直径为 ,水的密度为 ,大气压强为 。请你通过推导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细试管在“爬升”时,受到大气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力是多少?
(2)细试管开始插入深度 满足什么条件时,它刚好可以向上“爬升”。
八、综合应用题(共3小题;共15分)
23. 图甲为著名的厦门“怪坡”,在怪坡上,“车倒爬,水倒流”,科学家实地测量却发现, 长的怪坡“坡顶”比“坡底”还要低 ,但受周围参照物的影响产生了错觉,由此可见,“眼见为实”有纰漏,科学测量明真相。
(1)水平仪放在物体表面时,重锤线总是与水平方向垂直的,这是利用了重力方向总是 的。
(2)水平仪放在水平面上时,重锤线位置如图乙()所示:放在怪坡上时重锤线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平仪 (选填“左”或“右”)侧偏高。
2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竖直悬挂在水中的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 ,这个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是 。
(2)轮船是采用增大 方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25. 如图为小柯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 可绕 点(螺母)转动, , , ,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计,固定装置未画出。
(1)当杠杆处于甲图所示水平位置平衡时, 的重力为 。
(2)松开螺母保持 不动,使 向下折一个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 点转动的杠杆 ( 点对应 点),保持 位置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则 应该移动到 。
A. 点处
B.①点处
C.②点处
D.③点处.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2. A
3. C
【解析】A.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因此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排球下降时速度增大,由于重力大于阻力,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
C.正在上升的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排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排球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C。
4. C
【解析】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同一个力,A错误;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错误;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正确;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无任何关系,D错误。
故选C。
5. B
6. D
【解析】图甲中,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但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故A错误;
图乙中,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可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故B错误;
图丙中,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杯子内外都有空气,无法说明大气是否存在向上的压强,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故C错误;
图丁中,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岀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说明没有空气时,没有了气压,也就无法托住水和纸片,这说明实验中纸片不掉落是因为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而不是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可反驳小柯的想法,故D正确。
7. B
【解析】A、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机翼下表面弯曲,上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下表面的流速大,压强较小;通过上表面的流速较小,压强大,故会产生向下的合力,所以不容易起飞,故A错误;
B、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机翼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压强较小;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压强大,即此时会有一个向上的合力,即使得飞机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故B正确;
C、此图中上下表面的曲度相同,即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相同,故不容易起飞,故C错误;
D、此图中上下表面相同,即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相同,故不容易起飞,故D错误。
8. D
【解析】开始浮力小于重力时,鸡蛋是完全浸没的,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当盐水密度增大时,由 ,受到的浮力在变大;当浮力与重力相等时,鸡蛋处于悬浮状态;若浮力再增大,鸡蛋会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盐水的密度再变大,浮力不再发生变化。故浮力先增大后不变。故选:D。
9. C
10. B
第二部分
11. A, D
【解析】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大气压可以支持约 高的水柱。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不会流出来,正是因为盆景中的水与大气相通,是大气压支持着瓶内的水不会流出来。故A符合题意;
拦河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与大气压无关。故B不合题意;
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人能漂浮在死海中,人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与大气压无关。故C不合题意;
工人用吸盘搬运玻璃,是因为将吸盘内的空气抽出,大气压能把吸盘紧紧地压在玻璃上。故D符合题意。
12. B, C
第三部分
13. A, B, D
【解析】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书包背带做得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斧刃磨的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斧刃对物体的压强,容易把物体劈开,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第四部分
14. 相互的;运动状态
15. 增大;连通器。
【解析】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可以使坝底承受更大的水压;
三峡大坝的船闸由上下两个阀门组成一个闸室,当上游阀门打开时,闸室与上游通过阀门组成连通器,使闸室内的水位与上游水位相平;故船闸的原理即为连通器的原理,即三峡大坝的船闸是连通器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
16. ;压力锅内无法抽成真空
第五部分
17. (1) 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解析】甲图中的是木块,它与桌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而乙图中的是小车,它与桌面之间是滚动摩擦,其摩擦力较小可以忽略,实验更准确些;
(2) 改变力的方向;砝码质量
【解析】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砝码的质量改变两个拉力的大小,其中利用定滑轮的好处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析】二力只有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才会平衡,因此利用该环节可以验证二力方向问题。
18. (1) 弹簧测力计
【解析】实验中要测量浮力大小,应采用“称重法”求浮力,需要的器材是弹簧测力计。
(2) ① ;;② 物体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无关;物体浸没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解析】① 由表知,物体 没有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物体重力,大小为 ;物体 的重为 ,当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为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物体 受到的浮力是 ;
② 由图可知, 物体的体积大于 物体的体积.两物体没有浸在水中时,排开液体体积为0,没有受到浮力作用;两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分别为 、 ,因两物体横截面积相等,所以,两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受到的浮力始终相等,由此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的体积无关;两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分别为 、 、 ,物体 、 排开液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但 物体受到的浮力始终大于 物体,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的体积有关;综合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物体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无关;物体浸没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3)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解析】在结论“物体浸没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中,物体本身的体积即为排开液体的体积,所以,他们得到了该探究问题的新启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第六部分
19. (1) 由题知, 点为支点,从 点作 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阻力臂 。
【解析】由题知, 点为支点,从 点作 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阻力臂 。
(2)
【解析】若动力作用在 点,以 为动力臂是最长的力臂,此时力最小,则连接 为最长力臂 ,再过 点做 的垂线,即动力 的作用线,以 为支点, 、 作用效果相反, 使杠杆顺时针转动,则 使杠杆逆时针转动, 的方向向上,如图所示:
第七部分
20. (1)
【解析】固体可以传导力,则图钉尖对墙的压力也为 ,图钉尖对墙的压强:;
(2)
【解析】手对图钉帽的压强:。
21. (1) 作用在绳上的拉力为
【解析】由图知,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
由 可得,作用在绳上的拉力:
;
(2) 动滑轮的重为
【解析】不计摩擦和绳重,由 可得,动滑轮的重:
;
(3) 物体上升的速度为
【解析】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速度 ,
由 可得物体上升的速度:
。
22. (1) 大气压作用的面积:,由 可得,细试管在“爬升”时受到大气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力:。
(2) 细试管受力情况如图:
细试管刚好能“爬升”时,细试管受力平衡 ,,。
【解析】细试管刚好能“爬升”时,细试管受力平衡,则 ,细试管受到水的压强:,
细试管受到水的压力:,
,
解得:。
第八部分
23. (1) 竖直向下
【解析】水平仪放在物体表面时,重锤线总是与水平方向垂直的,这是利用了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道理。
(2) 右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由图乙()知,重锤线偏离中线向左,说明左侧低、右侧偏高。
24. (1)
(2)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5. (1)
(2)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