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需要复原事故发生过程及原因,认定责任归属,进而开展相关处罚和教育。
问:复原事故发生过程及原因主要考虑哪些方面?
交通事故的发生主要考虑是否存在酒驾、违反限速、未保持安全距离、疲劳驾驶等问题
警察办案,最重要讲证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当回“警察”
问:回到现场,在没有摄像头的事发路段,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收集证据?收集哪些证据?该证据指向怎样的物理量(或物理过程)?
展示与交流:你想到的收集证据的方法是?这种方法可以收集到什么样的直接证据?该证据指向怎样的物理量(或物理过程)?
在一次高速两车追尾事件中,交警迅速来到现场,发现现场无摄像头,经检测两车司机均无酒驾,交警首先考虑是否存在违反限速行为
问:要判定两车是否有违反限速行为,需要提取哪些证据?
问题1:经询问确定,前车司机在超车道上匀速行驶时,当看到前方因修路改道右侧车流较大后,立即采取全力刹车,车刚停下来时被后车追尾,警察测量得到前车刹车痕迹长度S1=52m(该路段超车道限速120km/h)
问题2:后车在看到前车刹车尾灯亮后,立即采取全力刹车,警察测量得到后车的刹车痕迹长度S2=100m,根据两车损坏程度及后车司机的回忆,警察确认后车以v2=36km/h撞上前车,
根据轮胎花纹与路面情况,确定刹车过程的加速度为a=6m/s2,试通过计算判断前车是否违反限速
若后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为a=6m/s2,试通过计算判断后车是否违反限速
解:将汽车刹车过程理想化为匀减速直线运动
问:要判定刹车前两车的距离,需要进一步获得什么证据?
交警发现两车均违反了限速要求,交警进一步判断后车是否未按要求保持安全距离
问题3:经询问,前车司机为了早点回到家,已经连续驾驶5小时,后车司机出发不久驾驶时长约半个小时,警察现场做了反应测试并调取行车数据确认两司机供述真实可信。一般健康成年人反应时间与连续驾驶时长关系如图所示,则前车刹车瞬间,两车的距离为多少?
后车未按要求保持安全距离
问题4:如果后车没有超速,通过计算判断追尾事故能否避免?
拓展交流:如果前车司机没有疲劳驾驶(相关法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七款之规定:即驾驶机动车不得有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行为,对违反法律规定的,公安交管部门可依法处罚),通过计算判断追尾事故能否避免?
判断前车刹车时,两车之间的距离
再计算两车分别停下来时的位置,判断是否撞车
先分析前车司机反应时间变化对两车距离的影响
再分析后车要想不追尾,对两车距离的需求
我们面对一个交通事故(两车追尾事件)问题,利用我们的智慧与知识,采集证据,进行了较为完整的事实复原。
我们也通过客观的数据了解到超速、疲劳驾驶的危害性和保持安全距离的必要性.
在解决这个问题中我们主要用到的物理知识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我们要努力学习更多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做一个合格守法的好公民。
高中粤教版 (2019)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粤教版 (2019)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课前预习课件ppt,共14页。
高中粤教版 (2019)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粤教版 (2019)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优秀ppt课件,共1页。
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课前预习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自主预习,汽车安全行驶的距离,反应距离,刹车距离,初速度,加速度,追及和相遇,速度相等,同向运动,相向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