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原卷+解析卷)
展开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是常见仪器在实验室的对话,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 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C. 烧杯:“热死了,我装的冰块不见了。”
D. 漏斗:“滤液好浑浊呀!我嘴里的滤纸破了。”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试管摔碎,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铁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冰融化,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滤纸破损,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A. 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可以再分 D. 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的大小不变,与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可以再分无关。
故选D。
3.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浓硫酸稀释 B. 读取液体积
C. 检查气密性 D. 取用氯化钠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浓硫酸稀释: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及时散失,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
B、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符合题意;
C、检查气密性: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符合题意;
D、取用药品时,瓶塞应倒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活性炭可以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B. 用洗涤剂去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C.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D. 硝酸铵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但是不能除去钙镁离子,故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错误;
B、用洗涤剂去油污属于乳化现象,可以把油污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到水中,正确;
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不一定是水,例如碘酒,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错误。
故选B。
5.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作出巨大贡献。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
A. 油脂 B. 无机盐 C. 糖类 D. 维生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营养物质。
【详解】淀粉属于糖类,故选:C。
【点睛】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油脂、水、无机盐、维生素。
6. 下列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 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B. 煤气泄漏迅速打开排气扇
C.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D. 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灾
【答案】B
【解析】
【详解】A、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隔绝氧气盖灭,A正确。
B、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容易产生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B错误。
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隔绝氧气灭火,C正确。
D、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清除可燃物,可以控制火灾,D正确。
故选:B。
7. 我们在商场货架上经常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指的是
A. 原子 B. 物质 C. 元素 D. 分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这里的“钙”“铁”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的,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C。
8. 物质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 水银 B. 洁净的空气 C. 二氧化碳 D. 盐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银是汞的俗称,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符合题意;
B、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盐酸是由氯化氢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下列物质俗名对应正确的是
A. NaOH—苛性钠 B. Ca(OH)2—生石灰
C. Na2CO3—烧碱 D. NaHCO3—苏打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正确;
B、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错误;
C、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错误;
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错误。
故选A。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下列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促进粮食生产
C.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 D. 利用廉价材料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不能禁止使用,应合理使用,不符合题意;
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应合理使用,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会污染水源,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不符合题意;
D、利用廉价材料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故选D。
1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红磷在空气里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C. 打开浓硫酸试剂瓶瓶盖,观察到有白雾形成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蓝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没有白雾生成,不符合题意;
C、打开浓硫酸的试剂瓶瓶盖,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会产生白雾,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下列物质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A.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 B. 干冰易升华,常用于人工降雨
C. 一氧化碳可燃,可用于冶炼金属 D. 熟石灰显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常用作保护气,正确;
B、干冰易升华,使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常用于人工降雨,正确;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错误;
D、熟石灰显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正确。
故选C。
13. 下列化学方程式与所属基本反应类型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B、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正确;
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中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故选D。
14. 甲醛是室内装修材料释放出来的污染空气的有毒物质,利用催化剂可消除,下图为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醛的化学式CH2O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反应后催化剂质量减少了 D. 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醛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由图可知,每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为:CH2O,不符合题意;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符合题意;
D、生成物丙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氧元素显-2价,丁为水,水中氧元素显-2价,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 氟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能防治龋齿,它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g B. 乙图中n值为7
C. 氟原子的质子数是9 D. 氟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图。
【详解】A、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单位是“1”,故A符合题意;
B、原子结构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9=2+n,n=7,故B不符合题意;
C、氟的质子数为9,故C不符合题意;
D、氟是非金属元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结合元素的概念进行辨析即可。
16. 潜水员戴的呼吸面具中装有过氧化钠(Na2O2),它能吸收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反应原理是。则X的化学式是
A. CO B. H2O C. SO2 D. O2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Na、C、O的个数分别是4、2、8,生成物中含Na、C、O的个数分别是4、2、6,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O,故X的化学式为O2。
故选D。
17. 怀化市地产丰富,水果种类繁多,如麻阳的“冰糖橙”和靖州的“杨梅”,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C6H8O6)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助于延缓衰老。下列有关维生素C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B. 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 维生素C是一种氧化物
D. 维生素C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6):8:(16×6)=9:1:12,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维生素C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D、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6):8:(16×6)=9:1:12,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 有X、Y、Z三种金属,为判断其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将X、Y、Z分别置于稀盐酸中,X有气体产生,Y、Z无明显现象;②将Y金属放入Z的盐溶液中,无现象。则X、Y、Z的活动性顺序为
A. Y>Z>X B. X>Y>Z C. Y>X>Z D. X>Z>Y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将X、Y、Z分别置于稀盐酸中,X有气体产生,Y、Z无明显现象,说明X的活动性比氢强,Y、Z的活动性比氢弱;
②将Y金属放入Z的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Z>Y。
所以,其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Z>Y,故选D。
19.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除杂试剂和主要操作
A
Cu(Fe)
加适量稀硫酸、过滤
B
CO2(CO)
通氧气点燃
C
水(泥沙)
过滤
D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铁和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铜不反应,过滤分离出固体铜,正确;
B、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然,故少量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错误;
C、泥沙不溶于水,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正确;
D、碳酸钠和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正确。
故选B。
20. 已知某纯净物2.3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含有碳、氢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已知某纯净物2.3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故该纯净物中一定含C、H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为:,氢元素的质量为: ,1.2g+0.3g=1.5g<2.3g,故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故选B。
二、填空题(21题6分,22题10分,23题7分,24题9分,共32分)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氮气_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3)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4)2个一氧化碳分子______;
(5)氢氧根离子______;
(6)天然气主要成分______。
【答案】 (1). N2 (2). Ca (3). (4). 2CO (5). OH- (6). CH4
【解析】
【详解】(1)每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故氮气的化学式为:N2;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故填:Ca;
(3)水中氧元素显-2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4)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一氧化碳分子表示为:2CO;
(5)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氢氧根离子表示为:OH-;
(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
2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新疆长绒棉的色泽、细度、弹性、纤维长度等优于普通棉花,主要成分是(C6H10O5)n,新疆长绒棉属于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新疆长绒棉与人造纤维相比优点是______,可以采用______法来区分新疆长绒棉与人造纤维。
(2)“天问一号”探测器应用了世界上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该合金具有减震、消噪和抗电磁干扰性能。
①关于该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该材料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B.该材料硬度很小
C.该材料可有效的降低卫星发射时的噪音
②镁锂合金属于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3)铁锅易生锈,而铝锅抗腐蚀性能好,原因是______;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
(4)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共享汽车在广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 (1). 有机物 (2). 透气性好 (3). 灼烧 (4). B (5). 合金材料 (6). 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7). 节约金属资源,减少对环境污染 (8). 可再生 (9).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
【详解】(1)长绒棉属于棉花,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长绒棉属于天然纤维,具有透气性好的优点,将二者进行灼烧,有烧纸气味的是长绒棉,有特殊气味的是人造纤维;
(2)① A、根据题意可知,镁锂合金具有抗电磁干扰性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合金材料的硬度大于组分的金属,故B符合题意;
C、镁锂合金可有效的降低卫星发射时的噪音,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② 镁锂合金是合金材料,故填:合金材料;
(3)铝制品抗腐蚀性好,因为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反应;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对环境污染;
(4)乙醇可以通过其他方法生成,属于可再生能源,乙醇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日常的积累。
23.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做答:
(1)P点的意义是______。
(2)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
(3)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可形成______g溶液,此时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5)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C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
【答案】 (1). 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2). C (3). 75 (4). 饱和 (5). B>A>C (6). 降温结晶
【解析】
【详解】(1)P点时,A、C溶解度曲线相交,意义是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2)由曲线可知,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的物质是C;
(3)t2℃时,A物质溶解度为50g,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25g溶质,故可形成25g+50g=75g溶液,此时溶液是饱和溶液;
(4)A、B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t2℃时A、B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A、B析出晶体得到t1℃时A、B物质的饱和溶液,由于t1℃时溶解度B大于A,故溶质质量分数B大于A;C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将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得到t1℃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前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t1℃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物质的溶解度,故降温后溶液的质量分数A大于C;故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5)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C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降温结晶。
24. 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足量NaOH溶液来“捕捉”(吸收)CO2,部分流程图如下。
(1)大量CO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______的加剧,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捕捉室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______,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3)往纯碱溶液中加入X溶液,得到NaOH溶液和CaCO3,X的化学式是______。
(4)整个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
(5)若要确认“捕捉”后的气体中CO2含量已经降得很低,先分别取一瓶“捕捉”前和一瓶“捕捉”后的气体,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答案】 (1). 温室效应 (2). (3). 过滤 (4). 漏斗 (5). Ca(OH)2 (6). 氢氧化钠、氧化钙 (7). 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变浑浊情况
【解析】
【详解】(1)大量CO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由流程可知,捕捉室内反应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操作①为分离固液的操作,名称为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3)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往纯碱溶液中加入X溶液,得到NaOH溶液和CaCO3,则X氢氧化钙Ca(OH)2。
(4)整个流程中氢氧化钠、氧化钙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故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氧化钙。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要确认“捕捉”后的气体中CO2含量已经降得很低,先分别取一瓶“捕捉”前和一瓶“捕捉”后的气体,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变浑浊情况。
三、实验与探究题(25题11分,26题9分,共20分)
25.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里可选择装置A用于制备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如图F,用制得的氧气做硫燃烧的实验,集气瓶要留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选择此发生装置的突出优点是______;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为______。
(4)上图G装置在化学中有“万能瓶”的美称。若用该装置收集H2,则H2从______端进入;若用排水法收集H2,将装置装满水,则H2从______端进入。
【答案】 (1). 酒精灯 (2). (3). 吸收二氧化硫减少污染 (4). BC (5).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6).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满了 (7). b (8). b
【解析】
【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实验室里可选择装置A用于制备氧气,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且试管口没有棉花,反应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如图F,用制得的氧气做硫燃烧的实验,生成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溶于水和水反应,集气瓶要留少量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减少污染。
(3)实验室制取CO2反应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B;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收集装置选择向上排空气法装置C;故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BC;选择此发生装置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为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满了。
(4)氢气密度小于空气,若用G装置收集H2,则H2应短进长出,从b端进入;氢气难溶于水、密度小于水,若用排水法收集H2,将装置装满水,则H2应短进长出,从b端进入。
26.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素质教育,近年来,怀化市大力推进实验教学,于2021年五月举行初中毕业考试实验操作考查。兴趣小组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粗盐的提纯】实验,邀请你一起完成。
Ⅰ、溶解 Ⅱ、过滤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小李同学对过滤后滤液的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a.粗盐中除含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外,还含有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
b.BaSO4不溶于水、不溶于酸。
【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为确认滤液中CaCl2、MgCl2、Na2SO4的存在,小李利用实验台上的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往上述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静置,过滤
______
滤液中含有MgCl2
②往上述①的滤液中滴加足量的______,充分反应,静置,过滤
______
滤液中含有CaCl2
③往上述②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______,充分反应,静置,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滤液中含有Na2SO4
【实验反思】小宇同学认为实验③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老师告诉同学们,可在实验③所得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______(填“盐酸”或“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有部分沉淀未溶解,则可验证Na2SO4的存在。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将上述杂质除去,然后将除杂后的滤液置于蒸发皿进行蒸发结晶,当观察到______,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小李高兴的宣布:我们得到了纯净的氯化钠。
【实验拓展】小李欲通过计算检验氯化钠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镁,取样品ag。充分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当产生沉淀的质量不等于______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时,则含有氯化镁。
【答案】 (1). 引流 (2). 生成白色沉淀 (3). 碳酸钠溶液 (4). 生成白色沉淀 (5). 氯化钡溶液 (6). 实验②中碳酸钠过量,也会和氯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 (7). 盐酸 (8). 有较多晶体析出时 (9).
【解析】
【详解】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洒出。
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故往上述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MgCl2。
②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往上述①的滤液中滴加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CaCl2。
③硫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往上述②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Na2SO4。
实验反思:
实验②中碳酸钠过量,也会和氯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故实验③不够严谨;由于碳酸钡能溶于盐酸、硫酸钡不溶于盐酸,故可在实验③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有部分沉淀未溶解,则可验证Na2SO4的存在。
实验结论:
将除杂后的滤液置于蒸发皿进行蒸发结晶,当观察到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实验拓展:
若氯化钠样品ag为纯净氯化钠:
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得到氯化银质量为,故当产生沉淀的质量不等于时,则含有氯化镁。
四、计算题
27.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取20克假黄金置于烧杯中,取120克稀盐酸,分6次加入,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8.7
17.4
m
14.8
13.5
13.5
请回答:
(1)表中m=______。
(2)假黄金(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______g。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16.1
(2)6.5
(3)解:设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x
x=7.3%
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
【解析】
【详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加入20g稀盐酸,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8.7g,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1.3g,第二次加入20g稀盐酸,消耗锌的总质量为:20g-17.4g=2.6g,第四次加入20g稀盐酸,消耗锌的总质量为:20g-14.8g=5.2g,故每加入20g稀盐酸,消耗1.3g锌,故m=20-1.3×3=16.1;
(2)最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故假黄金(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20g-13.5g=6.5g;
(3)见答案。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湖南省怀化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湖南省怀化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题(原卷+解析): 这是一份2021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题(原卷+解析),文件包含2021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2021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株洲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原卷+解析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原卷+解析卷),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湖南省株洲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湖南省株洲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