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登幽州台歌》PPT (3)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473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登幽州台歌》PPT (3)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473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登幽州台歌》PPT (3)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4730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登幽州台歌》PPT (3)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4730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登幽州台歌》PPT (3)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4730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登幽州台歌》PPT (3)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4730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登幽州台歌》PPT (3)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4730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登幽州台歌》PPT (3)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4730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人教部编版登幽州台歌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1.了解有关陈子昂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全诗。2.理解诗歌的主旨,体味诗歌优美的意境和遣词造句的妙处。(重)3.感受诗人的怀才不遇、寂寞悲凉的心情。(难)
选自《陈子昂集》。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诗人。年轻时性格豪爽。二十四岁中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直言敢谏,多切中时弊。三十五岁时随建安王东征契丹,所提建议不被采纳,反而受到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解职还乡,被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一岁。
在文学上,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yōu)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则天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遗址在今北京),慷慨悲吟,写下了此诗。
杜甫:“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白居易《初授拾遗》:“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韩愈《荐士》:“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幽州台又名“蓟北楼”。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2. 怆然——悲伤的样子。3. 涕——眼泪。4. 前——向前看。5. 念——想到。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这首诗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xiān)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
诗的前三句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
诗的第四句 独怆然而涕下
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中心,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
在艺术上,此诗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虽然只有短短四句 ,却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楼台高耸 ,诗人独立,临风远眺,面对雄伟壮丽的祖国山川,激情满怀,思绪万千……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 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1.“怆然而涕下”写出了什么?(神态描写)形象逼真地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2.“独”有什么作用?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愤。3.赏析第一句和第二句诗。从时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做铺垫。4.诗人的形象是什么? 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的形象。
1. 意境:天地人三位一体,创造出辽阔幽远,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2. 本诗情感: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3. 深刻典型的社会意义: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那些品行端正,富有治国才能的知识分子,处处遭受打击的现实,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独悲愤的心情。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
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了解作者,陈子昂661702,了解背景,体裁古体诗,向后看不到后世的明主,空间角度,主旨归纳,理解性默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朗读感知诗人之情,理解体会,生命悲剧人生悲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教课内容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登临望远有深情,朗读指导,配乐吟诵,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