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3.光现象 课件

    3.光现象第1页
    3.光现象第2页
    3.光现象第3页
    3.光现象第4页
    3.光现象第5页
    3.光现象第6页
    3.光现象第7页
    3.光现象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备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V气V液V固,会聚透镜,凸透镜的几个重要概念,物距U,像距v,问题探究,照相机,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虚像规律,综合练习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光:光是人类眼睛可以看见的一种电磁波,也称可见光谱光速:3×108 m/s 真空>水>玻璃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光源: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自然光源:太阳、恒星、正在发光的萤火虫人造光源:正在发光的电灯、蜡烛、篝火(月亮?灯光下闪闪发光的飞蛾?未点燃的蜡烛?)
    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一叶障目、坐井观天、形影相随射击瞄准、排队看齐、井底之蛙
    1、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是( ) A、月亮 B、萤火虫 C、太阳照射下闪闪发亮的抛光金属 D 、镜子
    2、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解释.
    3、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他的影子长短变化是( )A、变长 B、先变长再变短C、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
    实验过程:1.如图放好蜡烛、小孔屏和毛玻璃屏,使蜡烛的火焰、小孔和毛玻璃屏的中 心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可以在毛玻璃屏上看到蜡烛火焰倒立的实像。2.移动蜡烛的位置——蜡烛距小孔越近,得到的像越大3.移动光屏的位置——毛玻璃屏距小孔越近,得到的像越小4.改变小孔的形状——光屏上的像不随小孔的形状发生改变5.改变小孔的大小——小孔越大,得到的像越模糊实验结论: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2.物距越小,物体距孔越近,像越大且亮度越暗; 物距孔越大,像越小且亮度越亮
    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的介质中光的反射定律: 1.三线共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两线分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3.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具有可逆性: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法线:过O点作反射面的垂线ON。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1、如图,光线AB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沿CD射出,在图上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2、画出下图的反射光线。
    3、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时,反射角为 ,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是 ,当入射角减小10O时,入射光与反射光夹角是 。4、当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为20O时,入射光与反射光夹角为 ,入射光与反射光夹角为 120O时,入射角为 。
    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漫反射:当一束光射到凸凹不平的物体时,他的反射光线也是射向不同的方向的,不是平行的,所以我们才能从不同的地方看到同一个物体,而这种反射方式称为"漫反射"人们看到物体是由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通常主要有口下四个方面不同特征(1)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 而漫反射反射面粗糙。(2)镜面反射只能在特定方向看到反射光; 而漫反射在任何方向都能看到反射光。(3)镜面反射能成像而漫反射下能成像。(4)当平行光入射时,反射光也为平行光的是镜面反射; 而反射光为非平行光的是漫反射由于球面镜只满足镜面反射的前三个特征,所以判断得到球面镜发生的是漫反射。
    实验中的问题:1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用相同的物体(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3玻璃板竖直放置--让像呈在桌面上方;4实验室光线较暗--便于观察;5多次改变物体(蜡烛)位置--便于找到普遍规律。
    成像实验:【仪器和器材】蜡烛,12 cm×15 cm透明玻璃片(最好用贴有反光膜的汽车用玻璃),12 cm×10 cm普通透明玻璃片,玻璃胶。【制作方法】在透明玻璃12 cm边涂上适量的玻璃胶,将其固定在12 cm×10 cm普通透明玻璃片的正中间(要保证两玻璃面的垂直),并在反光面位置两侧的底座玻璃上画线。【使用方法】将做好的装置放在方格纸上,并让装置上的记号线与方格纸上的中线重合。【实验方法】本实验总方法:实验归纳法。用未打开的蜡烛代替点燃的蜡烛的像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平面镜成像:镜子里的影像就叫平面镜成像;是虚像,常被写为镜像。实像与虚像的区分:是否能用光屏接到。平面镜成的像:正立、等距、等大、左右相反的虚像。
    1.先画出物体关于平面镜的对称图像; QM⊥平面镜 且 QM=MI2.连接眼睛与像,在连线与平面镜交点处做 垂直于镜面的法线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其余量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潭清疑水浅渔夫叉鱼对着鱼的后下方叉斜插入水中的钢笔像折断了海市蜃楼—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幻景,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在实际位置之上(像比鱼浅)
    潜水员从水中看岸上的高楼
    指出以下分别属于哪种光学现象
    1. 在射击瞄准时有一个要领为“三点一线”;
    2. “捞不到水中月,摘不到镜中花”;
    3. “池清疑水浅”;
    5. 斜着看插在水中的筷子,浸在水中的部分 变得向上折
    17世纪,牛顿发现 让一束日光穿过三棱镜,结果白光会分散成由红到紫连续排列的七彩光带。如果让其中一种色彩的光再过三棱镜,则不能再发生色散,这种色光叫做单色光。光的色散:复色光通过棱镜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红、绿、蓝三种色光无法被分解,故称"三原色光"。等量的三原色光相加为白光,也就是说,白光中含有等量的红光、蓝光和绿光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这三种原色是不能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但可以调配出其他新的颜色。
    物体反射光的规律: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2.白色不透明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3.黑色不透明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4.其他颜色不透明物体反射自身所带颜色的光; 例:纯红色物体只反射红色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纯黄色物体只反射黄色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空气是无色的,为什么天是蓝色的?海水是透明的,里面含有泥沙绿藻等杂志,为什么远眺大海也是蓝色的?远处的山被棕色的土石或者绿色的树木覆盖,为什么远望也是蓝色的?太阳光是白色的,中午的太阳也是白色的,为什么早晚的太阳是红色的?
    天是蓝色的:大气中有大量小水滴、小冰晶和尘埃;阳光中的部分蓝紫光由于波长较短易被散射向四方,使天空呈蓝色。(紫色光较弱,在大气层最外层汇聚,不易穿透大气层进入地面)海是蓝色的:海水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的程度也不同。光波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射人海水后,随海洋深度的增加逐渐被吸收了。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较纯净的海水分子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散射和反射,于是人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近岸的海水因悬浮物质增多,颗粒较大,对绿光吸收较弱,散射较强,所以多呈浅蓝色或绿色。山是蓝色的:空气除了对光有散射作用外,还有吸收作用。由于远山和我们之间隔着厚厚的空气,远山的反射光会被空气不断吸收和散射,使其本身的颜色变得很弱,完全被空气中的蓝色散射光的颜色所掩盖。这样,当远山的反射光与空气中的蓝色散射光一同射入你的眼帘时,你便觉得所有的远山都是蓝色的。早晚太阳红色的:空气中的粒子对光线有散射作用,对长波(红光)的散射比较弱,短波(蓝光)散射比较强。太阳早晚的角度比中午的角度小,光线在大气中的行程要长,所以过多的散射使之蓝色波长的光散射掉留下红光。中午阳光经过大气层的距离短,光线很强,你就分辨不出来哪个颜色吸收的多哪个吸收的少了。所以说,早上和晚上的太阳看起来是红色的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窗户玻璃是不是透镜?凸透镜近轴光线中,入射线和与其对应且相平行的出射线构成共轭光线,其入射点跟出射点的连线与主光轴的交点,称为凸透镜的焦点,位于透镜中央的点叫光心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中间厚,边缘薄,有双凸、平凸、凹凸三种;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中间薄,边缘厚,有双凹、平凹、凸凹三种
    凸透镜 对光线有  会聚作用
    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光屏上得不到的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显示在光屏上。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u——物距、v——像距、f ——焦距。
    不 成 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附:凸透镜成像记忆顺口溜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近,实像远像变大;物近,虚像近像变小;(物像相追赶,像大像距大像小像距小) 实像:物像上下左右均相反 虚像:物像上下左右均一致
    1、若在凸透镜上有一污点,所成像的情况有变化吗?(像上有污点吗)2、若在凸透镜上有一小虫,所成像的情况有变化吗?(像上有小虫吗)3、若在凸透镜上用纸遮住一部分,像有变化吗?光屏上还能呈现完整的像吗?4、若遮住火焰的上半部分或左半部分,所成像的情况有怎样的变化呐?
    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像 的(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李东从侧面透过球形玻璃鱼缸欣赏水中游动的金 鱼 ,他所看到的“金鱼”是( ) A、放大了的金鱼实像 B、放大了的金鱼虚像 C、缩小了的金鱼实像 D、缩小了的金鱼虚像
    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胶片相当于一个( )
    思考题:要使照相机底片的像变大,应如何移动照相机并调节镜头?
    作图法探究凸透镜的应用
    V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规律:物近,实像远像变大
    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要让幕布上的字大些,应该让幕布离投影仪————,镜头向————移动。
    U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3、放大镜成像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思考题:  (1)要想使物体看起来更大该怎么办? (2)应把物体放在离放大镜多远的位置才合适呢?
    规律:物近,虚像近像变小;
    不 成 像
    显微镜(图4-56)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生物、细胞等人眼无法看见的物体。
    显微镜上有两组凸透镜,分别称为目镜和物镜。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可以得到放大倒立的实像。物镜成的像在目镜一倍焦距内,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把放大倒立的实像再次放大,最终观察到倒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和显微镜相似,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即物镜和目镜。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镜成的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把缩小、倒立的实像放大,最终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1、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个同学拍照,底片上成一个清晰的全身像,若要改拍半身像,则照相机应( )(填靠近或远离)该同学,镜头离底片( )一些。2、某校学生进行“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放映的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像小了点,要让像大些,放映机离屏幕( )一些,胶片离镜头( )一些。
    3、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更清晰的像,应(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4、一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物体从离凸透镜1.5f处移到3f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变化情况是( )A、像变小,像距变小B、像变小,像距变大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
    5. 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适当____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填“上”或“下”)移动。
    8. 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片与书本中的鹦鹉图片的实际大小相等),则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 9.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投影仪 D. 汽车的后视镜
    6.老年人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物距为25cm时,这时成的是        、缩小、的     像;如果物距为20cm,则会成      、       、的实像 ;如果物距为16cm,则会成       、        、的     像;如果物距为8cm,则会成        、        、的        像。
    2.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应当倒插.要想从银幕上观察到字母F,其幻灯片应按图中哪种方式插入? ( )
    3.有一个物体经过某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则这像一定是     像。若成的是正立的像,则此像一定是放大的     像。 4.若有一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在凸透镜另一侧30cm处的光屏上显示出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5. 在凸透镜的成像现象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凡是实像必是倒立的 B. 凡是虚像必是正立的C.凡是放大的像必是虚像 D.凡是缩小的像必是实像
    6.有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凸透镜30cm处沿主光轴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这个过程中所成的像( ) A 始终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 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 离凸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大 D 离凸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
    角膜:镜头晶状体:透镜视网膜:光屏瞳孔:光心
    小丽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他的外公看报时却把 报纸放得很远,小丽和外公分别戴装什么样的眼镜 矫正视力( ) A、都是凸透镜 B、都是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凹透镜和凸透镜如图所示,画出了光线经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则在 虚线处的透镜应是( ) A、凸透镜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以 C、凹透镜 D、凸透镜和凹透镜都不可以
    例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 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 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的距离 为( ) A、100mm以外 B、50mm以内 C、略大于50mm D、恰为50mm
    分析:航空摄影是指飞机向地面拍照,由于物距较远,相 当于从无限远处入射的光线,它所成的像在焦点附 近且略大于焦距。
    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到凸透镜20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1cm B、12cm C、20cm D、以上都不对
    有A、B、C、三块凸透镜,现用这三块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当保持各凸透镜跟物体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如下表的实验记录,由此可知A、B、C、三个凸透镜的焦距关系为( )
    A、ƒA>ƒB>ƒcB、ƒC>ƒA>ƒBC、ƒA<ƒB<ƒcD、ƒB<ƒC<ƒA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 放在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 在_________处得到正立的虚像;在_______处 的成像规律是幻灯机的原理
    小兰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m。
    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16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16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放大的虚像(填:“正立”或“倒立”)。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 ;按电视机遥控器按键时,遥控器发射出来的是 。 以镜正衣冠,如图所示,小红由远及近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她在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周围的同学都能看见小红,是因为光照到小红身上,发生了 反射.网上一段小猫和镜子里的自己打架的小视频,引人捧腹大笑,当小猫照镜子时,其像的大小与它离镜子的距离 (选填“有关”或"无关”);当它远离镜子时,它的像 (选填“靠近”或“远离”)镜子.雨过天晴,小明陪妈妈在公园的湖边散步,站在小桥上,能看到小桥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 现象;有时会看到水中的鱼儿欢畅地游动,实际上他们看到的鱼儿是光的 形成的虚像.搬到新家后,小明同学发现客厅安装的灯能发出多彩的光,光的三原色是 ;小明给家拍了张照片,手机拍摄的原理是物体在镜头的二倍焦距外时成 、缩小的 像。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加点古诗词中有关光的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一光的色散B.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一光的折射C.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一光的反射D.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光的直线传播 雨后的月夜,路面上可能会有一此水洼。有经验的人会在迎看月光时,挑较暗的地面走;而在背对月光走时,反而会避开较暗的地方.请你用学习到的光学知识,解释这样做的道理.
    月光在普通的地面上发生的是漫发射.只有少数的光线可以进入人的眼睛,这样我们看到的地面是暗的.而水洼处则形成了类似镜面的光滑平面,所以在有水的地方发生镜面反射;迎着月光时,由于镜面反射是射在积水的光线都反射进眼睛,所以在我们看来有积水的地方就是亮的. 背对月光时,水面反射的光线不能进入眼睛,水面是暗的.经地面漫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故地面比水洼稍亮一些。
    为了提高大家的防火意识,消防部门演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实验:将装有水的球形鱼缸摆放在窗边,让阳光透过鱼缸照射到窗帘上,窗帘上聚光点的温度迅速上升,一会儿窗帘就被点燃.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相关课件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光现象: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光现象,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命题趋势,考情分析表,光现象,三种光现象,同种均匀,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光现象的辨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章光现象课件PPT:

    这是一份第2章光现象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同种均匀,光的反射,同一平面,平行光束,凹凸不平,四面八方,平面镜成像,平面镜,光的折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讲 光现象 课件:

    这是一份第二讲 光现象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材考点梳理,素材拓展,三种光现象辨识,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变式拓展,光的折射,红外夜视仪,使荧光物质发光,光现象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