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PPT课文课件 (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521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PPT课文课件 (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521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PPT课文课件 (3)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5217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PPT课文课件 (3)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5217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PPT课文课件 (3)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5217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PPT课文课件 (3)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5217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PPT课文课件 (3)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5217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PPT课文课件 (3)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5217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课文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归纳,课内文言文阅读,名词作状语向西,表示约数,呆呆的样子,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跟随随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词多义】1.可:(1)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 (2)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 2.从:(1)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2)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 . 曰奉壹。3.清:(1)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 (2)冷清,感到凄凉。以其境过清。 .
4.差:(1)长短不一。参差披拂。 . (2)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 5.见:(1)动词,通“现”,出现。下见小潭。 . (2)动词,看见。明灭可见。 . 6.乐:(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 . (2)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
7.以:(1)因为。以其境过清。 . (2)而。卷石底以出。 . (3) 把。全石以为底。 . 8.而:(1)不译,表承接。乃记之而去。 . (2)不译,表并列关系。隶而从者。 . (3)不译,表修饰。潭西南而望。 .
9.游:(1)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 . (2)游览。同游者。 .10.环:(1)玉环。如鸣珮环。 . (2)环绕。竹树环合。 .11.为:(1)作为。全石以为底。 . (2)成为。为岩。 .
【古今异义】1.小生 (古义:年轻人。例句: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 .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 (古义:离开。例句:乃记之而去。 . 今义:常用义为“往”。)
【词类活用】1.潭西南而望 . . (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2.斗折蛇行 . . (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那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3.其岸势犬牙差互 . . (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4.凄神寒骨 . . (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 感到凄凉。 ) (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5.心乐之 . (乐: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6.近岸 . (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通假字】“见”同“现”。 (下见小潭) .【特殊句式】1.倒装句 (1)如鸣珮环。(谓语前置) (2)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 2.省略句 (1)(余)乃记之而去。 (2)影布(于)石上。 (3)(向)潭西南而望,(溪流)斗折蛇行。
一、字词理解,句子翻译。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并翻译全文。 从小丘西( )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 . )之。伐竹取道,下( )见小潭,水尤( . )清冽。全石以①( )为( )底,近岸, . .卷石底以出,为( )坻,为屿,为嵁,为岩。青 .
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 )百许( )头,皆若空 . .游无所依。日光下( )澈( ),影布石上, . .佁然( )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 )折蛇行( . . . ),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 . . )差互( . .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 . )神寒( )骨,悄怆 . . .( )幽邃( )。以②( )其境过清( ), . . .不可久居( ),乃( )记之而去。 .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 . )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差互:交错不齐。 差:交错。
2.文言词语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 不可久居 . . B.水尤清冽 / 以其境过清 . . C.乃记之而去 / 于是上乃使使节诏将军 . . D.全石以为底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
3.重点句子翻译题。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看到溪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葱郁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二、内容理解。1.内容理解填空(简答)题。(1)小石潭景迷人,可作者却没有过久停留,只因为小石潭“____________”,使他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2)文章第二段采用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写游鱼时动静结合,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游鱼的静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游鱼的动态描写,而“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用原文语句回答)
(3)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幽深冷寂 孤凄悲凉 (意思对即可)
作者感情由“乐”变“凄”。作者遭贬失意中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兴;感受到潭上凄清的环境,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境。
(5)结合选文,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切景语皆情语”即借景抒情,是指借景物描写抒发内心的情感;选文中作者眼前景物之所以“寂寥”,正是因为其内心“悄怆”。
2.综合分析选择题。 (1)下面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作者写隔竹林,闻水声,“伐竹取道”才见小 潭的经过,给文章增加了探奇的情趣。 B.作者描写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 二者相互映衬,具有画面感。 C.小潭“不可久居”是因为“其境过清”,面对 悄怆之景,作者心境不免凄寒悲凉。 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 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交代了作者的游踪。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 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 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 儿自由游弋的情态。D.第一、二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③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④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
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澧、镐、鄠、杜⑤,则贵
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选自《永州八记》)【注释】①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 ②突怒偃蹇: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 ③嵚(qī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 ④罴(pí):棕熊。 ⑤澧(fēng)、镐(hà)、鄠(hù)、杜:均为古地名,其中澧、镐分别为周文王、周武王建都处。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 而: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烈火而焚之 . . 烈火:___________________ (3)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 虽: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 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为……鄙陋,看不上。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其嵚然③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 列而上者,若熊罴④之登于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高耸的石头相拥着向下倾斜的,好像成群的牛马在小溪里饮水一样;那些像兽角一样排列着、倾斜着向上的石头,好像熊罴在向山上攀登。
3.下面写“坐潭上”和“卧丘上”观感的文字,分别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2)“枕席而卧……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孤寂、凄苦、悲凉。
(2)心神愉悦、陶醉自得。
4.结合《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谈谈本文写“弃地” 小丘的际遇,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遭遇不幸的苦闷抑郁不平的情感和希望被重用的愿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评优课课件ppt,文件包含10《小石潭记》pptx、10小石潭记课时教学设计doc、小石潭记朗读素材MP3、《小石潭记》柳宗元朗诵践离视频蓑衣孤客_高清mp4、微课《小石潭记》1mp4、微课《小石潭记》2mp4、柳宗元mp4等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柳宗元简介,朗读课文,检查预习二,检查预习三,翻译下列句子,预习作业,概括五段段意,问题研究,课堂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背景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永州八记》,读准字音,朗读课文,字词归纳,课堂探究,课文总结,拓展借景抒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