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人教版物理 专题复习 教案:“相对运动”(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60523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中考人教版物理 专题复习 教案:“相对运动”(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60523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中考人教版物理 专题复习 教案:“相对运动”(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605236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中考人教版物理 专题复习 教案:“相对运动”(1)
展开
这是一份2020中考人教版物理 专题复习 教案:“相对运动”(1),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运动与静止,机械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绝对性:宇宙中的万物任何时刻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绝对静止的物体不存在。
(1)宏观世界:周围物体在地球上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转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宇宙大爆炸: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根据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观测结果,这些初始状态大约存在发生于300亿年至230亿年前),并经过不断的膨胀与繁衍到达今天的状态。
补充解释:
光年:长度单位,光在一年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认识:一般的民航飞机的速度为0.7~0.85马赫,即238~289m/s;乘坐民航飞机,需要约100万年(1038062年),才能走完一光年!
黑洞:
①在地球上,密度最大的是金属锇,它的密度为22.5×103kg/m3;
②1957年,天文工作者用望远镜发现了中子星,它的密度高达1.0×1017kg/m3。一个火柴盒那么大的一块中子星物质,有 30亿吨的质量,要用九万六千多台重型火车头才能拉动它;
③宇宙中还有一种新天体,密度比中子星还大,高达1.82×1019kg/m3,它对其他物体的吸引力非常大,只要被它吸引就会吞没,甚至连光也不放过,因为它不发光,人们给它取了个形象的名字叫“黑洞”。
(2)微观世界:闻花香(在气体中);尝糖水(在液体中);腌萝卜(在固体中);
2. 相对性: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它只能是相对于一个物体静止,为了更好的描述运动,也是相对于某个(某些)物体而言。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二、机械运动
1.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这里包括距离和方向。
2. 参照物:是指假定不动的物体,一般常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和观测者自己。
若有两个相对地面运动的物体,它们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一个是我们要描述的物体,为甲物体,它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另一个是参照物乙,若参照物乙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且速度为,则甲物体相对参照物的速度是:
经典例题
知识点一:运动的世界
例题1 春天,我们远离鲜花也能闻到花香,这说明构成花香的微粒能够 ;蓝墨水滴到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蓝了,说明构成墨水的微粒是 ;潮起潮落说明海水是 ;斗转星移说明星星是 ;四季更替说明地球是 ;因此,我们生活在 的世界里。
思路导航: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运动的世界,绝对不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以上种种变化,小到分子、原子,大到星体,均是由物体的运动引起的,任何现象,任何事物的变化,从某个角度看是“不动”的,实际上它们却都是运动的。
答案:运动 运动的 运动的 运动的 运动的 运动
小结: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例题2 很多诗人用优秀的诗句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请你写出两句这样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导航:从古到今,描述物体运动的诗句很多。本题为开放题,只要答出的诗句含有物体运动的内容即可。
答案: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知识点二:用“相对运动”解题
例题1 一艘船逆水行驶,途中游客丢失了一件东西,过了一会儿发现后,掉头返回,用了5分钟,问游客用了多长时间发现物品丢失?
思路导航:
(1)数学方法:
设水速为v1,船速为v2;
则物品随水漂流5分钟两者距离是:
之后掉头追:
船速为,所以
(2)物理方法(相对运动):
以流水为参照物,即认为流水静止,速度为0,船速为v,设游客丢失了物品是在t分钟后发现的,这时船与物品之间的距离为s=vt,掉头后船追上物品所用的时间t=s/v,即t=5min。
答案:游客用了五分钟发现物品丢失。
例题2 一艘轮船,从A地到B地,顺水航行需6小时,从B地到A地逆水航行需8小时。这艘轮船从A地开往B地,途中丢了一件物品,但没有发现,到达B地后,发现物品丢失,立即返回,用了一小时找到了物品,问这艘轮船从A地出发到B地,过了多长时间物品丢失?
思路导航:
(1)数学方法
水流速度是:
设从A地出发到B地,过了x小时物品丢失,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解方程得,
(2)物理方法(相对运动)
以水为参照物,则水是静止的(船速是变化的)。从B到O是1h,从O到B也是1h,所以丢失物品的时间为:6h-1h=5h。
答案:从A地出发到B地,过了5小时物品丢失。
例题3 甲乙两人从相距100米的两地同时出发散步,相向而行,甲每秒钟走1.3米,乙每秒钟走1.2米,甲带了一只小狗。小狗每秒钟跑5米,小狗随甲同时出发,向乙跑去;当它遇到乙以后,就立刻回头向甲跑去……直到甲、乙两人相遇小狗才停住,求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思路导航:以甲为参照物,则乙的速度为1.3m/s+1.2m/s=2.5m/s,甲乙相遇的时间为:
则小狗也运动了40s,所以
答案:小狗一共跑了200米。
特别提醒:此处选用相关例题,旨在理解“相对运动”,不提倡初中生用此方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高中学了运动坐标体系,准确性更高)。
同步测试
1. “神舟号”飞船升空过程中,以固定在飞船外的摄像头为参照物,飞船的运动状态是____的。
2. 节能电动车为上海世博园区的观光提供了绿色交通服务。若一辆电动车在中国馆附近的水平路面上以8米/秒的速度沿直线行驶了50秒,则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米;若此时车内的乘客以车为参照物,则中国馆是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刹车时,电动车所受的合力大小_________0牛(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3. 诗人常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描述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是一首描述“云”和“月”运动的诗,之所以对这个现象“难意会”,是因为 .
4. 五一节,爸爸驾车带楠楠去南滨路海洋公园游玩,途经长江大桥,如图所示。如果小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450m的大桥,则过桥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___s。车行驶在桥中央时,爸爸问楠楠:为什么我们看到桥两边的路灯在不停地后退呢?楠楠告诉爸爸: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
5. 宁安城际铁路芜湖段正在建设中,芜湖人多年的“动车”梦即将变为现实。已知芜湖到南京的路程约92km,若宁安城际铁路建成后火车以25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从芜湖到南京约需 h,合 min。以正在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铁路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6. 如图所示,在阅兵式上,空军加油机与“歼10”战斗机以空中受油的状态列队飞行。若把加油机看作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天空中浮动的云 B. 地面
C. 阅兵式主席台上的人 D. “歼10”战斗机
7. 小明同学乘坐在运动的翻滚车中时,感觉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这时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翻滚车 B. 轨道 C. 地面上的树 D. 地面上的建筑物
8. 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会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
A. 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 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 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 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9.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
10. 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
(2)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选项的字母)
11. 心电图仪实物图(如图所示)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 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次/ min.则:
(1)根据甲的心率为60次/ min可知,甲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即甲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纸所用时间)为 s;
(2)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多少毫米每秒?
(3)乙的心率为多少次每分钟?
1. 静止 解析:由于摄像头固定在飞船外,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它们之间相对静止。
2. 400 运动 不等于 解析:s=vt=8m/s×50s=400m,因为车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而乘客相对于车是静止的,所以乘客以车为参照物,中国馆是运动的。刹车时电动车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合力不为零。
3. 不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或参照物选取不同,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不同)
4. 45 汽车 解析:36km/h=10m/s, t=s/v=450m/10m/s=45s。
爸爸和楠楠相对于车是静止的,相对于桥上两旁的路灯是运动的,而汽车在桥上行驶,所以看到桥两边的路灯在不停地后退,是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
5. 0.368 22.08 运动 解析:t=s/v=92km/250km/h=0.368h=0.368×60 min=22.08 min,因火车在铁路上行驶,火车与铁路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相对于火车来说铁路是运动的。
6. D 解析:由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只要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
改变,那么它们相互静止,而要空中加油,就必须相互静止,所以答案D正确。
7. A 解析:感觉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说明他选的参照物与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在改变。
8. A 解析:首先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这是以车为参照物,则甲车以地面为参照物时是向南运动的,以车为参照物看到乙车向南运动,又是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可知乙车是向南行驶并且速度大于甲车,所以A正确。
9. D 解析:从图中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的路程比乙的小,即甲的速度比乙的小,而随时间的增加甲乙的路程都增大,所以答案AB是错的,因为这两个图形时间增加路程不变,答案C在相同的时间内甲的路程比乙的大,故答案D正确。
10. (1)变速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等(2)C
解析:从照片中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信息: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等,而且逐渐增大,所以是加速运动,且还是直线运动。所以是变速直线运动;第(2)问中答案A是减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答案B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答案D是先减速后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故答案C正确。
11. 解:(1)1
(2)由图甲可知在1s时间内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路程是25mm.
据
得v = 25mm/s
(3)同一台心电图仪的出纸速度相同,由图乙可知乙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出纸的路程是20mm.
据得 ,即每次心跳的时间t = 0.8s
故乙的心率 = 60s/0.8s = 75次/ min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中考人教版物理 专题复习 教案:光(1),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中考人教版物理 专题复习 教案:声学(1),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中考人教版物理 专题复习 教案:物态变化复习(1),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考点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