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语文试题6
展开七年级语文试题
(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 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8分)
háo ▲ 鸣 jié ▲ 问 竹miè ▲ 以身作zé ▲
粗拙 ▲ 迸溅 ▲ 譬如 ▲ 忧心忡忡 ▲
2.请根据要求填写作家作品或古诗文名句。(11分)
(1) ▲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
(2)不畏浮云遮望眼, ▲ 。( 王安石《登飞来峰》 )
(3)落红不是无情物, ▲ 。( 作者 ▲ 《己亥杂诗》)
(4) ▲ ,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 ▲ 》 )
(5) ▲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
(6)《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 ▲ 。
(7)《陋室铭》中描写陋室景色幽静淡雅的句子是: ▲ , ▲ 。
3.阅读语段,完成问题。(4分)
一档名为《见字如面》的综艺节目能从网络红火到荧屏,只因为书信之美。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鸿雁传书,含墨情深。写信时人们往往很安静,【甲】(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遣词造句。时而跳出令人怦然心动的问候,时而蹦出耐人寻味的思想火花,时而闪现出对过往深刻的思考,时而低吟对生活命运的感悟。一字一句落在纸上,嘘寒问暖,柔肠百转,浓缩着深深的情谊。《见字如面》能走红,是由于节目从记忆里打捞起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中华语言之精妙的结果。书信的魅力,就在那里。有空时不妨铺开朴素的信纸,提起笔,给朋友,给自己,给未来写封书信,把这份“见字如面”的温情,【乙】(传导 传递)回去。
(1)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2分)
【甲】 ▲ 【乙】 ▲
(2)请修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病,写出正确的句子。(2分)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3分)
A.《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有《刘禹锡集》。《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时期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B.《最苦与最乐》作者梁启超,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学者,著有《饮冰室全集》。《伟大的悲剧》作者是匈牙利的茨威格,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三位大师》等。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诗中既展现了替父从军的木兰的英雄形象,也表现了她的女儿情怀。
D.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
二 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5—9题。(15分)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河中石兽》)
【乙】生而眇①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②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选自苏东坡《日喻》)
【注释】①眇(miǎo):瞎。②籥(yuè):古代一种乐器,形状像笛子,但比笛子短。
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2)转转不已
(3)或告之曰 (4)道之难见也甚于日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一老河兵闻之 B.皆求道之过也 C.问之有目者 D.求之下流
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扪 烛 而 得 其 形 他 日 揣 籥 以 为 日 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9.从老河兵和盲人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二)诗词赏析(3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对《望岳》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除标题外,无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
B.首联借齐鲁大地来映衬泰山那参天耸立的巍峨形象,岱宗是泰山的别称。
C.“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虚实结合。其中“割”字用得妙,阳光像是被刀切断了一样,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D.颈联中的“曾云”“归鸟”是诗人细望所得,心胸激荡,云层重叠;凝目细视,归鸟入林,给人心胸开阔之感,表现了作者归隐山林的志趣。
三 现代文阅读(33分)
(一)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1—13题。(10分)
这时是早晨十点。太阳光在相当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线由于曲折作用,像通过三梭镜一样被分解,海底的花、石、植物、介壳、珊瑚类动物,一接触被分解的光线,在边缘上显现出太阳分光的七种不同颜色。这种所有浓淡颜色的错综交结,真正是一架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缤纷的万花筒,总之,它就是十分讲究的水彩画家的一整套颜色!看来实在是神奇,实在是眼福!我怎样才能把我心中所有的新奇感觉告诉康塞尔呢!怎样才能跟他一齐发出赞叹呢!我怎样才能跟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一样,利用一种约定的记号来传达我的思想呢!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我只好自己对自己说话,在套着自己脑袋的铜盒子里面大声叫喊;虽然我知道,说这些空话消耗的空气恐怕比预定的要多些。
对着这灿烂的美景,康塞尔跟我一样惊奇地欣赏。显然,这个守本分的人,要把眼前这些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不停地分类。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布置成一片花地;再镶上结了天蓝丝绦领子的红花石疣,散在沙间像星宿一般的海星,满是小虫的海盘车,这一切真像水中仙女手绣的精美花边。朵朵的花彩因我们走路时所引起的最轻微的波动而摆动起来。把成千成万散布在地上的软体动物的美丽品种,环纹海扇,海槌鱼,当那贝——真正会跳跃的贝,洼形贝,朱红胄,像天使翅膀一般的袖形贝,叶纹贝,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无穷无尽的海洋生物,践踏在我的脚底下,我心中实在难受,实在惋惜。但是我们不得不走,我们继续前进,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一连串的飘在水中。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11.《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 ▲ 的“海洋三部曲”之一,“海洋三部曲”的另两部作品是《 ▲ 》《 ▲ 》。 (3分)
12.选段中的“我”是谁?所描写的景色是前往哪里所见?在那里最后他们遇到了什么危险? (3分)
13.选段内容体现了康塞尔什么特点?联系原著,请你写出康塞尔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并结合事例简要说明。(4分)
(二)阅读《紫藤萝瀑布》,完成14—16题。(10分)
紫藤萝瀑布
宗璞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4.结合全文思考,面对紫藤萝,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3分)
15.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3分)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16.文章首尾两次写到了“脚步”,有什么深意和作用?(4分)
(三)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7—20题。(13分)
母亲和树
张亚凌
①记得母亲最爱说的话就是,人呀,活成树就好了。母亲总爱拿树说人论事,在母亲的眼里,树是那么神奇,神奇到我们都应该当神灵般供奉着。
②我家茅坑边有棵杨树,打我记事起就很粗很高大了。它浑身似乎憋着使不完的劲儿,猛长,身上的皮儿都爆裂开了。我想,是它心里的热情太高长得太快、太快了,以至于皮儿赶不上里面的生长速度。
③一次,母亲拍着杨树说话了:“这树呀,它肯定在寻思:把我栽到哪儿是人的事,长得好坏是我自个儿的事。人呀,都像树就好了。”见我满脸不解,母亲又说了:“你看,又不是栽在大门口,没人看没人理,还长得这么粗。这要是人,还不得憋屈死了?你不懂,大了就懂了。”茅坑边的一棵臭树,也值得夸赞?我还是不解。
④院子里有两棵树,也不知是谁在两棵树间绷了根粗铁丝,铁丝上穿满一节一节的竹筒,是用来晾晒衣服被褥的。母亲也经常说到院子里这两棵树,说时满脸都是敬畏。“树就是皮实,铁丝勒得那么深,树汁流过就流过,继续长——皮实到摆脱不了铁丝越来越深的伤害照样长。搁在人身上,还不得破罐子破摔了?”
⑤记得看《士兵突击》那会儿,媒体对许三多好评如潮,说他身上有可贵的精神,那就是不放弃。母亲的评论很简单很明了,“像咱屋的树,不记疤,只顾自家长”。
⑥母亲常指着门口那棵歪脖子树说我,在轻轻的数落声中,我童年的斑斑劣迹就穿越岁月清晰起来。
⑦小时候,我一放学,就如百米赛跑般飞到家门口,书包一扔,从台阶往上一跳攀住了树枝,而后挪离台阶,就荡起秋千。当然是和对门的胖妞比赛了,她家的树本身就没我家的高大,站在地上,一抬手,就攀住树枝,荡起来自然没气势。
⑧时间一长,被母亲发现,自然挨骂了,可我还是不放过那棵树,照旧荡,越荡越高。母亲也就无可奈何了,“这孩子!……”懒得再搭理我。时间长了,先是我攀扯的那一枝斜下来,后来,整棵树看起来也歪了。
⑨1990年高考失利,我曾经一度很颓废,整天窝在家里羞于出门。母亲再次说起门口的树:“树的性子多强,压弯了,就弯长了;弄断了,从旁边再长。树不知道它遇上啥,遇上啥它都要长……人,就要学得像树一样皮实……”
⑩母亲还说起邻家婆婆,说她凄惶的境遇,说她就是像树一样的人。儿子不到30岁死了,儿媳改嫁了,撇下不到2岁的孙子;孙子好不容易拉扯到了18岁,争气得要去上大学了,出去玩玩放松一下,下水,就再也没有上来。多少年了,邻家婆婆现在精神不也很好?她是想通了,命里注定没人陪她,就得自家好好活。这人呀,谁不知道自家会碰上啥事情,碰上了,就得熬过去……
⑪母亲总爱拿树说事,慢慢地,我也学会了看着树思考。以至于在母亲已经走了的今天,我依旧喜欢用树的方式诠释人世。
⑫如果说,叶是树的子女,年年岁岁,成千上万的叶儿,一季飘落,归于尘土。岁岁年年,叶儿复绿复枯萎。一世的别离,我们尚且难以忍受,树的心里,怎能不填满了伤痛?
⑬母亲离去了,纵然心里装满悲伤,我也得好好生活下去。因为举目四望,到处可见树的身影,每一棵树下,都站着我的母亲。
( 选自《时光深处的柔软》,有删改)
17.本文写到了哪些树?它们各有什么神奇的地方?(3分)
18.请根据句后括号内的提示,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它浑身似乎憋着使不完的劲儿,猛长,身上的皮儿都爆裂开了。(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2)小时候,我一放学,就如百米赛跑般飞到家门口,书包一扔,从台阶往上一跳攀住了树枝,而后挪离台阶,就荡起秋千。(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19.请分析第⑦、⑧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20.结合本文内容,请你说出第⑬段中划线句子深层含义的理解。(3分)
四 作文(63分)
21.(63分,含书写分3分)
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引得宗璞驻足观赏,浮想联翩……你是否有过相似的经历,为一处风景、一次相遇、某个人或某件事而停住脚步,用心凝望呢?
请以“那一刻,我停下了脚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与评分标准
一 积累与运用(26分)
1.(8分) háo嗥鸣 jié诘问 竹miè篾 以身作zé则
粗拙zhuō 迸溅bèng 譬如pì 忧心忡忡chōng
2.(11分,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1)烟笼寒水月笼沙 (2)自缘身在最高层
(3)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4)莫笑农家腊酒浑(游山西村) (5)朔气传金柝
(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4分)
(1)【甲】 深思熟虑 【乙】 传递 (2分)
(2)《见字如面》能走红,是由于节目从记忆打捞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中华语言之精妙。 (句式杂糅,去掉“的结果”)(2分)
4.B(3分)
- (4分)(1)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2)停止(3)有的人 (4)道理、规律
6.(3分)B
7.(2分)扪 烛 而 得 其 形/他 日 揣 籥/以 为 日 也
8.(4分)
(1)只了解其一(表面现象),不了解其二(深层本质)的情况太多了,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2)但是瞎子却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差别,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只是向他人求得关于太阳的知识。
9.(2分)启示: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因素,不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尽可能少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笑话。
10. (3分)D
11.(3分)儒勒·凡尔纳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神秘岛》
12.阿龙纳斯(阿罗纳克斯)(1分);景色描写是尼摩船长一行人到海底森林打猎时所见(1分);在那里他们遇到一对吃人的角鲨,角鲨视力不好,他们逃过一劫(1分)。
13.(4分)
有丰富的知识,认真仔细,喜欢给动植物分类的特点(1分);
如生性沉稳、忠心耿耿等。事例:当阿龙纳斯教授被意外地抛到海里,生命危在旦夕时,康塞尔跳入海里,陪他一起游,直到获救;当诺第留斯号遭遇冰山撞击,无法换气时,康塞尔忍受同样的痛苦,将仅剩的一点氧气留给主人等(特点1分,事例2分)。
14.(3分)作者感情变化:疑惑痛楚——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振作鼓舞
15.(3分)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开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突出了紫藤萝花旺盛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6. 开篇“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辉煌、茂盛吸引(1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做铺垫(1分)。
结尾“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所鼓舞,对生命有了全新的感悟和认识(1分)。首尾呼应,深化主题(1分)。
17.(3 分)①茅坑边那棵杨树:似乎浑身憋着使不完的劲儿,一个劲儿地猛长;②院子里的两棵树:皮实到摆脱不了铁丝越来越深的伤害照样长;③门口那棵歪树:性子强,压弯了,就弯长,弄断了,从旁边再长。
18.(2分)(1)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树的长势凶猛。
(2分)(2)动作描写,连用“飞奔”“扔”“跳”“攀”“荡”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写出少年时期的“我”顽皮、活泼的性格。
19.插叙(1分),交代歪脖子树的由来(1分);为下文写母亲对我的劝说做了铺垫(1分,只写“铺垫”不得分)。
20.(3分)示例:(1)母亲经常以树为喻,蕴含着其一生的人生哲学和处世之道,教导我做人的道理:人活着,不管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挫折,都不能抛弃,不能放弃,要顽强、坚忍地挺过去,让我像树一样坚强地活着。(2)母亲的一生也是像树一样顽强坚忍智慧的一生,她不仅用树的道理教导我,其实自己就是一棵树的化身。(3)母亲已经不在,但她对我的爱,给我的影响,就像满眼的树,无处不在,伴我一生。(4)饱含着对母亲无限的思念之情。( 答出一点得一分)
四 作文(63分)
21.(63分,含书写分3分)
从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综合评价,参照下列标准评分。(不包括书写分)
一类卷: 54-60分(90—100)
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生动。(内容有新意,构思有创意,语言美感强的,可以得满分。)
二类卷:45—53分(75—89)
内容比较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三类卷:36—44分(60—74)
内容具体,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卷:36分以下(60分以下)
或内容空泛;或结构残缺;或思路混乱;或语言极不通顺;或确属抄袭之作。
书写(3分)卷面整洁,书写美观得3分;卷面工整,书写认真得2分;卷面一般,字迹清楚得1分;卷面较乱,书写潦草不得分。
2020 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语文试题8: 这是一份2020 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语文试题8,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理解·感悟,表达·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 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语文试题7: 这是一份2020 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语文试题7,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 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语文试题5: 这是一份2020 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语文试题5,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