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习题课件ppt
展开1.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当温度恰为0 ℃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B.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C.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没有水蒸气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2.【中考·无锡】图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113.5 ℃,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 ℃)( )A.浸入开水中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点拨】酒精灯火焰温度高于碘的熔点和沸点,这样碘容易发生熔化和沸腾现象,不利于研究碘的升华和凝华,用水浴法加热,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但是可以发生升华现象,所以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将被密封的碘颗粒放入冰水混合物或在常温下观察碘升华,速度太慢,效果不明显,故C、D不符合题意。
3.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 )A.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B.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D.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
【点拨】瓶内的水面上方气压大,沸点高,温度不能达到沸点,一定不会沸腾。
4.【中考·广东】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
5.【中考·宜昌】为了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红与小明同学选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和一样多的碎冰,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从冰的温度-7 ℃开始,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至冰完全熔化,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乙所示。
(1)实验刚开始,小明测冰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上图所示,此示数是______℃;据图像可以得出冰的熔点是___℃。(2)小红未对冰块进行加热,可是冰块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红认为冰的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看法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小红同学绘制的图像是_____(填“甲”或“乙”)图。
6.水烧开时看见白色的“气”冒出来,它实际是( )A.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B.高温的热空气C.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
7.冬天,我们在室外呼出阵阵“白气”;夏天,打开冰糕的包装纸,也会看到冰糕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什么?它们的形成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解:这些“白气”都是液态的小水珠,共同点:它们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同点:冬天呼出的“白气”是由于呼出的水蒸气温度比空气温度要高,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就液化成小
水珠。夏天冰糕冒“白气”是因为空气温度比冰糕温度高,冰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糕而液化成小水珠。
8.【中考·郴洲】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此可判断( )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5 minC.海波的熔点是50 ℃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点拨】由图像可知,海波从第5 min开始温度保持50 ℃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其熔点为50 ℃,约到第8 min时熔化完毕,则熔化过程持续了约8 min-5 min=3 min,故A、B错误,C正确;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9.【中考·呼伦贝尔节选】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亮将一样重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然后将两个试管放在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图乙中的A和B分别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和石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其中的“适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可以浸没试管中的晶体,又能放入试管后水不溢出
(2)该装置选择水浴加热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图乙可知,物质________(填“A”或“B”)是晶体。
使试管内的物质受热均匀
10.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
(1)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图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
【点拨】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温度在0 ℃以下,故示数为-6 ℃。
(2)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a处为__________;b处为__________。
【点拨】“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过程中,观察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要用停表测量时间,并观察冰在不同时间的状态,故应记录时间和状态。
【答案】时间/min;状态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冰的熔化图像,从吸放热和温度变化的角度分析,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冰在熔化和水在沸腾的过程中均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11.【中考·绵阳】探究水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取半个易拉罐,装 的冰与的 食盐的混合物(此混合物是很好的制冷剂),选一只管径较细的试管,盛少许水,把该试管埋入易拉罐的冰与食盐混合物中。正确操作,观测记录水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应将温度计插入________。A.试管的水中B.冰与食盐的混合物中C.空气中(2)在4 min~5 min时间内,试管中的水________A.吸热 B.放热 C.不吸热不放热
(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认为:水的凝固点与冰的熔点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12.【中考·黄石】某同学探究影响蒸发散热情况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记录了三个示数,其中a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2)酒精蒸发时会向温度计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比较b和c温度计的示数,可以得出:蒸发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该同学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实验,发现在相同温度但天气不同的情况下,三支温度计示数有时差别不大,有时差别却很大。他猜想水的蒸发情况可能与天气有关,若示数差别不大,可能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中考·南京】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按规范要求,调节铁圈2的高度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点拨】按规范要求,要使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调节铁圈2的高度时,需要点燃酒精灯。
(2)当水温升到92 ℃时,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
【点拨】由表格数据知,水在第3 min开始,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8 ℃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98 ℃。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将水的质量减少,重复(2)的实验步骤,在图乙中大致画出“温度一时间”的关系图像。
【点拨】根据表格中数据,在时间和温度图像上描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将水的质量减少,重复(2)的实验步骤,相同时间水的温度变化更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习题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习题链接,答案呈现,见习题,晶体液吸收,期末提分练案,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习题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运动625,答案D,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 物态变化 温度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 物态变化 温度习题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晶体液吸收,答案B,答案C,时间mi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