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3 测量密度习题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3 测量密度习题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天平量筒,见习题,答案C,答案D,①③④②,零刻度线,84×103,玻璃杯和石英粉,玻璃杯和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测量密度的原理:ρ=________。
2.测量密度的工具:利用________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________测量物体的体积。
3.在测量铁的密度过程中,若铁块用较粗的棉线扎好放入盛水的量筒中时,会造成( )A.铁块质量偏大 B.铁块体积偏小C.铁块密度测量值偏小 D.测量值不受影响
【点拨】在测量铁的密度中,若铁块用较粗的棉线扎好放入盛水的量筒中时,较粗棉线的体积不能忽略不计,所以导致铁块的体积测量值偏大,而铁块的质量是一定的,所以密度的测量值会偏小。
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4 g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 cm3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103 kg/m3
5.如图所示,在“测量雨花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雨花石B.称量雨花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C.雨花石的密度是2.8 kg/m3D.在测完质量后,测体积时若考虑雨花石吸水的因素,则雨花石密度的测量值偏大
在测完质量后,测体积时若考虑雨花石吸水的因素,那么雨花石体积的测量值会偏小,而它的质量是一定的,所以雨花石密度的测量值偏大,D正确。
6.测量酱油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烧杯、量筒、待测酱油。实验步骤:①将待测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m1;②将烧杯中适量的酱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酱油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2;④计算出酱油的密度。酱油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
7.【教材改编题】某品牌酱油的标签上标有“净含量”2 L,是指酱油的______(填“质量”或“体积”)。同学们想测量这种酱油的密度,小明用的方法是:先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1,再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酱油,称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再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酱油的体积是V,小明测出的该液体的密度是ρ=________,同学们讨论
后认为小明用的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有误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中的酱油不能全部倒入量筒中,导致测得的体积会偏小,密度会偏大
8.【易错题】小红想测量色拉油的密度。
(1)实验步骤如下: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移动游码至标尺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②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 g。
【点拨】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移动游码至标尺零刻度线处,由图甲知,指针静止时偏左,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③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将装色拉油的烧杯放在左盘,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________g。④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静置后色拉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2)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3)分析小红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测量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点拨】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因烧杯壁上有少量残留的色拉油,导致测得油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测得色拉油的密度偏大。
(4)为了减小上述实验的误差,只要将上面的实验步骤顺序稍加调整即可,调整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序号)。
【点拨】实验时可先测量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再将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最后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即可减小测量时的误差,故顺序为①③④②。
9.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过程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这时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点拨】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将这块矿石放在天平左盘,往右盘加减砝码过程中,加入最小砝码后,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将最小砝码取出后,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此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这块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g。
【点拨】将这块矿石放在天平左盘,往右盘加减砝码过程中,加入最小砝码后,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取下最小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向右移动游码。矿石的质量:m=50 g+10 g+1 g=61 g。
【答案】向右移动游码;61
(3)把这块矿石放入装有20 mL水的量筒后,量筒内水面如图丁所示,正确读数视线是______(填“a”“b”或“c”),这块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cm3。
【点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相平,所以正确读数视线是b。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40 mL,矿石的体积:V=V′-V″=40 mL-20 mL=20 mL=20 cm3。
(4)这块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g/cm3。实验中由于矿石吸水,测得的矿石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密度。
10.【中考·盐城】小刚做测量蜡块密度的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的________处,若此时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使天平平衡。(2)将蜡块放在天平____盘中,另一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蜡块的质量为_____g。
(3)将蜡块放入盛有50.0 mL水的量筒中,用铁丝将其压入水中,读出量筒的示数为60.0 mL,则该蜡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4)计算得出蜡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
11.【中考·泉州】小明想了解不溶于水的化工原料石英粉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他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就能完成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下面是小明的实验步骤: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对准分度盘的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填“左”或“右”)端调。
【点拨】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玻璃杯的质量m0,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玻璃杯的质量m0=________g。
【点拨】空玻璃杯的质量m0=20 g+5 g+2.4 g=27.4 g。
(3)给玻璃杯中装适量石英粉,使其表面水平,并在该水平面对应杯壁处做标记,测量出_____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1。
【点拨】在给玻璃杯装适量石英粉后,应测出玻璃杯和石英粉的总质量,记为m1。
(4)将石英粉全部倒出,给玻璃杯装水至标记处,测量出___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2。
【点拨】将石英粉全部倒出,再装水至标记处,同样测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记为m2。
(5)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ρ石=______________。(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6)这种测量方法所测得的石英粉密度比实际值________(填“大”或“小”)。
12.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①用天平测出石片的质量m。②往烧杯中加适量水浸没石片,在水面位置标上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石片的体积。③计算出石片的密度ρ。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会(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3 测量密度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烧杯中盐水有残留,51×1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3 测量密度教学ppt课件,共11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3 测量密度课文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疯抢了,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设计实验方案,应用拓展,如何测量蜡块的密度,课下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